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昌海洋公園門票惹爭議 主題樂園過於依賴門票收入
原標題:海昌海洋公園門票銷售惹爭議,主題樂園普遍過於依賴門票收入 國內主題樂園普遍過度依賴門票收入 近日,海昌海洋公園(02255.HK)發布年報顯示,公園收入增加約7.9%至約人民幣17.457億元。其中,門票收入達到人民幣12.744億元,佔比高達73%。非門票收入僅4.71億元。
-
海昌海洋公園門票銷售惹爭議,主題樂園普遍過於依賴門票收入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 視覺中國 資料圖近日,因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在某平臺上的特價促銷票標註了「上海本地身份證不可用」,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此事也讓海昌海洋公園(下文簡稱「海昌」或「公園」)成為了輿論的焦點,其經營狀況和運營模式均引起了廣泛關注。
-
海昌海洋公園門票銷售惹爭議 主題樂園普遍過於依賴門票收入
國內主題樂園普遍過度依賴門票收入 近日,海昌海洋公園(02255.HK)發布年報顯示,公園收入增加約7.9%至約人民幣17.457億元。其中,門票收入達到人民幣12.744億元,佔比高達73%。非門票收入僅4.71億元。
-
海昌海洋公園世界級項目落滬門票收入佔比超七成
據海昌海洋公園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6.59億元,門票業務收入同比增加約7.4%至4.46億元,佔公園總收入的72.5%。上市4年來,海昌海洋公園主要以門票為主要收入來源,在門票收入增加的同時,淨負債比率由19.9%增長至102.8%。為了補充上海項目的運營資金,公司還提前賣出了青島海昌公園未來5年的門票收入。
-
海昌海洋公園再添「新兵」 門票收入依賴度高存證券化風險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進行探訪看到,該公園整體已建成,只有虎鯨館和個別項目沒有開放,主要出售平日票、高峰日票及優待票等多種票型。據海昌海洋公園發布的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6.59億元,門票業務收入同比增加約7.4%至4.46億元,佔公園總收入的72.5%。儘管上市四年來,海昌海洋公園的門票收入逐年增長,但收入結構與國外成熟的主題公園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
2018年盈利劇減 海昌海洋公園擴張轉型壓力重重
目前海昌海洋公園的鄭州極地海洋公園項目正在開發中,業內人士指出,該項目未來有可能對海昌海洋公園形成新的資金壓力。不過,雖然運營多年,並已在著力打造自主IP,海昌海洋公園目前尚未能擺脫對門票收入的依賴。據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門票業務收入達4.46億元,佔公園收入的72.58%。
-
出售五年門票收入 海昌海洋公園的門票證券化算盤
為了給上海主題公園運營籌資,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昌海洋公園」)一舉賣出了青島項目五年的門票收入。9月9日,海昌海洋公園全資附屬公司青島極地海洋世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海洋公園」)與鑫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沅資產管理」)籤訂了上述協議。
-
抵押青島極地海洋門票收入 藉助存量項目資產證券化 海昌海洋公園...
◆導報記者 孫羅南 濟南報導 近幾年,國內的主題公園一度掀起開發熱潮。主題公園開發及運營商——海昌海洋公園(02255.HK)最新公布的2018年全年業績顯示,其公園收入增加約7.9%至約17.46億元,門票收入增加約7.8%至約12.74億元。
-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 何以獲得這麼大的期待
7月31日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公布的票價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轉發。繼迪士尼之後,上海又將迎來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開業。海洋主題公園IP,何以在市場上獲得這麼大的期待?大家在期待什麼?作為海昌海洋公園首個布局在一線城市,即將經營的第9個項目,其在建設之初就有著國際水準的定位——將是海昌海洋公園面積最大、極地海洋動物種群最多的「國際級海洋文化旅遊旗艦項目」。
-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開業 本土主題公園如何比肩迪士尼?
經過數年的籌備,「旗艦式海洋公園」——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開業時間:2018-11)於11月16日開業,該主題公園開業首日迎來了數萬名遊客。作為本土主題公園,其未來的發展以及與迪士尼樂園等同業者的商業模式、競爭比較等都備受矚目。
-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開業 是否有跨越迪士尼的底氣?
