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27家農貿市場被評為「紅榜」市場:老集市、國盛四大街農貿市場...

2020-12-17 瀟湘晨報

戰「疫」期間,因為表現突出,企業經營講信用,鄭州27家農貿市場出現在鄭州疫情防控工作社會信用紅榜名單中。

5月7日,鄭州市疫情防控期間社會信用市場「紅黑榜」名單公布。該名單由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發布,包含了老集市、國盛四大街農貿市場、市投集市等明星市場。具體名單如下:

紅榜(27家)

中原區5家:國大四季鮮工人路店、白莊農貿市場、淮河西路農貿市場、老集市農貿市場、老市場農貿市場

二七區4家:市投集市、丹尼斯全日丹安康路店、丹尼斯全日丹南彩路店、丹尼斯全日丹碧雲路店

金水區4家:經八路海鮮農貿市場、國大四季鮮經五路店、緯四路農貿市場、燕莊農貿市場

管城區2家:紫東路農貿市場便民服務中心、國大四季鮮農貿市場(商城路店)

惠濟區3家:劉砦農貿市場、鄭州智慧農產品綜合中心、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

經開區4家:民樂集農貿市場、東盛農貿市場、國聯農貿市場、利明農貿市場

高新區3家:科學大道農貿市場、龍匯農貿市場、銀合農貿市場

鄭東新區1家:利農農貿市場

航空港區1家:永年農貿市場

黑榜:無

【來源:河南商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鄭州農貿市場「紅黑榜」公布 有沒有你去買菜的那家?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愛琴)昨日,記者從市市場發展中心獲悉,2020年上半年鄭州市商品交易市場誠信建設「紅黑榜」名單已於近日公示,共有20家市場榮登「紅榜」,一家市場上了「黑榜」。為切實推動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市場主體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文明經營意識,維護市場正常秩序,樹立行業示範典型,褒揚誠信、懲戒失信,促進全市市場健康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誠信公平、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根據《鄭州市市場發展局關於印發鄭州市商品交易市場誠信建設「紅黑榜」發布制度的通知》(鄭市發〔2018〕18號)文件精神,市市場發展中心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2020年上半年「
  • 業主下單、農貿市場免費送到家!鄭州34家農貿市場推出「0距離...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小區業主下單,農貿市場根據訂單配貨,負責免費配送到家,業主再以掃碼形式領取,或者通過物業領取,這就是為了應對疫情影響下的社區「0距離」配送服務。
  • 鄭州這34家農貿市場可「零距離」配送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李錚近日,記者從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獲悉,鄭州可「零距離」配送的農貿市場已增至34家。據了解,為了解決疫情期間市民外出採購蔬菜需求,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聯合鄭州多個轄區辦事處、社區物業展開「零距離」配送服務,第一個投放試點已於1月29日在河南省水利二局家屬院啟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4家農貿市場提供「零距離」配送服務,為疫情期間市民的菜籃子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零距離」配送服務共有三種方式。
  • 鄭州「紅榜」菜市場,蔬菜一應俱全,再也不用擔心買不到好菜了
    在鄭州,你除了要知道許多好吃的美食,許多好吃的店之外,還有一個你必須知道的東西,那就是菜市場。不管如何生活,總是免不了做菜。而「紅榜」菜市場不論是在市場的管理方面,還是蔬菜瓜果的質量方面都是比較有保證的。
  • 市投集市豐樂農貿市場店開業,鄭州智慧農貿市場再添「新丁」
    相較於傳統農貿市場,市投集市除了配套便民服務和智慧化管理系統,其國有公益屬性也讓菜價更加回歸民生。事實上,以國企「市投集市」為代表的一場「菜場革命」正在鄭州的各個菜市場中悄然展開。「場景+數據」,菜市場大變樣6月6日上午,市投集市豐樂農貿市場店正式營業。市投集市豐樂農貿市場店以「公益性、標準化、規範化、智慧化」為宗旨,著力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圏」。該市場總面積4000㎡,設置固定攤位65個,可安置200餘人實現再就業。
  • 鄭州34家農貿市場包配送
    2月11日,記者從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4家農貿市場提供「零距離」配送服務,日配送量達57.5噸,惠及全市40萬餘人。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積極引導市區各農貿市場開展「零距離」配送業務,只要在配送覆蓋區域範圍內,市民便可在小區投放點自助購買,還可以通過社區微信群接龍報單或藉助美團、京東等平臺下單配送,實現足不出戶、新鮮到家。
  • 鄭州「紅榜」菜市場裡有各種各樣的蔬菜
    在鄭州中,除了知道許多美味食品和許多美味商店之外,還有一個東西你必須知道,那就是食品市場。不管如何生活,烹飪是不可避免的。「紅榜」菜市場在市場管理和果蔬質量方面更有保障。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鄭州菜市場「紅榜」。其中中原區有五個菜市場,分別是國立大學四季鮮工人路店、白莊農貿市場、淮河西路農貿市場、老市場農貿市場和老市場農貿市場。二七區的四個市場分別是市場投資市場,丹尼斯全天丹安康路商店,丹尼斯全天丹南色路店和丹尼斯全天丹碧雲商店。
  • 鄭州繪製出「買菜地圖」 可掃二維碼查看 已有農貿市場126家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李興佳  過去的2018年,鄭州市民的「菜籃子」有了新變化。新的更具時尚範兒的農貿市場建成開業了,比如全日丹集市;老的舊的農貿市場退出了,比如外遷的陳寨蔬菜批發市場、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
  • 市中區四個農貿市場被評為濟南市精品示範農貿市場
    近日,濟南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2019年度精品示範農貿市場名單,市中區郎茂山農產品市場、中海社區B3農貿市場、中海國際社區A5便民服務中心、七裡山便民市場被評為2019年度濟南市精品示範農貿市場,每個市場獲獎金6萬元,市中、歷下精品示範農貿市場數量在全市排名並列第一。
