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媽祖信仰的意義

2020-12-21 燕子塢居士

打開微博,看到媽祖這個詞語上了熱搜,我頓了頓,反應過來,一如既往,點開評論看看,不出所料,圍繞迷信與否,雙方直接打起來口水戰,我想起來,劉濤復出不久,曾經飾演海神媽祖,漁民的女兒,生性善良,因為救助海上遇險的人員,不幸遇難,被玉皇大帝冊封為海神,享受萬家香火。

我們的祖先把作出貢獻的人追封為神,永遠紀念這種道德高尚,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我看來,海神媽祖崇拜寄託了信眾美好的祈願,也是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的精神內核,把這種民間信仰簡單的歸類於封建迷信,是無知,幼稚的想法,媽祖娘娘和保生大帝信仰,也是大陸與海外華人之間的文化紐帶,中華文明出海,根本離不開這些紮根在海外炎黃子孫心裡的文化紐帶,重新正視我們中華文明的民間信仰,不要再污衊它們,致使我們淪為文化難民,勿謂言之不預

相關焦點

  • 林國平 | 海神信仰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以媽祖信仰為中心
    主要從事中國民間宗教信仰和閩臺區域文化研究。摘要: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根本動因是海上貿易和海外移民,而精神支柱則是海神信仰。海神信仰貫穿於航海始終,它既反映了時人對海上巨大風險的畏懼心理,又體現了航海者藉助海神信仰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必勝信念,二者心態交織在一起,後者佔主導地位。
  • 【邊疆時空】林國平 | 海神信仰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以媽祖信仰為中心
    有人說閩人有一種特別喜歡冒險的基因,其實不然,閩人敢於冒險,與福建面向大海的地理環境、 相對先進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航道比較熟悉等有密切關係,還與閩人的眾多海神信仰有關。至於沒有記載的海神更多,沿海地區宮廟中供奉的神明多兼有保佑航海安全的職能。福建沿海地區不但海神眾多,而且海神信仰貫穿於航海乃至海外移民的始終。首先,遠航前要到海神廟祈求神明保佑航行平安。為了給航海者祈禱提供方便,沿海地區特別是港口碼頭建造大量的海神廟,其中媽祖廟最為常見。
  • 南安霞美龍山宮媽祖廟:海神信仰福氣長存
    在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遠遠就看到了媽祖石雕像屹立山頂。穿過媽祖山門,便到了龍山宮媽祖廟。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娘娘、湄洲娘媽等。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漁業生產及海事活動密切相關。漁民因海難喪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相傳媽祖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所以在她升天后立廟祭祀,並將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王仁財說。
  • 一個馬背上的民族,為什麼會信仰「海神媽祖」呢?
    真正意義上的南北差異是在北宋時期。北宋時,國家的財富收入已經大部分仰仗南方。北宋的經濟中心也徹底南移,他定都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其主要原因,就是江南漕運之便。而女真族滅北宋,則徹底拉開了南北方的經濟差距。當時的女貞族,是一個半遊牧名族。入據中原之後,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上都給中國北方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 南安霞美鎮長福龍山宮媽祖廟:海神信仰福氣長存
    勝跡名片  景點推薦  長福龍山宮媽祖廟位於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始建於明末清初時,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廟內祀奉「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媽祖主殿、拜亭、媽祖香閣、香爐、媽祖石雕像、媽祖宮戲臺、媽祖山門  昨日,記者驅車前往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遠遠就看到了媽祖石雕像屹立山頂。穿過媽祖山門,便到了龍山宮媽祖廟。在長福村老人協會副會長兼辦公室主任王仁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媽祖廟。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娘娘、湄洲娘媽等。
  • 天后廟與南海的海神信仰
    如今在中國沿海,最普遍的海神信仰是媽祖崇拜,這種海神信仰已有千年之久,但在此之前,沿海先民並沒有統一的海神崇拜。起初,海邊的人們認為主管海上事物的是祝融,司水火、司夏、司南嶽、司南海,被南海漁民奉為神明,即後來的南海神。宋代,官方與民間海上貿易空前繁榮,海神崇拜更加活躍。
  • 媽祖信仰 4399《海神》第三方社團公會系統首曝
    媽祖的信仰,英雄的聯盟,航海世界的超級艦隊,4399《海神》公會系統震撼登場。工會系統在4399《海神》中起到的作用很特別,可以通過工會的建築物來購買到一些遊戲商城以及其他系統項中買不到的東西。同時工會等級控制著工會人數和對玩家的自身利益。但是4399海神必須通過貢獻度來提升工會等級以及在工會建築中購買物品。
