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
這一新時代的產物
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已成為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男女不限,老少皆宜
只要音樂一起
她們就是最靚的仔
廣場舞風靡的背後
是人們對於精神文化的更高追求
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正是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市的文化惠民
也是好戲連臺,精彩紛呈
01
完善農村文體公共服務設施
全力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2020年新打造桑園鎮向陽村、臨濟鎮寨溝村2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同時對臨邛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進行提檔升級。通過已打造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作用,以點帶面,推動轄區內所有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因地制宜、挖掘資源、整合提升、共建共享,提升服務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02
加強公共文化數位化建設
邛崍市已被列入「成都市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建設4個先行試點區(市)縣之一,我市根據實際情況對該平臺進行升級優化,2020年年底完成相關建設工作。同時做好「天府文化雲——人文邛崍」和「文化e管家——邛崍分平臺」的推廣應用,全年在平臺上報送群眾活動信息5404條。
03
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一)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公益化、均等化。全面提升公共文化陣地免費開放水平,進一步加大了「兩館一站一室」免費開放的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市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低於60小時、市文化館每周開放時間不低於56小時、鄉鎮(街道)文化站每周開放時間不低於48小時、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每周開放時間不低於42小時、錯時延時開放時間不少於總開放時間的1/3的開放要求。
市文化館開設機關夜校藝術培訓班兩期,共開設20班次,課程包含古箏、鋼琴、架子鼓、吉他、美術等,培訓人次達1860人次。市民文化藝術培訓學校秋季班以總分校共同授課形式開展,覆蓋了全市14個鎮(街道),共開設18個門類,57個班次,開設了少兒街舞、成人瑜伽、成人拉丁舞等課程,現已累計培訓學員2100人次。同時,結合防疫工作開展線上活動550餘場。
(二)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截止目前,開展了「書香邛崍·名家講堂」公益講座活動,已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名家開辦公益講座6期,受益群眾達600餘人。每周廣泛開展「臨邛朗讀者沙龍」經典誦讀活動,圖書館對參加朗誦的朗讀者進行分期培訓,由志願者進行普通話、朗誦技巧等指導培訓,目前通過指導培訓的朗讀愛好者達到近600人,參加朗讀活動人數達到5000餘人次。
成功舉辦第八屆「帶把吉他去平樂」系列活動67場,以及2020成都國際友城音樂周、大地藝術季系列活動;組織開展了2020「成都文化四季風、民俗鬧春」暨首屆臨邛春晚文藝匯演、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第三屆南寶山羌族集聚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2020天府古鎮(春季)旅遊節開幕式、2020「成都文化四季風·音樂消夏」——邛崍市少兒才藝展演活動、2020年「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演出、四川省鄉村藝術節分會場活動、邛崍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書法美術展、「成都文化四季風·歡歌慶秋」群眾合唱比賽,累計受眾人群1.8萬人次。
文化惠民,好戲連臺
為百姓生活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