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黃河概況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2萬平方公裡。發源於青藏高原巴彥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
△黃河流域示意圖
黃河中遊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攜帶大量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黃河中遊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範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因而入海口常有變化。
今天的黃河在山東東營的河口鎮一帶注入渤海。
△黃河三角洲示意圖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處沉積形成的衝積平原。它以利津為頂點,北到徒駭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狀三角形,面積5,450平方公裡。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1855年黃河改道經由山東入渤海,這導致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長三角、珠三角的土地形成有幾千年歷史,城市有充足的時間發展。
△黃河改道示意圖
2、生態環境脆弱
由於黃河成陸時間晚,再加上受海水倒灌等因素影響,土壤與水質淡化進程慢,土地鹽鹼化嚴重。
黃河入海口降水較少,再加上黃河水量不穩定甚至斷流,區域內水資源短缺。
△黃河三角洲植被景觀
鹽鹼化的土壤,短缺的水源,讓黃河三角洲植被覆蓋率極低,生態環境脆弱。
3、航運環境差
黃河水量不穩定,下遊地區曾多次出現斷流,再加上含沙量極大,下遊河床泥沙淤積嚴重,因此內河航行條件差。
渤海是淺海,平均水深只有18米,黃河裹挾著年均10多億噸泥沙注入渤海,河口海域多灘涂、淺灘,不適合海港建設。
河口城市最大優勢是可以河海聯運,但黃河入海口卻河運、海運都不行,航運環境差。
△黃河入海口
4、農業生產受限,人口密度低
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積,使海岸線平均每年向海洋推進約2千米左右,後備土地資源豐富。但黃河三角洲地多水少,土質貧瘠、鹽鹼化嚴重,生態脆弱,農業發展受限,所以人口密度低。
3 還有什麼沒有大城市的三角洲?
其實,大河入海口沒有大城市的現象還不少,原因也是各有差異。
1、因為太熱
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包括入海口在內的流域內大部分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
入海口由於地勢低平,氣候溼熱,不太適宜人類居住,因而人口稀少,入海口最大城市馬卡帕僅20萬人。
△亞馬孫河流域示意圖
2、因為太冷
鄂畢河位於西伯利亞西部,是俄羅斯第三大河,也是世界上的一條著名長河。
由於鄂畢河所處緯度高,氣候嚴寒,人煙稀少,尤其是下遊一帶多為不毛之地,而且其所注入的水域為冰所充塞,入海口也無城市分布。
△鄂畢河流域示意圖
3、因為太陡
剛果河全長約464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為非洲第二長河。
由於剛果河流經植被茂盛的熱帶雨林地區,河流含沙量小,泥沙也主要在中遊盆地沉積,的再加上入海口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沉積少,沒有形成三角洲。由於河口平地少,剛果河入海口沒有大城市。
△剛果河流域示意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