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口,形成黃河沿岸唯一天下奇觀,遊客紛紛表示從未見過

2020-12-16 百家號

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養育了無數的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對她的讚嘆歌頌就沒有停止過,無論是對於它的「養育之恩」,還是對於黃河及黃河兩岸的無限風光,總是引起文人雅士的靈感,最讓人們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李白的那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的壯美,自不用多說,見過的人或是未曾見過的人都知道,黃河從源頭青海省的巴彥克拉山脈開始,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雖然是同一條河流,但是在不同的省份,她的風光卻又不一般。

黃河從寧夏流經內蒙,由於河道地勢平緩,水流緩慢,形成了著名的「黃河河套」,這裡也成了著名的河套平原;而當黃河來到晉陝峽谷,這裡河道狹窄,地勢懸差大,兩岸為廣闊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因此形成了非常震感的壺口瀑布,這也是黃河幹流的唯一瀑布。

黃河沿線流經這麼多地方,沿途的別致景觀數不勝數,那麼哪裡才是沿線最奇特的風景呢?不是河套平原,不是壺口瀑布,而是黃河入海口,黃河流經九省最後在山東東營入海,奔流到海不復回,就在入海口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景觀,黃河黃色的河水和大海藍色的海水交匯,互不相容,涇渭分明。

在黃河的沿線城市裡,東營是最普通但也是最特殊的那一個,普通是因為東營相比其他沿線城市更加低調,不為外人所知,特殊是因為它是黃河唯一的入海口城市,來到東營,最不能錯過的地方便是黃河入海口,即使你不無意這秋色,但這黃河入海的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

中華母親河從東營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流經而過直入渤海,也因此誕生了別處沒有的奇景,黃河和渤海涇渭分明的交匯線,一邊是黃色,一邊是綠色,這樣的奇觀又被稱為黃龍入海。想要看到這般奇觀,需要在景區碼頭乘船前往,航程需要四十五分鐘,但浪越來越大,說明距離那般盛景不遠了。

黃河口,一片神奇的土地,見證了 5000 多年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見證了長河與大海的博弈與融合、人類與自然的抗爭與妥協,見證了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這裡沒有山,也許是大自然想讓人們更加真切地感受黃龍入海的壯觀。這裡不需要樓,因為廣袤的黃河口上本來就一望無際。

河水豐足、風清氣爽的時節,乘坐遊船順河而下,去觀看黃河入海,讓人陶醉,讓人振奮,讓人心潮澎湃。河岸上是茫茫的荒原,河床裡是茫 茫的河水,再往前看則是茫茫的大海、茫茫的蒼穹,世間遼闊的景致於此交匯融合,氣勢磅礴,橫無際涯。遊船穿越入海口門,來到渤海灣與萊州 灣的接合部,進入你視野的將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全景,它大開大合,雄偉 壯觀,巨龍騰淵,驚心動魄。

每一個置身黃河口的遊客,都想就此實現有生以來的一個美好夙願 ——親眼目睹黃龍入海的壯觀。不過,跟泰山日出等自然景觀一樣,想要 真正領略黃河入海的神奇景象也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因為想要清晰看到河海交匯,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黃河水量要適 中,水量太大或太小都會存在風險;二是黃河含沙量不能太低,如果含沙 量太低的話,黃藍交匯就難以達到涇渭分明的效果;三是渤海漲潮的時候 效果最佳,因為此時海潮會奮力頂住黃河水,景象尤為壯觀。

