中國古代四個兵家必爭之地,得者可安天下,有你的家鄉嗎?

2021-01-11 騰訊網

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無數的王朝頻繁更迭,而自古以來有這麼四個地方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你知道是哪四個嗎?

河南。河南一帶自古被稱中原,入主中原就是拿下河南,得中原者得天下,也說明河南地區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性。武王伐紂、春秋諸侯爭霸,嶽飛抗金等都是發生在河南。

徐州。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人形象的比喻,徐州是中國東部的腰眼,是中國南北的咽喉,均屬要害位置。在歷史上徐州都曾發生過激烈的戰爭,所以說徐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徐州在手天下無憂。

漢中。漢中古稱南鄭,是漢王朝的重要發祥地,也與漢族這一稱謂的形成有直接不可替代的關係。在三國時期,漢中是川蜀地區的咽喉,得漢中就可控制西南四川地區。漢高祖劉邦就是以漢中為根據奪得天下的,而且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襄陽。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也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兵家必爭之地,支撐當年嶽飛起兵北伐,第一件攻打襄陽,然後再談恢復中原。因為襄陽正好處於一個盆地的十字路口,南北貫通,所以無論你在這裡是建個炮臺還是修個兵營,只要這個口一堵住,整個盆地都在你控制之下。襄陽可以把對手鬱悶到吐血。蒙古鐵騎為了滅南宋打襄陽38年,結果襄陽被攻陷,後兩年南宋滅亡。

