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真的存在!史上最大食肉動物,生活於2200萬年前的肯亞

2020-12-20 醬知兒

「戰狼」真的存在。科學家在肯亞找到一種外號「warg」的巨獸,它重達1500千克,是史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

在《指環王》中,作者J·託爾金描寫了一種生活在迷霧山脈中的尖齒狼似的野獸「warg」;在《魔獸世界》中,獸人的坐騎——座狼(warg)也稱戰狼;而中國人最熟悉的電影《戰狼》,英文名就叫「warg」。

這種新發現但現已滅絕的食肉動物,大約22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肯亞。地球上如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是北極熊,但戰狼比北極熊大多了,它重達1500千克,鼻至臀2米4,爪至背1米2,一款大自然出產的優秀捕獵機器。

作為超級捕食者,戰狼有非常鋒利和駭人的牙齒,這意味著它能夠輕鬆殺死獵物,並從肉中獲取所需的任何營養。

研究人員稱,這位新發現的動物殺手,外號叫「warg」,但在斯瓦希裡語中意為「來自非洲的大獅子」。北卡羅來納州杜克狐猴中心的化石靈長類部門的研究員馬特·博爾斯說,戰狼比現代獅子大得多。

「我們在斯瓦希裡語中將它命名為『大獅子』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在其古老的生態系統中扮演了類似獅子的角色,」博爾斯說:「飢腸轆轆時,戰狼會吃掉任何動物,包括古代河馬、原始大象和巨型蹄兔(蹄兔看起來像脾氣暴躁的兔子,它們在遠古非洲充當斑馬和羚羊的角色)。」

「與現代食肉哺乳動物相比,戰狼的頭部看起來有點太大了,就像一個非常暴力的卡通人物。」博爾斯補充道。

在奈洛比國家博物館,博爾斯發現了戰狼的遺骸,當時他正在研究鬣齒獸科(hyaenodonts)動物的演變,這是一群在中新世時代生活在非洲、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食肉哺乳動物,存在時間約為2300萬到500萬年前。

「當時是午休時間,我決定打開一些其他的抽屜來了解冰河時代的食肉動物,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下巴。根據牙齒的結構,我知道這是一個鬣齒獸科的生物,但我不知道這個標本到底代表了什麼具體動物。」

博爾斯向史蒂文斯求救,後者是俄亥俄大學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教授,他發現博爾斯找到的下顎很大,無法與其近親相配,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新的生物。

博爾斯表示,目前只找到了戰狼的三種遺骨,分別是下顎、牙齒和踝骨,即便信息很少,我們還是能從中推斷出戰狼的一般特徵。

戰狼是一種嘴巴比人類胸口還大的生物,幸虧它們已經滅絕了,否則對人類來說,戰狼恐怕是自然界最危險的敵人。

你對科學家發現戰狼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讚、轉發,支持原創!

