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
(持續分享動物趣味知識與故事,關注我們,一起去看奇妙大自然。)
人類發明電燈不過一百多年,在這之前,神奇的大自然早就創造出了會發光的生物。
說到發光動物,除了最常見的螢火蟲,你還能知道其它的嗎?
一起來認識一下,7種會發光的神奇動物。
打著燈籠出門的安康魚
在漆黑的深海裡,如果你看見一抹亮光,可別以為是潛艇的探照燈,那很可能是一隻頭上打著燈籠的安康魚。
這種深海怪魚之所以要帶燈籠出門,不是為了看清路,而是為了誘捕小魚。就像飛蛾喜歡撲火,生活在黑暗中的深海小魚,也對亮光有著好奇心,這讓它們成了安康魚的美食。
好看又好吃的螢光魷魚
螢火魷也叫螢光烏賊,一種能發出漂亮藍光的魷魚,主要生活在日本附近的海域。
它們發出的光既可以吸引獵物上鉤,也能在尋找配偶時展示自我。一群螢火魷聚集在一起,會讓海岸變得如夢似幻。螢火魷不僅好看,還有降膽固醇的妙用,據說日本人很愛吃。
會織"蛛網"的發光蚊子
在紐西蘭的一個地下溶洞裡,有人拍到了像星空一樣美的畫面,這並不是景區的燈光秀,而是一種會發光的動物造成的。
這是一種蕈蚊的幼蟲,發光是它們吸引獵物的手段。蕈蚊的成蟲和蚊子很像,但它們的幼蟲卻像蜘蛛一樣會織網,當其它小飛蟲被這些亮光吸引,就會被有黏性的網困住。
佔領白蟻窩的綠光甲蟲
在巴西,夜空下的白蟻巢穴土堆常發出綠色的亮光,這是發光叩甲在誘捕食物。它們白天借住在白蟻的"房子"裡,晚上用綠光吸引白蟻並吃掉它們。
這種會發光甲蟲並非巴西獨有,去年在我國雲南發現了亞洲首例發光叩甲。
不需要燈光師的水母
你知道嗎?我們去水族館裡看到的發光水母大多是燈光特效造成的,它們本身並不會發光。但是自然界也存在自己就能發光的水母。
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長得像個蘑菇頭,當它們海裡受到驚擾時,身體邊緣就會發出忽閃忽閃的藍色螢光或綠色螢光。
通過基因改造,科學家們將這種發光能力複製到了老鼠、魚、豬、猴子等動物身上。
像外星生物的海中"蠶"
浮蠶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吐絲蠶並沒有關係,它們長得更像一條蜈蚣。
這是一種生活在海裡的微型浮遊生物,長不過4釐米。浮蠶的疣足會發出金黃色的生物光,這和其它發出藍綠光的生物很不一樣,科學家們至今也沒有研究透。
千足蟲中的閃亮異類
千足蟲學名馬陸,很多人非常討厭它們的外表和爬行動作,如果這種蟲子會發光,是會變得更好看還是更可怕呢?
有一種叫幽螢馬陸的特殊品種,身體就能發光,不過它們不是為了吸引食物,而是要警告捕食者自己有毒。
你還知道哪些會發光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