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多的一句詞,秦觀、唐寅都寫過,但真正的作者卻不是他們

2021-01-09 文者心語

在歷朝歷代的詩詞作家中,有一些是高產又知名的作家,比如大詩人李白、杜甫,他們是文壇上的巨星,閃耀在文學殿堂的最高處,他們的作品既高產又高質;有一些是孤篇作家,他們的作品非常少,但卻不得不提,比如以《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的張若虛,僅憑一篇詩歌就千載留名。

在宋代詞壇上,也有一位如同張若虛一樣的作家,他的詞作很少,名字鮮為人知,但卻因為一句詞寫得太精彩,被後世作家不斷引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地位。

他就是「雨打梨花深閉門」這句詞的作者李重元,李重元詞作很少,全宋詞收錄了他的四首《憶王孫》,分別寫的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雨打梨花深閉門」寫的就是春天的景象。

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雨打梨花深閉門」雖然最早出自李重元筆下,但也並非完全的原創,而是從前人的詩歌中脫化而來,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春怨》是如此寫的,「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梨花滿地不開門」無論是意象還是意境,都非常相近,不過是把「梨花滿地」改為了「雨打梨花」,「不開門」改為了「深閉門」,意象加強了,感情色彩也加強了,人物的行為與情感都得顯得更加地悽楚幽閉。

中國古典詩詞有其一脈相傳的文化語境,任何意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李重元這首詞中出現的意象,每一個我們非常眼熟,芳草、柳樹、杜宇、黃昏,都是閨怨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代表著思念、孤獨、落寞。

寫芳草的,如範仲淹的「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寫柳樹的,如蘇軾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寫杜宇的,如王安石的「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寫黃昏的,如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每一個意象都有自己的含意,李重元將這些意象重新組合,創造出了全新的意境。

看著萋萋的芳草,心中思念著遠方的意中人,可惜柳樹之外,高樓阻擋,看不到遠方,唯有自己傷心斷腸,一聲聲杜鵑的悲鳴,讓人聽了格外寂寞銷魂。黃昏來臨,雨點打得梨花落了滿地,女子深深地關閉了院門。全詞的角度是從外到內,從在外遠望歸人到回家深閉院門,寫出了女子向內的獨守,寫出了她的與世隔絕,也寫盡了她的孤獨與寂寞。

李重元的這句詞寫的是在太過精彩,因此不斷被後世的大詞作家重複引用創作,如秦觀的《鷓鴣天》「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王實甫《西廂記》「風嫋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唐寅的《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這些詩詞作家的反覆引用與重新創作,證明了李重元這句詞的魅力,也讓他的這句詞在新的語境下不斷獲得了全新的生命,顯得非常貼合。而每當讀者在新的詞作中讀到這一句詞的時候,如果不去追本溯源,都以為是這個人就是它的作者,這也可以說是詞史上的一件奇觀了

