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貿市場的文明集市建設素描

2020-12-14 地方觀察

——湖南省桂陽縣五雲觀農貿市場文明集市建設紀實

菜市場就像是一座城市的素顏照,在這裡往往可以了解這座城市的原生態面貌。近年來,桂陽縣五雲觀農貿市場,按照「掃乾淨、擺整齊、守秩序、講文明」的總要求,依託「誠信經營示範戶」、「星級經營戶」評選活動,突出文明集市建設,市場服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呈現交易活躍、秩序良好、經濟繁榮的文明新氣象。

提質擴容,建設標準化的農貿市場

桂陽縣五雲觀農貿市場始建於1986年,是桂陽縣第二個大型農貿市場,位於桂陽縣北關一帶人口密集的老城區蔡倫北路五雲觀井旁。以前這裡地勢低洼,常年汙水橫流,禽畜糞便隨處可見,臭不可聞,佔道經營、馬路市場、私搭亂建的現象司空見慣,攤位與顧客互相擁擠,車輛與人群險象環生,群眾苦不堪言。管理上的欠缺,導致高端商戶不願入駐,顧客也往往是收入相對較低的人群,五雲觀市場成了桂陽的低端市場,市場發展空間受到嚴重製約。

縣委縣政府看到這一現狀,決定全面改造五雲觀農貿市場,提質擴容,把其打造成一個符合城市標準化的農貿市場,並全面改變市場管理與營銷模式,來一次鳳凰涅磐。

該縣投入7200萬元,重建五雲觀市場。經提質改造後於2018年底復市。新的市場總用地面積10642平方米,設置了7000平方米的生鮮農貿區、3400平方米的服裝貿易區、6600平方米的生活超市區,有商鋪140個、攤位173個。還有700平方米免攤位費的自產自銷區,可容納600以上菜農,兼顧了城區周邊菜農,哪怕賣幾斤自種小菜的大嬸也找到了自己的落腳點。市場內有肉食、水產、水果、蔬菜、糧油、成衣、百貨等10餘個行業,商品種類齊全,商品碼放整齊有序,實現了市民一站式購足的願望。市場內還設置了200多個機動車位,道路寬闊、平整、乾淨,人流與車輛互不幹擾,購物便利順暢。

強化管理,建設秩序良好的文明集市

提質擴容後,市場管理的改革也勢在必行。縣市場服務中心黨建先行,他們把支部建在市場管理所,黨員事事帶頭,時時帶頭,工作人員全面提升職業技能與服務水平。比如,先進的消防設施對幹部職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位綜合素質高的同志通過學習,考取了消防職業資格證書,擔任消防技術員。為了與市場人員流動保持一致,他們每天7點半就上班了,部分人員到晚上9點才能下班。

他們還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等相關理念的宣傳與引導。市場電子宣傳屏每天滾動播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內容,市場醒目位置都設置了市民文明公約、健康教育和誠信經營等各種公益廣告、市場管理制度及便民服務等宣傳展板。

為了從根本上扭轉以前市場亂象,他們扭住市場制度化建設這個牛鼻子,出臺了市場精細化管理辦法,該辦法分四章,內容有總則、準入市場經營規範、精細化管理細則、考核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市場的日常管理,規範經營行為,維護經營秩序,保障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諧的市場環境。他們還與經營戶籤訂了《市場規範經營承諾書》,進一步落實了鋪前「三包」、誠信經營、食品安全等方面規章制度。

引進專業化的物業管理是五雲觀市場在管理上的又一項重要改革。他們把市場保潔、停車場管理、門衛值班等工作承包給湖南陽泰物業公司,解決了市場管理上的難點問題。引進物業不等於放手不管,市場工作人員隨時要對經營戶「三包」等情況和物業工作情況進行日常督查和每晚8點半的檢查。

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他們在市場內廣泛開展「誠信經營示範戶」「星級經營戶」的培育和評選。每季度評選一次「誠信經營示範戶」「星級經營戶」,授予流動紅旗,給予500元獎勵,一年中三次被授予流動紅旗的,獎勵1000元,合同期滿享受優先租賃權,極大調動了廣大經營戶守信守法意識,增強了經營戶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職業道德理念。

