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發光為何都是危險的?除了螢火蟲,這3種生物你切記別碰

2020-12-12 科普探空使者

筆者-小文

生物發光是自然界中最迷人的現象之一,人們普遍覺得會發光的動物給人一種浪漫的感覺,但實際上,生物發光可不是為了好看才進化出來的,而是為了躲避捕食者、誘惑獵物亦或是在交配時派上用場。

而在眾多會發光的生物中,水母則是最為有名的,即使是在陽光無法穿透的深海當中,在螢光蛋白、光蛋白和其他生物發光蛋白的幫助下,水母這種美麗的生物仍然可以散發出誘人的光輝,但我們都知道,水母是有毒的,因此,貿然靠近水母的海洋生物要麼被它蜇到,要麼就嘗盡了苦頭。

第二種會發光的生物就是螢光魷魚了,雖然比不上水母發光營造出來的浪漫氛圍,但螢光魷魚的存在也是自然界中非常罕見的。

在日本的海岸外,每年都會出現大批發光的螢光魷魚,它們所發出的光芒以藍色為主,而且由於數量眾多,因此整片海域看起來就像被染料染成了藍色一般。

每年的3到5月是螢光魷魚交配的季節,它們會利用自身的發光本領來吸引異性,並在日本的富山灣附近聚集。

如果說前兩者發光生物讓人感覺美麗的話,那麼在深海中一種會發光的魚類就顯得另類了,它們身上發出的光是用來吸引獵物的,而且,很多人都在看過這種生物的真面目後,都會被其醜陋的面貌所嚇一跳,它就是鮟鱇魚。

鮟鱇魚也被人們稱作是燈籠魚,它們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深海水域,而鮟鱇魚頭上如同燈籠一般會發光的物質則是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科學家發現,鮟鱇魚的燈籠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它的內部具有腺細胞,能夠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與氧作用進行緩慢的化學氧化而發光的。

而說到會發光的生物,又怎麼少得了螢火蟲呢?到了一年一度的螢火蟲交配季節,美國田納西州加特林堡市大霧山國家公園埃爾克蒙特野營地就會迎來成千上萬的遊客。

人們來到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欣賞螢火蟲為了準備交配而舉行的「燈光秀」表演,這裡的螢火蟲就如同設置了亮度和開關的LED燈一般,每種螢火蟲都有可以辨認的典型閃光模式。

