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英語整出了俄國口音怎麼辦

2020-12-14 虎嗅APP



前陣子在某微信群裡有個朋友問道:「弱弱請教下,英語到底有沒有彈舌音?」熱心人不少,有幾位回覆說這種發音俄語和德語有,英語是沒有的,大家也不解他緣何有此疑問。


原來那位朋友的孩子上雙語幼兒園,為了檢驗學習效果他讓娃讀單詞,但發現娃說某幾個單詞時似乎帶點彈舌音,儘管彈得不怎麼好。他鑑於自己英語丟了太多年,十分沒有把握,乾脆求助於萬能的微信群。


過了幾天真相大白,那朋友說他私下了解之後發現,原來娃的外教是烏克蘭人。我說那就不奇怪了,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是兄弟民族,語言也相近,而且幾乎所有烏克蘭人都能流利使用俄語。緊接著好些家長開始關注這個問題,做了點小調查,紛紛反應娃的外教分別還有:俄羅斯人、塞爾維亞人、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匈牙利人、波蘭人,甚至還有亞塞拜然人。



了解到事實後很多家長確實有點扎心了,合著花了那麼多錢送娃上雙語班,整半天他們是跟波羅的海語、烏拉爾語、斯拉夫語和突厥語諸民族朋友學「盎格魯·撒克遜」語言。北歐的丹麥人、瑞典人、挪威人是英格蘭人的親戚,英語說得相當溜,哪怕他們來教學都靠譜得多,可咱居然連日爾曼的邊兒都沒沾上啊。


如果不是有意去打探,幼兒園不會捅破這個事情。那麼有無必要去責備幼兒園呢?我認為毫無必要,其實我比較能體諒幼兒園的難處。


幼教市場總是以「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外語教育要趁早」這些概念來催促中國家長趕緊讓娃學英語,中國家長對英語教育的確也有迷一般的痴狂,兩者之間一拍即合,有互相催逼的關係。哪家幼兒園如果不推出這樣的產品就缺乏競爭力,紛紛推出這樣的產品又催逼更多家長的焦慮感,害怕不讓娃早點學英語就毀了一身,形成了對外教的剛需。


現在中國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幼兒園,實施英語教育的比例已經達到100%,需求如此之高,而英語師資人才的供給卻嚴重不足。幼教外語市場上,外教比本國教員更吃香,西歐人身價高,英語國家教員更是炙手可熱且價格昂貴,都這樣請教員辦學成本將大幅度飆升,很多學校只能偷梁換柱,聘請價格低廉得多的歐洲「第三世界」國際友人。當然其中不乏英語利索者,但需求量那麼大,很多人並非以英語為母語,且不具備資質,質量難免良莠不齊。



為什麼很多外教來自東歐?因為那個地方的人容易跟西歐人混淆,有些東歐人也是金髮碧眼,更能把中國家長唬住。如果不加以提醒,家長們很難留意這個細節,通常看外教一副白人臉孔心裡就踏實了。


這個現象我早就察覺到了,在中國非常普遍。2016年4月中新社報導說,哈爾濱清查百餘家外語培訓和幼教機構,發現多名來自東歐和非洲的外教存在發音不清、語法不通、拼寫不準的問題,在課堂上用帶著濃濃口音的英語和半生不熟的漢語與孩子們交流。看吧,有些學校連美國黑人朋友都請不到,只能找非洲黑人兄弟來充數。


那麼我們回過來談問題的根本,幼兒到底該不該學外語,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投入多少成本?這個論題爭議多年,兩邊各執一詞,始終未達成共識。


不妨先看看臺灣地區,幼教體系比大陸完善先進,經驗和教訓都走在我們前面,在幼兒英語教育問題上,臺灣地區同樣糾結和反覆。


華人有望子成龍的心態,只要經濟狀況改善都希望孩子發展成「國際化人才」,對孩子的外語教育相當狂熱。進入2000年之後臺灣幼兒園也有「小學化」趨勢,紛紛推出小學生和中學生才會開設的英語課程,名為「學前外語啟蒙」,各幼兒園大力爭搶外教,作為自己的競爭招牌。