◆起步的IP戰略 海昌海洋公園擁有龐大的獨家海洋生物資源,但是在對這些稀缺資源的IP利用和開發方面,基本處於萌芽階段。今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園實現公園業務收入6.15億元,其中門票收入為4.46億元,佔據整體收入7成以上。
-
海昌海洋公園業績難提振 圖謀輕資產轉型
持續布局重資產項目給海昌海洋公園造成高負債的壓力,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海昌海洋公園的淨負債率高達135.7%,遠超2017年末的77.8%。同時,海昌海洋公園雖已在著力打造自主IP,但尚未能擺脫對門票收入的依賴。據2018年年報披露,其門票業務收入達12.74億元,佔公園收入的73%。
-
海昌海洋公園去年淨利潤下滑22%,非門票收入大幅增長
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3月31日,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昌海洋公園」)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期內,海昌海洋公園實現收入約28.02億元,同比增長約60.5%;門票收入約19.4億元,同比增長約52.3%;淨利潤約3120萬元,同比下滑約22%。
-
現場直擊 |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開業,看本土主題公園如何比肩迪士尼
經過數年的籌備,「旗艦式海洋公園」——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於11月16日開業,該主題公園開業首日迎來了數萬名遊客。作為本土主題公園,其未來的發展以及與迪士尼樂園等同業者的商業模式、競爭比較等都備受矚目。與迪士尼和環球影城這類主打電影IP和衍生內容的主題公園不同,海昌強調的是海洋生物主題,配以過山車等遊樂項目,這是海昌與迪士尼等業者差異化之處。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匯聚300餘種、超30000隻極地海洋生物。
-
海昌海洋公園上半年虧損同比擴大,門票收入下降78%
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8月27日,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昌海洋公園」)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報告期內,海昌海洋公園實現收入3.2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70.1%;母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8.76億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9350萬元。
-
海昌海洋公園去年淨利潤下滑22% 非門票收入大幅增長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海昌海洋公園去年淨利潤下滑22%,非門票收入大幅增長新京報訊(記者 鄭藝佳)3月31日,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昌海洋公園」)發布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期內,海昌海洋公園實現收入約28.02億元,同比增長約60.5%;門票收入約19.4億元,同比增長約52.3%;淨利潤約3120萬元,同比下滑約22%。2019年內,海昌海洋公園的非門票業務收入增長迅速,由2018年4.71億元,增長約82.7%至2019年的8.61億元。
-
上海項目正式開幕 海昌海洋公園料收入翻倍
今期記者親赴上海,直擊內地最大的海洋公園營運商海昌海洋公園(02255.HK)的新項目,更訪問其管理層,一探內地旅遊業及公司發展前景。 早上來到「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門口,所見之處人潮湧湧,幸好園內面積較大,入場未現人疊人的情況。記者當日在園內逛約兩小時,由於時間關係僅參觀了五個主題區中的其中三個。
-
海昌海洋公園迪斯尼影子股
本倉周三(17日)以18元買入安踏體育(02020),至周五收報18.98元;另嘉裡物流(00636)仍未能在10.5元買入。本周推介為海昌海洋公園(02255),業務是在內地營運海洋主題樂園,分布在大連、天津、煙臺、青島、重慶、成都及武漢,目前是內地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運營商及第二大的主題公園運營商。
-
海昌海洋公園2020新潮玩法:聯手青島啤酒IP跨界文創
5月30日,海昌海洋公園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宣布,與青島啤酒推出聯名IP文創產品「極地罐」並達成戰略合作。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王紀生、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資源開發處處長閆毅,青啤文化公司總經理朱軍海,海昌海洋公園集團營銷&衍消中心高級總監鄭芳、海昌海洋公園衍生消費中心娛樂總監李洪峰、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總經理劉永堯等人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動。
-
海昌海洋公園與IP"憤怒的小鳥"跨界合作掀起熱潮
日-6月20日在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舉辦,是全國首家獲得芬蘭Rovio公司正版授權的主題公園,將100%原版呈現歡樂盛宴。5月20日,恰逢「憤怒的小鳥」大電影在國內全線上映,結合大電影以遊戲及電影內容為延展,研發推出「憤怒的小鳥」移動嘉年華,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也是引入這一親子體驗嘉年華項目的首家主題公園。 「憤怒的小鳥」並不是海昌海洋公園第一次引入的嘉年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