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東津新區院校集群再添新成員!建築面積七萬平好消息!
湖北東津新區教育集群添新成員 正積極對接院校整體跨地域遷移擴建
12月17日上午,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前往東津新區,調研市委黨校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情況。他強調,項目建設要緊緊盯住功能定位,突出特色,以更高標準、更高品質建設好每一個項目。
資料顯示,黨校是我國核心的高層次培訓、教育機構,列於教育部黨政院校序列,具有世界獨一無二的特色學術及研究性質,是國家實現偉大復興的基石。國內多數黨校都是對中國共產黨員和黨員幹部進行培訓、教育的學校。從創辦初期就承擔了大專、本科學歷的教學工作。以北京市委黨校、北京地鐵黨校為例,該校曾設成人教育學院大專、本科學歷教育,招收成人大學專科、本科班學員,學校利用周六、周日業餘時間辦學,方便學員學習。極少數黨校還設有博士碩士授予點,按國家計劃招收的博士碩士,與別的學校的學歷相同。黨校大專、本科學歷均享受國民教育相應學歷的待遇。
襄陽市委黨校全稱中共襄陽市委黨校,是鄂北地區重要的黨政院校,與襄陽市行政學院、襄陽市社會主義學院並稱為「一校兩院」,理論教學研究實力雄厚,學校位於襄陽古城中心街區的利民街,佔地面積73畝,建築面積12930平方米。隨著襄陽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一校兩院」校園設施有待提升,不能滿足大規模培訓幹部、大幅度提高幹部隊伍素質的需要。為解決日趨突出的校區容量不足、功能不全、交通不便、管理不順、辦學條件不優等問題,中共襄陽市委黨校提出新建新校區項目。
2019年5月14日下午,襄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黨校校長胡勇到市委黨校新校區項目現場,實地調研項目推進情況。在項目現場,胡勇詳細了解項目進展、施工管理、規劃設計等情況,對黨校新校區建設進展表示肯定,並現場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就做好下一步工作,胡勇強調,市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是市2019年重點建設工程,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安排工期,抓緊開工建設,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工程進度,爭創優質工程。2019年12月30日,發改委發布《關於襄陽市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的批覆》,該《批覆》明確了項目總建築面積70587.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60144.7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0442.9平方米。包括教研綜合樓(1棟7層)15497.8平方米,學術報告廳(1棟2層)4603.1平方米,食堂和體育館(1棟2層)分別為4457.8平方米和2590.8平方米,宿舍(2棟15層)32933.6平方米,門房61.6平方米,1層地下室(含地下人防)10442.9平方米,以及室外運動場、道路、綠化等配套工程。新校區項目選址東津新區,位於南內環線以南、技師學院以西,東鄰科技大道和肖崗壩水庫,也就是襄陽東站鐵路線與內環線的交界處。項目總佔地面積111.7畝,由教研綜合樓、報告廳、食堂以及2棟學員宿舍5棟單體建築組成。五棟高樓呈「幹」字形排列,宛如一架即將展翅的飛機。本項目概算總投資48692.77萬元。其中,工程費用30740.60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3102.61萬元,預備費1999.56萬元,土地購置費用6350.00萬元,設備設施費用6500.00萬元。資金來源為市本級財政資金。2019年7月,中共襄陽市委黨校、襄陽市行政學院、襄陽市社會主義學院新校區(以下簡稱市委黨校)在東津新區開工。建設教研綜合樓、學術報告廳、食堂、體育館及學生宿舍等必要設施。市委黨校新校區是2019年襄陽市本級政府投資的重大項目。漢水之畔,臥龍盤踞。從高空俯瞰,襄陽東站鐵路線與內環線交界處,五棟高樓呈「幹」字形排列,宛如一架即將展翅的飛機。
2020年3月20日復工以來,中共襄陽市委黨校新校區項目迅速組織管理人員到場就位。5大單體結構同步推進,借鑑橋梁工藝打造45米大跨度報告廳,潛心半年造起古典懸挑屋簷……未來,將成為容納千名學員的黨校培訓基地,為「臥龍之城」再添一座美麗地標。
8月30日下午,湖北省總工會、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楚天都市報、武漢建築業協會、武漢勘察設計協會、武漢市建築行業工會聯合會共同舉辦了2020年武漢建築及勘察設計行業勞動競賽「雙十佳」選樹頒獎活動。中共襄陽市委黨校新校區建設項目榮獲「十佳創新項目(外埠)」。該項目從立項、可研、設計、實施等全過程均由漢江國投履行代建。實施過程中,漢江國投代建專班以高標準、嚴要求,以「百年大計、質量為本」為原則,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管理。通過組織集團公司各類專家多次對危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再次評審,同時委派專人駐場統籌協調各參建單位,全面把控項目安全、進度、質量,確保項目萬無一失、穩步推進。為避免不必要的誤差,早在設計之初,項目採用BIM技術提前介入,優化內部結構,指導具體施工,不僅消除傳統設計「盲區」,大大節省了工期和成本。接下來,代建專班將繼續履行代建職責,積極推進項目進展,確保項目按期投入使用。
市領導在調研市委黨校新校區時,要求各方要提高對黨校新校區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黨校新校區建設工作是提高全市幹部培訓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是全市「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
按照襄陽市委提出的建設目標,黨校新校區建設務必於2021年7月前建成並投入使用,9月正式開班。各相關單位要按照自身職責任務,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設,確保工程項目如期竣工交付;各責任單位要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狠抓落實。重點從周邊配套工程、信息化建設(智慧校園建設)項目、爭創「國優」工程、項目評審與資金保障等方面發力,為黨校新校區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建設專班要加強溝通協調,有序推動黨校新校區建設。市委黨校和漢江國投要切實履行建設單位和代建單位的主體責任,加強與有關單位的溝通對接,爭取支持,加大現場工作力度。要在確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項目建設按期按質按量完成。
襄陽市委黨校新校區學員宿舍樓設15層,高度達51.1米。為最大限度降低雨水對建築的衝刷,並展示襄陽「華夏第一城池」的古風古韻,選定古典坡屋面結構的設計方案。在幾十米的高空屋頂四周外出3.8—4.7米的大懸挑式混凝土斜坡屋簷,這在襄陽乃至湖北全省都是首例。市委黨校新校區項目的獨到之處,在於45米超大空間報告廳和4.7米懸挑式屋簷。施工方介紹,國內大多報告廳採用單層鋼屋面或球形網架屋面結構,若採用單層結構,不僅佔地面更大,且難以形成建築美感。多次研究論證後,項目決定建造跨度45米的大空間報告廳,「相當於2層報告廳45米的大空間內,不設一根立柱影響視覺」。項目建成後,上下兩層將分別容納400、800人同時使用,成為集美觀、實用性於一體的匠心建築。
東津新區位於襄陽市中心城區漢江以東、唐白河以南,它是湖北省府批准建設的第一個城市新區。目前中共襄陽市委黨校、襄陽市行政學院、襄陽市社會主義學院主體結構工程已經完成,預計2021年投入使用。該項目建成後,東津新區院校集群規模將超過襄城區教育中心,高層次院校達到七個以上。伴隨著襄陽市委黨校東津新址的加速建設,襄陽「政務中心」雛形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