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張志軍訪臺:注重臺灣人心理 坦然面對疑慮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6日電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5日抵臺參訪,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鬱琦第二次正式會面,這是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備受關注。華文媒體表示,張志軍訪臺顯示大陸對於兩岸關係發展採取務實態度,坦然面對臺灣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風波所顯示的疑慮與阻礙效應,以實際行動化解不利因素。此訪對兩岸關係發展必有幫助。與以往相比,如今大陸更重視臺灣人的心理。

  香港《大公報》26日評論稱,「張王會」能夠順利登場,一方面,關鍵在於去年以來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保持良性互動,相向而行,鞏固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另一方面,是兩岸主流民意迫切希望兩岸關係向前發展。雖然這幾個月兩岸關係出現了新問題和新情況,但島內大部分民眾依然歡迎和支持張志軍到訪。這充分說明了臺灣主流民意對兩岸交流仍持正面和積極的態度,不希望兩岸關係因一些風波而停滯不前。

  不受反服貿影響 實現對話

  香港《文匯報》26日援引報導稱,張志軍與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鬱琦二度正式會面,這是落實國臺辦和陸委會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的重要一步,對於提升兩岸交往制度化水平、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走向新境界具有重要意義。

  新加坡《聯合早報》26日報導,就在「張王會」舉行的同時,馬英九表示,在推動兩岸交流上始終非常謹慎,一步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民調顯示,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剛剛好」的民眾仍佔多數,有44.8%,高於認為「太快」的31.3%及「太慢」的14.2%,顯示多數民意贊同推動兩岸交流的方向與速度。

  臺灣《聯合報》文章稱,從細節看,雙方均有正面意義的「突破」,顯示兩岸事務部門負責人的常態化溝通機制,已累積出雙方初步互信的成果。

  《中華日報》社論稱,兩岸事務高層級交流互動,在雙方都可接受的情況下做了一些適當的安排。無可置疑的,張志軍來訪寫下一項前沿性的紀錄,為陸委會與國臺辦高層日後互訪立下可行的機制。

  美國《僑報》刊文表示,張志軍訪臺正意味著兩岸發展並不會受到近期臺灣反服貿風波的影響,國臺辦與陸委會建立機制正常化與制度性的溝通管道勢在必行。時代的趨勢與脈動終究還是會往前邁進。

  重視臺灣人的心理

  臺灣《聯合晚報》援引臺灣方面前安全部門秘書長、陸委會前主委蘇起表示,習近平主政後,大陸對臺政策採取主動做法,張志軍訪臺是重要的一步。分析指,習近平重視臺灣人的心理。

  蘇起表示,習近平在福建工作過,更了解臺灣是怎麼一回事。張志軍此行,恰恰說明大陸比以往更主動。大陸現在是要來多了解臺灣、多接近臺灣。

  臺灣《聯合報》26日文章稱,張志軍願意依約前來,顯示大陸方面不願見到兩岸關係停頓或倒退,希望藉由張志軍的來臺訪問,為兩岸關係注入推動的力量。

  文章表示,張志軍來訪顯示大陸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採取務實態度,坦然面對臺灣三月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風波所顯示出的對於兩岸關係的疑慮與阻礙效應,以實際的行動化解不利的因素。張志軍此次來訪,對於兩岸關係接下來的發展必有幫助。

  《工商時報》社論稱,要呼籲臺灣各界掌握兩岸關係新一階段快速發展的機會,因應在習近平善意與積極的風格下,再創兩岸交流的歷史新頁。

  張志軍傾聽之旅 深耕「綠地」收攏民心

  「多維新聞」網站表示,有分析認為,從張此次參訪的臺灣縣市基層可以看出大陸對臺南部「綠地」(綠營執政地區)的重視,而這種重視將成為制定對臺政策時的重要依據,更好地促進兩岸發展。

  《中央日報》網絡版發表評論《主流民意歡迎張志軍訪臺》稱,臺灣政治轉型後的二十多年來,主流民意一直以理性態度在做自己的選擇。根據民意調查指出,多數民眾歡迎張志軍訪臺,而「臺獨」團體企圖興風作浪,只是再度證明他們不符合主流民意。

  《旺報》社論《迎張志軍 厚實兩岸社會互信》稱,張志軍抵臺灣訪問,這是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第一次訪問臺灣,是兩岸關係發展史的重要事件,毫無疑問,這次訪問對於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必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文章稱,兩岸關係走到今天,終於呈現「輕舟已過萬重山」景象,實得來不易,看看當下、遠眺未來,挑戰依然艱巨,走過的足跡,歷經的泥淖,也都值得反思和警惕。最重要的關鍵應該是「互信的建立、強化與升級」。兩岸社會的互信更為重要。兩岸間的政治互信與社會互信,是要在一次次關鍵問題、關鍵事件上,透過堅定的信念與誠意才能夠真正鞏固。