突出服務,建設繁榮和諧的營銷關係

市場管理重點在於服務水平。該市場在市場進出口設置了學雷鋒志願者服務崗,在市場主要位置為顧客設置了公平秤,為經營戶準備了貨物拖車,為熟食交易區提供了「防蠅、防塵、防鼠」設施,為冷凍食品經營戶配備了7臺專用冷櫃。根據需要,市場還成立了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重點化解經營戶與顧客之間在交易過程中遇到的糾紛。

縣市場服務中心把經營戶當成自己的家人,切實解決他們在生活和經營中的實際問題。疫情期間,該市場為所有經營戶免除了3個月的租金,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2019年周某在進貨途中發生車禍,一時沒有救治資金,縣市場服務中心立即借給他10萬元用於生命搶救。賀某患直腸癌,家裡生活較為困難,縣市場服務中心為其減免了2萬元的攤位押金。盧某患肺癌,也受到了2.4萬元門面押金的減免。袁某在不小心在市場上摔斷了腿,花去了一大筆治療費。袁某生活較為困難,卻始終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多次被授予「誠信經營示範戶」流動紅旗,縣市場服務中心領導親到其病房慰問,並贈予2000元慰問金,表示對其誠信經營的肯定。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所有經營戶都把市場當成自己的家,他們心裡暖融融的。

注重安全,建設生命至上的平安集市

該市場非常注重平安建設,一是重食品安全,二是重消防安全,三是重生命財產安全。專職工作人員每天開展蔬菜農藥殘留量檢測,並當天公示檢測結果。積極配合縣市場質量監督局,切實加強對水產、冷凍、肉類等進貨渠道的監管。活禽區實行活禽存欄、宰殺、銷售分區隔離;汙水、汙物每天都要進行無害化處理,每天都要衝洗門面,每周都要對市場進行一次大的衝洗。消防通道嚴禁亂停亂放和佔道經營,消防設施和消防隱患每月一排查,消防應急每年一演練。市場內合理設置無死角的監控探頭,經營戶晚上都不用收攤,貨物無遺失被盜現象,小偷小摸幾近絕跡。2018年復市以來,該市場沒有發生一起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事故,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生命財產安全事故。

疫情期間,在縣新冠肺炎指揮部的領導下,縣市場服務中心積極應對,農曆新年即迅速關停了包括五雲觀市場在內的縣內所有市場,並進行全面消殺。工作人員放棄新年假期嚴防死守,杜絕了私自經營的現象。復市後,市場內常態化防控,每晚進行消殺,每天堅持對顧客和經營戶進行體溫檢測。嚴防死守的態勢下,桂陽未發生一例新冠病例。

該市場復市兩年來,環境舒適、秩序良好,仿佛吹過一股清新的空氣。市民評價該市場「通道寬、衛生好、秩序好、治安好,在整個郴州市都算得上是一流的農貿市場」。據了解,該市場每天人流量達3-5萬,年銷售額4億以上。該市場連年獲得縣商務系統先進單位,2019年獲市級「文明集市」稱號。(張青山 張日生)

