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的種類很多,由於服裝的基本形態、品種、用途、製作方法、原材料的不同,各類服裝亦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與特色,變化萬千,十分豐富。不同的分類方法,導致我們平時對服裝的稱謂也不同,來看看到底有哪些分類方法吧!
1
根據服裝的基本形態分類
依據服裝的基本形態與造型結構進行分類,可歸納為體形型、樣式型和混合型三種。
1.體形型
體形型服裝是符合人體形狀、結構的服裝,起源於寒帶地區。這類服裝的一般穿著形式分為上裝與下裝兩部分。上裝與人體胸圍、項頸、手臂的形態相適應;下裝則符合於腰、臀、腿的形狀,以褲型、裙型為主。裁剪、縫製較為嚴謹,注重服裝的輪廓造型和主體效果。如西服類多為體形型。
2.樣式型
樣式型服裝是以寬鬆、舒展的形式將衣料覆蓋在人體上,起源於熱帶地區的一種服裝樣式。這種服裝不拘泥於人體的形態,較為自由隨意,裁剪與縫製工藝以簡單的平面效果為主。
3.混合型
混合型結構的服裝是寒帶體形型和熱帶樣式型綜合、混合的形式,兼有兩者的特點,剪裁採用簡單的平面結構,但以人體為中心,基本的形態為長方形,如中國旗袍、日本和服等。
2
根據服裝的穿著組合分類
1.整件裝
上下兩部分相連的服裝,如連衣裙等因上裝與下裝相連,服裝整體形態感強。
2.套裝
上衣與下裝分開的衣著形式,有兩件套、三件套、四件套。
3.外套
穿在衣服最外層,有大衣、風衣、雨衣、披風等。
4.背心
穿至上半身的無袖服裝,通常短至腰、臀之間,為略貼身的造型。
5.裙
遮蓋下半身用的服裝,有一步裙、A字裙、圓臺裙、裙褲等變化較多。
6.褲
從腰部向下至臀部後分為褲腿的衣著形式,穿著行動方便。有長褲、短褲、中褲。
3
根據服裝的用途分類
分為內衣和外衣兩大類。內衣緊貼人體,起護體、保暖、整形的作用;外衣則由於穿著場所不同,用途各異,品種類別很多。又可分為:社交服、日常服、職業服、運動服、室內服、舞臺服等。
4
根據面料和製作工藝分類
中式服裝、西式服裝、刺繡服裝、呢絨服裝、絲綢服裝、棉布服裝、毛皮服裝、針織服裝、羽絨服裝等。
5
其他分類方法
除上述一些分類方式外,還有些服裝是按性別、年齡、民族、特殊功用等方面的區別對服裝進行分類。
1.按性別分類
有男裝、女裝。
2.按年齡分類
有嬰兒服、兒童服、成人服。
3.按名族分類
有我國民族服裝和外國民族服裝,如漢族服裝、藏族服裝、墨西哥服裝、印第安服裝等。
4.按特殊功用分類
有耐熱的消防服、高溫作業服、不透水的潛水服、高空穿著的飛行服、太空衣、高山穿著的登山服等。
5.按服裝的厚薄和襯墊材料不同來分類
有單衣類、袷衣類、棉衣類、羽絨服、絲棉服等。
6.按服裝洗水效果來分類
有石磨洗、漂洗、普洗、砂洗、酵素洗、雪花洗服裝等。
6
按HS編碼的分類
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簡稱協調製度(HS),它是在《海關合作理事會分類目錄》(CCCN)和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的基礎上,參照國際間其他主要的稅則、統計、運輸等分類協調製度的一個多用途的國際商品分類目錄。
HS編碼,以六位碼表示其分類代號,前兩位碼代表章次,第三、四位碼為各該產品於該章的位置(按加工層次順序排列),第一至第四位碼為節(Heading),其後續接的第五、六位碼稱為目(Subheading),前面六位碼各國均一致。第七位碼以後各國根據本身需要制訂的碼數。服裝屬HS分類制的第十一類及第61、62章,第61章為針織或鉤編製品,編號從6101、1000-6101、9000共120個,第62章為非針織或非鉤編織服裝及衣著附件。適用於除絮胎以外,任何紡織物的製成品。編號從6201、1100-6217、9000,共155個編碼,分別是按款式、性別、年齡、原材料的不同來進行分類。
