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一年,美國供貨禁令搖擺,華為中興負重前行

2021-01-11 騰訊網

搖擺不定。5月14日,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針對華為和中興通訊等中國公司的供貨禁令期限延長一年,這意味著,美國運營商仍然不能購買華為與中興的電信設備。不過,根據美國過去一年的操作,後續應該會馬上出臺相關的「鬆綁」措施,畢竟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做法,對美國造成的傷害才是最大的。

供貨禁令延長一年

這項針對中國公司的供貨禁令,其實是去年5月川普通過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時籤署的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禁止美國公司使用對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公司製造的電信設備。

這一行政命令援引了《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該法授予美國總統權力來監管商業,以應對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緊急情況。美國議員表示,這一行政命令直接針對華為和中興等中國公司。

美國對來自中國的電信設備可謂戒備重重,除了總統籤署行政命令,去年11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還將華為和中興通訊認定為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風險的企業,禁止美國鄉村電信運營商客戶動用85億美元的政府資金購買這兩家公司的設備或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就該消息分別聯繫到華為和中興通訊,截至發稿,雙方都未正式回應。不過,中興通訊方面強調,禁令所指「是不買,不是不賣」。受該禁令延期影響,A股華為概念股收盤時整體下跌0.47%,中興通訊則跌2.59%。

從2016年開始,美國就不斷對來自中國的電信設備商表達「敵意」。2016年3月,美商務部指責中興通訊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下令限制該公司在美國的供應商向中興出口產品;2018年4月,美商務部借上述理由正式公布對中興通訊的制裁,禁止美國公司七年內與中興開展任何業務,包括軟體、技術、晶片等零部件銷售均在限制範圍之內。最終,此事以中興通訊向美國交納4億美元保證金、10億美元巨額罰款,並進行公司高管調整才得以結束。

去年5月,美國又將華為加入該國「實體清單」,一個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簡單地說,「實體清單」就是一份「黑名單」,一旦進入此榜單實際上是剝奪了相關企業在美國的貿易機會。

鬆綁態度持續「曖昧」

有知情人士認為,預計美國商務部還將再次延長對華為公司的「臨時通用許可證」(TGL)期限,允許美國公司繼續與華為開展業務,該許可證將於5月15日到期。

雖然美國這幾年對中國電信企業打壓不斷,但顧及到美國企業的利益,所謂的打壓措施從來不夠徹底。

以對華為的「制裁」為例,「實體清單」的消息公布後,美商務部又多次延長許可證期限。2019年5月21日,美商務部首次發布90天的延期許可證;2019年8月17日,第二次將臨時許可證延長90天;2019年11月19日,第三次延長禁令許可,為期90天;2020年2月13日,第四次延長禁令許可,為期45天,至2020年4月1日;3月11日,第五次延長華為臨時許可證,到5月15日。

去年7月9日,美商務部還宣布向美國企業發放許可,允許它們繼續向華為出售零部件;上周,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商務部擬籤發一份新規,以允許美國企業和華為共同參與5G網絡標準的制定。

當然,這些看起來「鬆綁」的措施,並不是美國對華為「發善心」,而是為了避免相關美國企業繼續遭受損失,怕他們在5G標準制定上失去話語權。

對此,美國相關機構曾不只一次地提醒過美政府。美國無線通信和網際網路協會(CTIA)今年在一份5G競爭報告中說到:「美國應該加快引進5G技術,否則可能比中國落後一到兩年,未來再也沒有機會趕超」。

此次,CTIA又敦促美商務部批准「長期」臨時許可證延期,並稱「現在不是阻礙全球運營商維護網絡健康能力的時候」,「與華為進行持續、有限的接觸可以保護市場上設備和設備安全,並降低設備遭受危害的風險,可以使美國消費者受益。」

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從美國延長禁令又一再留有餘地的態度可以看出,對方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來限制中國企業的發展了,禁令所產生的影響,不過和去年一樣,在某些方面稍微拖延一下中國企業的速度而已,從長遠來看,美國也不會真的掐斷供應鏈,因為美國企業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通信專家劉啟誠說。

電信分析師馬繼華也認為,禁令延長確實會增加這些相關公司的經營風險,打擊有關公司合作夥伴的信心,起到一定的遏制發展作用。但疫情的發生打亂了美國貿易戰和科技戰的節奏,這給了華為們以一定的喘息機會,也讓美國設想的短期「速決戰」變成了「持久戰」,從「殲滅戰」變成「消耗戰」。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單方面的打壓行為,對美國企業造成的損失不亞於中國企業造成的損失。波士頓諮詢發布的《限制對華貿易將終止美半導體領導地位》報告中指出,去年5月「實體清單」後,美國排名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每季度收入中位數均下降4%至9%不等。