相關焦點

  • 盤點張志軍首次訪臺:實現三突破 貼近庶民獲肯定
    中新網6月28日電 綜合報導,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今天將結束為期4天3夜的首訪臺灣。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各界高度關注。親和、用心、真誠,成為媒體高頻關鍵詞。
  • 何時再去臺灣?張志軍:應常來常往 不要注重形式
    張志軍:應常來常往 不要注重形式 2014-11-13 14:17: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杜靜     11月12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在北京與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鬱琦會面,就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和推進兩岸關係發展有關問題交換意見。
  • 綜述:張志軍「望聞問切」 真實臺灣初體驗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日前結束臺灣之行,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張志軍親歷臺灣,「望、聞、問、切」,看到、聽到、了解到、感知到一個「百聞不如一見」的真實臺灣。臺灣普通民眾能直接聽到大陸官員講對臺政策,並以此渠道直接反應問題,所以此行也被外界解讀為大陸對臺政策更加注重臺灣人的心理。  望  望,即是看。  赴臺前,張志軍對臺灣的認識多是來自書籍、朋友介紹和媒體報導。他說,國臺辦200多位同仁中,除了他,幾乎都到過臺灣,自言這對自己處理兩岸事務不是很有利。
  • 述評:張志軍「望聞問切」 真實臺灣初體驗(圖)
    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綜述:張志軍「望聞問切」 真實臺灣初體驗  記者 吉翔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日前結束臺灣之行,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張志軍親歷臺灣,「望、聞、問、切」,看到、聽到、了解到、感知到一個「百聞不如一見」的真實臺灣。
  • 張志軍:2019年福建經濟總量首次反超臺灣 是歷史性突破
    張志軍認為,為臺灣提供同等待遇的惠臺舉措,增進了同胞親情福祉,兩岸產業和金融合作穩步推進。 張志軍指出,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打擊和遏制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維護了臺海地區總體和平穩定。 張志軍說,反觀臺灣民進黨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利用疫情進行政治操作,歪曲抹黑我防疫工作,並企圖藉助美西方擠入世界衛生大會,結果以失敗而告終。
  • 張志軍造訪臺灣特色廟會:下次要帶家人來
    日廈門消息 正在廈門參加第五屆海峽論壇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16日下午造訪臺灣特色廟會,體驗地道臺灣風情,了解攤販的經營情況。  今年的臺灣特色廟會較之去年規模進一步擴大,232個攤位中有100多家來自臺灣,顯現出臺灣美食在大陸的絕佳號召力。   第一次有機會走進臺灣廟會,張志軍對每個攤位都顯得很有興趣。在來自臺南赤坎的小吃攤位前,新鮮出鍋的蝨目魚丸引得張志軍駐足品嘗,一口咬下,他不禁連贊「好呷!」(閩南語:好吃。)。攤主聞言也高興地邀請起來:要吃最新鮮的蝨目魚還是要到產地去!
  • 2019年福建GDP總量首超臺灣,張志軍:歷史性突破
    (觀察者網訊)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5月23日表示,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萬億元人民幣,首次反超臺灣地區,這是歷史性突破,對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張志軍2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專訪,作為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福建代表團代表,張志軍認為,福建著眼大局大勢,注重落實落細,發揮獨特優勢,著力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取得新進展。
  • 張志軍王鬱琦臺灣桃園二次會面 張志軍「走基層」看點全掃描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5日開啟訪臺之旅,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大步」。此行,張志軍不僅將與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鬱琦舉行第二次正式會面,還將深入臺灣基層,走入縣市鄉裡,與鄉裡長、泰雅鄉親、大學生、中小企業業者、農漁民、大陸配偶等社會各界面對面,親口告訴臺灣鄉親大陸關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想法,同時親耳聆聽他們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建議。
  • 張志軍閩南語問候臺灣民眾:講得不標準,但心意真誠
    中新社桃園6月25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大家好……臺灣鄉親大家好。」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25日中午11時31分左右,自北京國際機場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185航班抵達臺灣桃園機場後,面對媒體用閩南語向臺灣民眾問候。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臺。
  • 張志軍訪烏來 傾聽臺灣少數民族心聲