責編:肖愛斌

相關焦點

  • 霑益白水: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推動文明城市創建
    農貿市場一直是白水鎮創文工作的短板和難點,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白水鎮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推動農貿市場規範化和現代化建設,著力解決白水鎮農貿市場缺乏、食品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使農貿市場成為促進農村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資源深加工,發展和繁榮第三產業
  • ...文明窗口單位、文明風景旅遊區、文明集市、文明餐飲示範店公示...
    根據湘文明委〔2013〕2號和湘文明委〔2019〕6號文件精神,經湖南省文明委第二十七次全體會議審議、省文明委領導同意,現對2019年湖南省文明社區(小區)、文明窗口單位、文明風景旅遊區、文明集市、文明餐飲示範店名單予以公示,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接受廣大群眾監督。如有意見和建議,可通過信函、電話等方式自公示之日起向湖南省文明辦反映。
  • 市投集市豐樂農貿市場店開業,鄭州智慧農貿市場再添「新丁」
    相較於傳統農貿市場,市投集市除了配套便民服務和智慧化管理系統,其國有公益屬性也讓菜價更加回歸民生。事實上,以國企「市投集市」為代表的一場「菜場革命」正在鄭州的各個菜市場中悄然展開。「場景+數據」,菜市場大變樣6月6日上午,市投集市豐樂農貿市場店正式營業。市投集市豐樂農貿市場店以「公益性、標準化、規範化、智慧化」為宗旨,著力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圏」。該市場總面積4000㎡,設置固定攤位65個,可安置200餘人實現再就業。
  • 鄭州27家農貿市場被評為「紅榜」市場:老集市、國盛四大街農貿市場...
    戰「疫」期間,因為表現突出,企業經營講信用,鄭州27家農貿市場出現在鄭州疫情防控工作社會信用紅榜名單中。5月7日,鄭州市疫情防控期間社會信用市場「紅黑榜」名單公布。該名單由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發布,包含了老集市、國盛四大街農貿市場、市投集市等明星市場。
  • 文明之花 香飄銅州——北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素描
    北流此次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也是首創首成。全國文明城市的牌最「亮」最「重」,創建難度最高最大,首輪參加創建的北流面臨太多挑戰!然而,不怕難、不懈怠的北流人更是意識到,文明城市創建對於北流是一個重大機遇,既是增強市民城市意識、環境意識和文明意識的過程,也是推動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繁榮發展的過程。
  • 加快農貿市場建設發揮惠民利民作用
    曾廣霞一直從事於農產品加工與銷售行業,十分關注城市內的農貿市場建設。為打造文明誠信市場,助力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在各級政府部門和經營商戶的支持與配合下,曾廣霞於2018年投資3000多萬元,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規格的要求,用一年時間建成一家現代化農貿市場,其智慧高效、管理規範、舒適便民、安全可溯,讓顧客無後顧之憂、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 管好集市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集貿市場也是體現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市民每天安心買菜的背後,是高效的管理、嚴格的監管,還有市場攤販、市民共同的努力。「這幾年市場保潔、管理力度明顯增強了,我們做完買賣也會主動打掃一下攤位,乾乾淨淨的,生意也好做。」在篆新集貿市場經營花店的王先生說。
  • 常德這些單位、社區、景區、集市獲評省級文明稱號,有你單位不
    2019年湖南省文明社區(小區)、文明窗口單位、文明風景旅遊區、文明集市、文明餐飲示範店公示公告根據湘文明委〔2013〕2號和湘文明委〔2019〕6號文件精神,經省文明委第二十七次全體會議審議、省文明委領導同意,現對2019年湖南省文明社區(小區)、文明窗口單位、文明風景旅遊區、文明集市、文明餐飲示範店名單予以公示
  • 鄭州農貿市場「紅黑榜」公布 有沒有你去買菜的那家?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愛琴)昨日,記者從市市場發展中心獲悉,2020年上半年鄭州市商品交易市場誠信建設「紅黑榜」名單已於近日公示,共有20家市場榮登「紅榜」,一家市場上了「黑榜」。為切實推動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市場主體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文明經營意識,維護市場正常秩序,樹立行業示範典型,褒揚誠信、懲戒失信,促進全市市場健康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誠信公平、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根據《鄭州市市場發展局關於印發鄭州市商品交易市場誠信建設「紅黑榜」發布制度的通知》(鄭市發〔2018〕18號)文件精神,市市場發展中心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2020年上半年「
  • 1075㎡海島農貿市場改造,量身定製的珠澳風景線