再比如,美國鄉村地區運營商去年不得不移除和替換網絡中使用的華為和中興通訊設備,在美國運營商協會負責人史蒂芬·巴裡看來,這「本質上是試圖在飛行途中重造飛機。」

華為企業溝通部副總裁宋凱曾就此指出,此前多年美國很多偏遠地區沒有信號,救護車也叫不了。「美國其它廠商認為這些人屬低價值客戶。因為華為,這些地區的網絡信號有了很大的改善。」

好在,大多數國家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並沒有因為美國的遊說就放棄與華為合作。今年2月,華為運營商BG總裁丁耘透露,華為已經獲得了91個5G商業合同,其中47個在歐洲、27個在亞洲、其他區域17個,累計發貨了60萬個5G AAU模塊。

因此,習慣了美國的「騷操作」,華為們繼續寵辱不驚便是。北京商報記者 石飛月/文並攝

相關焦點

  • 2019年美國封殺華為中興的行政令,又被延一年
    美國時間5月13日,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周三宣布將2019年5月籤署的一項行政令再度延長一年,至2021年5月。
  • 國際半導體協會發聲:希望美國將華為晶片禁令寬限期延長120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聲明稱,希望美國商務部將華為禁令延長120天。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表示,很遺憾地看到一些用行政手段幹預、影響產業鏈的措施,這不是SEMI願意看到的,但也不是SEMI所能夠控制的。
  • 中興,華為,VIVO,小米用的都是美國晶片,我們的晶片工程師,OOOOO
    該消息人士稱,中興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部門一直在討論美國政府禁令的影響,不過直至當地時間周二早晨(17日),兩公司仍未就中興使用安卓系統作出決定。另據美國科技媒體CNET分析,路透的報導中並未說明谷歌方面會對中興使用哪些安卓應用進行限制或禁止,但由於安卓是開源系統,所以此道禁令若為真也很難實行。中興之後,華為也遭到美國「毒手」了?!美國封殺完中興通訊之後,貌似對華為也下手了。
  • 美國禁令7天華為遭遇了什麼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隨後在一份聲明說,此行政命令已經醞釀超過一年,旨在應對「外國對手」對美國信息與通信技術和服務供給鏈帶來的威脅。【2019年05月18日】任正非接受日本媒體採訪:美國禁令對華為影響很小2019年05月18日任正非接受日本媒體採訪,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華為的增長預計會放緩,但影響是局部的,營收增長年率預計低於20%。2014-2018年間,華為銷售收入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6%。
  • 失去華為,美國晶片巨頭著急!緊急申請供貨許可能挽回損失嗎?
    從美國禁令籤發之日起,華為的「芯」問題就成了全中國消費者的「心」問題,每個消息都牽動著中國消費者的心。 在AMD、英特爾兩家公司對華為恢復供貨後,美國晶片巨頭美光(Micron)也向政府提出對華為恢復供貨的許可,因為華為是其「最大買家」。
  • 從中興到華為,從移動到電信,美國要將中國通訊業趕盡殺絕?
    華強電子網消息,據路透社4月9日報導,美國包括司法部在內的多個機構向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提出要求,敦促其撤銷對中國電信美國分公司的授權,禁止中國電信在美國進行的國際通訊服務。2017年,美國方面認為中興違反禁令向伊朗出口產品,中興通訊同意接受了處罰,並支付11.9億美元的罰款,對相關涉事員工進行處罰。但一年後,美方認為中興並沒有兌現處罰員工的承諾,「行為惡劣」。因此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出售零部件,期限為7年。最終中興付出了共22.9億美元罰金、業務停擺數月的代價,才將此事平息。
  • ...暫時取消對華為和中興通訊公司的禁令。10月底,瑞典郵政電信...
    2020-11-10 12:42:47來源:FX168 【瑞典暫時取消對華為和中興的禁令】根據央視報導,當地時間11月9日,瑞典電視臺報導,在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收到華為的上訴後,暫時取消對華為和中興通訊公司的禁令。
  • 欣天科技:公司產品有間接供貨給華為和中興
    公司董事長石偉平在活動現場表示,公司產品有間接供貨給華為和中興,能否直接供貨取決於客戶的商業模式和採購策略,公司會盡最大努力積極開拓市場。   資料顯示,欣天科技成立於2005年,於2017年2月15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移動通信產業中射頻金屬元器件及射頻結構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向美國靠攏?「永久中立國」繞開華為部署5G!華為已2次起訴
    此前「永久中立國」瑞典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一事雖然得到了暫緩,但事情遠未就此結束。近日,華為再次做出行動。 據1月8日最新報導,華為在最新聲明中稱,瑞典當局在沒有給華為機會做出回應的情況下實施了禁令,這實際上違法了歐洲的基本原則。
