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翱翔藍天的精靈——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保護...

2020-12-10 中華網

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4月中旬,正是暮春時節,剛剛經歷疫情逐漸復甦的宣恩縣城,迎來了「愛鳥周」。保護生態環境,呼籲和喚醒人們更好地保護鳥類,對於地處宣恩縣境內的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轄區的村民們來說,沒有任何時候比此時更迫切,更需要。

由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宣恩縣人民政府舉辦的2020年「愛鳥周」系列活動,拉開了該縣愛鳥護鳥、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序幕。

「愛鳥周」系列宣傳活動,僅僅是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年來廣泛開展鳥類資源保護行動的「冰山」一角。

廣泛宣傳,提高全民愛鳥護鳥意識

「鳥類是自然環境的真正衛士,是人類的真正朋友。一對啄木鳥,可以保護十多畝森林不受害蟲侵襲;一隻燕子,一個夏季可以捕食一百多萬隻蒼蠅、蚊子和蚜蟲……」4月7日,由宣恩縣人民政府與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舉辦的2020年「愛鳥周」活動正式啟動。

鳥類是自然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研究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境內的鳥類資源及其棲息環境,是保護區的重要任務之一。2018年,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聘請湖北大學組織鳥類專家,對保護區內鳥類資源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全面科學調查。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有鳥類16目52科249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動物40種(Ⅰ級1種、Ⅱ級39種);中國瀕危鳥類動物9種;中國特有鳥類動物7種。在這249種鳥類中,湖北省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動物有45種,國家三有保護動物172種。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豐富的鳥類資源,對維持鄂西南境內生物多樣性、保護鳥類種質資源和森林病蟲害生物防治具有十分重的生態環境保護價值。

為了真正保護好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境內豐富的鳥類資源,必須在全縣廣泛形成「愛鳥新時代,共建好家園」全民愛鳥護鳥氛圍,努力提高廣大民眾「關愛自然、保護鳥類」的環境保護意識。為此,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把與宣恩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宣恩縣2020「愛鳥周」活動,列入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2020年的重要工作目標。

此次活動展出了130塊以鳥類為主的野生動物展板,開幕式上午,參加活動的300多名幹部職工、市民和小學生率先觀看了鳥類等野生動物宣傳展板。

市民觀看野生動物宣傳展板( 嚴益坪 攝)

教導小朋友認識野生動物(嚴益坪攝)

為了使參加活動的廣大幹部職工了解更多的鳥類知識,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放了《鳥類的價值》和《愛鳥護鳥倡議書》各5000份。

活動倡議大家充分尊重野鳥生活的自然規律,與野鳥保持距離,不幹擾野鳥的生活;保護鳥巢、保護森林和溼地環境,不破壞野鳥的棲息地,自覺抵制餐桌陳規陋習,保護自然,保護鳥類。各執法部門要依法履職,嚴厲打擊破壞自然和違反野生動物保護規定的違法行為。

「鳥兒捕食害蟲,保護森林,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因為有鳥兒,使我們的環境和家變得豐富多彩。」「愛鳥周」活動期間,現場參觀了圖片展的小學五年級學生龍淼說。

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把愛鳥護鳥的宣教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投資200萬元,籌建了200平方米的野生動植物宣教館,於2019年5月正式開館,集中展示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的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大力宣傳保護區境內豐富的獸類、鳥類、珙桐等動植物資源,積極引導和培養廣大幹部群眾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2019年共接待中小學生300人次,社會其它各屆幹部群眾200人次。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原有豐富野生動植物資源,因過去大量獵捕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導致如華南虎、豹等很多珍稀動物逐步走向滅絕。通過專人講解,引導大家形成「珍愛自然、關心自然、保護自然」環保意識。

多措並舉,開展野生動物資源保護

林海綿延,群山疊翠。

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州宣恩縣的七姊妹山,美麗神秘,擁有51萬多畝的林海。

近年來,自然保護區採取科技手段,加大了對野生動物資源的監測與保護力度。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後在轄區內設置了18條野外固定監測樣線,安裝紅外監測相機120臺,對保護區內重點地段的金雕、紅腹錦雞、紅腹角雉、勺雞等主要保護對象進行不間斷監測,及時了解和掌握鳥類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變化、生活習性、人類活動影響情況,及時採取強有力措施制止各種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其生存環境的非法行為發生。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紅腹錦雞

