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學生可謂過足了假期癮,然而隨著疫情減緩這段美好的假期可能要畫上句號了。開學對於每個學子來說當然意味著更好的學習環境,也終於可以見到久違的同學和老師了。不過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也十分令人頭疼,那就是又要過上去學校食堂吃飯的日子了。吃學校食堂的生活滋味可能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意味深長。
除去食堂鐵打的開飯時間和去晚了沒有飯的尷尬之外,食堂大媽打飯的爐火純青的技能也讓無數人佩服不已。她們總能恰到好處地把所有好吃的抖掉,然後又留一堆不愛吃的菜到碗裡。難道賣得菜多了不是一件好事嗎?學校食堂甚至寧願把剩下的菜都倒掉也不可能給學生多打上一勺,這到底是哪門子原因呢?
其實學校食堂的大媽並不是有心要給你少打幾塊肉的。其實她們考慮的問題很實際,因為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學生來食堂吃飯,也不知道哪個菜比較受歡迎。所以打飯打菜都會把握一下量,省的前邊的學生來了吃了菜,後邊的學生來晚了就沒了菜吃。
這樣一想果然都明白了,是不是覺得對大媽們有點誤解了?委屈當然也算不上了,畢竟都是定量做飯的,食堂阿姨也只能是預估學生們的需求來做飯的。而且食堂剩菜本來也只能是倒掉,並不是捨不得給學生打的。
另外考慮到一些食堂的飯菜口味不是很美,可能大媽也真心是害怕你吃不了會浪費呢?這樣一想就完全合情合理了不是。曾經在食堂看到過飯點過後大媽們開始吃飯的場景,他們吃的也是和學生們一樣的飯菜啊,所以吐槽食堂飯菜的口感也該歇歇了,別人和我們吃的是一樣的飯菜呢。
除了保證公平外如果老闆有要求的話阿姨就非抖不可了。因為有些食堂是外包出去的,如果打多了的話老闆就不賺錢了,這種情況下大媽們當然不抖都不行了。畢竟食堂的飯菜價格都是那麼接地氣,如果再量大的話可能很多老闆真的沒利潤了。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去食堂打飯如果再發現阿姨手抖並且量也很少,就給阿姨說一下相信她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定會多給你打菜啦。下次去食堂可以多觀察下食堂的整體狀況,對比下你也許會發現一個打飯不手抖的阿姨,相信那家的生意一定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