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五國內第二的黃河,其出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2021-01-18 網易

2021-01-13 09:22:55 來源: 意國傾城

舉報

  黃河,我國的第二長河,也是我國的第二大河,還是世界第五大河,呈「幾字」形走勢。它孕育了我們中華文明,是我們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所以我們親切地稱它為母親河。

  

  黃河

  它是一條光榮、偉大的母親河,孕育出了咱們優秀的華夏文明。

  中國史書《漢書·溝洫志》:「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中國的大江大河流入大海的有上百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而黃河排在這四條大河的首位。這裡,古人稱河的特指黃河。足以見得古時候,黃河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黃河文明它的主要特徵就是農耕文明。在黃河流域比較著名的朝代有,秦朝、漢朝、唐朝等等,這些朝代無不以黃河流域為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此外,在古時黃河流域上形成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都市有,長安(今西安)、洛陽、開封等等城市。

  這裡面,我們拿秦朝來舉例。秦字據說是秦始皇造的字,取自春秋二字各一半組合而成。秦滅六國,統一天下,開創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中央集權王朝,這裡的秦國發源地就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歷史上,關中平原又被稱為八百裡秦川,這裡風調雨順、土地肥沃,很適合農業生產。因此,關中平原為秦國文明的興起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成了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因此,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的重要性,無論多麼強調、多麼讚美都不為過!

  

  八百裡秦川

  它又是一條帶點「小脾氣」的母親河!

  黃河總共流經九省(自治區)。它發源於青藏高原,因地勢西高東低,所以它自西向東流淌。總體上來說,黃河流經地區可分為三個部分:西部的河源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多高山多冰川,常年積雪;中部的黃土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到2000米左右,這裡水土流失嚴重;東部的衝積平原,主要是黃河衝擊帶來的平原了。

  黃河流域總面積達到了737699平方公裡,支流眾多,比較出名的有:湟水、清水河、汾河、渭河等等。按照上中下遊來劃分,上中遊的分界點位於內蒙古河口鎮,中下遊分界點位於河南省桃花峪。

  歷史上,黃河流域氣候溼潤、森林密布,土地肥沃,也正是因此,華夏文明便誕生在了這一區域。後來,一方面受氣候變化的原因影響,一方面又受人為過渡開發的原因影響,黃河流域開始「發脾氣」了,黃土高原成了水土流失的重災區。這裡森林植被迅速消失,水土流失嚴重,土地失去了原有的肥力,不再「孕育人們」了,反而向人類進行「索取」了。河水含泥沙量逐步增多,帶來的後果就是土地肥力開始下降,河道開始堵塞,地上河的出現、黃河改道、洪水泛濫的出現就與此有關。

  我國經濟重心由北方地區向南方地區逐步轉移,也與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帶來的生態危機有一定關聯。當然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原因有很多,如北方多戰亂造成北民南遷,南方自然環境優越等等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這裡偏離主題,不祥提。

  

  黃土高原

  也正是因為以上原因,黃河流域對比長江流域出海口,沒有形成大城市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

  在長江出海口,有我國第一大城市上海市。那在黃河出海口呢?很多國人可能都不知道,他就是東營市。山東省的一個地級市,其經濟發展水平和上海市不是一個級別。具體來說原因有一下幾點:

  

  東營市

  第一個原因是,黃河流域受水土流失影響河水含泥量重,易造成河道堵塞,此外,它的水流落有的河段十分的大,甚至於不能通航,其水運航道環境可想而知,並不高。並沒有像長江流域一樣形成黃金航道。

  第二個原因是,由於黃河河道呈「幾字」形,又位於我國北方,地理上,緯度較高,許多河段在冬季時會結冰封河,每年春暖花開時,極易形成凌汛,由於各河段結冰融化時間不一,會形成冰凌洪水,如果入海口有大城市,極易造成財產及人員損失。

  第三個原因是,歷史上,黃河入海口河道經常改道,造成出海口位置不穩定,不像長江那樣固定,因此,沒能形成良好的城市聚集歷史基礎。

  最後一個原因是,「地上河」的威脅無時無刻都懸在頭頂,再加上這裡生態環境脆弱,承載不了那麼多的人口。

  

