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臺海形勢趨於複雜嚴峻,兩岸關係中不確定因素增加。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2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以書面回復指摘臺灣民進黨當局製造兩岸對立,勾連外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致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更趨複雜嚴峻。
近年大陸頻出惠臺措施,在落實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基礎上,又出臺26條措施,不斷豐富完善相關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數據顯示,2019年兩岸人員往來約900萬人次,臺胞來大陸超過600萬人次。兩岸貿易和臺商對大陸投資保持增長,達2280億美元和15.9億美元。
「一年多來,對臺工作『克難前行』,有紮實進展。」張志軍認為,為臺灣提供同等待遇的惠臺舉措,增進了同胞親情福祉,兩岸產業和金融合作穩步推進。
張志軍指出,大陸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打擊和遏制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維護了臺海地區總體和平穩定。
張志軍說,反觀臺灣民進黨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利用疫情進行政治操作,歪曲抹黑我防疫工作,並企圖藉助美西方擠入世界衛生大會,結果以失敗而告終。
張志軍強調,我們堅決反對和遏制外部勢力的幹涉,展示了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作為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福建代表團代表,張志軍認為,福建著眼大局大勢,注重落實落細,發揮獨特優勢,著力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取得新進展。閩臺經貿產業聯繫、基礎設施聯通、基本公共服務、人員往來、文化交流等都展現出新氣象。
公開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初步數據為4.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經濟增速為2.73%。福建省2019年GDP達到了4.23萬億元,一舉反超臺灣;經濟增速高達7.6%。
福建經濟總量首次反超臺灣,張志軍認為「這特別值得一提」。他說,地處對臺工作最前沿的福建,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超過臺灣,「是歷史性突破,對對臺工作具有深遠意義」。
張志軍表示,習近平總書記5年前兩會期間曾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作出一個極為重要的論斷,指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強調「我們要保持自身發展勢頭,同時採取正確政策措施做好臺灣工作」。
張志軍說,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與實現祖國統一的邏輯關係和對臺工作的立足點。我們取得的發展進步,都將提升國家捍衛主權安全、遏制「臺獨」分裂活動、抵禦外來幹預、推進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復興的綜合實力,並可通過正確的政策措施轉化為對臺灣社會和對兩岸關係走向的影響力和塑造力。
「福建經濟總量超過臺灣,意義正在於此。」張志軍強調,去年我們國家取得的發展進步以及對臺工作取得的新進展都進一步證明,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談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臺部分,張志軍表示,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兩岸關係形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行徑,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張志軍說,雖然涉臺部分字數不多,但包含了堅持對臺大政方針不動搖、堅守底線、深化融合、促進統一、致力民族復興的豐富內容和深刻內涵,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張志軍指出,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其根本原因在於民進黨當局拒不接受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並且肆意阻撓兩岸交流交往,製造兩岸對立,勾連外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
張志軍強調,還有一些「臺獨」分子鼓譟所謂「修法」「公投」,圖謀「法理臺獨」。這些都嚴重損害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嚴重威脅臺海和平穩定。
全國人大代表林文耀聊國學:讓兩岸青年產生共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陳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