相關焦點

  • 周杰倫寫過最悲傷的一句詞,原來是這一句!
    很多人都說,周杰倫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了。他寫出了無數經典的歌詞,讓無數的歌迷產生了共鳴。周杰倫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青春中的一個無法磨滅的印記!他的歌陪伴了大家度過一個很漫長的歲月!但是大家是否知道周杰倫寫過的最悲傷的一句詞是什麼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吧!
  • 光芒耀眼的詞,似曾相識的名字:秦觀與風花雪月
    而被牽連的徒弟秦觀,自己的命運也不好,常常無辜貶官,他稍微比師父好一點,貶到了廣西。現在的電視劇黃金檔常常致敬秦觀的詩詞,像那種描寫男歡女愛、不得長久的分分合合;男女主分離時的環境氣氛,很多時候都能找到秦觀詩詞的影子。秦觀擅長於寫風花雪月的東西,他很喜歡用"飛花"、"絲雨"、等具備朦朧的憂愁、朦朧的傷感的詞,會讓人不由自主進入綿綿的憂傷。
  • 秦觀這首詩把雨後的美麗春景,描寫的繪聲繪色,寫得極為生動!
    秦觀是宋詞偉大的詞人,他的很多詞作,那都是描寫的非常深情,尤其是他的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可謂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且在這首詞中,還一句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句子,那便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你以為漫威作者很牛逼?跟他們比起來,連作者都是渣渣!
    而在作者重啟的時候,總會請來這麼一些人物,他們或吞噬宇宙,或剪斷時間,在他們的幫助下,作者不要的那一部分劇情輕輕鬆鬆的就能掃進回收站,新的劇情在讀者或懵逼或赤雞的表情中重新開啟。那麼,這些如同作者的筆的大神都有哪些呢?
  • 秦觀的《鵲橋仙》,其愛情觀有別於眾多寫牛郎織女的作品
    作者 閔曉萍歷代的文人墨客用牛郎織女的故事作為創作素材,留下了許多的佳作。內容多半是為這一對愛侶受到天帝的幹涉,對他們長期分居而感到悲哀同情,並為他們代訴相思之苦。但有一首詞,卻成功的為這個神話故事翻案,那就是宋代秦觀的詞《鵲橋仙》。
  • 有人說曹雪芹不是紅樓夢的作者,那麼你知道紅樓夢到底是誰寫的?
    其實,《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這事,與胡適有關,上世紀初,胡適經過所謂的「考證」,認為《紅樓夢》作者是曹寅的孫子曹雪芹。胡適這個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提出這樣的觀點,自然的就被大家認可,所以《紅樓夢》的作者就這樣自然而然的成了曹雪芹。那麼不是曹雪芹寫的《紅樓夢》,那又會是誰寫的哪?有人認為是李漁。
  • 兩本臺灣作者寫的書
    上月讀了兩本臺灣作者寫的書,一本是作家龍應臺女士的最新力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另一本是一位叫廖信忠的年輕人寫的《我們臺灣這些年(1977年至今)》。前者沉重,後者輕鬆。  後一本書是鳳凰新媒體的編輯王姝 小姐專門從北京快遞送給我的,扉頁上還有作者的親筆題贈,這裡特致謝意。
  • 周臣:唐寅的畫作比我的賣得好,是因為他讀書比我多
    周臣:唐寅的畫作比我的賣得好,是因為他讀書比我多文/文涓文人畫是在封建社會的時候,文人和士大夫所畫的畫。他們的畫作,對於形似不是很在意,而是主要在於畫作的神韻,注重與文學,書法等相互結合,更加注重畫作意境的塑造,文人有它們自身所具備的素養,從而想通過畫作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示自己的文化底蘊。
  • 誰是《梅花圖》的真正作者
    的確,題款是破解此卷作者之謎的重要線索。但王巖叟生活於北宋,他的時代離這卷畫創作的時間相距太遠,顯然他不可能是此卷的作者。佚名題《墨梅圖卷》那麼誰是這卷《梅花圖》的真正作者呢?在此卷的四段題跋中,烏斯道與金湜顯然是借題發揮,重在對『梅花』這一主題的抒寫,項元汴的題跋是收藏記錄跋,它們都與本畫卷沒有太大的關係。
  • 《西遊記》的作者真的是吳承恩嗎
    每一本書都被拍成了影視劇,其中拍的最多的就是《西遊記》了吧?尤其是80年代的那個版本已經成為無數人的經典,甚至還有一部劇好像叫做《吳承恩與西遊記》,這部劇雖然已經播出很久了,但是這劇並不怎麼出名,至於原因今天不談,今天我要說的就是標題所示,是不是很多人都會很驚訝,吳承恩是《西遊記》的作者,這不是公認的嗎?
  • 古代名著作者有疑點,《西遊記》到底是不是吳承恩寫的?
    有學者就說了,在歷史上書名叫《西遊記》的書很多,可內容各不相同,比如元代有個雜劇就叫《西遊記》,有人考證就說吳承恩的《西遊記》只是一本文人遊記,並不是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所以中華書局出版的《西遊記》封面上雖然是寫了「吳承恩著」,但這本書的校注者叫李天飛,他就表示說《西遊記》的作者是不是吳承恩,是和不是的可能性各佔50%。