雄性的螢火蟲一邊飛舞一邊閃光,而靜止不動的雌性則用陣陣閃光作出回應,就像一場無聲的音樂會。

相關焦點

  • 除了你知道的螢火蟲,這些生物也能發光
    其實,片中可以發光的生物並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具有一定事實依據的。那麼大家知道有哪些生物可以發光嗎?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是杜牧筆下的發光生物——螢火蟲。在生活中,螢火蟲也是我們最常見的發光生物了。在生物學有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理念,螢火蟲具有發光功能,那麼與之適應的結構是什麼呢?
  • 想知道螢火蟲是怎樣發光的嗎?來看看這些會發光的生物
    清風伴隨著蟲鳴,再加上螢火蟲的點點星光,不需要一點人間的煙火,就能勾勒出一副令人沉醉的夏夜繪卷。在感受美好的畫面時,你有沒有想過,這一隻只小小的螢火蟲是如何散發出如此令人著迷的光芒的?其實在世界上不只是螢火蟲能發出亮光,還有許多其他神奇的生物也能發出屬於自己的亮光。就讓我們帶著未知,一起來看看這些會發光的神奇動物。
  • 除了螢火蟲,這7種神奇的動物也會發光!你見過嗎?
    人類發明電燈不過一百多年,在這之前,神奇的大自然早就創造出了會發光的生物。說到發光動物,除了最常見的螢火蟲,你還能知道其它的嗎?一起來認識一下,7種會發光的神奇動物。打著燈籠出門的安康魚在漆黑的深海裡,如果你看見一抹亮光,可別以為是潛艇的探照燈,那很可能是一隻頭上打著燈籠的安康魚。這種深海怪魚之所以要帶燈籠出門,不是為了看清路,而是為了誘捕小魚。就像飛蛾喜歡撲火,生活在黑暗中的深海小魚,也對亮光有著好奇心,這讓它們成了安康魚的美食。
  • 螢火蟲為何發光 問問它們的祖先吧
    螢火蟲為何會發光?全世界螢火蟲的系統發育關係如何?其祖先什麼樣?記者近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學科組的一項最新成果,完善了亞洲螢火蟲的系統發育研究,並為深入揭示全世界螢火蟲的系統發育關係提供了重要數據。
  • 你有多久沒有看過螢火蟲了?螢火蟲是如何發光的?
    它的典故來源於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但是,你有多久沒見過螢火蟲了?發表在《生物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調查發現,人類正在把螢火蟲置於全球滅絕的危險之中。所以,是時候帶你孩子去看看這些迷人的螢火蟲了。他可能想知道這些迷人的螢火蟲是如何發光的?
  • 螢火蟲及其成蟲生物螢光的系統進化研究取得進展
    生物螢光是進化生物學最有趣的現象之一,主要用於警戒和求偶交流。因此,具有生物螢光的類群自達爾文時期就吸引著眾多的生物學家,是探索新特徵起源的理想研究系統之一。螢火蟲是最著名的陸生發光生物,廣布於世界各地,分為9個亞科、約100個屬2000多個種,已發現的所有類群至少在幼蟲階段都可發光。螢火蟲的一些屬的有限地理分布和種群稀有性使得螢火蟲的分子系統發育關係仍有諸多不確定性,這種系統發育的不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對生物螢光起源與進化這一有趣現象的探討。
  • 尾部掛燈籠的螢火蟲:雄性為愛發光,雌性為吃同類發光
    從潮溼的草叢到陰暗的牆角,從尋找配偶到獲得食物,螢火蟲用它無與倫比的光芒表達愛意,吸引目光。螢火蟲,螢科昆蟲的通稱,全世界約2000種,其中50多種在中國有分布。每年五月底到六月初,它們都會出現在後院、田野和森林中,因為它們喜歡生長在潮溼的草地中。
  •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螢火蟲的夏夜嗎?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螢火蟲是完全變態生物,也就是它在個體發育中,經過了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幼蟲從春天生長,經過蛻變的時間正好是夏天,所以我們一般只能在夏天看到螢火蟲的成蟲。成蟲壽命一般只有5天至2星期。當螢火蟲開始活動時,呼吸加快,體內吸進大量氧氣,氧氣通過小氣管進入發光細胞,發光質在酵素的催化下與氧進行氧化作用,導致螢火蟲的腹下發出碧瑩瑩的光亮。同時,螢火蟲本身能夠控制對氧氣的供應,有氧氣時候,發光細胞發光,沒有氧氣的時候,發光細胞無法發光,遠遠看上去,就呈現出了一閃一閃的效果。
  • 不止螢火蟲,兩棲動物也會發光,科學家發現「螢光蛙」
    那麼螢火蟲的光是怎麼產生的呢?螢火蟲會發光,屬於一種生物螢光現象。何為生物螢光?當生物體吸收光能之後發出螢光,這種現象便是生物螢光。生物螢光的潛在機制可能包括皮膚、分泌物和骨骼中存在螢光蛋白和化合物,也有可能與某些生物體中色素細胞的化學結構有關。而且不僅螢火蟲會產生生物螢光現象,個別兩棲動物同樣存在生物螢光。
  • 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為什麼螢火蟲的壽命那麼短?
    實際上,螢火蟲成蟲的壽命並不長,短的只有三四天,再長也不過2-3個星期,在這段短短的時間內,它們要完成尋找配偶、繁殖後代的使命。   別看螢火蟲成蟲有模有樣的,但是卵和幼蟲就要遜色很多,螢火蟲的一生要經歷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卵從誕生後就會發光,淡淡的晶瑩,和小版夜明珠一樣,螢火蟲幼蟲肥肥的,變成蛹後,外面包裹著「盔甲」。在幼蟲、雌蟲、雄蟲的腹部第五節與第六節腹板處都有發光器,所以說,即使在野外暮色中,想要分辨螢火蟲也很容易。