七姊妹山森林公安分局嚴厲打擊各種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分局主要承擔著保護區內針對破壞森林資源、非法獵捕野生動物、佔用林地等涉林違法犯罪活動的執法工作和森林防火工作,加強出入保護區的人員管理,為保護區的資源安全保駕護航。在長期宣傳和巡護基礎上,嚴格執法,管教並舉,每年組織開展各類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各類涉林違法犯罪,在保護區內產生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震懾了不法分子,轄區群眾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加強巡山護林隊伍建設。為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了以保護區管理站專職護林員為骨幹、兼職護林員為主體、生態護林員為基礎的愛鳥護林隊伍,現有護林人員150人。每年舉辦兩次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業務培訓班,加強護林人員在野生動監測、巡護等方面知識的業務培訓。強化責任目標落實,將巡護管理任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護林員,使保護區內每一個山頭地塊都有人管護,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目標明確,不留管理死角。

出生在大山深處的七姊妹山村民張興紅,生在七姊妹山,長在七姊妹山,對大山有著濃厚的情感。自2015擔任宣恩縣長潭河鄉兩河村支書以來,倡議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村規民約的重要內容,實行群防群治。

村裡成立了村民義務聯防隊,要求中青年村民勇於承擔聯防任務,負責監管兩溪河和七姊妹山,嚴禁在兩溪河捕魚,嚴禁亂砍濫伐林木、亂捕濫獵各種野生動物、亂採濫挖各種野生植物、亂佔林地和野外用火。一系列措施,讓兩河村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得到了極大提高,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成效漸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長潭管理站職工馮林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同時也是宣恩縣觀鳥護鳥隊的主要成員。

業餘時間,他與有著共同愛好的一群攝影愛好者自發組成了宣恩縣觀鳥護鳥隊,在七姊妹山和宣恩縣境內拍攝各種鳥類。假期花上一整天的時間穿行於大山之間拍攝,只為了解到豐富多彩的鳥類世界。對於不時拍到的形態美麗、種類多樣的鳥兒,他會及時在朋友圈曬一曬,順便普及愛鳥護鳥知識,總會圈粉無數。

觀鳥隊於貢水河拍攝的小鸊鵜(馮林 攝)

觀鳥隊於貢水河拍攝的翠鳥(馮林 攝)

觀鳥隊於貢水河拍攝的白鷺(馮林 攝)

拍攝途中,時不時會遇到手持彈弓打鳥的人,他與隊員們很生氣,但總會強忍脾氣,給打鳥人耐心普及鳥類和觀鳥的相關知識,勸阻他們愛鳥護鳥。

2019年,馮林代表七姊妹山管理局參加2019年全省林業系統職工觀鳥比賽,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七姊妹山腳下,村民的環境保護和愛鳥護鳥意識得到了提高。保護區內居民,自覺形成了不傷害、不捕殺、不籠養、不食用野生動物。

大山哺育了村民,村民也時刻眷念著這片大山,呵護這片大山。家鄉幽靜美麗的生態環境,讓保護區及其周邊社區居民深感驕傲和自豪。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們倍加珍惜。

2018年6月上旬,兩河村村民發現兩隻金雕在空中打鬥,有一隻受傷後體力不支,掉落在田野裡。目擊村民將情況馬上報告給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管理局及時派人到現場救治。經過十餘天精心養護,2018年6月14日,已完全康復的金雕被放歸自然。

康復的金雕(彭宗林 攝)