臺灣地區的幼教學者們呼籲,英語教育有泛化和扭曲的趨勢,學得早不見得學得好,幼兒園開展正規英語教育可能導致孩子最後母語和英語都學不好,教育部門根據學界呼籲在2004年頒布《學齡前幼兒英語教育政策說帖》,闡釋了官方對這個問題的態度。


說帖基本宗旨主張小朋友需有天真歡快童年,學習應該寓教於樂:「1、語言學習順序應先母語再英語;2、接觸英語應以『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為目的,而非『培養流利的英語能力』為目標,小學三年級才可開設正式英語課程;3、幼兒園不可聘任外籍老師從事英語教學。」


宇宙間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華人家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何況教育部門。



說帖公布後幼兒園紛紛被迫拿掉外語教學的招牌,公立幼兒園基本遵守了不設正式英文課的規定,私立幼兒園悄悄把英語教學改頭換面為「說唱遊戲」,同時開闢外語興趣補習班,躲避不能正式聘任外教的規定。總之,正式英語教學就此告別臺灣地區幼教課堂。與此同時,私立「雙語學校」和「國際學校」卻不受外語教學規定限制,開始大力擴招學生,儘管學費昂貴卻成為家長們熱捧的香餑餑。


經過十幾年實踐,說帖又遭到一些教育界人士批評。他們抨擊這個政策太過「學究氣」,不符合實際教學現況,不符合家長們的需求,悖離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思路。那些上了雙語學校和國際學校的孩子從小就能熟練運用英語,而上公立幼兒園和小學的很多孩子大學畢業後都不能跟外國人做簡單交流。擴大了貧富教育和城鄉教育差距,讓窮孩子和小地方的兒童輸在起跑線上——「有錢人的孩子才能國際化,窮人家的孩子只能本土化」,這是說帖最被詬病之處。


現在臺灣地區打算將英文與中文並列為兩大官方語言,準備為幼兒英語教育鬆綁,因為明年要開始力推「雙語政策」,並成立了跨部門的委員會籌劃此事。教育部門9月份召開研討會,「越小學習語言成效越好」的觀點又翻身變成了主流。教育部門解釋說,目前幼兒園可以提供幼兒接觸外語的機會,但必須以聆聽歌謠、說故事、玩遊戲等方式融入教學,啟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新方向無非允許公立幼兒園正大光明開展私立幼兒園一直悄悄在做的事情,至於幼教階段重返「雙語教學」之路要走多深,怎麼走,相關部門還在委託專家研究當中,準備明年啟動計劃。


臺灣地區幼兒英語教育的崎嶇歷程,大陸這頭也在上演。儘管我們的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許幼兒園小學化,禁止開設包括英語在內的正式課程,但仍然阻止不了私立幼兒園變換著形式開設英語興趣班提升競爭力;家長們對英語教育的焦慮並未緩解,雙語學校和國際學校炙手可熱,很多家長不惜耗費巨額資財,擠破腦袋也要把孩子送進去。



華人家長對英語教育的痴狂儘管帶有功利性,我個人認為還是值得讚許,總比不重視要好。功利點說,人的一生是否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對視野格局和個人前程確實有重要影響。講大道理的話,英語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代表,世界知識總量主要由英語來承載,尤其是自然科學和社會學科方面知識。英語能力出眾的孩子,必然比英語差的同齡人能夠便捷地接觸到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新知,同時外語能力也是「國際化人才」不可缺的前提條件。


怎麼看待幼兒外語教育問題,根據個人和朋友經驗以及考察了華人學習英語狀況得出的印象,可以提供一點參考意見,興許能少走些彎路,少浪費些金錢。


幼兒是否應該學英語?我認為要視家長對孩子的定位來決策。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只需粗通外語即可,這輩子反正基本都在國內呆著,家長也沒認為這有多重要,不學也無妨。如果家長期望孩子有熟練的外語能力,或者成為「國際化人才」,今後要出國留學與生活,當然應該學。幼兒園階段接受過英語教育,會讓未來學外語的道路更為順暢。


