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導,英國海軍預計明年初將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前往亞太地區,以強化英國對亞太尤其是西太平洋的軍事介入能力。此外,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還透露,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在西太平洋活動期間,可能選擇日本作為補給基地接受駐日美軍的支援。那麼,英國海軍為什麼要把「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派往亞太?又為何選擇在日本進行後勤補給?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尹卓為您深入解析。
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政府很早就在謀劃派遣軍艦前往西太平洋地區。今年11月,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議會講話中就表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明年開始,將在地中海、印度洋和東亞地區進行為期20年的部署。軍事觀察員尹卓分析,英國期望通過此舉強化與美國的軍事聯繫;英國在脫歐後,仍希望繼續保持自身在歐洲地區強大的戰略影響力。
尹卓:英國準備派航母到亞太地區,這是它的一個戰略部署,表明了它準備和美國重新進行軍事配合。明年初,拜登就要上臺,他很難立刻動用大規模的軍事力量部署亞太,而英國在這個空檔期派來航母,等於是助美國一臂之力。英國派航母戰鬥群到亞太,花了很多錢,政治影響較大,對美國的所謂大國競爭戰略,是有直接助益的。因為,英國的航母一旦部署到亞太地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針對大國。它希望通過此舉,對美國能起到特殊盟國的輔助作用。現在,英國退出歐盟了,在川普時期,它的地位在歐洲各國有所下降。現在,它希望在美國政權更迭的時候,再一步拉近跟美國的關係,重新突出美英的特殊戰略關係,繼續維持它在歐洲地區的強大戰略影響能力。
報導稱,在亞太地區活動期間,「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將把補給基地定在日本,並且將與日本自衛隊和美軍舉行聯合演習。軍事觀察員尹卓指出,在有新加坡、汶萊、澳大利亞等多個補給基地的選項下,英國航母戰鬥群最終選擇在日本進行後勤補給,主要考量是為美國拉攏日本站臺出力。
尹卓:英國想拉近和日本的關係,目的還是在幫美國做事。在川普執政期間,日本和美國的關係,特別是在經濟關係方面漸行漸遠。近年來,日本積極參加RCEP談判,而且已經籤約。同時,日本也希望中國和其他相關國家加入CPTPP。如果中國加入進來,中日之間的經濟聯繫就會更加緊密,日本跟美國的經濟關係就會逐步疏遠。所以,英國在亞太地區替美國出面,拉住跟日本的關係,就等於把日本緊緊地拉在了西方的同盟關係裡面。比如,美國提出的平行四邊形戰略、印太戰略等,其印太戰略的東面,是缺不了日本的。美國一直強調,整個亞太戰略的安全基石,是美日關係。雖然日美經濟聯繫逐漸松馳化,但美國希望在安全問題方面,能夠進一步拉緊美日關係,而中間的這個「協調人」和「助手」就是英國。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2017年入役,英國海軍一直對其寄予厚望,但是近幾年來,「伊莉莎白女王」號多次發生漏水事故,讓外界對其遠洋部署能力質疑不斷。軍事觀察員尹卓認為,從英國航母戰鬥群目前的技術狀態來看,還不具備在亞太地區常態化部署的條件,因此明年能否如期派往亞太還有待觀察。
尹卓:我個人認為,英國把它的航母編隊部署到亞太地區,不會是一個常態化行為。因為,根據英國現在的綜合國力,它沒有在亞太地區常態化部署的實力。特別是疫情期間,英國的經濟大幅下滑,軍費入不敷出。同時,它在海軍的建設方面,仍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實際上,它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部署亞太地區,更像是一次軍事外交行動、一個戰略上的觸角行動。下一步,它到亞太地區晃一晃,替美國站站臺,然後就要回去,沒有能力實施真正的作戰行為。所以,我覺得,未來一段時間內,英國無論如何,都會集中財力和國防力量,集中海軍的技術力量,保證在亞太地區部署成功。但是,最後到底會是一種什麼情況,它的決心是否已經下了,是否只是先探探風聲,需要等到明年一月份拜登上臺以後,看看英國和美國之間的互動才能得出結論。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記者: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