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2021-01-20 網易

2021-01-14 07:19:13 來源: 難捨的歷史

舉報

  一、黃河概況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萬平方公裡。發源於青藏高原巴彥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

  

  △黃河流域示意圖

  黃河中遊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攜帶大量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黃河中遊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範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因而入海口常有變化。

  今天的黃河在山東東營的河口鎮一帶注入渤海。

  

  △黃河三角洲示意圖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處沉積形成的衝積平原。它以利津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狀三角形,面積5,450平方公裡。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1855年黃河改道經由山東入渤海,這導致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長三角、珠三角的土地形成有幾千年歷史,城市有充足的時間發展。

  

  △黃河改道示意圖

  2、生態環境脆弱

  由於黃河成陸時間晚,再加上受海水倒灌等因素影響,土壤與水質淡化進程慢,土地鹽鹼化嚴重。

  黃河入海口降水較少,再加上黃河水量不穩定甚至斷流,區域內水資源短缺。

  

  △黃河三角洲植被景觀

  鹽鹼化的土壤,短缺的水源,讓黃河三角洲植被覆蓋率極低,生態環境脆弱。

  3、航運環境差

  黃河水量不穩定,下遊地區曾多次出現斷流,再加上含沙量極大,下遊河床泥沙淤積嚴重,因此內河航行條件差。

  渤海是淺海,平均水深只有18米,黃河裹挾著年均10多億噸泥沙注入渤海,河口海域多灘涂、淺灘,不適合海港建設。

  河口城市最大優勢是可以河海聯運,但黃河入海口卻河運、海運都不行,航運環境差。

  

  △黃河入海口

  4、農業生產受限,人口密度低

  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積,使海岸線平均每年向海洋推進約2千米左右,後備土地資源豐富。但黃河三角洲地多水少,土質貧瘠、鹽鹼化嚴重,生態脆弱,農業發展受限,所以人口密度低。

  3 還有什麼沒有大城市的三角洲?

  其實,大河入海口沒有大城市的現象還不少,原因也是各有差異。

  1、因為太熱

  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包括入海口在內的流域內大部分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

  入海口由於地勢低平,氣候溼熱,不太適宜人類居住,因而人口稀少,入海口最大城市馬卡帕僅20萬人。

  

  △亞馬孫河流域示意圖

  2、因為太冷

  鄂畢河位於西伯利亞西部,是俄羅斯第三大河,也是世界上的一條著名長河。

  由於鄂畢河所處緯度高,氣候嚴寒,人煙稀少,尤其是下遊一帶多為不毛之地,而且其所注入的水域為冰所充塞,入海口也無城市分布。

  

  △鄂畢河流域示意圖

  3、因為太陡

  剛果河全長約464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為非洲第二長河。

  由於剛果河流經植被茂盛的熱帶雨林地區,河流含沙量小,泥沙也主要在中遊盆地沉積,的再加上入海口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沉積少,沒有形成三角洲。由於河口平地少,剛果河入海口沒有大城市。

  

