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由梨視頻拍客拍攝的螃蟹銷售視頻在網上流傳。一隻在蘇中一家水產廣場銷售價格為20元的螃蟹被貨車運到陽澄湖後,夜裡倒進湖裡,第二天再撈出來,身價暴漲。除了「洗澡蟹」,還有隻在岸邊、沒去湖裡浪過的「聽濤蟹」,身價轉眼就從原來的每隻20元上漲到每隻65元-75元。
有專家指出,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只有3億元的市場,而2019年,市場上以陽澄湖大閘蟹名義賣出去的就高達300億元。近幾年來,有關方面年年治理陽澄湖大閘蟹,為何洗澡蟹、聽濤蟹屢禁不絕?內外勾結是重要原因之一。陽澄湖水產市場竟有專門收購外地螃蟹的商戶,代表陽澄湖大閘蟹身份、套在蟹鉗上的專用戒指標識,在當地市場隨便賣,一元一個,「套上就變正宗」。現在,工商業產品的品牌保護越來越有力有效,但對農產品的品牌保護卻顯得「肌無力」。如何加強對農產品的品牌保護意識,加大對農產品的品牌保護力度,讓「洗澡蟹」「聽濤蟹」不再橫行,值得有關方面深思。
孟亞生/文 勾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