  上海市

  結束語:黃河!我們華夏文明的母親河,見證了我國歷史上的各種榮辱與興衰史。這些年,我們炎黃子孫已經深刻體會到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了。金山銀山換不回青山綠水。近些年,我國在黃河流域實施了一大批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黃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治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未來,這裡會越來越好!這裡,套用一下美國總統川普的口頭禪:期待不遠的未來,讓黃河流域「再次偉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偉大又帶點小脾氣的黃河,其出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黃河,我國的第二長河,也是我國的第二大河,還是世界第五大河,呈「幾字」形走勢。它孕育了我們中華文明,是我們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所以我們親切地稱它為母親河。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萬平方公裡。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1855年黃河改道經由山東入渤海,這導致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長三角、珠三角的土地形成有幾千年歷史,城市有充足的時間發展。
  • 剛果河為什麼沒有形成河口三角洲?
    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黃河三角洲,都是大量泥沙沉積而成的地形形態。特別是黃河,由於含沙量巨大,使得黃河三角洲每年泥沙沉積的量也非常驚人,黃河三角洲海岸線每年以兩三公裡的速度往前推進,陸地面積不斷增大。而剛果河作為世界第二大河,卻沒有形成三角洲,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
    青島的野心:上海是長江出海口,憑什麼我不能叫黃河流域出海口?一種觀點認為,將來的經濟重點是內循環,不是往外賣。青島和其他沿海城市沒有本質區別,都可以叫「出海口」。青島港但出海口完全就是個空頭概念,虛名而已。青島叫「黃河流域出海口」,就更離譜。上海是長江出海口,主要因為水運,而不是鐵路。
  • 為什麼淮河沒有出海口?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不僅如此,淮河還是我國和世界地理的不少的分界線,比如: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溼潤區與半溼潤區的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也是水田與旱地界、農作物一年兩熟和兩年三熟分界線、是水稻與小麥種植分界線、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等。淮河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關鍵的一個節點,當然也不是絕對按此劃分的。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淮河重新走向海洋
    陳其龍 攝中新網南京9月30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淮河重新走向海洋記者陳光明淮河入海水道,一條筆直的百米寬的河道,從西到東橫貫濱海悄然入海。走進濱海,到處可見標語「淮河門戶 黃河故道」。濱海港所在地自古是淮河的出海口。1228年至1845年,黃河奪淮。這兒曾成了黃河出海口。但黃河北上後,這裡卻成了一片大灘涂。淮河歷經歷史滄桑,已經在蘇北大地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洪澤湖。主要入海水道已經改由運河入長江,借道出海。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出海口。國家電投集團協鑫。
  • 為什麼淮河沒有出海口?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不僅如此,淮河還是我國和世界地理的不少的分界線,比如: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溼潤區與半溼潤區的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也是水田與旱地界、農作物一年兩熟和兩年三熟分界線、是水稻與小麥種植分界線、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等。淮河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關鍵的一個節點,當然也不是絕對按此劃分的。
  • 南方有長三角,為何北方沒有黃河三角洲城市群,兩條河有什麼不同
    肥沃土壤以其肥沃土壤、肥沃土壤和肥沃土壤形成,時代進入近代後,長江的出海口因城市聚集而形成了長江三角城市群,又有一大條水系黃河從大海中流出,那麼大量城市群為什麼不能誕生呢?第一,黃河存在著三角洲,它位於東營的入海口地區,由於種種原因,這裡沒有許多經濟發達的城市發展,所以黃河不能形成這樣的城市群,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歷史上對周邊地區的影響也很大,河流泛濫,道路改道等等,沒有創造出安定的居住環境。
  • 這個國家沒有一寸出海口,為何卻成世界最富國?