  △剛果河流域示意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長江入海口有大城市群,而黃河入海口卻沒有?原因是這樣
    為什麼長江入海口有大城市群,而黃河入海口卻沒有?原因是這樣經過研究古代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就會發現,這些發祥地的周邊一定會有河流經過,水源是一個文明誕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東西。讓我們來分別看一下這兩條母親河的發展狀況,黃河文明作為華夏文明的主體,它沿岸的城市都曾是歷朝歷代的古都重鎮,不過很奇怪的是,在入海口城市聚集地這一點上,黃河似乎被長江拉的有點遠,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長江入海口的穩定情況高於黃河入海口。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2019-11-18 14:13:39 來源: 一娛一樂 舉報   黃河入海口確實沒有衝積島
  • 偉大又帶點小脾氣的黃河,其出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中國史書《漢書·溝洫志》:「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中國的大江大河流入大海的有上百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而黃河排在這四條大河的首位。這裡,古人稱河的特指黃河。足以見得古時候,黃河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 世界第五國內第二的黃河,其出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意思是說,中國的大江大河流入大海的有上百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而黃河排在這四條大河的首位。這裡,古人稱河的特指黃河。足以見得古時候,黃河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黃河文明它的主要特徵就是農耕文明。在黃河流域比較著名的朝代有,秦朝、漢朝、唐朝等等,這些朝代無不以黃河流域為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 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下高速導航黃河入海口,直接引導到了「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這裡其實距離東營市還是挺遠的,周圍也很荒蕪,除了鹽鹼灘涂就是溼地保護區,並沒有什麼城鎮與村莊,一路上道路寬廣,很好走。(書影拍攝寫作)中國有幾條大河最後入海,形成的三角洲,其中長三角、珠三角都成了著名的富庶之地,這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不僅擁有城鎮,也形成了很多大城市,如上海與廣州。
  • 長江在入海口形成崇明島,為何黃河攜大量泥沙,卻沒形成衝積島?
    長江在入海口形成崇明島,為何黃河攜大量泥沙,卻沒形成衝積島?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長江和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地位卻是不一樣的,在唐朝之前,黃河流域一直都是經濟中心,但是到了宋朝之後,經濟中心開始南移,長江流域開始變得富裕起來。而作為兩條大河,在長江的入海口形成了衝積島-崇明島,而黃河有大量的泥沙,卻沒有在入海口形成衝積島,這是為何?
  • 黃河入海口,形成黃河沿岸唯一天下奇觀,遊客紛紛表示從未見過
    黃河從寧夏流經內蒙,由於河道地勢平緩,水流緩慢,形成了著名的「黃河河套」,這裡也成了著名的河套平原;而當黃河來到晉陝峽谷,這裡河道狹窄,地勢懸差大,兩岸為廣闊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因此形成了非常震感的壺口瀑布,這也是黃河幹流的唯一瀑布。黃河沿線流經這麼多地方,沿途的別致景觀數不勝數,那麼哪裡才是沿線最奇特的風景呢?
  • 黃河入海口 (86)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孕育著中華文明。「黃河入海流」,它會有想像中的澎湃、蒼茫和沉雄嗎?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黃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留在了黃河下遊。
  • 中國排名前十的城市,為什麼沒有一個在黃河流域?
    01 黃河無大城自古名城必傍水,河流不僅給城市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淡水資源,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便利的航運條件。特別是入海口城市,更是集資源之大成,往往都是繁華都市。比如長江入海口的上海,珠江入海口的廣州,海河入海口的天津,錢塘江入海口的杭州。但有幾個人知道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入海口在哪個城市?
  • 騎行東營黃河入海口
    東營勝利黃河公路大橋位於黃河入海口以上40km處,南岸為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城,北岸是東營市利津縣陳莊鎮。到達黃河入海口國家溼地公園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隨著黃河入海口的淤積—延伸—擺動,入海流路相應改道變遷。目前黃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是一個弱潮陸相河口。
  • 這裡是黃河入海口!金秋十月,帶你一起去看黃河入海流
    在黃河的入海口,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風景區,有一片歷經黃河「經年」衝刷,由河水自上遊攜帶的泥沙堆積而成的平原——黃河三角洲,這裡旖旎綺麗的風光真是令人嘆為觀止。讀完這篇文章後,大家要形成這樣的共識——東營黃河三角洲衝積平原,是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之一,為什麼這樣說?是因為上海的崇明島長江入海衝擊帶,也是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之一!
  • 黃河入海口
    看到大門口處懸掛的「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八個大字,我的思緒飛到黃河源頭,隨著河水從遙遠的巴顏克拉山奔流而下,來到入海口——回家!黃河是黃土高原的搬運工,泥沙淤積形成的河岸上是一望無際的蘆葦,陽光灑在葦絮上泛著閃閃銀光。我們乘著電車穿行在蘆葦中,風吹葦花扶我面,葦花是我,我是葦花。
  • 談古論今話山東-3 黃河入海口
    黃河為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的長河之一。全長5464公裡,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 黃河入海口一景   2019.8攝黃河入海口一景  黃河入海時,黃藍涇渭分明
  • 清明前為什麼選擇來東營?是黃河入海口壯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我
    黃河入海口四月的黃河入海口,正值萬物復甦,春光明媚。蘆葦蕩中已經泛起了新綠,候鳥在此停留,這裡變成了鳥兒的天堂,觀鳥者的聖地樂園。黃河入海口蘆葦蕩驅車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黃河入海口景區。這裡雖然沒有河豚上市,但這裡有小螃蟹,可以拿上你的工具,帶上你的家人,挽起褲腿,下到泥沼中,尋找童年的樂趣。一不小心,小螃蟹就會夾到你的手,但疼在手上,樂在心中。
  • 如果黃河入海口泥沙不斷淤積,有沒有可能把渤海封閉起來?
    這個問題中涉及到兩個地理事物,分別是「黃河」和「渤海」,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克拉山北麓,黃河在我國的國土上流過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自西向東奔流到海,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長河。雖然,黃河的徑流量不大,但是由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大量的黃土進入黃河河水中,使得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黃河攜帶的泥沙在下遊河段,由於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從而衝積形成了華北平原。封閉渤海?
  • 東營黃河入海口:長河落日下黃龍入海
    滔滔黃河攜大量泥沙從東營入海,使這裡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土地,也為東營市留下了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  東營北部以黃河入海口為代表的自然景觀,氣勢磅礴,景象奇特,成為山東省八大旅遊區之一。
  • 黃河入海口攬勝之旅
    冒著毛毛春雨,行程200公裡,通奔東營市,由於這段高速公路上車輛很少,不到2小時即達景區。因節日休班,景點的觀光車不開,我們只好直接驅車達黃河岸邊。入海的輪船也休班,只好在碼頭附近觀光。由於有霧,遠望樓上用望遠鏡也看不清大海的模樣。只好在碼頭附近玩,大家到寫有「黃河入海口」的大石前留影,然後觀滔聽浪,黃河之水,波濤洶湧,一瀉千裡,「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之河。
  • 你見過黃河入海口嗎?
    黃河入海口(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sea),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
  • 黃河入海口:俺不是東營唯一的景點
    一提到東營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黃河入海口啊,可是你還知道東營有哪些地方值得去轉一轉嗎?小編現在就要把自己對東營景點的了解告訴你喲,你要仔細聽哦,不要忘記把你認為的不同告訴小編哦!黃河入海口黃河入海口黃河入海口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有詩曰中國的第二長河《黃河》(左河水):「雪原雷動下天龍,一路狂濤幾縱橫。裂壁吞沙驚大地,興雲致雨嘯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