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蔡英文就職百日:自由行陸客沒有減少,而是增多
昨天(27日),正好是蔡英文就任「總統」一職滿百日。這一邊,島內電視臺播放蔡英文專訪,繼續為自己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兩岸政策辯解;另一邊,蔡英文與「前總統」李登輝同臺現身,大聲為所謂臺灣民主振臂高呼。雖然百日當天,蔡英文沒有遭遇大型抗議活動,但這並不代表類似「倒馬」的「倒蔡」活動就此消停。9月3日,蔡英文會迎來一次巨大的政治考驗。
兩岸交流沒中斷,小兩會還在溝通自今年5月20日至8月27日,蔡英文就任「總統」滿百日。據臺灣「中央社」8月27日報導,百日當天,臺灣三立電視臺播放了蔡英文專訪。
針對島內普遍關心的陸客赴臺減縮問題,蔡英文聲稱,旅遊團已經到了轉型時候,以前只有觀光產品,例如7天遊臺灣一圈,每天趕行程,巴士司機和遊客都很辛苦。
蔡英文對陸客似乎並不擔心,她表示,從上一個政府到現在,其實兩岸都在想,結構是不是要稍微轉一下,例如加多自由行,這段期間來看,「自由行沒有減少、是有增加」。
主持人也不怕蔡英文尷尬,追問她陸方現在完全切斷溝通管道,要怎麼辦?蔡英文反駁稱,兩會(海基會和海協會)正式沒有,小兩會(臺旅會和海旅會)還是有溝通。
至於被眾人唱衰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回應稱,很多還是依市場法則,違背市場法則的話,再怎麼鼓勵臺商都不會去;符合市場法則的話,不管有沒有人鼓勵或有沒有人阻止,相信臺商都會去;政府是用政策讓市場法則運轉更順暢,讓更多人考慮東南亞的機會。
雄三飛彈「誤射」一事,曾讓一度中斷的兩岸展開「對話」。主持人說出了自己的懷疑:再怎麼看都無法相信一個士官就可以發射飛彈,是不是有人要惡搞或叛變?蔡英文解釋稱,仔細看這些事件,都可以看出是有系統性因素,出現這些問題,「如果有那種命理之說的話,或許可以解釋為老天給你提醒和警示。」
對於年金改革初期推動不順利、退休軍公教人員上街抗議一事,蔡英文避重就輕,只強調要讓將來討論有意義,必須要有一致事實基礎,這段期間,是打基礎的過程。
百日前夕,最新民調公布,蔡英文滿意度首次跌破五成。對此,蔡英文顯得非常鎮靜,指出純系一般規律使然:當選是個高潮,就任後又是個高潮,回歸一般正常運作,開始著手處理問題時,終究和選舉時或就職時的高期待會有落差,民調某種程度會下降。
蔡英文平時都吃什麼?被媒體稱為「柔性展現百天執政」的三立電視臺還播放了蔡英文的工作日常。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電視畫面可看到蔡英文隨身書包,專車內部的樣貌,以及平常在「總統府」內如何就餐。
最初,電視主播拿出八仙果要給蔡英文吃,隨身幕僚馬上跳出來阻擋,最後蔡英文還是以主播是她可以信賴的人品嘗了八仙果。
此前,蔡英文因吃不慣「總統府」套餐,而私聘廚師開小灶一事,在島內一度引發熱議。與前任「總統」馬英九節儉風格相比,不少網友吐槽蔡英文真是千金大小姐。臺灣氣象主播李富城卻看出其中更多「蹊蹺」,聲稱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危險的人,蔡英文「怕被做掉」才想到設小廚房這一招。
電視畫面也捕捉到了蔡英文在「總統府」內正式用餐一幕。在平常媒體無法進入的會客室,
蔡英文中午與「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劉建忻以及發言人黃重諺用餐。當天的菜色是一碗蔬菜面、加上一片鮭魚,飯後一杯咖啡和少許蜜餞。
中評社翻拍自三立電視臺報導猜測,想必當天所食就是蔡英文私房小廚所煮。
與李登輝同臺現身,為「民主」振臂高呼
這邊,電視臺播放著專訪影像,那邊,蔡英文本人也沒閒著。在如此具有象徵意義的這一天,蔡英文出席了李登輝基金會舉辦的「人民直選總統暨臺灣民主發展20周年」研討會。現場,蔡英文和李登輝一起進入,一前一後走到座位上,隨後兩人並肩坐下。這是兩人520就職晚宴後首度一起現身公開場合。
李登輝自然還是老調重彈,大談臺灣外部面臨所謂中國統戰威脅,但他仍樂觀預測,繼續鼓吹臺灣的「民主價值」。
蔡英文則將講話重點放在「轉型正義」上,闡釋民進黨在原住民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臺灣人是民主人,臺灣人是自由人,過去我們如何克服挑戰,現在我們就用同樣的方式開創未來」。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曾批評蔡英文欲藉助向原住民道歉,重塑島內史觀,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