  • 北有碧霞元君,南有海神媽祖
    有關碧霞元君的故事如此之多可以看出古人對她的敬仰,其中北方地區對碧霞元君的信仰最虔誠。據傳,碧霞元君神通廣大,不但能夠保佑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而且對農耕、經商、旅遊、醫療乃至婚姻、孕產都有保護的作用。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遠萬裡到泰山祭拜這位泰山娘娘。關於碧霞元君有助孕產的說法,主要源於她的一對化身,子孫娘娘和眼光娘娘。
  • 湄洲媽祖一一媽祖信仰的發源地,成為國家祭祀,世界非遺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等地區信仰的海神,是歷代船工、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祗。相傳媽祖的真名為林默,又稱默娘,誕生於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 道教人物:海神媽祖
    媽祖的四位兄弟在各島之間做一些小本生意。突然有一天,媽祖在家裡若有所失,閉著眼睛睡了很長時間,父母都以為她得了急病,就大聲呼喚她,媽祖被喚醒時怨恨地對父母說:「你們為什麼不讓我保護我兄弟的平安呢?」父母不知其中變故,也不好細問。
  • 西方學者認為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是因為缺乏海神信仰?
    故而,其實中華文明自古以來便不缺乏海神信仰,自然也有各種與海神信仰有關的神邸。中國本土神話中的海神是誰?其實早在《山海經》中,就記載了四個海神,分別是東海海神禺虢(guó),南海海神不廷胡餘,北海海神禺強,西海海神弇(yǎn)茲(zī)。
  • 媽祖信仰在寧波
    北宋以後,媽祖信仰在浙東沿海廣為傳播,與當地的原始海洋文化結合,逐漸形成以媽祖崇拜為主體的民間祭祀習俗。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宋徽宗欽賜媽祖廟「順濟」廟額,從此媽祖信仰得到朝廷認可,媽祖成為中華民族的航海保護神。
  • [媽祖]海神媽祖與保生大帝
  • 關於這六個「媽祖信仰之最」 你都了解嗎?
    原標題:媽祖信仰之最海神媽祖信眾眾多,相比較其他女神信仰,有人總結出六個「媽祖之最」。海神媽祖信眾眾多,相比較其他女神信仰,有人總結出六個「媽祖之最」。媽祖尊稱最多。歷代官方對媽祖的尊稱有:夫人、靈惠夫人、昭應夫人、崇福夫人、善利夫人、靈惠妃、助順妃、英烈妃、慈濟妃、善慶妃,天妃、護國庇民天妃、感應聖妃,天后、天上聖母等。民間對媽祖的尊稱有:靈女、神女、龍女、海神、水神、海神娘娘、海上聖母、天后娘娘等;民間俗稱媽祖的有:媽祖、祖媽、娘媽、娘娘、祖姑、老媽、媽祖婆、老娘娘等。
  • 福建臺灣的媽祖廟,中國有多少人信仰媽祖呢?
    在福建閩南一帶,這裡的沿海地區人們信仰的是媽祖娘娘。媽祖本命林默,出生在福建,在潿洲島遇難,後人根據她的故事編了神話故事,從宋朝時候就開始信仰,經歷幾朝幾代,到了現代,信仰媽祖才繁榮了起來,也就是說,信媽祖始於宋,繁榮於現代,這也是中國唯一尊現代才重視的神仙。要說是媽祖是佛教嗎?
  • 淺談媽祖信仰在曹妃甸地區的傳承、表現與發展
    隨著元代初期「大開海運」,海神媽祖信仰在這裡興起。其後隨著各歷史時期航運的興衰,蠶沙口媽祖信仰起落浮沉,甚至宮廟毀廢。在如今開放發展的大形勢下,最終又得以復興。在這裡,媽祖信仰與航運興衰、與曹妃甸大港的開發建設,乃至與「一帶一路」的倡議精神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相通意義。
  • 「媽祖」東南亞華人的精神信仰,你知多少
    在廣東,福建,臺灣和東南亞各國,華人都非常信仰一個神:「媽祖」,在海外漂泊重回家鄉的人都要到媽祖神廟裡祭奠,有時候人們出海也要先拜一拜媽祖,為什麼要拜媽祖?媽祖究竟是誰?為何沿海居民出海都要祭拜她圖片來自網絡媽祖,本名林默(也有叫林默娘的)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目前,全世界45個國家和地區共有上萬座從湄洲祖廟分靈的媽祖廟
  • 媽祖信仰是屬於道教?還是獨立的宗教?或是佛教?
    近期六甲番人看到網上有朋友提問:媽祖是道教的神仙還是佛教的?而大部分朋友的回答是道教,小部分朋友回答是儒教,還有個別朋友回答超越宗教,這些回答都有道理,但是一般還是會認為媽祖是海神,是屬於道教的神仙。包括六甲番人家鄉在內的中國東南沿海及東南亞的人們尊稱媽祖為天后娘娘,幾乎每個東南沿海鄉鎮村落都有天后宮供奉媽祖,雖然有些天后宮旁的廟裡也會供奉觀音和關帝,但是大家還是偏向認為媽祖是屬於道教的神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媽祖是海神,是海上的守護神,能庇佑海路安全,也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
  • 閩北人為什麼也拜海神媽祖?原來如此!
    海神媽祖   眾所周知,媽祖是海神,   是公認的「海上女神」、「水上救星」,閩北內河的船工行舟,與海上航運有相似的危險,因此,發端於沿海的海上女神媽祖自然漸漸盛行於閩北,成了閩北航運的保護神。   水流所到之處,便有媽祖行到的足跡。據調查,閩北百多個鄉鎮中,凡面臨閩江幹(支)流的碼頭鄉鎮,幾乎都建有媽祖廟。南平安豐媽祖廟建於元大德五年(1301),是閩北最早的媽祖廟。
  • 海神媽祖是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她沒有救成功是哥哥還是父親?
    說起林默娘可能知道的人很少,但是一說媽祖很多人都知道,那媽祖是真的存在嗎?媽祖又稱「海神娘娘」,是海內外都信仰的一位神明之一,傳言林默娘生活在海邊,幼時出生時還不會哭泣,家裡都很著急,某次有個人來家裡,跟她說了海上有難,她就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