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畲族歷史文化名村,山環水繞,鍾靈毓秀,被譽為畲族第一村

2020-10-03 何陳文

說到霞浦,眼前總是會浮現出漁舟唱晚,落日熔金,還有那充滿落日餘暉的灘涂,真的太美了。千萬別去霞浦,去了一次你就不會想回來了,這裡不僅有山有海,還有美味的小海鮮,真的是人間仙境。在我眼中,霞浦是一個美麗的濱海小鎮,依山傍海,漁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生不息,一代繁衍著一代。

這是我第二次來霞浦,發現自己深深的愛上了它。這裡有碧海銀灘,綿延無際的掛蠣晨景,還有那飄搖壯觀的海帶收穫,那如夢如幻般的海上家園,日出日落間灑落灘涂的神奇光影,讓無數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為之著迷。這裡被譽為中國最美的灘涂,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中國大黃魚之鄉。

除了美麗的風景,霞浦還是閩東畲族的聚集地,跟著我的腳步走進半月裡村。這個被譽為「畲族歷史文化名村」的半月裡,位於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行政村,是畲族聚居的村莊。村莊東望玉兔山,與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狀如彎月的彌勒山山麓,南臨雙福橋水庫。

半月裡原名半路裡,後來在清朝雍正年間,半月裡先祖雷志茂根據村部地形猶如半月形,改稱「半月裡」,這裡是一個純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村民大多數姓雷。村莊正如它的名字一般,美好又富有詩意,「半月裡」山環水繞,鍾靈毓秀,形如半月;村中環境古樸而靜謐,至今仍保存多座完好的古宅和畲族古蹟。這裡是福建畲族延綿發展的縮影,數百年如白駒過隙,匆匆逝去。青磚老屋歷經風霜、古臺舊戲畲歌新曲,雷氏傳奇演繹如夢時光。

半月裡目前是閩東地區現存畲族古蹟最多的村莊,至今仍保存多座完好的古宅。村中有龍溪宮、雷氏祠堂、舉人府等三組清代古建築和大量畲族文物。走進半月裡村,仿若進入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只見這裡山環水繞,古樹參天,繞村而過的潺潺龍溪,高牆青磚的清代古宅,飛稜重簷的古宮舊廟無不散發著靜謐祥和的氣息。

走進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於村口的龍溪宮,它始建清雍正八年,背靠彌勒山,面向玉兔山、東依燕鼎山,建築面積508平方米,硬山頂抬梁、穿鬥木結構,由鬥、升、翹、昂、拱組合。自南而北依次為大門、戲臺、眾廳、神廳、神龕等。 其戲臺藻井以五層方鬥逐級裝嵌,形成遠觀四方,近視八角的藻井。其工藝繁瑣細緻,達到一鬥三出跳,獨具畲族建築特色。

接著來到村內保存完好的舉人府-雷世儒故居,於清嘉慶25年動土興建,佔地1300多平方米,大小房間38間,梁柱126根。故居內的繪畫、雕刻等富含濃厚的畲族文化底蘊,具有很高的畲族文化研究參考價值。

半月裡村現存三座古宅,以「舉人府」最為出名。修建於道光年間的雷世儒大厝,歷時三年,耗費銀元80擔,大小房間38間,柱子126根,佔地1300平方米。雷世儒經商致富,家道殷實,建祠辦學,在光緒年間被恩賜為武舉人,故他的宅邸也被稱作舉人府。

雷世儒,他武藝高強又善於經商,曾帶領許多村民經商,生意通達福建、廣東、臺灣等地。他們將當地的茶葉等產品通過海運銷往福州,在福州購得絲織品、布料等銷往臺灣,再將臺灣的大米、糖等運回霞浦銷售,從而使雷世儒積累了雄厚的資金。

最後來到雷氏宗祠,它背靠狀元頂,前為筆架山,是村中風水寶地。該祠座北朝南,為硬山頂磚木結構,大門為牌樓式,規模不大,但古雅可觀。祠內梁架錯彩描金,祭臺前及內九幅工筆上彩畫,線條清晰神形畢露。祠內尚存清道光二十八年秋雷世儒為宗祠親書「鳳山衍慶」匾額,匾中鳳山則指畲族祖居地鳳凰山恰是高辛帝鼻祖之地。

村內還有一座畲族博物館,是半月裡有一位名叫雷其松畲族村民,為搶救畲族文化創辦的畲族博物館,村裡面有很多文物,他就慢慢收集,在村民們的支持下把這個博物館建了起來,博物館裡陳列著雷氏家族珍藏的傳世文物370多件,其中有青瓷170多件。禮品盒、梳妝檯50多件,還有100多首畲族歌謠,這些藏品吸引了許多專家和學者前來這裡採風。