放眼望去,七姊妹山蒼翠欲滴,各種鳥類在林間築巢嬉戲。山下小河清澈見底,河中魚兒成群,無人捕捉。村容整潔,環境優雅。環境優美,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宣恩縣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以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代表,該縣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野生動物繁衍和鳥類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的空間,全縣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張國帆 通訊員 彭宗林 羿成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新聞發布
    歡迎你們參加由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這裡舉行的七姊妹山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新聞發布會。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是人類衣、食、住、行的源泉,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恩施州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是華中地區重要的「動植物基因庫」。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越來越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宣恩七姊妹山風情遊記
    七姊妹山是湖北省宣恩縣的第一高山,七個山峰依次排列似傳說中的七仙女而得名,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直聽說七姊妹山風景好,海拔高又涼爽,我早就想去,也想領略下原始森林的風採。機會來了,受恩施一個徒步隊隊長邀請,終於成行了。在一個六月陽光燦爛的日子,我跟隨徒步隊一打早就從恩施州城出發,行車約2個多小時,到達通往七姊妹山的小路口。沿著崎嶇的田間小道,步行到山腳下的一農戶家。農戶房子位置很好,門前附近就能遠眺七姊妹山的全貌。
  • 七姊妹山管理局成功救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羚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國帆 通訊員羿成宇)8月7日,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功救治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羚。當日下午1時10分,宣恩縣長潭河鄉兩溪河村村支部書記、七姊妹山管理局護林員張興紅接到電話,稱在兩溪河村梯兒巖車路邊發現一隻生病的「巖羊」,需要及時處理。
  • 鴿子花開七姊妹山
    形似鴿子在春夏交替之際,七姊妹山原始森林應約換裝了。她用一個冬天的精力來積攢綠色,到早春的時候就開始星星點點地塗描,從低山到高山,從南山到北山。由於地勢高、地域廣,七姊妹山費了許多時日才塗滿34550公頃的面積,塗綠2014.5米的主峰。這是她打的底色,有的綠得厚重,有的綠得透亮。氣候為墨林為氈,七姊妹山居於白雲深處,雖不食人間煙火,但也是色彩斑斕。她在透綠的同時,還在無聲無息地繡著紅的白的花,等世人驚覺時,萬畝杜鵑林已爭奇鬥妍,萬畝鴿子花已飄然若飛。
  • 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天鵝
    近日,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救護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天鵝,並將它成功放歸自然。5月初,洪河農場第五管理區種植戶廉合有在田間勞作時,發現一隻天鵝不能飛行,馬上聯繫了管理區。工作人員將其帶回管理區,並與洪河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救助站、當地畜牧檢疫部門聯合出動,對這隻小天鵝進行了救護。
  • 吉林省天橋嶺林區:好生態引來翱翔藍天的精靈
    在吉林省天橋嶺轄區內有兩個國家級公園: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汪清嘎呀河國家溼地公園。這裡春季山花浪漫;夏日,白鷺成群;秋天,金黃璀璨,冬日,白雪皚皚。近年來,天橋嶺林業局和天橋嶺森林公安局在不斷加強保護東北虎豹的同時,把保護鳥類工作納入重要日程,讓「精靈」翱翔藍天
  • 貴州習水自然保護區發現猛禽鹰鵰 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
    被拍下的鹰鵰  本報訊 3月7日,記者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科研人員在林區利用紅外相機,首次記錄到了鹰鵰。據介紹,這次發現的鹰鵰已被確認為貴州新記錄物種。  鹰鵰為大型猛禽,成年鳥體重約在2.5公斤至3.5公斤左右,一般生活在常綠山林中,以兔子、老鼠、野雞、昆蟲等為食,有時也捕食魚類。該物種此前確認在中國境內的分布區,並不包括貴州省。  此次拍攝到的鹰鵰,從畫面分析,初步認定為一隻成年鳥。被捕捉到畫面時,這隻鹰鵰正在保護區內一處山梁林地中活動,行為較為警惕。
  • 七姊妹山
    七姊妹山,位於宣恩縣椿木營鄉的南部,長潭河鄉後河村之北緣,距縣城75公裡。分大小七姊妹山,總面積1733公頃,核心區493公頃。最高峰火燒堡2014.5米。七姊妹山七峰聳峙,好似七姊妹相伴相依,故名。此山屬原始森林,中有常流溪溝8條,瀑布4處。茫茫林海,峽谷幽深,風景怡人,是人們探險尋勝有避暑休閒的好去處。有維管束植物144科,428屬,892種,珍貴植物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1種,二進位級保護的6種,三級保護的10種,湖北特有的植物30種。此處生長著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原生珙桐群落,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珙桐,分布面積達667公頃,其中集中分布面積230餘公頃。
  • 洪河自然保護區救助一隻國家二保護鳥類小天鵝
    近日,黑龍江省洪河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救護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天鵝,並將它放歸自然。趾甲脫落導致小天鵝無法飛行。保護區工作人員對小天鵝傷口進行了包紮。5月1日,洪河農場第五管理區種植戶有在田間勞作時,發現一隻天鵝不能飛行,馬上聯繫管理區。工作人員將其帶回管理區餵養。