相關焦點

  • 古代4大兵家必爭之地,失之必危,有你的家鄉嗎?
    這也就有了古人口中的「兵家必爭之地」,所謂「兵家必爭之地」說的就是:指擁有天險,打仗時地形適合防禦或進攻的地方。可分為兩類,其一是邊境防禦,多用於抵抗外族入侵,如山海關、錦州等,其二是中原內地,大多是攻佔首都或大片疆域的必經之所,如荊州、襄陽、徐州等。縱觀歷史我國有四大兵家必爭之地,失之危矣,得之可安天下,其中有你的家鄉嗎?
  • 中國古代4大「兵家必爭之地」,分為一省三地,得之可「得天下」
    這第一是河南省。河南省作為整個中華文化的發源地,在中國有著極高的地位。漢中的地理位置很優越,中國的漢高祖劉邦就是從漢中發家的。在古代,漢中一直是巴蜀的一部分,佔領漢中進可派兵進攻中原,退可進入巴蜀保住根基。正是因為漢中的這種特殊,在元朝時元朝的統治者就將漢中從巴蜀中拆分出去了。
  • 千年以來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的三個城市,有沒有你的家鄉?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中間歷經朝代更迭,大小戰事不斷。在中國歷史上的無數戰爭中,有不少堪稱「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曾經爆發多很多大戰。那麼何謂「兵家必爭之地」呢?首先,此地的戰略地位很高,多是防守一方的門戶,進攻一方的前進的跳板,一旦失去或得到,極易扭轉整個戰場的局勢。
  • 在中國古代,哪些城池稱得上「兵家必爭之地」,具備哪些要素?
    而在戰場之中,又存在著一些經典的地方,他們被稱之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史書中的常客。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有哪些地方稱得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們有哪些要素? 是不是就等於擁有了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進攻的能力,因此徐州自然是個「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徐州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高的戰略地位,還有三個優勢:第一位交通便利,可以保證軍隊的補給的轉移,第二為物豐人眾,可以保證兵糧,第三為山圍水繞,可以保證防禦。
  • 在古代,河南信陽為何總是兵家必爭之地?地圖一看便知
    信陽位於河南省最南部地區, 信陽也是河南唯一的一個「魚米之鄉」,信陽菜更是地方一大特色,而且信陽人給人的感覺並不像中原人士,而是比較像南方人,這個說法連信陽本地人都承認,河南十八個城市十七個以麵食為主,但唯獨信陽人並不那麼熱衷於麵食,反倒對米飯情有獨鍾,這一點就跟大部分南方人很像
  • 古代軍事重地盤點,每一處都是埋骨萬千的兵家必爭之地!
    有觀點大歷史新系列開啟——古代軍事要地錄!本文旨在盤點中國古時各兵家必爭之地,為更好展現地形效果,觀史君使用了遊戲圖。作為中國西南糧倉,四川盆地享有天府之國美譽,但是,數千年來,想要進入四川盆地卻是沒那麼簡單。如圖所示,正中處就是扼守蜀地與漢中咽喉的梓潼。
  • 陝西省一個市,人口超38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漢中市來說,人口超380萬,為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更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漢中自古就被讚譽為「魚米之鄉」,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國」。
  • 中國古代的「九州」,分別是哪九個州?看看可有您的家鄉?
    導語:中國古代的「九州」,分別是哪九個州?看看可有您的家鄉?九州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禹貢》當中,當時禹治水的時候,把天下劃分為9州。自從戰國以後,九州就是古代中國的代稱。那麼,中國古代又稱「九州」,分別指哪九個州?
  • 中國古代涿鹿中原必取十大戰略之地,想奪取天下就要這麼玩!
    古代有許多著名的戰略要地,如果能佔領這些地方毫無疑問,就取得了涿鹿中原的先機了。一 荊州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27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是當之無愧的「帝王之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是名副其實的「宰相之城」。
  • 遊鐵門關,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南北疆的分水嶺
    鐵門關位於庫爾勒北8公裡,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險要衝,位於孔雀河上遊陡峭峽谷的出口,古代絲綢之路中道咽喉鐵門關地勢險要,是從吐魯番經焉耆盆地進入南疆的必經之地,兵家頻爭鐵門關市是2012年才剛剛成立的,鐵門關市」取名於中國古代二十六名關之一的
  • 我國十大著名關隘,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關隘是指險要的關口,在交通要道設立的防務設施,又稱關卡,我國歷史悠久,關隘數不勝數,歷來都是各個朝代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隨著熱武器的出現,曾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已經逐漸的失去了它們的戰略地位和軍事價值,變成了旅遊勝地和對歷史研究的遺址。
  • 兵家必爭之地—平涼市,有什麼好玩的旅遊景點,關注我為你解惑
    兵家必爭之地—平涼市,有什麼好玩的旅遊景點,關注我為你解惑今天我要為遊客們介紹的景點地點乃是甘肅省下轄的一個市級城市——平涼市。接下來將由小子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平涼市的旅遊景點吧。平涼市,平涼市地處於中國西北地區甘肅省的東部,乃是甘肅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平涼市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和皮毛集散地,甘肅省主要農林產品生產基地和畜牧業。平涼自古就是屏障三秦、控馭五原的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和隴東傳統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交通和軍事要衝。
  •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並且,巴東縣一帶地控三峽之險,是古代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一首先,巴東縣地形狹長,西高東低,南北起伏。東西寬(最窄處)10.3千米,南北長(水平距)135千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今巴東縣一帶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后,設立巴國這一諸侯國,今巴東縣一帶屬之。
  • 中國十大兵家必爭之地,山海關才排名第五,第一居然是它!
    「天時、地利、人和」,於是就有了兵家必爭之地這種說法。在中國的歷史上有10座城市,幾乎每個朝代都會將其作為最重要的戰略要地。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古代中國要完成全國統一,必須奪取四川,而取四川必走漢中。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皆得,為何也沒能安天下?
    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皆得,為何也沒能安天下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兩人不和。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諸葛亮比龐統早一點出山,劉備是如魚得水。
  • 都說「得關中者得天下」,那是為什麼呢?
    關中又名關中地區,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渭河衝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對於「關中」這一名稱及其範圍,隨著歷史的演變,人們說法盡不相同。其一為「四關之中」說,即一般認為西有散關(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取意四關之中。其二為「兩關」說,即東起函谷關,西止散關。
  • 桐梓,古代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是重慶人避暑的天堂
    桐梓位於貴州北部,自古為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素稱「川黔鎖鑰」。其中大婁山的婁山關有「黔北第一雄關」之稱。大婁山又稱婁山,是中國雲貴高原上的一座山脈,海拔1500—2000米,是烏江水系和赤水河的分水嶺,也是貴州高原與四川盆地的界山。大婁山上的婁山關位於遵義和桐梓縣的交界處,也是大婁山的主峰,海拔為1576米。這裡古代是播州的門戶,因此是兵家必爭之地。
  • 中華十大名關,歷來兵家必爭之地陝西的東大門-潼關
    曉生帶你看歷史,知曉天下歷史事關中平原物產豐饒,自古以來風調雨順,如今的西安在古代就是好多朝代的都城,如今也被人們譽為「十三朝古都」。而這一切的一切不僅僅是因為關中平原有著舒適的環境,還有在關中平原的四個方向各都有著一道關口,這四道關口將關中平原圍住,造就了風調雨順、物產豐饒的關中平原。關中的四關分別是東方潼關、西方大散關、北方蕭關、南方武關,而今天曉生所要講到的就是陝西的東大門潼關,它是在東漢末年才設立的關口,曉生這周去了潼關,感觸頗深。
  • 焉支山,如何成為讓匈奴哭泣的兵家必爭之地?
    (山丹馬場分為總、一、二、三、四這五個場,一般遊人去的是景色最美的一場「鎖控金川」幾個大字,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以寵異之,其蠻夷陪列者三十餘國。」當隋煬帝穿越祁連山扁都口到達焉支山時,山下的花兒開得正豔,那一場盛會就是在可容納數百人的觀風行殿舉行。
  • 古代六大兵家必爭之地,其中一地兩度失守,造成中華之殤
    它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地理優勢極為顯著,秦嶺在南邊,禁谷於東南,十二連城所在,黃河與渭洛二河則交匯於北面,華嶽臨西邊。潼關周圍層巒疊嶂,僅有一條小道作通途。歷史上多次戰爭發生在此,定關中必先取潼關。函谷關函谷關和潼關以一條狹長小道相連,相距僅僅140裡。在東漢以前,函谷關是比潼關更重要的關中門戶。它同樣是險要之地,並且更易於進攻。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函谷關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