  • 《詩經》到底是誰寫的?為何「作者名」少有人知?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詩歌集,在歷朝歷代它都備受推崇,即使放到今天,依然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不過,人們在談論《詩經》時,也會產生一些疑問,比如305篇詩歌,都是誰寫的?為何少有人知道「作者名」呢?
  • 隨筆|我是怎樣寫《調笑令~秋菊/楓葉》二首詞的,作者/汪祖生
    我在百度搜索,發現唐宋詞人寫《調笑令》寫得較好的只有上十人。他們以人、地名、動植物為題,如:胡馬、蝴蝶、邊草、楊柳……大多寫一些悽涼、憂傷的詞句,讀起來叫人心酸、痛苦。 我思考著,如果以"荷花"、「青松"為題能寫成,一定會有意義。於是,我鋪開稿紙,寫上「荷花荷花」,不合平仄;我又寫上「荷蓮荷蓮」,不合平仄;繼續寫上「殘荷殘荷」,還是不合平仄。
  • 古時也有鍵盤俠,「小憤青」李白,「檸檬精」唐寅
    前言:偶爾寫幾句詩詞小令,經常會碰到小夥伴們在評論區裡精彩留言——「古詩雖好,理解甚少」,我看到這句話就想笑!其實詩詞也好,文章也罷,都有著作者特有情懷,這個外人難於理解,真的很正常。很多時候,解讀的精彩遠勝於詩詞本身的原意!
  • 《鵲橋仙 秦觀》:一種領先於時代的愛情觀
    這首詞的作者秦觀,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是邗溝居士,世人都稱他是淮海先生。是北宋高郵人,也就是現如今的江蘇人,他在做官期間官至太學博士,是國史館編修。秦觀一生的經歷比較坎坷,所以他的詩詞一般都比較沉重,大部分是寄託自己的身世,十分令人感動。他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深得蘇軾的賞識。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四大名著開篇詞幾乎都不是作者自己寫的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四大名著的開篇詞誰寫得最好?記得從小就被老師教育,一定要記住四大名著的名字。至於為什麼四大名著是這四本書,老師卻從來沒有講過,可能那時候的老師自己也不知道吧。作者很講究,八句都是標準的律句,但這不是七律,而是一首仄韻的七言古體詩 。這首詩結尾處寫到:須看西遊釋厄傳。可知這是專門為西遊所寫。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點出書名的開篇詞。歷史上的《西遊記》有三部書比較出名,出自三個作者:楊致和《西遊記傳》、朱鼎臣《唐三藏西遊釋厄傳》、吳承恩《西遊記》,都成書於明代。
  • 《哈利波特》和《權遊》作者的共同點,都喜歡「寫死」人氣角色
    雖然它們一個講的是魔法世界少年巫師們的故事,一個講的是中土世界的各種權力之爭,但這兩部作品的作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總愛把人氣角色「寫死」。當年,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把著名的福爾摩斯「寫死」後,面對的是粉絲們的「口誅筆伐」,最後逼得柯南不得不又把福爾摩斯「寫活」了。
  • 聊一聊網文作者的收入:頂級作者月入百萬,底層作者只能月入過千
    雖然這本兩本小說都已經上架了,但不妨礙我們可以推測出在20~15這一檔次的小說日銷售均大於1萬,即:如果一本小說能夠穩定在這一個排名檔次,則一本書銷售約30萬左右,55分成則為15萬一個月(不計算作者交稅)既然20名左右都有這個收入,那麼排名更靠前呢?
  • 《都挺好》蘇大強表情包作者不心疼版權,作者闢謠
    隨著《都挺好》電視劇的大火,大家都被倪大紅老師的演技所徵服,相信很多漫畫,影視愛好者或者自媒體都在創作自己的感想,或者畫出人物。這不,由80後媽媽劉倩@馬裡奧小黃(微博)發布的蘇大強表情包也被各大平臺刷屏。
  • 秦觀的《踏莎行》寫人生羈旅,名篇佳作之一
    秦觀的詞工於精巧,感情深厚。傳世的名篇佳作很多。今天介紹的這首詞,寫人生羈旅,也是他的經典作品之一。這首詞是秦觀遭貶謫在郴州旅舍所寫。上半闕,前兩句是環境描寫,樓臺消失在霧中,渡口因月光朦朧也迷濛不見。之前提到過,詩詞裡「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開篇三句,透漏出的是悽楚迷茫。第三句,桃源不用說了,相信《桃花源記》都有讀過,所謂千古關情,異代同心,自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以後,後世人遇到艱難處境時都想桃源暫避。望斷:極目遠望直到看不見。這個詞常出現在詩詞裡,比如,晏殊的「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