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霞美龍山宮媽祖廟:海神信仰福氣長存

2021-03-01 南安農商銀行

長福龍山宮媽祖廟位於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始建於明末清初時,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在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遠遠就看到了媽祖石雕像屹立山頂。穿過媽祖山門,便到了龍山宮媽祖廟。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娘娘、湄洲娘媽等。媽祖信仰產生在特殊的生態環境之下,與海洋漁業生產及海事活動密切相關。漁民因海難喪生者不可計數,所以希望有海上守護神庇佑安全。「相傳媽祖能言人間禍福,濟困扶危、治病消災,所以在她升天后立廟祭祀,並將她塑造成一位完美的女神。」王仁財說。

  媽祖主殿有180多平方米,由外及裡都散發著莊重輝煌的光彩,一眼看過去,屋頂上的雙龍戲珠以及大門前精心雕刻的石柱、牌匾上刻著的「天上聖母」四個大字都讓人嘆為觀止。走進主殿內,門內有一副對聯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長福福長長有福,神靈靈神神必靈。而主殿的正中央則供奉著媽祖神像,據王仁財介紹,這尊媽祖像是從明朝保留到現在的,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殿內還有一塊有關龍山宮媽祖廟重修記載的石碑。

  走出主殿,只見主殿對面是拜亭、香爐還有媽祖香閣。要說這香閣建築更是精緻耐看,雕刻十分精美。再過去便是媽祖宮戲臺,戲臺不僅面積大,而且還帶有400個座位。「這個戲臺每年都有30多個晚上在唱戲,特別是農曆三月廿三、九月初九這樣重要的日子更是熱鬧非凡。」王仁財說。在媽祖廟外還有一個寬闊的場地,這裡是老年人活動中心點,打球、跳廣場舞、下棋等都非常適合。

  據王仁財介紹,龍山宮媽祖廟是在1998年重修的,在2011年媽祖誕辰時舉辦過隆重的慶典儀式,香客至少來了2000多人,不僅有本地的,還有泉州、臺灣、印尼、新加坡等地的人前來進香,場面非常壯觀。「我們還計劃今年年底再建造兩個規模一樣的梳妝樓,置於戲臺前,需耗資100多萬元,將由本地鄉賢、華僑同胞以及老人協會來籌資。」王仁財說。

航拍霞美

來源:網絡

只要你持貼有(標誌)的

南安農商銀行「福萬通」卡到店消費就可以享受超值優惠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霞美折扣商家


