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2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8月25日,由市掃黑除惡辦、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江門市「喜看掃黑除惡帶來新變化」新聞媒體系列採風活動走進恩平市,來自南方日報、鳳凰新聞、網易江門、觸電新聞、江門日報、江門廣播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記者組成媒體團,深入牛江鎮和恩城街道的基層農村、社區,親身感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帶來的新變化。這項工作曾獲得省掃黑除惡辦充分肯定,要求我市不斷堅持和發展這一好的經驗做法。
活動當天,媒體團先後走訪了牛江鎮西盛村、方壽林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昌梅村、小康農場,恩城街道小島社區、新塘社區,採訪了當地村(居)民代表,參觀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展,並進行了座談交流,現場記錄恩平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助力社會治理的成效。
下面,請隨小編一起來圍觀記者們走過的路線吧:
西盛村黨建引領、完善村民共商共治機制,訂立村規民約、設立「五好家庭」獎勵制度、建立以禁毒和三治為主題的村級公園,加強對鄉親的法治教育。
方壽林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打造省級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有效激發學生的學法興趣,豐富法治教育實踐,努力增強法治教育效果,全面提升中小學生法治素養。
昌梅村結合馮如文化精品線路建設和鄉村治理,完善各項「軟」「硬」件設施,不斷提高村民群眾的文明素質,有效減少各類矛盾糾紛的發生。
小康農場引入社工組織管理,委託本地農業公司進行運營,為學員提供農技培訓、種苗供應以及技術指導等服務,幫助學員通過生產脫貧致富、戒除毒癮、造福社會。
小島社區多措並舉,推進基層治理,新建成多功能大屏幕黨建展示室,廣泛動員社區群眾積極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轄區治安環境情況明顯好轉。
新塘社區堅持強根基、強建設、強堡壘,建好「天網」、「地網」、「人網」,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以前經常聽到誰家的摩託車、電動車又被偷了,而現在有時候在街上停放摩託時忘了拔掉鑰匙都沒人偷,近幾年來恩平的治安真的好了很多。」「現在恩平的治安環境比以前好多了,特別是對酒吧街的管理很好,少了很多吵雜和鬥毆事件發生。」……不少群眾紛紛表示近年來恩平市治安環境有很大的改變。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恩平市社會政治大局和治安大局持續穩定,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防控體系不斷加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目前,累計立涉黑涉惡案件173宗;破獲涉黑涉惡案件135宗;刑拘504人,逮捕306人,打掉涉黑犯罪集團1個、涉惡犯罪集團2個,打掉涉惡團夥50個;投案自首69人;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14333萬元。起訴涉黑案件5件44人,涉惡案件15件77人。一審判決涉黑案件5件38人,涉惡案件16件71人。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人員48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5人,移交司法機關5人,打掉「保護傘」36人。確定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17個,查處村(社區)「兩委」幹部4人。
下一步,恩平市將強化政治擔當、歷史擔當、責任擔當,主動擔當作為,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攻堅克難,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打好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決勝戰。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
我市各地取得不小的成效。
為了更好呈現掃黑除惡工作面貌,
近日,
江門市在市文化館舉辦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民間優秀文藝節目匯演。
此次參加匯演的14個節目,均為各市(區)掃黑除惡辦精心選送的,表演形式多樣,富有地域特色,展現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我市各地取得的成效。
獲得現場評委評分最高的節目是情景朗誦《等待》,由真實案例改編而成,以人物內心獨白講述掃黑除惡一線幹部日夜兼程履職盡責的故事,展現了在黑惡勢力裹挾下罪犯的悔恨,表達開展掃黑除惡的決心和對人性回歸的希望。
《等待》劇照
綜合網絡投票和現場評委評分後,小品《鬧圩場》、粵劇小戲《肉霸覆沒記》榮獲特等獎。
《鬧圩場》劇照
《鬧圩場》是綜合網絡投票支持率最高的,講述某黑惡勢力一直盤踞在銀橋圩一帶,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欺壓村民,以不擇手段霸佔集體山地、魚塘、沙場和農貿市場,對舉報其惡行的百姓打擊報復。政法機關經過明查暗訪,充分掌握黑惡勢力的犯罪證據後,一舉將其剷除。
《肉霸覆沒記》劇照
《肉霸覆沒記》是以梅閣市場蔣某達涉黑案為原型的粵劇小戲。講述老喬新開了一家生鮮店,不料巴哥帶著手下來到店裡,以「市場管理員」的名義,說老喬進的肉沒有合法手續,不準老喬賣肉並撕掉了正規發票和檢驗合格證書,毆打老喬夫婦。小劉返回肉店看見老喬夫婦被毆打,偷偷打電話報警。馮警官前來調查,老喬卻不敢說明實際情況。最後,在馮警官的鼓勵下,眾人齊手斬斷壟斷市場鮮肉的魔掌。
獲獎者合照
數據顯示,網絡投票持續一周,
累計吸引近50萬網友圍觀,
超過25萬人參與了投票。
匯演當晚,
上萬名網友在線上觀看了現場直播。
來源:網信江門綜合整理
原標題:《【掃黑除惡 江門在行動】漂亮!這些工作「戰果」累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