  • 瑞典重提華為5G禁令,鄰國卻為華為開綠燈,未來華為發展會如何?
    繼英國之後,另一個歐洲國家開放了「華為5g禁令」。 瑞典5G禁令再次實行 有外國媒體報導稱,近日,斯德哥爾摩行政上訴法院撤銷了早些時候針對瑞典禁止華為5g設備的禁令發出的暫停令,這意味著瑞典之前對華為5g設備的禁令將再次生效。不過,華為有權對禁令提出上訴。
  • 瑞典仍不解除華為禁令,是否已經忘記初衷?
    去年10月底,瑞典方面意外公布一項決定,禁止所有參與本國5G頻譜拍賣的企業,使用來自華為和中興的設備,幾個月內,雖然態度有所搖擺,但最終還是給華為立下了所謂的「禁令」,意味著瑞典市場將一直緊閉對華為的大門。
  • 中興笑了,美國封殺中興,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4月16日晚間,因違反美國政府的制裁禁令,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公司出售零部件產品,期限為7年。此外,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還對中興通訊處以3億美元罰款。這部分罰款可暫緩支付,主要視中興在未來7年執行協議的情況而定。這一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多年來,美國一直對華為和中興等中國企業的通訊設備使用發出警告。
  • 高通獲準向華為供貨!劍橋大學將繼續與華為進行5G合作
    【九月禁令生效】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禁令中表示,臺積電、高通、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製造商停止向華為供貨,如果想要繼續與華為開展業務的公司,必須首先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許可證。此前,高通與華為方面達成專利許可協議,華為向高通支付18億美元的一次性專利許可費,高通方面則授權華為使用高通的專利技術。
  • 華為暫停支付專利費! 中興擬實施...
    ,由於高通還沒有恢復向華為供應晶片,華為暫停了支付這筆18億美元的專利費。 有分析認為,華為此舉是為了獲得晶片供應向高通施壓,如果高通依然無法為華為供貨,華為繳納這筆專利費可能無限期暫停。
  • 面對美方的重壓,華為不負眾望,擊敗愛立信拿下5G全球第一
    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對華為的限制越來越多。起初只是中斷了美國企業與華為之間的合作,隨後又將「源自美國技術標準」下調。2020年下半年,直接利用第三層禁令,將華為全球晶片供應鏈切斷。9月15日禁令生效後,華為便沒有了晶片來源,手機業務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雖說近期不斷有晶片企業獲得美國商務部下發的供貨許可證,但這些許可依然受到限制。同時,美國方面依舊沒有放棄阻撓華為5G通訊海外業務的發展。
  • 華為傳來最新消息!日本晶片巨頭成為第八家企業:獲得供貨許可證
    ,可見華為5G技術實力,即便遭到「惡意針對」,不斷地散播華為5G設備的「不安全論」,同時也大力扶持愛立信、諾基亞這兩家百年通訊巨頭,但華為還是可以強勢登頂全球第一,這無疑也是讓美國「顏面掃地」,遭到華為狠狠地打臉。
  • 「芯觀點」美國鄉村運營商為何如此難以割捨華為和中興?
    9月3日,美國農村無線運營商協會(Rural Wireless Association,RWA)再次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發出了一封「訴苦信」,抱怨替換華為和中興的電信設備報銷補貼還沒有到帳,已經影響到了9月份開學季學生們的遠程教育,而且還進一步提到,在很多完全依靠RWA協同服務的小運營商覆蓋的區域,剝離華為和中興設備的結果很有可能導致連最基本的911電話服務都無法提供
  • 中興事件打醒馬化騰任正非,華為事件又打醒了誰?高科技敲響警鐘
    尤其是以華為、中興為首的通信設備製造商,因為在5G領域發展得太快,而接連遭受制裁。中興就不用說了,撐了一個星期後只能"投降",而華為作為技術實力更強的企業,一直撐到了今天。2018年的中興事件打醒了馬化騰和任正非,那麼之後的華為事件,又讓哪家中國公司驚醒了呢?
  • 瑞典宣布:暫時取消對華為5G禁令
    也正因如此,使得擁有先進5G技術的華為等中國企業與很多海外採購商達成了合作,並受到了一致好評。對此,想在各領域都佔主導地位的美國自然是接受不了的,所以,其便開始想方設法的打壓華為企業,不僅如此,其還呼籲其他國家與之一起針對華為,而瑞典就是響應美國號召的國家之一。
  • 美國禁令升級後,英國計劃繞開華為,卻與另一家中企進行5G合作!
    不過相比於亞洲,美洲等地區歐洲國家在5G方面的建設速度卻不太理想,這背後自然也少不了美國的幹擾。大家都知道,對於全球各國而言,在選擇5G網絡建設的對象僅限於愛立信,諾基亞和華為這三家,考慮到華為通信設備性價比較高,且建成效率較快,所以歐洲國家也有意選擇華為作為5G網絡合作對象,不過由於美國的多次阻礙和對華為的施壓,使得歐洲國家對華為的態度出現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