  • 松臺農貿市場被評為省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
    近日,小布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我市鹿城松臺農貿市場被評為省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這是我市首個浙江省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也是省內第4家成功創成的五星級文明規範市場。近三年來,我市共投入9.78億元資金,對450家農貿市場進行了改造升級,改造面積達83.97萬平方米,市場面貌有了跨越式的提升,為創建放心農貿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 鄭州市積極推進農貿市場改造提升
    昨日獲悉,近年來,鄭州市市場發展中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高質量落實「十三五」市場建設發展規劃。截至目前,全市主城區擁有農貿市場148家,其中改造、新建105家,市民「菜籃子」更豐富,日常生活更幸福。  「菜品新鮮,品類豐富,價格公道,公益化農貿市場,讓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昨日,在二七區市投集市丹楓路店,前來買菜的張先生對該市場的軟硬體設施和管理理念讚不絕口。
  • 一個農貿市場的文明集市建設素描
    ——湖南省桂陽縣五雲觀農貿市場文明集市建設紀實菜市場就像是一座城市的素顏照,在這裡往往可以了解這座城市的原生態面貌。近年來,桂陽縣五雲觀農貿市場,按照「掃乾淨、擺整齊、守秩序、講文明」的總要求,依託「誠信經營示範戶」、「星級經營戶」評選活動,突出文明集市建設,市場服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呈現交易活躍、秩序良好、經濟繁榮的文明新氣象。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生死農貿市場
    這個調研團赴武漢調研的重點內容是,了解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市場環境衛生整治及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彼時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已經處於風口浪尖。2019年12月31日,武漢衛健委通報出現27例新冠肺炎病例的當天,《中國新聞周刊》曾探訪華南海鮮市場。
  • 慈谿市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成效「四色榜單」來了,30家被亮紅燈!
    慈谿市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成效「四色榜單」來了,30家被亮紅燈!>今天上午,慈谿市垃圾分類辦發布了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成效「四色榜單」。榜單上可以看到,在全市76家主要農貿市場中,僅有5家質量良好亮起綠燈,另有30家質量差評亮起紅燈。
  • 隨著升級改造不少農貿市場有了新變化,鄭州這家智慧農貿市場雞和...
    大河網訊(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吳軍)7年來,鄭州的顏值越來越高。這得益於農貿市場提升改造,菜市場由以往的「髒亂差」變身為「新靚美」。過去的菜市場人人都會繞道而行,如今改造後的農貿市場幾乎成了新的休閒場所,裝有中央空調,冬暖夏涼,還有「共享廚房」。
  • 農貿市場+網際網路:鄭州逾230家批發市場完成外遷及升級改造
    昨日,在鄭州市市場協會、鄭州市市場研究院2018年度工作會議上,全市各大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負責人及金融業等近500人齊聚一堂,共謀市場發展大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貴欣、市政協副主席吳曉君出席會議。會上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完成外遷和改造提升專業批發市場230餘家,騰出城區土地3萬餘畝。
  • 鄭州農貿市場大整容 造價近千萬
    【探訪工人路農貿市場】造價900萬元,要建中央廚房,豪華範兒十足今年已經有農貿市場建成並開業。比如,九月份河南商報記者探訪的田園農貿市場,位於永平路康平路附近,投資800萬元,配備有電梯、免費停車位等,被稱為鄭州最豪華的菜市場。11月,河南商報記者探訪了另外一家菜市場,同樣是高大上和豪華——工人路農貿市場。
  • 西湖區今年改造15家農貿市場 翠苑市場要重建
    浙江在線06月04日訊 西湖區23家農貿市場,去年改造了東山弄、古蕩、政苑農貿市場3家,今年爭取改造15家。剩餘5家列入明年計劃。  這15家農貿市場是:王家弄農貿市場、文三農貿市場、文二農貿市場、競舟路農貿市場、益樂農貿市場、轉塘農貿市場、留下農貿市場、袁浦農貿市場、三墩第二農貿市場、龍塢農貿市場、周浦農貿市場、慶豐農貿市場、嘉綠苑農貿市場、三墩第三農貿市場、府苑農貿市場。  王家弄農貿市場建在松木場社區,有15年歷史,排水系統年久失修,市場通風也不好,這兩大問題這次重點改造。
  • 海口33家市場逐步建設「智慧農貿市場」
    原標題:海口33家市場逐步建設「智慧農貿市場」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2018年海南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要點》。《要點》明確,加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步伐,全省76家約27萬平方米老舊農貿市場年底前完成升級改造;結合海口市肉菜追溯體系二期項目建設,擴大電子結算試點範圍,在海口市33家農貿市場中逐步推行「智慧農貿市場」建設。 《要點》提出,要制定生豬屠宰標準化建設活動實施方案,組織開展生豬屠宰標準化建設活動。
  • 哈密:寶農農貿市場周末集市 平穩有序「趕大集」
    近日,哈密市星期天市場、鄉村集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陸續恢復開市。5月 3日上午,在寶農農貿市場周末集市,消費者在「戴好口罩、注意保持距離」的引導聲中有序進入市場。市場裡,花草、樹苗、活禽、蔬菜、服裝、百貨、日雜、奇石、水果等一應俱全,琳琅滿目的商品供消費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