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設施的大力研發以及網絡消費不斷升級的當下,大件物流需求的激增為物流業創造了空前的繁榮,但同時物流業的要求也在攀升。
2019年,順豐正式宣布進軍大件包裹市場。據悉,這一新計劃主要面向五個目標市場,包括個人大件行李、紡織服飾(整包)、汽配五金、家電家居以及工業設備。順豐大件物流的加入,無疑將加劇大件物流快遞領域的競爭力度。在電商小件利潤被稀釋後「大件」市場逐漸顯示出巨大的增長空間。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5年,大件包裹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順豐補足「重貨」短板
據順豐官網介紹,其已經推出了多層次的「重貨」相關產品,包括重貨快運、重貨專運、重貨包裹以及小票零擔。其中,重貨快運針對的是20KG以上物品;重貨專運針對的是在相對固定的地址發運的整車貨物;重貨包裹主打的是20-100公斤物品;小票零擔主打的是100-500公斤貨物。此次「大件包裹」產品方案聚焦10KG及以上重量,而該重量段是順豐快運類產品矩陣中缺少的一環,「這是補齊了產品的短板」。
據了解,近年來,以重貨運輸為主導的順豐快運業務取得了較快發展。順豐2018年度報告顯示,順豐快運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80.55億元,同比增長82.98%,營收佔比從2017年的6.18%上升到8.86%。
今年4月2日,順豐曾對外宣布,快運業務近3年實現了高速發展,營收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80%,2018年營收為81億元,預計2019年將邁入百億級。
「順豐此前算是大件快遞市場的『隱行者』,現在旗幟鮮明地挺進這一領域,一定程度上是『以攻為守』。」楊達卿表示,順豐以此強化細分產品的營銷,可以對衝德邦等企業重攻大件包裹市場的爭食。另外,面對包括通達系快遞的品質上行影響,順豐藉此打造細分服務產品矩陣,從而守住在高端市場的地位。
大件物流市場競爭激烈
行業的趨勢吸引著賽道玩家爭相搶佔市場。丁威表示,2018年被譽為「大件包裹元年」,到了2019年,這一領域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據悉,2018年10月,安能快遞就已啟動轉型計劃,安能一名副總裁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安能直接對標德邦快遞,將聚焦大件包裹市場。2019年1月初,安能發布《關於啟動〈安銳速運產品〉的通知》,這被看作是安能快遞打通30KG以上重量段的一個大包裹產品,是轉型大件包裹的一大新動作。
1月5日,德邦快遞便打出了第一張「反擊牌」——推出針對廣東省內客戶的大件快遞次日達產品,主打上至60KG的快遞大件。
同期,大包裹賽道老玩家優速快遞在其成立9周年慶典上,宣布獲得上海銀行、中國銀行(港股03988)、民生銀行(港股01988)、廣東農商銀行等20億元銀行授信,其目標是2019年將「330限時達」(即對單票3-30公斤的大包裹門到門快遞產品承諾時效)覆蓋面擴大到129個城市。
此外,韻達快遞也在1月份推出了重磅產品——韻準達,並對外宣稱:這是為了對標同行大件時效產品。
一時之間,全國各大物流商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爭相瓜分大件包裹領域的「大蛋糕」。
降本提質凸顯大件包裹差異化服務
面對具有廣闊前景的大件包裹市場,快遞物流企業紛紛轉型或加注,但與電商小件的倉儲、配送等環節相比,企業做大件包裹產品,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楊達卿表示,大件包裹由於體積更大、重量更重,對企業運力支撐和人力支撐提出的要求也將更高。「通達系」快遞企業運力和服務網絡多偏向電商小件,對這類快遞企業來說,很難完全落實大包裹「最初一公裡」的上門收貨和「最後一公裡」的上門送貨。
據相關數據對比,一套價值3000元左右的高檔燈具從南方運往北方,成本價可能只佔商品零售價的15%,而物流成本卻可能佔商品零售價格的30%。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大件快遞市場競爭除了價格因素,更關鍵的在於服務質量。大件快遞存在形狀不一、運輸易損壞、配送上樓難等諸多痛點,部分大件配送(比如家電、建材等)甚至需要提供末端專業化安裝服務,因此全鏈條高質量服務是決勝大件配送的關鍵點。
綜上所述,在大件物流如此蓬勃發展的當下,告訴我們不僅要保持行業前瞻性同時也要完善自身運輸流程和服務標準,更重要的是尋求不同企業間的差異色,即差異化的服務方案才是企業保持長久競爭力的關鍵。對此順豐將針對各種不同客戶需求以及服務場景繼續推出更優質的大件物流服務,在大件物流領域打好自己的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