  • 湖北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生保護動物鳳頭鷹
    鳳頭鷹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聶才愛 攝中新網宜昌1月11日電 (董曉斌 陳正宇)湖北五峰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11日發布消息,該保護區工作人員日前在接到村民報告後,發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鷹,在確認其身體狀況健康後放歸大自然。
  • 柯東海到七姊妹山保護區調研時要求管護好森林資源 進一步守護好...
    恩施日報訊 (通訊員姚源玲)5月9日,州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柯東海到湖北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查指導工作。柯東海參觀了七姊妹山保護區的沙盤模型和新建的野生動植物宣教館,聽取了保護區的資源現狀和主要保護對象的分布情況介紹,觀看了野生動物資源宣傳片。
  • 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強化秋冬季野生動物資源監測保護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彭瑩瑩 祝文平)秋冬季是候鳥大規模遷徙和集群活動的季節,也是亂捕濫獵、濫食鳥類等野生動物非法案件的高發期。羅山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舉措強化秋冬季野生動物資源監測保護。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和世界珍稀瀕危鳥類朱䴉的重要繁殖棲息地,為加強鳥類資源的保護工作,董寨管理局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村入戶,重點面向候鳥遷徙通道沿途、重要棲息地周邊社區和餐飲從業人員等特定群體,有針對性地強化保護宣傳和科普教育,張貼宣傳畫,開展法制教育講座,公布舉報電話,暢通監督渠道,為強化監測保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監測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18種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林業局消息,2018年以來,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先後投入400餘萬元,用於生態監測系統的大數據建設,已採購紅外相機200餘臺,遠程監測設備12臺,組成保護區生態監測智慧管理平臺
  • 中國持續推進鳥類保護 鳥類種數佔世界六分...
    國家林草局介紹,近年來,中國積極建立鳥類自然保護區,實施瀕危鳥類拯救保護行動,加強鳥類棲息地和遷徙停歇地的保護,維護鳥類種群種源。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首次將候鳥棲息地和遷徙通道納入法律保護範圍。目前,中國已建立以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31處,市縣級自然保護區159處。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洞庭神鹿——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保護紀實(下)
    劉子華攝 洞庭神鹿——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保護紀實(下)劉子華 八百裡洞庭它的家,「鹿丁興旺」,再現遠古盛世美景說起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的由來,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是1998年特大洪水期間,十幾頭麋鹿出逃湖北石首天鵝洲麋鹿自然保護區,然後,越過湍急的長江,從華容境內進入洞庭湖區的,現在的媒體都採用了這個說法。
  • 河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3)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豫陝兩省交界的靈寶市西部、小秦嶺北麓,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物種多樣性、保護區內各種動植物物種及其生存環境。區內氣候溫和,降水充足,地形複雜,蘊藏了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物資源和景觀資源。
  • 關於通報表揚全國自然保護區集體和個人的決定
    山東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河南省   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湖北省   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湖北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湖南省   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廣東省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七姊妹山的傳說
    李培芝經過10多年的搜集、整理,到目前,《七姊妹山的傳說》一書的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挖斷山地處七姊妹山中心地帶的椿木營境內,恩鶴省道經此而過,流傳有許多關於挖斷山的傳說。 汪盛華 李培芝經過10多年的搜集、整理,到目前,《七姊妹山的傳說》一書的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該保護區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保護大興安嶺南麓山地典型的過渡帶森林-草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西遼河源頭的重要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棲息於該生態系統中的野生馬鹿(東北亞種)種群;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大鴇、黑鸛及其它珍稀瀕危鳥類的繁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