    【歷史】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富裕發達的國家基本上是都是沿海國,具有充足出海口的國家,如現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都是如此。因為只有充足的出海口,才能夠發展貿易和發達的工業。所以凡是沒有出海口的國家,一般都比較窮困,如蒙古國、哈薩克斯坦,還有衣索比亞等等。
  • 發揮「出海口」作用 唱響「黃河大合唱」
    發揮「出海口」作用 唱響「黃河大合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02 星期四     「習主席的新年賀詞既飽含深情,溫暖人心,又充滿力量,催人奮進。」
  • 通過黃河打通內陸城市出海口 鄭州人也可以沿黃河乘船入海?
    通過黃河通航打通內陸城市出海口座談會上,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金良介紹,通過航道疏浚、河勢控制、碼頭建設等系列舉措,可以把黃河河南、山東段打造成整體Ⅳ級、局部Ⅲ級航道標準的生態航道,從而打通內陸城市出海口。此舉的意義在於打造鄭州等沿黃中心城市黃金水道,推動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構建綠色安全綜合交通網絡。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泱波 攝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中新網南京9月26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中新網記者 陳光明  和長江、珠江不一樣,黃河出海口沒有大港口。原因是黃河經過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入海,往往在出海口形成大片的泥灘。
  • 中國排名前十的城市,為什麼沒有一個在黃河流域?
    不僅如此,除了入海口沒有大城市,黃河流經的規模較大的城市,蘭州、銀川、鄭州和濟南,總體規模和發達模式,也遠比不上長江流域的重慶、武漢、南京和上海。根據2019年的GDP數據,中國前十大城市,除了帝都之外,全部誕生在沿海、長江和珠江流域,黃河流域一個都沒有。成績最好的鄭州市,排名全國第16,然後是濟南,排名第20。
  • 重慶梁平地形那麼平坦,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那為什麼梁平的農業,在舊時代會優於開州和萬州呢?最大的因素就是地形了,因為梁平「人如其名」,它真的很平。曾經的「三區八縣」中,就屬梁平的地形最平坦了。開州地形為「六山三丘一分壩」,南部的南河和浦裡河,衝積而形成了兩塊較大的平壩區域。萬州是一個缺少平壩的區縣,境內山丘起伏,多低山、低中山和丘陵。
  • 東南亞最可憐國家,國家又弱又小,沒有一寸出海口,至今窮困潦倒
    最典型的下面這個國家,是東南亞最可憐國家,國家又弱又小,還沒有一寸出海口,備受鄰國欺凌,國家至今窮困潦倒。 而且被團團圍住,沒有一寸出海口,百姓窮困潦倒,可憐的標籤都集中在此。而除了馬其頓,在東南亞也有一個最可憐之國。
  • 俄羅斯距離中國最近的大城市,原是中國東北出海口,可惜失去了!
    中俄兩國雖然有4374公裡的邊境線,但俄羅斯與中國交界的地方人跡稀少,沒什麼大城市。只有位於中俄朝三國交界的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座城市比較大,有百萬人口。從符拉迪沃斯託克市中心到中國琿春市中心約180公裡,而從琿春市春化鎮到符拉迪沃斯託克市中心只有幾十公裡,是俄羅斯距離中國最近的大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座城市原名叫「海參崴」,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 淮河沒有出海口,它的水最終注入了哪裡?
    但今日的淮河,雖說流經鄂豫皖蘇魯五省,但其河道總長度只有一千公裡,流域面積也只有二十七萬平方公裡。尤其「低調」的是,這樣一條「名河」,竟然沒有出海口,其水流經過洪澤湖後注入長江,經長江下遊才可入海。比起與之「齊名」的黃河長江來,似乎很沒存在感。
  • 發揮「出海口」作用 唱響「黃河大合唱」
    發揮「出海口」作用 唱響「黃河大合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1.02 星期四     「習主席的新年賀詞既飽含深情,溫暖人心,又充滿力量,催人奮進。」
  • 俄羅斯距離中國最近的大城市,原是中國東北出海口
    為什麼要和海上運輸扯上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在全球化經濟的背景下,世界上多數國家的貿易往來都是靠海上運輸的,不管是最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還是現在各國的運輸公司,都是靠海上貿易發家的。說到這裡,終於要說會這篇文章的重點,東北經濟發展不起來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東北周邊沒有臨近的港口,但是在清朝的時候,東北是有港口的,如下圖所示,清朝的吉林是包括庫頁島在內的一片區域,現在的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市在清朝期間是中國的領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沙俄強制清王朝籤訂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包括符拉迪沃斯託克市
  • 地圖看世界;芬蘭為何喪失北冰洋出海口及吉林省圖們江出海口.
    世界上有一些國家離大海很近,卻沒有出海口,或海岸線極短,令人扼腕嘆息。一芬蘭是如何喪失北冰洋出海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