藍營痛批:蔡英文就是「假左文青」
然而,天公並不作美。就在同一天,民進黨在花蓮這塊「綠地」上卻迎來了「藍天」。
昨天(27日),花蓮市舉辦市長補選。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魏嘉賢取得17923票,以53.8%的得票率擊敗民進黨提名的張美慧(13958票)。 這對民進黨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自2014年「九合一」選舉以來,民進黨以橫掃之勢,幾乎贏得全島。今年1月「總統大選」,民進黨的勝利可謂達至歷史巔峰。不過,接下來的幾場鄉長選舉卻接連遭遇滑鐵盧。國民黨在新主席洪秀柱的帶領下欲藉此重現雄風。花蓮市長補選恰逢蔡英文就職百天,這讓藍綠雙方將一場地方選戰的意義無限拔高。
就在就職百日前夕,民調滿意度數字讓蔡英文百般難堪。借著與媒體茶敘的機會,蔡英文辯解稱,「我不希望別人用一百天來評斷我個人執政的成敗」。對此,國民黨發言人王鴻薇在社交媒體臉書批評稱,蔡英文曾在馬英九上任後百日發動「百日倒馬」,同樣是就職百日,蔡英文卻又來這麼一套說辭,直呼雙重標準比比皆是。
王鴻薇臉書截圖緊接著,國民黨也委託民調公司進行了民意調查。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26日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記者會上公布了民調結果,有46.1%對蔡英文危機處理能力不滿意,43.4%滿意;43%不滿意蔡英文的兩岸政策、35.8%滿意;促進經濟發展上,有41.2%不滿意蔡英文表現,36.2%滿意。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表示,曾參與擬定蔡英文族群政策的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話批評如今是「文青治國」,他還要加上兩字,就是「假左文青治國」,意即假左派的「文青治國」。林文洲批評蔡英文只照顧深綠選民,沒照顧到全民感受,甚至連中間選民對於蔡英文的不滿意度是滿意度的兩倍以上。
綠營媒體:美國給小英送來大禮就職百日當天,臺灣各大主流媒體紛紛發表社論,反思蔡英文就任以來的所作所為。
臺灣《聯合報》呼籲,該轉型的不是臺灣旅遊觀光業,而是蔡英文的執政心態。評論稱,民進黨政府死抱意識形態教條,不願得罪支持者,堅持不提「九二共識」。就算水龍頭確實是對岸關上的,但連接兩岸交流的水管,卻是「九二共識」。當民進黨決定截斷這條水管,誰關上水龍頭,也就無關宏旨了。
至於要旅行業者「轉型」,評論稱,這當然是健全觀光業的方法,但擺在眼前的是業者可能已經活不下去,還要他們「健全體質」,這算不上什麼妙方,而是風涼話。
臺灣《中國時報》指出,蔡英文執政百日,企業界感受最強烈的就是:政治掛帥、公民團體「治國」,而這一切卻是傷害經濟最深、最嚴重的做法。如果蔡英文政府無法反省改正,不僅政權支持度將下降,臺灣經濟亦危矣。
評論強調,政治掛帥最明顯者,一個是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低迷、陸客觀光大減、採購團消失。另一個政治掛帥對經濟之害,是蔡英文政府的政治清算。新政府急著通過「不當黨產條例」,推動「轉型正義」加劇兩黨內鬥、「立法院」陷空轉。
評論警告,如果蔡英文政府無能、無力、甚至是無心掙脫意識形態與公民團體的綁架,臺灣經濟恐難有明天;一旦經濟持續衰弱,政府的民意支持度與執政正當性都將光環漸失;從來沒有一個把經濟搞爛的政府,可以繼續得到民眾的支持。
臺灣《自由時報》沒有直接回應蔡英文百日政績,而是以婉轉迂迴的方式呼喚蔡英文強勢出擊。
一直為綠營發聲的《自由時報》27日發表了題為《美國人送給小英的大禮》評論文章。評論指出,日前美國揪出國民黨創立的兆豐銀行涉嫌洗錢,罰款1.8億美元,這為蔡英文政府執行「轉型正義」提供了天賜良機。
評論稱,蔡英文不想別人用百日來檢視她的政績,但問題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遇到大事時的處理方式與反應,面臨重大的挑戰,才能看出執政者的能耐。不管百日、一年、兩年或整個任期,蔡英文必須證明她能通過任何嚴峻的考驗,那才是爭取民心與歷史定位的關鍵。
8月27日這一天,蔡英文還算是順順利利地過去了,沒有出現大型抗議遊行示威活動。不過,蔡英文是否能夠順利熬過9月3日,那就很難說了。據了解,那一天,藍營鐵票倉的軍公教人員要號召10萬人湧上凱達格蘭大道抗議:「站出來!向蔡英文怒吼!」
(綜合/觀察者網 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