我們已經開通留言功能歡迎大家在最底部留言

你留言引起大家共鳴          點讚夠多就送電影票

相關焦點

  • 南安霞美鎮長福龍山宮媽祖廟:海神信仰福氣長存
    勝跡名片  景點推薦  長福龍山宮媽祖廟位於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始建於明末清初時,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廟內祀奉「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媽祖主殿、拜亭、媽祖香閣、香爐、媽祖石雕像、媽祖宮戲臺、媽祖山門  昨日,記者驅車前往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遠遠就看到了媽祖石雕像屹立山頂。穿過媽祖山門,便到了龍山宮媽祖廟。在長福村老人協會副會長兼辦公室主任王仁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媽祖廟。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娘娘、湄洲娘媽等。
  • 南安霞美鎮長福龍山宮媽祖廟:海神信仰福氣長存
    勝跡名片  景點推薦  長福龍山宮媽祖廟位於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始建於明末清初時,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廟內祀奉「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媽祖主殿、拜亭、媽祖香閣、香爐、媽祖石雕像、媽祖宮戲臺、媽祖山門  昨日,記者驅車前往南安市霞美鎮長福村,遠遠就看到了媽祖石雕像屹立山頂。穿過媽祖山門,便到了龍山宮媽祖廟。在長福村老人協會副會長兼辦公室主任王仁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媽祖廟。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娘娘、湄洲娘媽等。
  • 天后廟與南海的海神信仰
    如今在中國沿海,最普遍的海神信仰是媽祖崇拜,這種海神信仰已有千年之久,但在此之前,沿海先民並沒有統一的海神崇拜。起初,海邊的人們認為主管海上事物的是祝融,司水火、司夏、司南嶽、司南海,被南海漁民奉為神明,即後來的南海神。宋代,官方與民間海上貿易空前繁榮,海神崇拜更加活躍。
  • 福建臺灣的媽祖廟,中國有多少人信仰媽祖呢?
    那麼媽祖到底屬於哪一派的呢?至今無人能答。有人說是道教的,因為道教有《天妃救苦靈驗經》,媽祖生前據說是不信仰任何教的,也就是說,媽祖自身自成一派,是沿海民眾的精神信仰,是平民百姓也是海神,媽祖代表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沿海漁民所敬仰的。
  • 林國平 | 海神信仰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以媽祖信仰為中心
    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最重要起點之一, 閩人不但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厥功至偉,而且還創造了包括媽祖在內的諸多海神。沒有海神信仰便不會有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沒有媽祖信仰就沒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延續與繁榮。至於沒有記載的海神更多,沿海地區宮廟中供奉的神明多兼有保佑航海安全的職能。福建沿海地區不但海神眾多,而且海神信仰貫穿於航海乃至海外移民的始終。首先,遠航前要到海神廟祈求神明保佑航行平安。為了給航海者祈禱提供方便,沿海地區特別是港口碼頭建造大量的海神廟,其中媽祖廟最為常見。
  • 福建臺灣的媽祖廟,中國有多少人信仰媽祖呢?
    那麼媽祖到底屬於哪一派的呢?至今無人能答。有人說是道教的,因為道教有《天妃救苦靈驗經》,媽祖生前據說是不信仰任何教的,也就是說,媽祖自身自成一派,是沿海民眾的精神信仰,是平民百姓也是海神,媽祖代表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沿海漁民所敬仰的。
  • 林國平 | 海神信仰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以媽祖信仰為中心
    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最重要起點之一, 閩人不但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厥功至偉,而且還創造了包括媽祖在內的諸多海神。沒有海神信仰便不會有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沒有媽祖信仰就沒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延續與繁榮。至於沒有記載的海神更多,沿海地區宮廟中供奉的神明多兼有保佑航海安全的職能。福建沿海地區不但海神眾多,而且海神信仰貫穿於航海乃至海外移民的始終。首先,遠航前要到海神廟祈求神明保佑航行平安。為了給航海者祈禱提供方便,沿海地區特別是港口碼頭建造大量的海神廟,其中媽祖廟最為常見。
  • 從媽祖廟到天后宮 《媽祖》解讀中國「海洋信仰」
