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紀念雅爾達會議召開70周年 英美蘇領導人銅像揭幕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當地時間2015年2月5日,克裡米亞雅爾達,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銅像揭幕,紀念雅爾達會議召開70周年,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納雷什金等人出席揭幕儀式。據悉,雅爾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於1945年2月4日在克裡米亞半島雅爾達舉行的會議,雅爾達會議對於緩和反法西斯盟國之間的矛盾,對戰後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當地時間2015年2月5日,克裡米亞雅爾達,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銅像揭幕,紀念雅爾達會議召開70周年,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納雷什金等人出席揭幕儀式。

當地時間2015年2月5日,克裡米亞雅爾達,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銅像揭幕,紀念雅爾達會議召開70周年,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納雷什金等人出席揭幕儀式。

當地時間2015年2月5日,克裡米亞雅爾達,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和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銅像揭幕,紀念雅爾達會議召開70周年,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納雷什金等人出席揭幕儀式。

俄紀念雅爾達會議召開70周年 英美蘇領導人銅像揭幕

相關焦點

  • 雅爾達體系已經終結了嗎?
    1945年2月,雅爾達會議在裡瓦幾亞宮召開。2月11日,雅爾達會議公報籤署。70年後,這裡舉行了國際研討會「雅爾達1945:過去、現在和未來」。除了俄羅斯學者外,與會者還包括來自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國的學者。普京也發來賀信:「要充分研究二戰期間盟國的積極經驗。」騰訊文化作者出席了這次會議。
  • 雅爾達會議召開
    1945年2月4-11日,蘇、美、英3國政府首腦在蘇聯克裡木半島雅爾達舉行的國際會議。亦稱克裡米亞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H.B.史達林、美國總統F.D.羅斯福和英國首相W.L.S.邱吉爾以及3國外交部長、參謀長和顧問們。會議發表公報,籤訂了《雅爾達議定書》和秘密的《雅爾達協定》。
  • 戰史今日2月4日:雅爾達會議召開
    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在雅爾達。1945年2月3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偕同他們的外長及參謀長,來到蘇聯克裡米亞半島南岸療養勝地雅爾達與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史達林舉行二次大戰期間最重要的一次三巨頭會議,這就是世界現代史上著名的雅爾達會議(亦稱為克裡米亞會議)。
  • 背景資料:《聯合國憲章》籤署70周年
    原標題:背景資料:《聯合國憲章》籤署70周年  新華網北京6月27日電 背景資料:《聯合國憲章》籤署70周年   今年6月26日是《聯合國憲章》籤署70周年紀念日。當日,紐約聯合國總部與聯合國誕生地美國舊金山市同時舉行紀念活動。
  • 鐵幕的開端——雅爾達會議
    這樣一來,史達林自然不會同意去到英美勢力範圍內的任何地點參在加會議。他藉口紅軍當時正在進行重大軍事行動,他必須留在莫斯科坐鎮,婉拒了到蘇聯以外赴會的提議。在史達林真實的想法裡,除了想在自己的地盤開會之外,還想把會議推遲到德國崩潰之後,總之,他不喜歡到非他本人能夠控制的地區參加會議。這一點,被羅斯福的私人助理霍普金看了出來。
  • 在73年前的今天,雅爾達會議召開,中國喪失部分主權
    在73年前的今天,1945年2月4日 (農曆臘月廿二),雅爾達會議召開,中國喪失部分主權。,史稱「雅爾達會議」或「克裡米亞會議」。 會議著重討論了戰敗德國的處理問題,決定德國投降後由蘇、美、英、法4國軍隊分區佔領德國, 設立「大柏林區,由蘇、美、英3國軍隊共同佔領, 設立盟國管制委員會,協調管理控制工作。關於德國賠款問題,會議決定德國應以實物償付,蘇聯將獲得賠償總額的一半。關于波蘭政府組成問題和疆界問題,達成了原則性協議。
  • 影響深遠的雅爾達會議
    雅爾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具歷史意義的國際會議。在德國法西斯瀕臨崩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在望的背景下,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雅爾達舉行了美英蘇三國領導人會晤,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三大國領導人的第二次會晤。
  • 《雅爾達協定》及《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籤訂
    《雅爾達協定》及《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籤訂 在國共談判處於僵持的緊要關頭,美、蘇、英在蘇聯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雅爾達會議。    羅斯福在不通知中國當局的情況下,拿中國的領土主權做交易,與蘇聯秘密籤定《雅爾達協定》,充分暴露了美國的真實面目。    蔣介石沒被邀請參加雅爾達會議,懷疑美、英、蘇三國背著他搞瓜分中國的秘密協定,擔心「凡爾賽和會」悲劇的重演。為搞清雅爾達會議內容,蔣介石請赫爾利、魏德邁儘快回國「述職」,搞清雅爾達會議的精神和羅斯福總統新的對華政策。
  • 影響深遠的雅爾達會議