你去過黃河沿岸麼?你見過其他沿岸的風光麼,相比這黃河入海又如何

相關焦點

  • 東營黃河入海口,這裡有黃河沿岸獨特的奇觀,很多遊客都未見過
    交通和通訊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行色匆匆,大跨度、高縱深地飽覽天地秀色,試圖抵達這世間的唯一。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就有且僅有世界獨一無二的景觀——黃龍入海。世界上只有一條黃河,黃河只有一個入海口——東營。從青藏高原千裡迢迢奔騰而至的黃河來到這裡,帶著大半個中國的泥土氣息,帶著一身雨雪風霜,「奔流到海不復回」。
  • 黃河入海會有怎樣的奇觀呢,小編帶你探索一下神秘的黃河入海口
    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可能大多數人只知道黃河水夠「黃」,卻很少有人知道黃河入海口是什麼樣子,本文由小編帶領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神秘的黃河入海口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黃河入海景象因為特殊的地理原因,入海口形成了中國最完整、最廣闊、最豐富的
  • 博物館探秘,黃河入海口有一座文化館,是了解黃河文化的好地方
    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蒙其眷顧受其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關於黃河、關於東營、關於這座城市的故事,人們都可以在黃河文化館中找到答案。黃河文化館,又名國家方志黃河分館,是東營市第一家「國字號」場館,也是東營乃至山東的文化新地標。文化館建築方正,形似中國傳統禮器——鼎的造型,正面上方鑲嵌著黃河兒女戰天鬥地、繁衍生息的巨幅浮雕。
  • 黃河入海口:俺不是東營唯一的景點
    一提到東營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黃河入海口啊,可是你還知道東營有哪些地方值得去轉一轉嗎?小編現在就要把自己對東營景點的了解告訴你喲,你要仔細聽哦,不要忘記把你認為的不同告訴小編哦!黃河入海口黃河入海口黃河入海口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有詩曰中國的第二長河《黃河》(左河水):「雪原雷動下天龍,一路狂濤幾縱橫。裂壁吞沙驚大地,興雲致雨嘯蒼穹。」
  • 你從未見過的黃河全貌,中華民族的象徵,美到超出想像
    然而極少人見過黃河的全貌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看看母親河火焰山,聳立在峽谷沿岸黃河入海口入海口的壯麗與長河落日的靜美珠聯璧合,堪稱天下奇觀
  • 騎行東營黃河入海口
    東營勝利黃河公路大橋位於黃河入海口以上40km處,南岸為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城,北岸是東營市利津縣陳莊鎮。現代黃河三角洲上景觀獨特,土地年輕遼闊,林木,草場及野生動物等自然景觀新穎,野趣濃烈,奇麗的「金濤」刺入碧藍的海中,形成世界罕見的奇觀.這裡油氣資源豐富。勝利油田井架林立,東營大橋,防潮大堤等現代工程宏偉壯麗,以及新興的石油工業城東營,豐富的自然資源等,是祖國的一塊寶地,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 談古論今話山東-3 黃河入海口
    黃河為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的長河之一。全長5464公裡,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黃河入海口一景   2019.8攝黃河入海口的壯麗與長河落日的靜美珠聯璧合,堪稱天下奇觀。
  •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二、黃河入海口為何沒有大城市?  1、開發歷史短  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穩定。  1855年黃河改道經由山東入渤海,這導致黃河三角洲的歷史只有150餘年,而今天的黃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長三角、珠三角的土地形成有幾千年歷史,城市有充足的時間發展。
  • 你見過黃河入海口嗎?
    黃河入海口(The Yellow River into the sea),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
  • 你從未見過的黃河全貌,一瀉千裡,氣勢磅礴!
    百轉千回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莊等多種資源巧妙結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國內罕見,西北獨有,堪稱「中華自然奇觀。」黃河在這裡連續形成約6-7個大角度彎道,乾坤灣的彎度達到320度以上,是黃河蛇曲中彎度最大的。
  • 黃河入海口 (86)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孕育著中華文明。「黃河入海流」,它會有想像中的澎湃、蒼茫和沉雄嗎?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黃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留在了黃河下遊。
  • 為什麼長江入海口有大城市群,而黃河入海口卻沒有?原因是這樣