    張志軍訪臺第二天行程緊湊,在五項參訪活動中,特別安排了到烏來參訪,了解當地少數民族泰雅人的生活。正如他剛到達桃園機場時所言,「希望更多地到臺灣的基層看看」。  當天下午四點半左右,經過盤山公路進入烏來瀑布廣場,張志軍與前來歡迎的泰雅人一一握手。泰雅人表演團體負責人鄭美花為張志軍戴上該族群傳統服飾,並邀他觀看迎賓舞。
  • 張志軍一番話 令臺灣「決策高層」按捺不住
    作者 富權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一番「臺獨的盡頭是統一」的談話,在臺灣方面引發強烈震撼,蔡當局的反應,呈「逐步升級」發展,昨日更進展到「決策高層」的層次。這種 「以上駟對中駟」或「以A咖對B咖」的「不對稱」響應方式,顯示蔡當局確實是被張志軍的談話內容「嚇到了」,被打中了 「要害」。
  • 高清:臺灣滷味攤主「邀」張志軍遊臺灣【7】
    高清:臺灣滷味攤主「邀」張志軍遊臺灣【7】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4年06月16日12:55 人民網廈門6月16日電(覃博雅 江俊濤 劉倩 凌永靈 王仲偉)日前,參加海峽兩岸論壇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一行,出現在兩岸特色廟會現場。
  • 張志軍:不能去臺灣的遺憾不應該再有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能夠有機會去臺灣走走。  【同期】(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主任 張志軍)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會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能夠有機會去臺灣走走。  【同期】(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主任 張志軍)  我想我們大家沒有去過臺灣的同胞都想去,王毅老主任也講了,這是他在執掌臺辦五年中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是留下了一點遺憾,沒有去臺灣。我接任了以後,我想這個遺憾不應該再有了。所以我也希望能夠有機會去臺灣。
  • 張方遠:張志軍訪臺,我在接機現場
    張志軍來臺前夕,因「反服貿」而被當成「神」、躋身為「英雄」之列的林飛帆與陳為廷,發起向張志軍「舉紅牌」、拒絕「張王會」的串連行動。包括「臺灣社」、「臺灣北社」、「臺灣客社」幾個臺獨社團也動員群眾準備到機場抗議張志軍來訪。「反服貿」以來瀰漫在島內的反中排外氛圍,讓許多人選擇沉默噤聲。
  • 張志軍臺灣「走基層」一日訪四地 親民作風受歡迎
    記者問表演與大陸盛行的廣場舞有何不同,張志軍回答說,大陸跳廣場舞的人年紀比較大,這裡跳韻律操的人更年輕,也更有活力。臨別時,張志軍笑著祝願她們通過運動越來越年輕,「今年20、明年18」。婦女們聞言開懷大笑。  在參觀活動中心裡的託育中心時,他又向現場的小朋友送上可愛的熊貓玩偶,讓小朋友們愛不釋手。裡民李玉娟感慨道:「張志軍真的非常有心,也很親民和藹,實在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與臺灣縣市長參訪團座談
    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今天在北京與來訪的臺灣縣市長參訪團舉行座談,就新形勢下推進兩岸縣市交流等交換了意見。商務部、國家旅遊局、國家質檢總局、供銷總社等單位的同志參加了座談。張志軍(右)與花蓮縣長傅崐萁張志軍(右)與臺制連江縣長劉增應張志軍首先對來訪的臺灣8位縣市長表示歡迎,並對他們多年來堅持「九二共識」,積極推動兩岸縣市交流合作表示讚賞。
  • 全國人大代表、海協會會長張志軍: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兩岸統一
    張志軍認為,為臺灣提供同等待遇的惠臺舉措,增進了同胞親情福祉,兩岸產業和金融合作穩步推進。張志軍指出,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打擊和遏制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維護了臺海地區總體和平穩定。張志軍說,反觀臺灣民進黨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利用疫情進行政治操作,歪曲抹黑我防疫工作,並企圖藉助美西方擠入世界衛生大會,結果以失敗而告終。
  • 張志軍電唁臺灣中臺禪寺惟覺長老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9日致電臺灣中臺禪寺,對惟覺長老圓寂表示深切哀悼。  張志軍在唁電中說,長老一生弘法,殫精竭慮,啟建道場,重振宗風,是深受兩岸各界敬重的佛教領袖。長老倡導「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主張「佛法五化」,高德遺韻,遠播海外。
  • 張志軍在臺灣1日訪4地 今日將會見高雄市長陳菊
    記者問表演與大陸盛行的廣場舞有何不同,張志軍回答說,大陸跳廣場舞的人年紀比較大,這裡跳韻律操的人更年輕,也更有活力。臨別時,張志軍笑著祝願她們通過運動越來越年輕,「今年20、明年18」。婦女們聞言開懷大笑。  在參觀活動中心裡的託育中心時,他又向現場的小朋友送上可愛的熊貓玩偶,讓小朋友們愛不釋手。裡民李玉娟感慨道:「張志軍真的非常有心,也很親民和藹,實在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抵達臺灣桃園機場 開始訪臺行程
    中國臺灣網6月25日臺灣桃園消息 25日上午11時30分許,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抵達臺灣桃園機場,將展開四天三夜的訪臺行程。這是大陸涉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赴臺參訪。  據此前消息,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今天開始訪臺,共有四天三夜行程,預計走訪五縣市,將與新北、高雄、臺中市長會面,並參訪基層、中小企業,還將與學生、學者對談。  張志軍今天上午11時30分許抵臺,預計下午2時30分在機場旁的諾富特飯店與臺灣陸委會主委王鬱琦進行第二次正式會面。當晚,臺灣陸委會將宴請張志軍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