    雅爾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具歷史意義的國際會議。在德國法西斯瀕臨崩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在望的背景下,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雅爾達舉行了美英蘇三國領導人會晤,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三大國領導人的第二次會晤。
  • 雅爾達會議是否應該為冷戰負責?
    日本政府從未承認失去千島群島南部(雅爾達會議把它「賞」給了蘇聯),繼續堅持索回日本人稱之為「北方領土」 的千島群島南部。2005 年春天,日本國會通過一項決議案,增加向俄羅斯索討的島嶼的數目。收復這些島嶼被視為日、俄籤訂和約的先決條件。日、俄兩國仍未籤訂和約,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 這一直困擾著兩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關係。
  • 雅爾達會議70年,秘密協定如何導致外蒙古獨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雅爾達會議召開70周年。1945年2月4日到11日,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在蘇聯克裡木半島的雅爾達舉行戰時第二次會晤,史稱「雅爾達會議」或「克裡米亞會議」。        1945年5月,美、英、蘇攻克柏林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
  • 雅爾達會議三巨頭珍貴老照片,邱吉爾表情很不屑,史達林面露殺機
    眾所周知,雅爾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它對戰勝德日法西斯以及對戰後世界格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經近尾聲,無論是在歐洲大陸、亞洲大陸還是在太平洋戰場上,都促使美、英、蘇三大盟國舉行應對戰後事物的高級會晤。
  • 三巨頭的雅爾達會議,一個比一個老謀深算
    德黑蘭會議結束之後,隨著各國矛盾的加深,看似強大的盟國處在崩潰的邊緣。為了解決潛在的利益問題,「三巨頭」在雅爾達舉行了第二次會晤,史稱「雅爾達會議」。同時,雅爾達會議也將史達林與羅斯福的個人關係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整體而言,雅爾達會議的氣氛是良好的,會議一直在既定的軌道上前行。在與史達林的會談中羅斯福提出戰後重建的設想,他認為隨著美蘇關係的加深,反對勢力也會活躍起來。為此必須建立起永久的和平機制,這也是美國人關於成立新的國際組織的設想。
  • 雅爾達會議:被出賣的中國
    1945年2月4—11日,雅爾達會議召開。名義上中國是反法西斯的盟國,四強之一,此時卻變成「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為滿足蘇聯的利益美英聯手壓迫中國在勝利後接受領土與主權被剝奪的現實。於是史達林出面邀請羅斯福和邱吉爾於黑海之濱的雅爾達舉行會談,史稱「雅爾達會議」。
  • 雅爾達會議:帝國的末日,鐵幕的開端
    但也正是這位霍普金斯,提出了關於雅爾達會議的整個構想,令人不可思議地讓身體不佳的羅斯福跋涉數千英裡,還要穿越敵軍火線,到蘇聯的地盤上去開會。顯然,在會議舉行之前,史達林已經或多或少贏了一招。他是這次會議上的調停者,而他在會議上的重要位置,也正是美國戰後地位的縮影。聯合國安理會早在雅爾達會議召開前數年,由於羅斯福提出的成立聯合國的提議得到了各主要盟國的支持,因此他就已經在國內安排人手,起草有關聯合國的文件。
  • 銘記:73年前的今天,中國在雅爾達會議上喪失了部分主權
    在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德國法西斯臨近滅亡,反法西斯戰爭接近最後勝利,為了儘快結束戰爭,安排戰後國際事務,維護戰後和平,三國首腦,美國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國的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和蘇聯的約瑟夫·維薩裡昂諾維奇·史達林於1945年2月4至11日在雅爾達舉行會議
  • 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現場原標題:紀念《開羅宣言》發表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召開【環球網記者 薛小樂】7月5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共同舉辦
  • [抗戰史上的今天]1945年2月4日 雅爾達會議召開
    今天是2月4日,1945年的今天,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在蘇聯克裡米亞半島雅爾達附近的裡瓦吉亞宮,舉行了雅爾達會議,討論歐洲戰後處理和對日戰爭問題。這三項條件是:一、外蒙古的現狀須予維持;二、日本於1904年破壞的俄國權益須予恢復,即庫頁島南部和附近一切島嶼交還給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由蘇中合辦公司共同經營而中國須保持在滿洲的全部主權;三、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雅爾達會議的召開,對儘早結束反法西斯戰爭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 華中大張培剛教授紀念銅像在紅安揭幕
    華中大張培剛教授紀念銅像在紅安揭幕 2020-11-03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萬隆會議60周年 印尼邀30多個國家領導人參加紀念活動
    原標題:慶萬隆會議60周年 印尼邀30多個國家領導人參加紀念活動  原標題:「求同存異,協商一致」 印尼預借慶祝萬隆會議回歸世界大國行列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福寧):4月18日至24日是印尼人民引以為豪的日子。這是萬隆會議召開的日子,也是著名的萬隆精神誕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