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湘龍街道以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和主題教育開展為契機,全面加強社區黨組織戰鬥力,把管理「難點」社區打造成「亮點」社區。街道供圖
◎星沙時報記者 陸繼華 實習生 田德林 肖筱 通訊員 周靚
「社區公園的功能設施越來越齊全,家門口破損的路面也煥然一新,晚上還有義務巡防隊員在小區來回巡邏,在社區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一天比一天強。」12月8日清晨,在長沙縣湘龍街道湘潤社區公園,正在鍛鍊身體的居民孫爹爹聊起社區的點滴變化喜形於色。
今年以來,湘龍街道以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和主題教育開展為契機,全面加強社區黨組織戰鬥力,把管理「難點」社區打造成「亮點」社區,走出了一條由「亂」到「治」的典型路子,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網格化」大走訪 用心服務聚民心
湘潤社區是一個拆遷安置為主的開放性市場類社區,常住人口近8000人,大多是流動人口、外來經商戶,人口構成複雜,管理難度大。今年以來,湘龍街道從源頭上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祛病」,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在街道的指導下,湘潤社區黨支部從「五化五星」創建工作著手,由街道黨工委書記擔任湘潤社區「第一書記」,同時統籌社區支居「兩委」成員、駐社區輔警、街道聯點幹部等力量,共同負責整頓工作。
摸實社區基本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是降低社區管理難度、避免糾紛隱患最重要也是迫在眉睫的一項工作。今年以來,社區以街道「網格化」工作平臺為抓手,按照建設「五零」社區為目標,大力開展「大走訪、大摸排、大整頓」行動,實現與居民的「零距離」接觸。
「今年需要用手機繳納醫保,難住了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我。幸好有網格員,我按社區上門時發的聯繫卡打電話求助後,她來到我家中不到10分鐘就弄好了。」龍塘安置小區87歲的周秀英娭毑對於網格員李婷的工作與服務很是感謝,逢人便誇獎起來。
截至目前,社區共計走訪居民群眾690餘戶,企業商戶500餘家,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300餘份,收集民意訴求23條。讓群眾疑問有回應、困難有人幫,打通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最後一公裡」,有效提升居民群眾對社區的滿意度。
民生工程順民意 社區改出「大幸福」
「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著力點,就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需要的問題。怎麼建?改哪裡?住在這裡的居民最有發言權。」談到落實「民生清單」,湘潤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小虎介紹,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深入推進,通過前期收集民意訴求,社區決定增加公共設施,全面提質改造龍塘農貿市場,同時推出一系列切口小、見效快、常態性的民生舉措,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走在提質改造後的社區,改變看得見摸得著,孩子們有了新的遊樂場所,老人們有了新的健身設施,破損的路面變新了,掃地機來回穿梭在社區的大街小巷,垃圾運輸車正分類集中收運垃圾,大家各自忙碌卻又井然有序,幸福正在家門口升級。
「好方法能夠聚人心,通過反覆開展社區『兩委』成員排查工作、加強社區『兩委』幹部集中學習培訓,社區支居『兩委』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和幹部履職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街道黨工委書記同時也是社區「第一書記」章銘康說,「通過整頓和配強社區班子,解決一批『老大難』問題,形成一套有效管理制度,推進一批民生項目建設。摘掉了『帽子』,邁開了『步子』,如今社區不僅顏值大升級,居民的生活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