國內有課題組2016 年至2018 年,在上海、江蘇、安徽三省市選取部分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小升初英語成績做了分析,結果顯示,幼兒園階段接受過英語教育的孩子,他們的英語平均成績要高過年級平均分。


再以香港地區為例,中小學按授課語言分為兩類,一類叫中文學校,一類是英文學校,但到了大學階段幾乎都用英語授課,大學老師們發現,中文學校畢業的學生在大學裡學習比較吃力,英文學校畢業的學生由於英語比較熟練學起來不費勁。



見過很多家長動輒數千數萬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或培訓班,一個班不夠就報兩個,的確捨得砸錢,是否投入的金錢越大,參予的興趣班越多效果越好?答案是否定的。


我嶽母有個老同學的女兒,去英國留學嫁了個南非小夥子,不過人家是南非的英裔。回到我們老家生活,她丈夫的英語能力就成了無可比擬的優勢,搞個培訓班,帶著四五十個小朋友通過遊戲、唱歌、朗誦學習英語,同時按價位分為不同層級的小組。小夥子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月入近十萬,而他曾在英國和南非想謀個收入只有現在四分之一的工作卻頗為困難,所以有點「樂不思蜀」。


在我嶽母建議下,我們送孩子去她同學洋女婿那裡學過幾個月,孩子們每次玩得很盡興,又唱又跳又喊,嗨得不行。一學期之後來我們把孩子接到身邊上雙語幼兒園,也有外教每天帶著做遊戲和唱歌,這一讀又是兩年。


那麼效果怎麼樣?兒子現在五歲,會200多個英語單詞和十幾句簡單對話,其實大多數都是我在家裡教他的。有幾個朋友也反應,曾花費數萬元給孩子學外語,兩三年過去發現基本沒學到什麼東西。我兒子也一樣,家裡開始教他之前,問他在外面英語都學到什麼,經常一臉蒙圈的樣子。外國老師上課也很認真,大家唱唱跳跳甚是開心,但嗨完之後大多數知識很快就忘了。


我們給娃買了字母玩具,先讓他熟悉每個字母的讀法,我們念到哪個字母,他能從字母堆裡找出來裝回固定的凹槽裡去。家裡給娃買了卡片,上有圖畫和中英文,先用中文教他認識裡面的動物或事物,然後告訴他英語單詞怎麼讀,此後會時常複習舊單詞以鞏固記憶,繼續學習新的單詞。小朋友的記憶力確實令人震撼,有些複雜單詞我當年從初一到高中花了幾年才記牢,娃學習幾遍之後再不會忘記。生活中碰到各種場景,會給娃補充新單詞:「花兒的英語單詞想了解嗎?」「火車的英語單詞知道嗎?」



臺灣地區的幼教專家指出,無論孩子是否在學校學了外語,配合親子學習方式,效果會事半功倍。僅僅砸下大筆金錢給孩子報了各種班就甩手不管了,與其說為孩子英語教育不惜成本,還不說是花錢緩解家長焦慮,最終未必達到理想效果。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外語基礎差,沒法教孩子,其實只要受過高中教育,就算丟了多年,撿起來跟孩子一起學習不是更好嗎,這就叫親子學習啊。在「山寨外教」遍地開花的當下中國,我們又無力改變這種大環境,親子教育不是顯得尤為重要嗎?!


幼兒是否需要填鴨式的英語教學?答案也是否定的。臺灣地區的幼教專家在幼兒英語教育上有諸多分歧,有個問題上似乎達成共識,就是幼兒階段學英語,不需要像中小學那樣強制灌輸,也就是說不要太一本正經。那麼家長就得端正心態,幼兒階段沒必要指望孩子像母語那樣熟練掌握英語。