相關焦點

  • 非洲肯亞發現1.5噸巨型獅子?不好意思 這真的是個烏龍-非洲...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則「肯亞發現史前巨獅」的新聞,裡面說新發現的「巨型獅子」足有1.5噸,比現存最大陸生食肉動物北極熊還大,甚至能吃大象。就像壁虎不是虎,蝸牛不是牛一樣,這種名字裡帶「巨獅」的史前動物,也跟獅子毫無瓜葛,它們屬於一類早已滅絕的食肉動物——鬣齒獸類。
  • 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草動物,那食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肉動物嗎?
    根據它們化石的形態(尖利的爪子,長且尖的嘴巴)看,它們應該是生活在樹上的,以昆蟲或者蠕蟲為食的食肉動物。哺乳形類以小小的體型成功的躲過了白堊紀晚期的大滅絕事件,恐龍滅絕以後,給了地球上其他倖存的生物足夠的生存空間,此時哺乳動物才開始正式的演化。之後,哺乳動物呈多樣化,全球性的發展,各種哺乳動物各顯神通,在競爭中,差異化開始明顯。
  • 肯亞動物,生活在肯亞的動物,一些野生動物的天堂
    肯亞位於東非,印度洋上有海岸線。其景觀包括大草原草原,山地高地,東非大裂谷和湖泊盆地。該縣因其多樣化的野生動物而聞名於世,該野生動物由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組成。大多數野生動物都在其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內。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現存最大的食草類是厚皮巨獸(大象、犀牛和河馬),目前已經沒有以它們為食的食肉動物了。其次就是野牛類,獅、虎可以經常捕殺野牛,將野牛納入菜單的重要項目,狼群同樣可以。同一地區的大型貓、犬往往存在生態位的分離。例如在非洲,獅子是唯一將非洲野牛作為主食的捕食者,非洲野犬主要捕殺羚羊類。
  • 史上最壯觀的遷徙:親歷肯亞野生動物大遷徙
    據當地導遊介紹,5~10年前,在肯亞體驗和考察野生動物的遊客90%以上來自歐美和日本,現在至少有50%來自中國。為此,我們特邀請作為科學導師帶隊指導的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黃乘明博士撰文,以饗讀者。  肯亞地處非洲中部偏東,位於東非大裂谷的腹地,赤道幾乎橫貫肯亞中部,因此如果在肯亞境內的南北往返,會不知不覺地一會到了南半球,一會回到北半球。
  •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洞獅
    有研究表明,洞獅可能(可能,可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是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它們的四肢粗壯,肩高約1.2米,體長約2.7米,尾長約1.3米,體重大約400公斤。而有記錄最長的可達4.2米,體重最大可達1噸,但這個沒有確切的證據。洞獅生活在在距今30萬到1萬年期間的中、晚更新世時期,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區。
  • 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食肉恐龍——棘龍!
    說到大型的食肉恐龍,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霸王龍,這種白堊紀末期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殘暴的蜥蜴王」,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 陸地十大食肉動物排名,陸地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嗎!
    十大陸地食肉動物有多強,哪種食肉動物最厲害,陸地上生活著許多大型食肉猛獸,由於生活環境和區域不同,導致它們演變出了各自的生存技巧,有獨行的、有群居的、有擅長偷襲的、有擅長正面進攻的,如果將所有食肉動物作比較,到底哪種動物戰鬥力更強,更兇猛呢?
  • 地球二十種最大動物你知道嗎?
    史前蜻蜓是石炭紀的巨型節肢動物的一種,存在於3億年前,消亡在二疊紀的中期到晚期,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恐龍是地球史上最龐大的動物,而在恐龍之前還有許多巨型動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寬達近1米的大蜻蜓。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是當時大氣中高濃度的氧氣讓它們變成大個頭。
  • 走進野生動物的天堂——肯亞
    楊雲寶 攝大象生活的佳園——安博塞利國家公園汽車駛出奈洛比市區不久,在公路兩旁就時不時看見三五成群的斑馬、長頸鹿、狒狒等野生動物,令我們十分激動。幾個小時後,汽車駛入肯亞邊界的安博塞利國家公園。舉目望去,這個佔地392平方公裡的公園一片乾燥荒涼。
  • 原始人到底能不能狩獵大型食肉動物?為什麼?
