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盛夏的夜晚,山間的樹林裡總是不得安寧。清風伴隨著蟲鳴,再加上螢火蟲的點點星光,不需要一點人間的煙火,就能勾勒出一副令人沉醉的夏夜繪卷。在感受美好的畫面時,你有沒有想過,這一隻只小小的螢火蟲是如何散發出如此令人著迷的光芒的?其實在世界上不只是螢火蟲能發出亮光,還有許多其他神奇的生物也能發出屬於自己的亮光。就讓我們帶著未知,一起來看看這些會發光的神奇動物。
螢火蟲
螢火蟲別名夜光蟲、亮亮蟲等,是螢科約2000種昆蟲的統稱,它們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在中國以南方和沿海地區居多。
螢火蟲在身體的末端長有發光器,可以發出螢光。大部分螢火蟲的幼蟲是食肉的獵手,它們會獵殺蝸牛、螺類等小型生物,到成蟲後大部分以花蜜和花粉為食,也有部分種類的螢火蟲成蟲會捕食獵物。
發光原理:螢火蟲有著它們專門的發光細胞,在這些細胞中,有螢光素和螢光素酶這兩種化學物質。在發光時,螢光素酶會催化螢光素發生化學反應,在反應中會產生一種處於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在這些處於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變回基態的時候,就會釋放出光子,這樣螢火蟲就散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螢光。
鮟鱇魚
鮟鱇魚俗稱琵琶魚、蛤蟆魚等,鮟鱇魚是一種深海魚類,一般生活在500~1000米的深海底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在鮟鱇魚的頭部長有一個會發光的突出部位,外形醜陋,身體呈圓錐形,頭部碩大且扁平,兩隻眼睛長在其背部,。它們主要利用自己會發光的突出部位誘捕其他魚類,但也會引來部分強勁的天敵,這時它們就會將自己會發光的突出部位塞進嘴裡,藉機逃跑。
發光原理:在鮟鱇魚頭部的突出部位中,有著能分泌光素的腺細胞,在光素酶的催化下,光素會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從而發出亮光 。
水母
水母是一種無脊椎的浮遊生物,早在6億5千萬年前就有了它們的身影,在全世界的水域中都有分布。
水母是一種食肉動物,它們主要以部分浮遊生物、小型甲殼類、小型魚類等為食。水母是一種低等動物,它們的結構非常簡單,身體中
有98%都是水,而且有些種類的水母可以發出亮光。
發光原理:在水母的體內有著一種名為埃奎林的蛋白質,在這種神奇的蛋白質與鈣離子相遇時,就會放出亮光。
人類與光的故事中從亙古的火把到如今的霓虹燈從未經歷過黑暗,萬千動物們,也有著對光痴迷的物種。看到這裡,你是否對這些會發光的生物有了新的認知呢,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