兒子掌握了200個單詞和十幾個句子,也會書寫26個字母以後,我一度急於求成犯了錯誤。有一天,我要求他背會三個單詞並能默寫,原本我以為,單詞構成很簡單,他一看到圖片就能馬上念出的「Pig」、「Dog」、「Cat」,他可以毫無壓力默寫出來。結果我想錯了,花一個多小時教他背,都是「秒忘」,剛背完一遍,拿起筆就寫不出或寫不對,他最後還急哭了。最後我認識到,我的方法是錯的,不能用中小學生的標準來要求他。娃還太小,形象思維能力日益強大,但抽象思維還需等待時日慢慢訓練。


怎麼給孩子選擇學校和班級類型?這個同樣根據對孩子未來的定位以及家裡的經濟條件來決定。大中城市裡,現在完全不開展一點英語教育的幼兒園幾乎沒有,只是多和少的問題。公立幼兒園會開設一點點英語啟蒙課,私立雙語幼兒園裡還分為國際班和雙語班,雙語班是中英搭配教學,國際班以英文為主,連班主任都是外國人,專門的國際幼兒園更不必說了。



如果僅希望孩子粗通外語,可以不操心這些事兒,反正到了中小學都會開設英語課,一路讀公立學校就可以,其實少數優質公立學校外語教學水平也不差。如果希望孩子能精通外語,需要提前啟蒙打個基礎,雙語班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果希望孩子的英語熟練度跟母語不相上下,甚至以國際化為唯一追求目標,那國際班或國際幼兒園是首選。


學習外語環境很重要,國際班和國際幼兒園幾乎全英文環境,孩子別無選擇,長期浸潤其中,效果當然最好。但是孩子一旦選了這個模式,就沒有回頭路了,幼兒園如果上了國際班,到了中小學如果不繼續上國際學校,基本上前功盡棄。走這條路等於開啟「燒錢模式」,對經濟實力有較高要求,因為國際班和國際學校在中國大陸價格奇貴,看當下趨勢還會越來越貴。


如果受限於經濟實力,既要確保孩子學好外語,又要經濟實惠,還是回到剛才說過的問題,那就要家長多受累。


目前見過小小年紀就能流利使用英語的中國孩子,通常上的是國際班或國際幼兒園,回到家後家長還要與孩子用英文交流,輔導他們學習,讓孩子長期處於英語環境當中。連經濟實力這麼強悍的家長都免不了要受累,那麼退而求其次,如果孩子只是上雙語班或者普通班,未來也可能讀公立學校,期望他們長大了能較熟練使用英語,滿足工作、學習和旅行要求,那麼家長就更得上心了,真要多拔出時間制訂計劃,陪伴孩子學習。


