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養好生,一年四季身體好。春季萬物復甦,經過冬天的收藏,立春之後,人體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旺盛起來,那這個時候養好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春季養生尤為重要。
春季養生一定要適應氣候變化規律,記住「五不要」,養好生,防誤區。
一、飲食「少酸增甘」
為什麼說春季要少酸增甘呢?中醫上來講,酸入肝,甘入脾。本身春季肝氣就旺盛,而肝旺則傷脾,如果多吃酸味食物,會讓肝氣更加旺盛,導致傷脾胃之氣,傷到脾了,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春季脾胃病也容易復發。
建議:多吃甘味的食物,如山藥、大棗。春季的時令蔬菜可多吃,如:韭菜、薺菜、圓白菜、香椿、萵筍、草莓、枇杷、鱖魚等。
二、不要貪溼
春季溼氣重,每天中午要開窗通風,被褥和衣服要保持乾燥,多穿純棉的寬鬆衣服。不要在潮溼的地方鍛鍊,運動出汗後要及時擦乾。
三、不要貪涼
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要適當「春捂」。但捂也要捂對,要下厚上薄,下身要暖和,助養陽氣。
而春季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特別是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老年人,以及宮寒痛經的婦性,要注意保暖,不要受了寒邪。很多年輕朋友們,不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特別是女孩子,很多年紀輕輕的就有了婦科疾病,為了所謂的美,經常穿露腳踝的9分褲,把三陰交長期暴露在外,腳脖子那脂肪又少,常常凍得青紫,這相當於我們敞開門直接放寒氣進來,寒氣進入身體,怎麼能不生病?所以啊,年輕的姑娘們,一定要善待自己,保護好身體。
四、不要生氣
氣則傷肝,百病生於氣,一氣傷身體。像心情抑鬱會讓肝氣不舒,很多女性乳腺方面的疾病,跟肝氣不舒、抑鬱、生氣有很大的關係。生氣也會讓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春季養生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調整好心態,比什麼都強。
五、不要「蝸居」
春天到處都是生長的氣息,生機勃勃。那我們人體也應該藉助這一點,重點養陽。動則生陽,所以,多做一些戶外運動,少在家裡宅著,動起來。
順應季節養生,這4件事經常做,少生病,更健康
一、曬背,保暖抗寒
春季時暖時熱,孩子稍微動一下就容易出汗,而背心一旦受涼,沒有及時更換衣服,就很容易導致肺寒,從而引起感冒咳嗽等問題。
建議:在陽光充足的戶外,可以適當的脫下最厚實的外套,讓太陽曬曬背部,曬30分鐘左右,這不僅可殺菌,還可以讓背部溫熱。像身體不暖和的中老年人,以及女性,都可以經常曬曬背。
二、搓腳心,增加抵抗力
睡覺前泡一下熱水腳,再按摩一下,或者搓一下,可以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我們腳心上有一個湧泉穴,它是腎經開始的穴位,經常刺激按摩湧泉,有滋陰補腎,調理五臟六腑的作用。
三、夾水瓶鍛鍊膝關節
有些老人在下蹲的時候,關節會有疼痛感,而且蹲下來就不容易起來。這種情況說明關節已經出現問題了。還有一些中年老人,走路的時候,腿伸不直,而且走路也不自然,這時要小心關節變形。如果出現這些情況,那爬山,跳繩,跑步這些鍛鍊方式,咱們儘量不要做。
動作:用雙腿夾住一個礦泉水瓶,抬起雙腿,保持這個動作2分鐘。這個練習方法可以緩解膝蓋的疼痛。如果怕水太涼,我們可以往水瓶裡加溫水。
四、早晚揉腹,促進消化防便秘
揉腹的方法很簡單,雙手交疊對準肚臍,順時針揉36下,逆時針揉36下即可。是不是特別簡單,而且2-3分鐘就能輕鬆做完。只要腹部近時間沒有動過大手術,或者腹部臟器有疾病,都可以揉腹。孕婦禁止揉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