    1075㎡海島農貿市場改造,量身定製的珠澳風景線民以食為天 ,作為老百姓日常菜籃子來源的農貿市場(菜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上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老百姓的菜籃子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一個發展歷程。
  • 溫縣農貿市場體系建設招商協調會召開
    9月4日下午,溫縣農貿市場體系建設招商協調會召開。縣領導毛文明、李備戰、王詠生、楊有軍出席會議。 溫縣農貿市場體系建設招商協調會現場
  • 「全國文明城市」珠街街道農貿市場「變形記」!
    「鄉街子」搖身一變農貿市場,划行規市,秩序井然,2020年拍於麒麟區珠街街道。2019年3月,在區委政府的高度關心下,街道採取宣傳發動、集中整治、鞏固成果「三步走」的方式,凝心聚力,重拳出擊,鐵腕整治中心集鎮「髒、亂、差、堵」等頑疾。
  • 哈密:寶農農貿市場周末集市 平穩有序「趕大集」
    近日,哈密市星期天市場、鄉村集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陸續恢復開市。5月 3日上午,在寶農農貿市場周末集市,消費者在「戴好口罩、注意保持距離」的引導聲中有序進入市場。市場裡,花草、樹苗、活禽、蔬菜、服裝、百貨、日雜、奇石、水果等一應俱全,琳琅滿目的商品供消費者選擇。
  • 做好農貿市場可行性報告,建設高品質農貿市場
    做好農貿市場項目開發建設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項目成敗的先決條件,農貿市場項目建設的可行性研究是項目立項階段重要的調研分析文件,信息量和工作量都相當大,是決策項目是否開發建設的主要依據。農貿市場可行性報告是通過可行性調研對項目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預測,根據國家對農貿市場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工作範圍和深度的規定,結合所在區域農貿市場工程建設的總體戰略,對農貿市場工程建設項目的提出、整體定位和建設條件進行論證,並對建設規模、建設方案、樣本工程建設、招投標、環境評價、勞動安全與消防、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實施進度、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及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了綜合研究、分析和評價,為項目決策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
  • 整治農貿市場「髒亂差」,打造城市新風貌!
    縣市場監管局在「管集市」專項行動中,以「乾淨整潔、規範有序」為導向,力破「髒、亂、差」,狠抓農貿市場環境衛生、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禁止野生動物銷售、活禽交易監管、周邊環境提升改造等六項重點工作,「管集市」專項行動有序推進,成效明顯。
  • 崑山市完成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61家
    摘要:今年以來,崑山市市場監管局緊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決勝戰目標要求,勇挑「熱血尖兵」責任擔當,倡導文明理念,形成文明習慣,共同提升全社會文明素養。
  • 南華這兩家農貿市場改造升級啦!
    ,不僅能讓大家買得安心又放心,更能反映一個城市的品位,為了提升城市形象,紮實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南華縣對北城農貿市場和龍泉農貿市場進行提升改造,通過整治市場安全隱患,全面改善農貿市場經營環境,切實改善民生。
  • 西湖區這些農貿市場玩出了花樣
    駱家莊農貿市場駱家莊農貿市場的前身是駱家莊鎮集市,2015年1月,駱家莊農貿市場提升改造列入市區街道「2015實事項目」。市場面積4800方,場內經營戶198戶,主要經營蔬菜、肉等十二大類,主要供應周邊社區約5萬居民。
  • 松臺農貿市場被評為省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
    近日,小布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我市鹿城松臺農貿市場被評為省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這是我市首個浙江省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也是省內第4家成功創成的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以區農貿市場智慧管理指揮中心為主平臺、基層市場監管所監控系統為次平臺、農貿市場監控室為三級平臺的多級聯網智慧監管體系,實現松臺農貿市場層層監管。松臺農貿市場實行經營戶「12分倒扣退市機制」,推動經營戶由「被動管理」向「主動規範」轉變。
  • 鄭州市積極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
    昨日獲悉,近年來,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高質量落實「十三五」市場建設發展規劃。截至目前,全市主城區擁有農貿市場148家,其中改造、新建105家,市民「菜籃子」更豐富,日常生活更幸福。  「菜品新鮮,品類豐富,價格公道,公益化農貿市場,讓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昨日,在二七區市投集市丹楓路店,前來買菜的張先生對該市場的軟硬體設施和管理理念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