一句話,在幼兒外語教育問題上,不能光是花大錢,花大錢只能解決家長焦慮未必能解決孩子學習問題。既不花錢又不投入時間精力實施親子學習,結果是什麼,你懂的。


相關焦點

  • 孩子學英語整出了俄國口音怎麼辦
    2016年4月中新社報導說,哈爾濱清查百餘家外語培訓和幼教機構,發現多名來自東歐和非洲的外教存在發音不清、語法不通、拼寫不準的問題,在課堂上用帶著濃濃口音的英語和半生不熟的漢語與孩子們交流。看吧,有些學校連美國黑人朋友都請不到,只能找非洲黑人兄弟來充數。那麼我們回過來談問題的根本,幼兒到底該不該學外語,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投入多少成本?
  • 少兒英語口語:講英語帶有口音怎麼辦?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少兒英語口語:講英語帶有口音怎麼辦?,英語發音足夠好了,可家長仍反映說孩子講英語帶有中國腔調。
  • 學英語你還在和口音較勁?你可能對口音有什麼誤解
    根本分不清到底是愛爾蘭味兒還是何方的口音?你真的能聽出哪種是大家所謂最熟悉的倫敦音嗎? 在英國英語的發音,就像中國有不同的方言一樣,其實也是有N種口音的,而且各具地方特色,怎樣才能分辨和聽的懂是個難題.....
  • 菲律賓學英語:菲律賓的英語口音會對我學英語有影響嗎?
    菲律賓老師口音如何?孩子會不會學習一口奇怪的腔調?時常會聽到人們說:「雖然菲律賓遊學很不錯,但是我怕染上他們的菲律賓的口音」大家所擔心的就是:「自己好不容易去了一趟海外遊學,實在不願意學到帶有菲律賓口音的英語。有菲律賓口音的英語聽起來很不正宗。」 但事實上口音這個東西是很難被傳染的。我的回答就是,單單只是在菲律賓遊學幾個月就被傳染了口音的人,肯定是不存在的。
  • 其實學英語跟學語文是一樣的,讓孩子早點知道這個就好了!
    外國人都說中文是世上最難的語言之一,那麼一個一歲多的小孩,什麼語言基礎都沒有,沒上過學、智力待發展,就開口學講中文,難度應該很大啊,那為什麼絕大多數情況下每個小孩都能順暢地學會說話呢?為什麼那麼小的孩子,不會忘記「桌子」、「椅子」怎麼說、不會出現口音問題、不會出現句子的語序錯誤?
  • 學英語你還在和口音較勁?你可能對口音有什麼誤解
    根本分不清到底是愛爾蘭味兒還是何方的口音?你真的能聽出哪種是大家所謂最熟悉的倫敦音嗎? 在英國英語的發音,就像中國有不同的方言一樣,其實也是有N種口音的,而且各具地方特色,怎樣才能分辨和聽的懂是個難題.....
  • 孩子不願意學英語,記不住英語單詞怎麼辦?
    孩子老是記不住英語單詞,怎麼辦?2. 孩子不願意學英語,參加培訓班都是拽著去的,有時還哭。家長們,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比如說「記不住單詞」,很多家長反映一開始教孩子單詞,他根本記不住,也不想學。porcupinefish 密斑刺魨「不願意學英語」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孩子對英語覺得陌生,學起來沒有自信。
  • 孩子不愛學英語怎麼辦? 聽說有道少兒英語可以解決?
    孩子不愛學英語怎麼辦? 聽說有道少兒英語可以解決? 其實對於孩子的英語啟蒙,我不太建議把太小的孩子送去陌生環境學英語的這種做法,孩子還小,在陌生環境面對陌生人肯定會怯場,況且人家說的話他都聽不懂,這就更會加大孩子的恐懼了;另一方面,低齡基礎薄弱的孩子,能吸收到的知識很有限,那麼帶他去線下上課實在有點浪費,孩子可能學到的也就幾首朗朗上口的兒歌,這完全不值得家長花2w多塊錢還風裡來雨裡去的接送孩子。
  • 國外疫情嚴峻,暑期出國遊學無望,想學純正英語口音怎麼辦?
    這讓很多計劃著把孩子送到官方語言為英語的國家,去學習純正英語發音的家長們都陷入了迷茫,在這個特殊的暑假裡,還有什麼方法能像去國外遊學一樣有效提升孩子的英語口語呢?嶽女士是一名五年級孩子的家長,想著孩子還有一年就要迎來小升初考試,英語口語能力非常薄弱,出國遊學活動又開展不了,嶽女士最近可著急壞了。
  • 誰在給英語標準口音封神?-虎嗅網
    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裡的英語老師,一開口就被形容是「掐喉嚨說的英語」。街訪日本路人的視頻下面,評論甚至懷疑「日本教育水平不是很高的嗎,都沒有學過英語的嗎?」。除了談論口音,基本上很少人會關心談話的內容、用詞邏輯等問題。口音一難聽,說得再好的英語也瞬間減分。
  •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在意說英語的口音?
    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裡的英語老師,一開口就被形容是「掐喉嚨說的英語」。 街訪日本路人的視頻下面,評論甚至懷疑「日本教育水平不是很高的嗎,都沒有學過英語的嗎?」。 除了談論口音,基本上很少人會關心談話的內容、用詞邏輯等問題。口音一難聽,說得再好的英語也瞬間減分。