小貼士:

半月裡不大,慢慢逛大概一個多小時足夠了,這裡很舒服,建議一定要來走走,了解下畲族文化。

相關焦點

  • 霞浦旅行|走進閩東畲族第一村
    【景點攻略】霞浦半月裡村亮點特色:1️⃣說到霞浦,眼前總是會浮現出漁舟唱晚,落日熔金,還有那充滿落日餘暉的灘涂,真的太美了。千萬別去霞浦,去了一次你就不會想回來了。2️⃣這裡不僅有山有海,還有美味的小海鮮,真的是人間仙境。在我眼中,霞浦是一個美麗的濱海小鎮,依山傍海,漁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生不息,一代繁衍著一代。3️⃣除了美麗的風景,霞浦還是閩東畲族的聚集地,跟著我的腳步走進半月裡村。
  • 探訪閩東畲族第一村——半月裡
    探訪閩東畲族第一村8/8) "← →"翻頁 畲族古村吸引了許多遊客紛至沓來
  • 霞浦半月裡村:守護畲族文化 古村展新姿
    近日,記者來到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半月裡自然村,山環水繞、靜謐安逸,身著畲族服飾的少女穿梭巷道,耳畔傳來的畲歌悠揚動聽,濃鬱的畲族生活氣息瀰漫著整個村莊。  過去,半月裡村是一個典型的貧困自然村。「交通不便、觀念落後是這裡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白露坑村黨支部書記鍾鹽棟一語中的。
  • 「心連心」走進霞浦,景甜、俞灝明在這裡體驗了一回畲族文化
    這場畲族民俗婚禮體驗活動除了迎親環節,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相親。在隨後舉行的相親體驗活動中,景甜作為半月裡村畲族姑娘的「親屬」,為畲族姑娘相親「長眼」;俞灝明作為畲族小夥的「親友團」,為畲族小夥相親助力;肖東坡為相親活動做主持人。相親的4名畲族小夥輪番上陣,在親友團的助力下,接連與畲族姑娘對起山歌,現場仿佛紅地毯上的賽歌會,引來陣陣掌聲。
  • 古縣文脈 檢察守護|第二站:半月裡畲族村
    古縣文脈 檢察守護|第二站:半月裡畲族村 2020-07-27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畲族歷史文化名村,寧德霞浦半月裡村
    在寧德霞浦有一個畲族聚居的村莊,起名為「半月裡」半月裡是純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畲族古蹟較多的村莊。這裡是一個少數民族特色村。 走在村裡,村前溪水潺潺,古樹參天,富有特色的建築訴說著歷史的故事。
  • 霞浦半月裡村——了解畲族文化的窗口
    寧德是全國畲族聚居地區,畲族人口20多萬人,約佔全省畲族總人口的二分之一,佔全國畲族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在寧德,有許多的畲族特色的村落,而半月裡村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半月裡位於霞浦縣溪南鎮境內,是福建省著名的畲族聚居村。
  • 半月裡丨走進純畲族古村落,領略不一樣的霞浦之美
    當離開海洋,延伸向我們可能忽視的另一處人文秘境——霞浦半月裡村,又會有怎樣風情?半月裡,一個擁有詩意般名字,環境古樸靜謐、山清水秀、鍾靈毓秀的古村落,現為歷史文化名村,同時也是全國五大畲族文化村之一。古宅雕梁畫棟,氣勢非凡,且存文物頗豐,是閩東地區重要的畲族文物古蹟。
  • 閩東畲族第一村,藏於國際灘涂攝影勝地霞浦裡,秋季旅遊收穫多
    自明、清時期起畲族的先民就從原住地陸續遷徙到這裡聚居,畲族又自稱「山哈」,「山哈」是指山裡客人的意思。原來是因為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而今,半月裡這個畲族聚居的村莊被譽為「畲族歷史文化名村」,村莊東望玉兔山,與白露坑村有一山之隔,背靠狀如彎月的彌勒山山麓
  • 全福遊,有全福~福建30天深度遊十六~霞浦半月裡,畲族古村落
    位於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的半月裡畲族村落,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半月裡,山環水繞、鍾靈毓秀,形如半月;村中環境古樸而靜謐,至今仍保存多座完好的古宅和畲族古蹟。霞浦所在的閩東地區是全國畲族人口最多的區域。畲族是一個獨特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人口較少,主要姓氏為盤,藍,雷,鍾等。