    為什麼長江入海口有大城市群,而黃河入海口卻沒有?原因是這樣經過研究古代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就會發現,這些發祥地的周邊一定會有河流經過,水源是一個文明誕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東西。讓我們來分別看一下這兩條母親河的發展狀況,黃河文明作為華夏文明的主體,它沿岸的城市都曾是歷朝歷代的古都重鎮,不過很奇怪的是,在入海口城市聚集地這一點上,黃河似乎被長江拉的有點遠,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長江入海口的穩定情況高於黃河入海口。
  • 任性黃河不專一,想怎走就怎走,東營入海口太短暫,形成才150年
    有句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大家都知道,但這入海流之處在哪裡呢?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9月自駕遊來到了山東北部的東營,這裡就是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處,但這個入海口並不是唐朝「入海流」的那處描寫之地。
  • 黃河入海口有個黃龍入海奇觀,想要看這種美景,需要三個獨特條件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黃河是我國國內的第二長河,也是孕育華夏文明的母親河,它綿延曲折流經我國9個省及自治區,是炎黃子孫精神的血脈。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地區,最終流向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的渤海灣,此地是黃河唯一的入海口。
  • 這裡是黃河入海口!金秋十月,帶你一起去看黃河入海流
    是啊,唐代詩人王之渙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向我們描繪了黃河入海的波瀾壯闊和浩浩蕩蕩。王之渙見過黃河入海的情景嗎?這些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已經不是很重要的問題了,也不影響我們對這首詩的愛戀和對觀賞黃河入海磅礴景象的嚮往。
  • 長江在入海口形成崇明島,為何黃河攜大量泥沙,卻沒形成衝積島?
    長江在入海口形成崇明島,為何黃河攜大量泥沙,卻沒形成衝積島?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長江和黃河作為中國的母親河,地位卻是不一樣的,在唐朝之前,黃河流域一直都是經濟中心,但是到了宋朝之後,經濟中心開始南移,長江流域開始變得富裕起來。而作為兩條大河,在長江的入海口形成了衝積島-崇明島,而黃河有大量的泥沙,卻沒有在入海口形成衝積島,這是為何?
  • 美國NASA衛星監控中國黃河20年:黃河入海口變化驚人
    世界文明基本上都發源於河流,中國的華夏文明也是如此,黃河和長江兩條大河成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黃河更是被稱為「母親河」。但顧名思義,黃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地球上沉積量最多的河流。隨著黃河流動到下遊地區,水流會逐漸減慢,水中攜帶的泥沙也會緩慢的沉澱並積累起來,因此,黃河入海口也會「生長」。1989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監測了黃河在渤海入海口的樣子,衛星的自然彩色圖像顯示了,黃河含沙量巨大的河水向東南匯入渤海,黃河泥沙沉積起一片暗黃的三角洲。同時,含沙量巨大的河水與藍色的海水也產生了「涇渭分明」的奇觀。
  • 黃河入海口
    看到大門口處懸掛的「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八個大字,我的思緒飛到黃河源頭,隨著河水從遙遠的巴顏克拉山奔流而下,來到入海口——回家!黃河是黃土高原的搬運工,泥沙淤積形成的河岸上是一望無際的蘆葦,陽光灑在葦絮上泛著閃閃銀光。我們乘著電車穿行在蘆葦中,風吹葦花扶我面,葦花是我,我是葦花。
  • 青年作家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圖)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太原11月11日電 題:徒步黃河:從黃河入海口到三江源  作者 高瑞峰  「我要從黃河入海口走到黃河源頭。」11月11日,是青年作家扶小風徒步黃河的第137天,他將從山西偏關縣老牛灣進入內蒙古。
  • 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高原上凜冽的黃河,在這裡變得柔美起來!
    萬裡黃河從高寒之地一路洶湧而來,途徑廣袤的中國大地。穿越無數的山川、城市和村莊,經過不同的地質地貌之後,在山東東營匯入大海。圖為黃河入海口「黃藍交界」壯觀景象。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黃河入海口處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總面積15.3萬公頃,擁有世界上最年輕、最完整、最典型、最壯美的溼地生態系統,被評為「中國六大最美溼地」和「山東省十大魅力景點」,具有唯一性、獨特性和不可複製性,是難得的世界級旅遊資源,是國務院批覆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中的重點支持項目,具備打造世界級旅遊產品的自然稟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