  • 家長英語口語不好,可以這樣給孩子讀英語繪本
    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國際化,作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英語,成了一大熱門。不僅是成年人為了出國留學、為了工作需要、還是為了去國外旅遊方便交流等原因去學英語,現在兩、三歲,四、五歲的孩子也被家長帶去學英語。但是去一些培訓機構、或者幼兒園,一周就是上那麼一兩節課,是遠遠不夠的,重點還是在課後,在家裡也要不斷強化。
  • 別人都在說英語,只有中國人在說口音
    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裡的英語老師,一開口就被形容是「掐喉嚨說的英語」。街訪日本路人的視頻下面,評論甚至懷疑「日本教育水平不是很高的嗎,都沒有學過英語的嗎?」。除了談論口音,基本上很少人會關心談話的內容、用詞邏輯等問題。口音一難聽,說得再好的英語也瞬間減分。
  • 孩子對英語不感興趣怎麼辦?
    不久前朋友小飛說,他女兒Jane對英語不感興趣,有一次上英語課Jane居然睡著了,老師提問她都不知道,還是同桌叫醒的。「我當初上學英語成績也不差呀,為什麼孩子偏偏不感興趣呢」,小飛接著說道,「現在全球化這麼厲害,有很多外國人走進來,也有許多人走出去,英語不好可怎麼辦呀?」
  • 孩子不願意學英語,記不住英語單詞怎麼辦?
    孩子老是記不住英語單詞,怎麼辦?2. 孩子不願意學英語,參加培訓班都是拽著去的,有時還哭。家長們,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比如說「記不住單詞」,很多家長反映一開始教孩子單詞,他根本記不住,也不想學。porcupinefish 密斑刺魨「不願意學英語」這個問題,其實是因為孩子對英語覺得陌生,學起來沒有自信。
  • 說英語有口音≠口語不好,最重要的是能否表達清楚!
    現在很多家長會給孩子選擇課外補習班,或是上外教的課,在選擇外教的時候首要條件是不能有口音。並且家長因為擔心自己說英語會有口音問題,所以不敢在家和孩子用英語交流。另外,困擾家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孩子應該學英式英語好還是美式英語好?
  • 孩子學少兒英語不會說怎麼辦呢
    孩子學少兒英語不會說怎麼辦呢?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敢說,只要會哭,會叫,都會發音;只是不敢去跟著老師來發音,所以要突破「敢」,培養孩子面對問題和疑惑,要勇於面對,敢於去嘗試。也就是要敢於開口,然後再去關注說的準確性和流利度;準確性怎麼考察呢,要先聽的準,才能學的準,學的準才能說的準,還是要從聽和模仿訓練,這個只是學了,更重要的培養孩子勇氣。很早的時候,有的孩子上幼兒園小學的時候,老師讓孩子上臺來表演一下,或者領讀一下,孩子就很害羞,不敢上去,或者剛說了一兩個詞就說不下去了;後面就會遇到老師點名的時候總是躲躲藏藏,不希望上臺表演,或者說是上臺表演是一件讓自己丟臉的事情。
  • 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看看美國專家怎麼說
    所有重視英語教育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孩子應該幾歲開始學英語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一度有3歲、6歲、12歲等各種各樣的說法。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孩子語言學習的規律說起。
  • 聰明使用翻譯機,讓孩子暑假快樂學英語有準兒了
    最煩惱的是英語,錯過了1-3歲最佳的學語言時期,補習起來真是難難難,很多家長自己的英語就不夠好,教孩子還生怕有口音,完全交給補習班又不放心……聰明使用準兒Pro,你能為孩子建立一個家庭英語學習中心!日常對話,隨時隨地說英語學英語不需要刻意創造時間和環境,與孩子的日常對話,就可以用準兒Pro來交流。
  • 孩子對英語不感興趣怎麼辦?
    不久前朋友小飛說,他女兒Jane對英語不感興趣,有一次上英語課Jane居然睡著了,老師提問她都不知道,還是同桌叫醒的。「我當初上學英語成績也不差呀,為什麼孩子偏偏不感興趣呢」,小飛接著說道,「現在全球化這麼厲害,有很多外國人走進來,也有許多人走出去,英語不好可怎麼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