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大視界,帶你走近科學的大世界。大家好,我是小編小黑。
曾風靡全球的好萊塢科幻大片《阿凡達》像我們展示了一個奇妙的科幻世界,其中就包含有我們為之驚嘆的植物。這些植物可以在夜晚發出淡淡的光芒,勾勒出了一副神秘而美麗的畫卷。其實,片中可以發光的生物並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具有一定事實依據的。那麼大家知道有哪些生物可以發光嗎?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是杜牧筆下的發光生物——螢火蟲。在生活中,螢火蟲也是我們最常見的發光生物了。在生物學有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理念,螢火蟲具有發光功能,那麼與之適應的結構是什麼呢?其實螢火蟲腹部具有發光器的結構,其中含有螢光素和螢光酶,螢光素能在螢光素酶的催化下,並與空氣裡的氧氣發生反應,能量便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螢火蟲、某些種類的水母等動物以外,一些植物也可以在夜空綻放屬於它的光芒,大家知道有哪些嗎?在古巴就生長著一種奇異的植物,它的花朵在傍晚盛開同時伴隨著有忽閃忽閃的光芒。因其在夜晚時而發亮顯得格外漂亮,所以在當地有「夜皇后」的美稱。夜皇后發光是因為其花瓣和柱頭裡聚集著大量的磷。磷的著火點很低,與空氣一接觸就會發光。微風徐來,微光明滅。
除了夜皇后這樣的野生植物,某些生活在室內的溫室植物也可以發光。植物學家曾發現了可以發光的蘆薈。研究發現,這兩種蘆薈吸收了大量的磷。於是,在這兩種蘆薈葉片兩側著有的半透明狀白刺就可以在黑暗裡發出光亮。
有些植物能夠發光卻不是因其本身。人們曾發現了在漆黑的夜晚可以發光的柳樹,並且不受天氣和環境的影響,因此當地人稱之為「亮樹」。經過專家的研究發現,亮樹之所以能夠發光不是因為其本身,而是因為其上寄生的假蜜環菌。假蜜環菌是一種發光真菌,它的初生菌絲體可以發出淡藍色的光,又得名「亮菌」。
隨著科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起了基因。1983年,科學家成功將螢火蟲的發光基因導入菸草植物體內並且成功地培育出了人造發光植物。他們利用特異性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將螢火蟲核內的發光基因剪切下來,再利用連接酶縫合到一種作為中介的細菌體內。通過細菌感染菸草植物,讓發光基因就被移植到了菸草細胞中,人造發光植物就培育成功。
以上這些就是小編所知道的可以發光的生物。那麼大家還知道哪些嗎?歡迎寫在評論區。
科學大視界,帶你走進科學的大世界。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