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私募排排網研究院
疫情在美國爆發之初,槍械店生意火爆,不少美國人第一時間都跑去搶購槍械。他們的思維路徑是:疫情將會導致經濟蕭條,失業率大增,隨之社會治安將惡化,偷竊甚至持槍搶劫案件會大大增加,所以搶購槍枝彈藥是有效的自保方式。這和東亞人搶購生活必需品的思維模式大相逕庭,搶購生活必需品只是擔心短期供應問題,而不擔憂社會治理問題。但美國人,則是先搶購槍械,再搶購必需品,他們兩者都要。部分美國人的這種思維和他們的政府在國際上的行為完全一致,不由得讓人深思。
這次新冠疫情海外發酵後,全球經濟有可能步入一次較大規模的蕭條時期。回顧歷史,每次全球性地緣政治緊張,以鄰為壑的時候,都是在經濟危機背景下,為禍者主動轉嫁矛盾挑起事端導致的。
國與國之間,有時並沒有講理的地方。3月27日中國援助塞爾維亞醫療隊專程去20年前被炸使館舊址憑弔。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百年變局之下,國防軍工始終將會是中國全力發展的核心。同樣,A股中的軍工板塊,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方向。
01 軍工板塊為什麼值得看好?
核心是兩個原因:一賽道好,增速穩定;二估值相對低,機構低配。
一、國防軍工是堪比5G的優秀賽道
去年5月,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一時引起國內輿論的高度關注。但其實美國對中國軍工領域的打壓更甚,當前中國共有約180家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大部分都是隸屬於十大軍工集團的軍工科研企業。實體清單快速擴容,一方面反映出美國對華的忌憚,另一方面也倒逼中國加速發展「自主可控」的國防軍工產業。
富裕起來難免被人惦記,保障軍費的穩定增長,大力發展高度自主可控的軍工產業,不僅是我們必然而且是唯一的選項。2019年中國國防預算是11899億元,增速為7.5%。從2002年起,國防增速一直保持在相對高位,2019年雖然低於雙位數,但相對於GDP增速,仍是明顯領先。特別是裝備費用佔軍費比例也進一步提升到41.1%,意味著武器裝備增速還要大大快於國防增速。
預計疫情影響下GDP增速可能會顯著放緩,所以國防軍工是少有的確定性增長行業。並且從長期看,中國的軍費佔GDP比例,仍顯著低於美國和俄羅斯,未來保持較高增速的可能很大。
圖:2018年主要國家軍費佔GDP比重,來源:SIPRI,太平洋研究院
從上市公司業績增速看,部分軍工企業業績增長顯著,也顯示出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筆者統計的前十大市值軍工上市公司(市值分布為250—1000億元之間),未來2年一致預期複合淨利潤增速為18.57%,差不多是滬深300指數預期增速的一倍左右。
二、估值水平處於低位
2015年以來軍工行業估值不斷走低,目前處於低位。如圖,軍工指數的PB和PE均處於5年來估值區間的18.82%和14.51%的低位。
圖:軍工指數5年來PB分位圖,來源:wind
圖:軍工指數5年PE分位圖,來源:wind
去年以來,原先經歷過估值殺跌的創業板和TMT板塊,隨著盈利復甦,都成功構築了底部,並成為領漲板塊。同樣經過估值殺跌的軍工指數,目前和創業板指數、TMT的比值,也已經下降到10%上下的分位。同時,公募基金的軍工持倉也處於五年來最低水平,同樣是筆者統計的前十大軍工上市公司,基金持股比例僅為8.28%。
軍工估值水平回落,同時機構低配,如果未來增速預期能夠逐步兌現,軍工板塊的表現是值得期待的。
實際上,前十大軍工上市公司中,今年以來,中國衛星和中國衛通都漲幅領先大盤,幅度高達40%以上,總體平均漲幅也領先大盤11.38%,軍工資產,已經受到市場的重視。
02 分紅不足是隱憂
軍工板塊的主要問題是回報不足,涉密也導致部分業務不算透明。也許是軍工企業的背景和身份,部分上市公司對投資者關係的重視程度存疑。
圖:前十大軍工上市公司簡表,來源:wind
如圖,前十大軍工企業的實控人均為國企,且除海格通信是地方國企外,均為央企。三年分紅累計佔比僅僅中航飛機和海格通信過100%。空軍核心主機廠中航沈飛,備受分析師青睞。過去3年業績持續高增長,去年三季報更顯示利潤增速98%,淨利潤6.20億元。3月份還預告獲得政府補助達3.85億元。但相形之下,對投資者而言,中航沈飛堪稱「鐵公雞」,多年來分紅送股一概沒有,最近一次分紅要去到遙遠的2000年年報,分紅只有區區1365萬元。對比之下,中航沈飛僅增發就實施3次,募集資金近百億元,反差可謂巨大。
所以說,2015年以來軍工板塊估值持續走低,其深層次原因除了當時的高估值外,部分軍工企業對投資者的回報不夠,對投資者關係重視不足,是令人退避三舍的主要原因。同時,近兩年,隨著投資者結構變化,長線價值投資者增多,在選擇股票時候,他們往往很看重這些。所以,對軍工行業上市公司投資的時候,需要對投資者回報這部分進行深入分析。
03 軍工行業的三個優選方向
百年未有大變局下,軍工行業不僅是大國重器,也是值得投資人長期關注的方向。
在好賽道、增速預期穩定的行業特點下,投資人可以揚長避短,有針對性選擇優秀上市公司來參與。
第一個方向可以重點關注航空、航天裝備企業。
按照申萬行業劃分,國防軍工的三級行業包括航天裝備、航空裝備、地面兵裝備、船舶製造等幾個方面。其中航天和航空裝備增速更快,特別是衛星、商用大飛機的概念下,產業鏈受益更多,景氣時間更長。
空天一體是國防白皮書中明確提出的軍事戰略,航空、航天領域是高科技、信息化的集中體現,隨著殲-20、運-20、直-20等四代裝備陸續服役,裝備投入高峰期還將持續。
第二個方向是關注預期增速快、注重股東回報的軍工企業。
筆者統計了近三年累計分紅佔比高,預期增速較高的國防軍工上市公司,可以作為研究參考。這部分公司估值相對較高,更需要用增速的確定性來衡量、研究。
圖:部分分紅和增速均領先的軍工企業,來源:WIND
第三個方向是關注科技含量高的泛軍工上市公司。
當前國防信息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未來戰爭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化作戰,其中晶片、集成電路、通信、雷達等發展空間很大。這些和5G、晶片產業相關性極強,比如射頻晶片,不僅是5G時代的標配,也是相控陣雷達的工作核心,整個雷達系統射頻晶片佔比高,性能要求嚴苛。軍用飛機中顯控系統對GPU晶片要求也極高。等等。
這其中不少上市公司並未被劃分為國防軍工行業,而是分布屬於計算機、通信、新材料、光電子行業,通過軍民融合,或者民參軍,擁有一定比例的軍品訂單,其中部分公司科研投入大,技術含量高。不僅在軍工,而且在民品中也佔有相當的競爭優勢,發展空間更值得期待。不妨多方篩選、研究。
作者聲明:本人管理基金未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一家上市公司。亦不做任何個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