    原始人真的能狩獵大型食肉動物嗎?這個問題比較的複雜。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原始人的概念,從進化的角度看,人類的進化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人類。也就是說,原始人其實就是從能人開始到直立人結束的這個時間段內,時間大約從250萬年前到20萬年前。弄清楚了原始人的時間段,我們再來看一下,原始人的生活。原始人的標誌之一就是製造和使用工具,這也是人類向文明邁出的一大步,此時的人類正式進入了石器時期的第一個階段-舊石器時代。
  • 陸地十大食肉動物排名,陸地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嗎!
    十大陸地食肉動物有多強,哪種食肉動物最厲害,陸地上生活著許多大型食肉猛獸,由於生活環境和區域不同,導致它們演變出了各自的生存技巧,有獨行的、有群居的、有擅長偷襲的、有擅長正面進攻的,如果將所有食肉動物作比較,到底哪種動物戰鬥力更強,更兇猛呢?
  •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
    西雅茨龍最強食肉恐龍第九名西雅茨龍是生活在美國的一種巨型食肉恐龍,生活在白堊紀中期到晚期的白堊紀,生存年代為9900萬年至9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森諾曼階,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獸腳亞目和食肉恐龍之一,也是北美洲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別名噬人龍、食人妖怪龍,是體型第九大的食肉恐龍。根據研究證明,西雅茨龍的主要獵物包括中到大型的蜥腳亞目恐龍。
  • 地球二十種最大動物你知道嗎?
    史前蜻蜓是石炭紀的巨型節肢動物的一種,存在於3億年前,消亡在二疊紀的中期到晚期,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恐龍是地球史上最龐大的動物,而在恐龍之前還有許多巨型動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寬達近1米的大蜻蜓。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是當時大氣中高濃度的氧氣讓它們變成大個頭。
  • 史上最強陸地食肉哺乳動物,體長4.5米、重1.5噸,專啃巨象!
    而在當今食肉目動物佔據食物鏈頂端之前,還有一類古老動物比食肉目更強大,那就是肉齒目動物(體型比現存陸地上任何一種食肉動物都要大)。肉齒目是早期肉食性哺乳動物幹翻了加斯頓鳥、各種巨蜥等爬行類後裔代表物種,終結了爬行綱自三疊紀到新生代近兩億年的統治。其中肉齒目家族裡比較有代表性物種,是來自非洲的偉鬣齒獸,其被譽為史上最強大的陸棲肉食性哺乳動物。
  • 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食肉恐龍——棘龍!
    說到大型的食肉恐龍,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霸王龍,這種白堊紀末期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殘暴的蜥蜴王」,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 我們都是食肉動物
    而似乎,這樣飛速行走的現代人類,好似已完全脫離了動物的影子了?真的是這樣嗎?,真的就能說明我們的不同了嗎?也許,這就是人類的特殊性,這個靠「智慧」的技能點崛起的種族,註定其內部的競爭也會多了很多其他動物所沒有的花樣性。但,迷惑終究是迷惑,煙霧終究是煙霧,都掩蓋不了競爭存在的本質。如若誰真的忽視了這點,那才是成了「掉入了食肉動物間的小兔子」。
  • 「肯亞巨獅」實為獅鬣獸,真正的史前巨獅曾稱霸五大洲
    前幾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俄亥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肯亞發現了一種"非洲巨獅",生活在2300萬年前的非洲草原,頭部大得就像犀牛,重達1.5噸,比北極熊還要大。這種"非洲巨獅"到底是何方神聖?獅鬣獸生活在約2300萬年前的早中新世,而當時食肉目貓科動物的祖先——產於歐洲的嬌小原貓(Proailurus)才剛出現不久。遺傳學分析顯示,現代貓科的分化時間大約在1100萬年前,豹屬出現不會早於600萬年前,而真正的獅子只有200多萬年的歷史。
  • 艾克猛獾,鼬科動物史上最強者,擁有超豹子的體型和戰鬥力
    無論是能捕殺加拿大猞猁的漁貂,還是勇於跟獅子、斑鬣狗對戰的蜜獾,亦或是當今鼬科最強的狼獾,其體型基本上都不如一隻中型的貓科動物,所以受限於體型,在野生動物世界裡面,它們一直沒能擠進頂尖掠食者行列裡面。可能很少有人聽過這個名字,在網上一搜關於它的資料也非常少,但這是一種確確實實存在過的野生動物。研究人員在肯亞洛沙岡地區的中新世晚期沉積巖層中發現了它們的化石,根據化石及復原圖推斷,它就是鼬科動物史上體型最大的一種,比當今的狼獾、蜜獾等要大許多,肩高60釐米,體重在50千克左右,比當今的一些豹子還要大。
  • 史上最大的鷹阿根廷巨鷹,真的可以捕食獅子嗎?
    阿根廷巨鷹是史上最大的鳥類,曾經生活在距今6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之所以叫阿根廷巨鷹,是因為根據現有發現的化石等證據顯示,這種巨鷹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上,包括現在的烏拉圭、阿根廷東部以及巴西南部等地區,而這個草原又被稱為阿根廷草原,直到30萬年左右才相繼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