    從遍布我國各地的媽祖廟、天后宮可以看出媽祖信仰在我國的傳播之廣,影響之深。而大型神話劇《媽祖》的開拍則對媽祖文化中的中國「海洋信仰」做出了全新影視解讀。出品方表示:「媽祖信仰代表著中國的海洋文明,其中蘊含的中國走海人的開拓冒險精神,是任何陸地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 長汀天后宮:為何這個內陸小城裡,有個供奉海神媽祖的廟?
    所以,內陸很少有人能說得清,媽祖娘娘是何方神聖。媽祖信仰的歷史很悠久了,大約起源於北宋,到現在有一千多年了。她是東南沿海的百姓所信奉的海神,在百姓眼中,她善良而慈愛,能保護海上行船的人平安順利。面對大海的洶湧洪波,行船的人很容易產生無助膽怯的情緒。所以,百姓們信之甚篤,出海前總要向媽祖禱祝,希求在海上順風順水,然後平安歸來。
  • 長汀天后宮:為何這個內陸小城裡,有個供奉海神媽祖的廟?
    所以,內陸很少有人能說得清,媽祖娘娘是何方神聖。媽祖信仰的歷史很悠久了,大約起源於北宋,到現在有一千多年了。她是東南沿海的百姓所信奉的海神,在百姓眼中,她善良而慈愛,能保護海上行船的人平安順利。面對大海的洶湧洪波,行船的人很容易產生無助膽怯的情緒。所以,百姓們信之甚篤,出海前總要向媽祖禱祝,希求在海上順風順水,然後平安歸來。
  • "2018年長島千年媽祖因緣金身赴臺結緣會親活動"在廟島顯應宮啟動
    如今,「凡是有舟楫穿梭的港口碼頭,凡是有潮漲潮落的海灣漁村,處處都可追尋媽祖廟香菸嫋嫋,天天都能聆聽林默娘神奇傳說」,大陸先民將媽祖信仰帶到臺灣鄉間村裡,南來北往的商船也將海神娘娘引到扼守渤海的長島,這便成為長島與臺灣「兩岸一家親」的真實見證。長島縣民禮拜廟島千年金身媽祖分身。
  • 【邊疆時空】林國平 | 海神信仰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以媽祖信仰為中心
    至於沒有記載的海神更多,沿海地區宮廟中供奉的神明多兼有保佑航海安全的職能。福建沿海地區不但海神眾多,而且海神信仰貫穿於航海乃至海外移民的始終。首先,遠航前要到海神廟祈求神明保佑航行平安。為了給航海者祈禱提供方便,沿海地區特別是港口碼頭建造大量的海神廟,其中媽祖廟最為常見。
  • ...重慶居然有一座祭拜海神媽祖的天后宮,很多老重慶都不知道在哪裡
    天后宮,或者媽祖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東南沿海的朋友而言,更是世世代代的信仰,全國叫得上名的天后宮不下100座,連海外很多國家都建有,天后宮或媽祖廟貢奉的均是媽祖林默,她是歷代航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 海神媽祖信仰的意義
    打開微博,看到媽祖這個詞語上了熱搜,我頓了頓,反應過來,一如既往,點開評論看看,不出所料,圍繞迷信與否,雙方直接打起來口水戰,我想起來,劉濤復出不久,曾經飾演海神媽祖,漁民的女兒,生性善良,因為救助海上遇險的人員,不幸遇難,被玉皇大帝冊封為海神,享受萬家香火。
  • 媽祖信仰在南海
    宋元時代媽祖信仰已擴布到南海。自宋元以後的民間傳說中提升起來的媽祖海神,從莆田流播到中國東南海域再拓展到環中國海海域,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海神。
  • 深處內陸的重慶居然有一座祭拜海神媽祖的天后宮,很多老重慶都不...
    天后宮,或者媽祖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東南沿海的朋友而言,更是世世代代的信仰,全國叫得上名的天后宮不下100座,連海外很多國家都建有,天后宮或媽祖廟貢奉的均是媽祖林默,她是歷代航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 媽祖為什麼成為了中國海神的象徵?
    特別是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奉使高麗安然返國後,船中有莆人李根向朝廷奏陳系媽祖顯靈相助,請求封賜,於宋廷即賜封媽祖順濟廟額,得到了公開承認與推廣,逐漸成為全國性的信仰。這其中的推廣發展媒介,除來自朝廷的不斷加封,達官顯貴與富豪的獻地立祠創廟外,還有如下傳播媒介:首先是船員、漁民和海商。
  • 地理丨媽祖信仰的歷史人文地理變遷:來自中國海神的精神安慰與政治...
    如今,全世界媽祖廟共計5000多座,信徒超2億人。針對歷史上是否確有媽祖其人,長期以來存在這樣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北宋初年湄洲嶼林氏女,名默,小名默娘,死後多次顯聖而被民眾建祠祭拜,被尊稱媽祖;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媽祖是民眾將海神身世具體化的結果,是出於民間心理需要。
  • 山東沿海的媽祖信仰
    在我國民間,神的信仰多種多樣: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海有海神……而每種神又常有多個。比如海神,歷史上就有禺虢、禺疆、不廷胡餘、弇茲、龍王、媽祖、佛爺、陽主等。山東省沿海漁民信仰的海神主要是龍王和媽祖。相比較而言,人們對媽祖的信仰更為具體,更為廣泛,媽祖的影響也更大一些。
  • 海神媽祖信仰的意義
    打開微博,看到媽祖這個詞語上了熱搜,我頓了頓,反應過來,一如既往,點開評論看看,不出所料,圍繞迷信與否,雙方直接打起來口水戰,我想起來,劉濤復出不久,曾經飾演海神媽祖,漁民的女兒,生性善良,因為救助海上遇險的人員,不幸遇難,被玉皇大帝冊封為海神,享受萬家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