  • 生物奇觀:螢火蟲的光和人工冷光的區別有多少?這些你知道嗎?
    螢火蟲會發光,很多人都知道。東晉時期,有個名叫車胤的人因為家裡窮,常常無錢買油點燈夜讀。蛹再經過3個星期,就變成了成蟲,那就是螢火蟲。螢火蟲怎麼會有發光的本領呢?原來,螢火蟲的光來自它腹部最後兩節的發光器。發光器的構造分3部分:一是發光層;二是發光層上面形成小窗孔的透明表皮;三是在發光層下面,由反光細胞構成的反光層。發光層裡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有兩種發光物質——螢光素和螢光素酶。
  • 你知道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嗎?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說起螢火蟲,你會想起什麼?夢幻?浪漫?還是回憶?、隨著棲息地的減少,城市越來大,越來越亮,我們越來越難見到螢火蟲。尤其是城市居民,更可能從未見過這種生物。但人們對它們的好奇心與熱愛卻逐漸升溫。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商業活動舉辦方選擇大批量地採購螢火蟲吸引人氣,動輒數萬隻起步的採購量,讓大批螢火蟲死於非命。那麼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螢火蟲的腹部就像是填滿生物光的黑匣子。
  • 海洋的光影魔術師:發光生物讓海洋五彩斑斕(圖)
    正是這樣一群生物,它們堪稱光的藝術家;它們,就是海洋發光生物。  深海「螢火蟲」 頭足類出演的「燈光秀」  日本富山灣的海面,每年3~5月都因為這種海洋動物而散發迷人的光芒,這就是「螢火蟲魷魚」。這種棲息在西太平洋幾百米水下的無脊椎動物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在魷魚大家族中它算是小個子成員,只能長到七八釐米長。
  • 螢火蟲的尾巴為了什麼而發光?它們發光的目的是為了「浪漫」嗎
    它們用閃光信號將自己的尋偶意圖廣而告之,然後通過雌性螢火蟲發回的應答信號尋找配偶。識別同類螢火蟲的英文意思是「發光的蒼蠅」,但實際上它們是甲蟲,屬於螢科,與蒼蠅沒有任何關係。迄今為止,昆蟲學家正式記錄在案的螢火蟲大約有2000種。螢科昆蟲中還有一些不發光的種類,它們主要通過信息素尋找配偶。
  • 你知道嗎?螢火蟲快要滅絕了。別吝嗇,隨手小事就能幫到它
    「螢火蟲全世界已知約2000種,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記載有10屬54種。成蟲壽命一般只有5天至2星期,發光用以吸引異性,發光時間一般只維持2至3小時,不同種閃興間隔不一樣。最近《生物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表明因棲息環境的喪失、人類使用殺蟲劑和人工光,數千種螢火蟲有可能面臨滅絕的風險。這項研究對來自不同地理區域的一些螢火蟲保護主義者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他們認為對螢火蟲生存的最大威脅是什麼。
  •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發光有什麼用?
    2019年8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當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你可能並不確定你看到了什麼。但你凝視著閃爍的光的方向,它又出現了--傍晚的第一隻螢火蟲。如果你生活在螢火蟲的棲息地,很快就會有數十甚至數百隻螢火蟲飛來飛去,發出神秘的信號。
  • 英科學家研製「生物發光樹」 有望替代路燈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正在培育一種「生物發光樹」,未來它將成為天然的路燈,而無需電能供給。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小組正在研製一種特殊的基因,該基因具備螢火蟲的生物發光特徵,未來可植入不同類型的生物體。如果利用該基因培育樹木,它將有效地替換傳統路燈,生物發光植物還將為那些沒有輸電網絡的居民帶來生活便利。
  • 螢火蟲靠什麼發光
    「黑黑的夜空低垂,亮亮的繁星追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熟悉的歌聲響起,我不禁回憶起了故鄉的螢火蟲。
  • 螢火蟲在發光的同時也在發熱嗎?關於螢火蟲你了解多少
    螢火蟲在發光的同時也在發熱嗎?關於螢火蟲你了解多少螢火蟲在發光的同時也在發熱嗎?
  • 螢火蟲,拯救即將逝去的星火|生物多樣性保護
    螢火蟲,鞘翅目(Coleoptera)螢科(Lampyridae)昆蟲,按幼蟲生活環境分為水生種類、陸生種類以及半水生種類。目前世界上大約有2000多種,在我國就已經記載了76種。螢火蟲幼蟲食肉,會捕食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