  • 福建霞浦半月裡村民當導遊 三百年畲族村寨引遊客
    【解說】位於福建霞浦縣溪南的半月裡有著「閩東畲族第一村」的美譽,長期以來,當地村民自發守護畲家村寨,傳承畲族傳統文化,漸漸地讓古村煥發活力。國慶黃金周期間,半月裡也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來參觀。10月6日,記者到此實地採訪。  【解說】行走在半月裡,山環水繞、村中環境古樸,在村頭大廣場上,古榕枝繁葉茂。
  • 雲和村落 | 久經風霜的畲族村 在用它的安逸 訴說著生活的美好
    ,畲族語言、畲族婚嫁、畲族歌舞、畲族服飾等傳統民俗沿用至今,村內的房屋建築,都印有畲族的傳統圖案,濃厚的少數民族風情撲面而來。,雲壇溪自東流繞村北,小坑水南流過村西,兩水匯合於村西,注入浮雲溪。,讓原本文化底蘊深厚的沈岸村,歷史記載幾乎接近斷層,難怪在網上幾乎尋找不到有關沈岸村的記載資料。
  • 建甌東遊鎮安國寺村舉辦首屆 「三月三」 畲族傳統文化旅遊節
    9日,建甌市東遊鎮安國寺村舉辦首屆「三月三」畲族傳統文化旅遊節,整個村莊無處不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氛圍。 活動現場,村裡的畲族男女老少們穿上節日盛裝,共同抒發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活動現場吸引了來自周邊的1000多名群眾前來觀摩體驗。 活動現場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
  • 雷其松:矢志守護畲族文化
    不久前,由寧德市畲族歌舞藝術傳承中心和福建省歌舞劇院共同創排演出的音樂劇《畲嫂》在福建大劇院首演,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霞浦縣溪南鎮半月裡畲族村文化協管員雷其松作為畲族表演者參與其中。多年來,雷其松以各種方式守護畲族文化,最為人稱道的是坐落於半月裡的畲族民間博物館。
  • 【美麗連江】最美畲族文化村——天竹 邀你來做客
    全村總戶數68戶,人口287人,耕地面積285畝,山地面積1500畝,是一個以耕種為主的純農業村。近年來,天竹開始挖掘自身在民族特色上的「礦藏」,走上了一條新農村建設的轉型之路。2010年,被列為福州市新農村建設「雙百工程」綜合示範村;2014年底,被市委文明辦等評為第二屆福州市最美文化村。
  • 89歲畲族老人鍾蓮嬌為家鄉「代言」
    8月5日,鍾蓮嬌老人(右三)和村民雷青青(右一)、 雷華香(右二)與來自德國的遊客(左一、二)在半月裡村參觀古民居。 在福建省霞浦縣半月裡村,遊客常常可以見到畲族老人鍾蓮嬌穿戴畲族服飾,為遊客介紹畲族文化。
  • 建甌東遊鎮安國寺村:濃鬱畲族風情田園風光等你來
    建甌市東遊鎮安國寺村幹群在新建畲族文化長廊。今年以來,該村加快建設「畲族特色旅遊小康村」,打造融民俗、觀光、耕樂為一體的人文生態旅遊區,振興鄉村經濟。 安國寺村由始建於後晉天福八年(公元943年)的安國寺得名,位東遊集鎮和高速公路入口約7公裡,是去年底從胡墩村劃分出來,新成立的少數民族行政村。
  • 畲族文化--畲族服飾
    頭髮盤梳在頭頂上,成螺狀或者盤狀,上繞紅色絨線。男子的裝束與漢族大同小異。 傳統服飾畲族的傳統服飾,衣服崇尚青、藍色,多著自織的薴麻布。由於居住地區不同,服飾的樣式不一,種類很多。在文獻記載中,多說畲族早就「織績木皮,染以果實,好五色衣服」。清代,畲族服飾大致是「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藍色。
  • 【玩客活動】7月25日-26日玩客畲族文化生態遊
    村外,一條長約一千二百多米的古城牆環圍廉村,藤蔓相繞、苔跡縱橫、巍然屹立。百年來,它以這種頑固的姿態,在那些硝煙歲月,保衛了廉村的安寧平和,讓廉村的文化得以延承發揚。(遊玩時間約1小時)☟☟遊玩結束至溪塔葡萄溝遊覽,參觀畲族文化館,品嘗畲家菜☟☟下午2:00到葡萄溝邊南山畲族村採摘水蜜桃(採摘價在10元/斤左右,費用自理)☟☟採摘結束後,前往福鼎綠野山莊吃晚餐及觀賞篝火畲族舞蹈,安排入住綠野山莊,也可在山莊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