如棉製男式羽絨大衣的HS編號為:6201、110,棉製女式羽絨大衣的HS編碼為6202、1210。
7
根據針織服裝的生產和加工特點分類
毛針織服裝分類
1、按原料成分分類
(1)、純毛類(包括毛類混紡類):可分為羊毛衫、羊絨衫、駝毛衫、羊仔毛(短毛)衫、兔羊毛混紡衫、駝羊毛混紡衫、犛牛毛羊毛混紡衫等。
(2)、混紡類:可分為羊毛/腈綸、兔羊/腈綸、馬海毛/腈綸、駝毛/腈綸、羊絨/錦、綸混紡衫、羊絨/蠶絲混紡衫等。
(3)、純化纖類(包括化纖混紡類):可分為彈力錦綸衫、彈力丙綸衫、彈力滌綸衫、腈綸膨體衫、腈綸/滌綸、粘纖/錦綸混紡衫等。
(4)、交織類:可分為羊毛腈綸、兔毛腈綸、羊毛棉紗交織衫等。
2、按紡紗工藝分類
(1)、精梳類:採用精梳工藝紡制的針織絨、細絨線、粗絨線織制的各種羊毛衫、粗細絨線衫等。
(2)、粗梳類:採用粗梳工藝紡制的針織紗線織制的各種羊仔毛衫、羊絨衫、兔毛衫、駝毛衫、雪蘭毛衫等。
(3)、花色紗毛衫:採用花色針織絨(圈圈紗、結子紗、自由紗、拉毛紗)織制的花色毛衫。這類毛衫外觀奇特、風格別致、有藝術感。
3、按編織機器類型分類
毛衫類織物一般為緯編織物,有圓機產品和橫機產品兩種。
(1)、圓機產品:是指用圓型針織機先織成圓筒形坯布,然後再裁剪加工縫製成的毛衫。
(2)、橫機產品:是指用手搖橫機編織成衣坯後,再經加工縫合製成的毛衫。也可指電腦橫機織成坯布,經裁剪加工縫製成毛衫。
4、按坯布組織結構分類
一般分為單面、四平、魚鱗、提花、扳花、挑花、絞花等多種。
5、按修飾花型分類
可分為印花、繡花、貼花、扎花、珠花、盤花、拉毛、縮絨、鑲皮、浮雕等。
(1)、印花毛衫:在毛衫上採用印花工藝印製花紋,以達到提高美化效果之目的,是毛衫中的新品種。印花格局有滿身印花、前身印花、局部印花等,外觀優美、藝術感染力強、裝飾性好。
(2)、繡花毛衫:在毛衫上通過手工或機械方式刺繡上各種花型圖案。花型細膩纖巧,絢麗多彩,以女衫和童裝為多。有本色繡毛衫、素色繡毛衫、彩繡毛衫、絨繡毛衫、絲繡毛衫、金銀絲線繡毛衫等。
(3)、拉毛毛衫:將已織成的毛衫衣片經拉毛工藝處理,使織品的表面拉出一層均勻稠密的絨毛。拉毛毛衫手感蓬鬆柔軟,穿著輕盈保暖。
(4)、縮絨毛衫:又稱縮毛毛衫、粗紡羊毛衫,一般都需經過縮絨處理。經縮絨後毛衫質地緊密厚實、手感柔軟、豐滿,表面絨毛稠密細膩,穿著舒適保暖。
(5)、浮雕毛衫:是毛衫中藝術性較強的新品種,是將水溶性防縮絨樹脂在羊毛衫上印上圖案,再將整體毛衫進行縮絨處理,印上防縮劑的花紋處不產生縮絨現象,織品表面就呈現出縮絨與不縮絨凹凸為浮雕般的花型,再以印花點綴浮雕,使花型有強烈的立體感,花型優美雅致,給人以新穎醒目的感覺。
2.棉針織服裝分類
1、按面料的生產方式分類
針織服裝面料按生產方式分為經編和緯編兩大類。
2、按面料的組織結構分類
經編針織面料的單梳節經編基本組織有經平組織、經緞組織、經絨組織等。但在實際生產中,作為外衣或襯衫等一般多用雙梳或多梳經編組織。雙梳經編織物中用途較廣的是經平絨組織、經平斜組織和經斜編鏈組織等。緯編針織面料的基本組織主要有緯平針組織(俗稱"汗布")、羅紋組織(俗稱:"彈力布")、雙羅紋組織(又稱雙正面組織,俗稱:"棉毛布")、雙反面組織(也稱"珍珠編")等。還有襯墊組織、集圈組織、毛圈組織、菠蘿組織、紗羅組織、波紋組織、長毛絨組織、襯經襯緯組織等花色組織以及複合組織等。
了解了服裝的各種分類方法以及不同服裝的性能特點後,就可以使我們明確有關服裝的設計目的與要求,正確選擇面料、輔料,採取合理的方法進行加工製作,按照規定的程序檢驗各類服裝,最終製成令客戶滿意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