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的見證,是中國文化的驕傲之一。
說文解字:說一說乎,神,忠這3個字。
1.乎,說文解字。造字本義:代表吹奏的氣流通過號角發出的聲音,「乎」表示號角吹得緊急、響亮,表示危機來臨,部落緊急「呼叫」。「平」是「乎」的血緣字。號音穩定悠長,沒有起伏變化,表示警情安定。號角吹不出任何聲音叫「虧」(表示完全缺乏中氣);號角吹得「噓噓」無力叫「兮」;號角高亢並緊急叫「乎」(「呼」,部落緊急召集的號角);號吹得音調悠長、穩定、沒有起伏變化叫「平」(號音平直,表示平安無事,沒有警情)。
乎,文言助詞,表示疑問:汝識之乎(嗎)?文言嘆詞: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呀)!文言介詞,相當「於」(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在乎。無須乎。異乎尋常。
2.神,說文解字。字源解說。「申」、「電」、「神」本是同一個字,後分化。古人認為打雷閃電是至高無上的天神在發怒。當「申」的「閃電」和「天神」本義消失後,金文再加「示」另造「神」代替:(示,祭祀),(申,閃電),表示祭拜發出閃電的天公。
造字本義:古人祭拜的天公,萬物的創造者和掌控者。在中醫觀念中,「神」來自於受孕時的父母「兩精相搏」,是統領生命的天真魂靈,若不自覺持守,容易在後天耗散。
3.忠,說文解字。忠是由「中」和「心」組成的形聲字,《說文解字》:「忠,敬也,從心,中聲」,「忠」是由形符「心」和聲符「中」組成的形聲字。段玉裁註:「敬者,肅也。未有盡心而不敬者。」這就說明忠是恭恭敬敬,盡心盡力去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忠,敬也。從心中聲。陟弓切。忠,形聲字,從心,中聲。 中,為中正、不偏不倚。心,為內心、心理,小篆「忠」從「心」表示與人的心理、情緒有關。「忠」是中正不偏之心,是待人厚道,處事公正,赤誠無私,誠心相待。一「中」一「心」為「忠」,是一個中心,立心中正,中心不貳。若有兩個中心,就會複雜、麻煩,所以兩「中」一「心」為「患」。「中」於「心」上,以示「忠」自心起,不謀私利,顧全大局。
以上就是對 乎,神,忠這3個字的說文解字。中華漢字文化悠久的文明史,雖歷盡滄桑,但是仍然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中文化的薪火相傳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