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選手王志強:大電量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將落地濟南

2020-12-1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傑

9月12日上午,第三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濟南啟幕。大賽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領域的「大電量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引起了現場評審專家們的興趣。

「我們即將落地濟南萊蕪高新區中關村信息穀。」該項目申報人王志強說,他們十分看好濟南的發展前景,希望利用企業自身優勢打通產業鏈條,把更多的好技術、好項目帶來濟南。

項目申報人王志強"雲端"接受記者採訪

飛輪技術全球領先

距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領域的項目評審正式開場尚有15分鐘,但評審專家們都已早早來到現場。當評審屏幕出現「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大電量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這一項目時,專家們都表現出濃厚興趣,「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含金量挺高」「不知道這個項目現在市場發展如何」……

該項目是第6個登場的參賽項目。9點45分,申報人王志強開始做演講解說。

據王志強介紹,「大電量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項目源自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涉及的125kWh/500kW儲能飛輪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儲電量最大、充放電功率最高的儲能飛輪單體。

簡單說來,飛輪儲能的作用是將能量或動量存儲在高速旋轉的飛輪轉子中,實現電能到機械能再到電能的轉換。「飛輪儲能如今已成為電力和能源領域儲能的首選方案。」王志強說,「飛輪的充放電次數可以達到上千萬次,鋰電池壽命是3000到5000次,儲能飛輪比化學電池高了兩三個量級。另外,它整個是純金屬結構,是完全環保的。」

「目前,其產品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大電量高功率的磁懸浮儲能飛輪,第二類是氫燃料電池的壓縮泵,第三類是商業航天的衛星姿態控制的執行部件,衛星動量輪。」提及產品優勢,王志強介紹,目前全球有20多家商業飛輪企業,但自己團隊的研發技術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我們的單體電量是全球最大的,能做到125度電。」

濟南給了他們信心

王志強講解項目時,評審專家們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提問環節,關於項目的應用前景、開發環境等技術問題,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研究員劉維漢等評審專家們進行了詳細詢問,王志強也一一解答。

「這次大賽對我們是一個激勵,也讓我們有了一個宣傳自己的機會。」王志強說,此次參賽是一塊「試金石」,「評審專家們客觀專業的評價,能讓我們更加清楚團隊研發項目在國內外的競爭水平,了解自身定位,而且也讓政府部門有了一個清晰的參考標準,對項目落地情況以及我們的價值定位有一個清晰判斷。」

「濟南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視、開放的人才政策、優秀的營商環境,給了我們足夠的信心。」王志強認為,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大背景下,濟南對於高層次人才和項目的求賢若渴,讓他對企業落地濟南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這與他們的發展理念也十分契合。

即將上市科創板

王志強的項目作為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讓他對於企業在濟南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

「我們企業正積極籌備在科創板上市。」王志強說,落地濟南後,企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為本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眾所周知,當前,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在濟南交匯疊加,發展機遇千載難逢。王志強說,除了政府滿滿的誠意,他也希望能藉此東風有所作為。

「濟南的市場潛力巨大。我們也希望與山東新動能產業尤其是電力行業、氫燃料行業實現一個更好的對接。」王志強說,他十分看好濟南的發展前景,希望利用企業自身優勢打通產業鏈條,把更多的好技術、好項目帶到濟南。

相關焦點

  • 磁懸浮儲能飛輪項目晉級全國創新創業總決賽
    國內統一刊號: 磁懸浮儲能飛輪項目晉級全國創新創業總決賽  樅陽經開區安徽華馳動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電量高功率磁懸浮儲能飛輪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參加了節能環保初創組系列比賽,在技術優勢、發展前景、人才團隊等方面獲得專家評委和風投機構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經過市級賽、省半決賽、決賽多輪比拼,從全省的1350個項目中脫穎而出,以該組第一名的成績晉級全國總決賽。
  • 磁懸浮式飛輪儲能UPS發展迅速
    磁懸浮式飛輪儲能UPS正是在這種大趨勢下引發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這種技術拋棄了傳統UPS電源利用鉛酸蓄電池進行儲能的方式,主要採用基於真空磁懸浮的飛輪儲能技術,在真空環境中,利用飛輪旋轉所儲存的動能,持續轉化成電力,為關鍵負載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保障,不僅實現了從化學儲能到機械儲能的轉變,而且成功實現零毫秒切換時間。
  • 瀋陽微控新能源王智勇:高性能磁懸浮飛輪儲能技術與應用
    瀋陽微控新能源市場技術支持部產品經理王智勇做《高性能磁懸浮飛輪儲能技術與應用》主題演講。、大家下午好,很榮幸代表瀋陽微控物理儲能研究有限公司在這裡做匯報,我匯報題目是:高性能磁懸浮飛輪儲能技術與應用。我們技術來源是美國VYCON公司,是專業磁懸浮飛輪儲能產品與服務的供應商,是全球唯一在軌道交通行業大規模部署飛輪儲能產品的科技公司,這個項目是在美國洛杉磯地鐵紅線2014年部署,掌握了全球領先的磁懸浮飛輪儲能技術,擁有24項發明專利,具有成熟的商業化應用,全國有1900套磁懸浮飛輪系統應用。微控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2項,外觀設計2項,以下是我們公司取得一些專利。
  • 英利研發磁懸浮儲能飛輪亮相科博會
    英利集團旗下北京奇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攜自主研發的1kwh磁懸浮儲能飛輪亮相本次科博會。 奇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英利集團旗下子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發電併網系統建模、分析及結構優化設計,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綜合檢測與智能調度技術研發,分布式逆變器智能併網控制技術研發,大容量、高效率、高可靠儲能技術研究及樣機研製。
  • 磁懸浮飛輪儲能項目市場利潤測算
    磁懸浮飛輪儲能電池的廣泛應用在智能電網、風力發電、波浪發電,UPS 不間斷電源,軌道交通,航空航天人造衛星、飛船、空間站等大型儲能裝置及變電站、小區、寫字樓配電室等領域。項目介紹公司已完成磁懸浮測試系統 V1.0、V2.0 搭建,主要用於項目實施過程中核心技術提升所涉及的各功能模塊測試用途,如:結構裝配工藝測試、磁軸承力學性能測試、電渦流傳感器原理及性能測試、電機性能測試及磁軸承控制算法調試等。
  • 深圳坎德拉科技柳哲:高性能磁懸浮飛輪儲能系統
    會上,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產品研發經理柳哲對儲能產業的發展做出肯定,他指出:「飛輪儲能系統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安全性的設計首先我們從設計的角度來講就會將它飛輪轉子主體的安全餘量做得非常高,第二方面即便這個飛輪主體的碳纖維複合材料破裂,但是碳纖維跟金屬材料不同,它破裂之後碳絲速度該低,全部會破壞成很細小的碳絲,在破碎過程中釋放大量的能量,這樣會大大降低破壞性。」
  • 泓慧能源磁懸浮飛輪儲能應急電源車獲中關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
    泓慧能源磁懸浮飛輪儲能應急電源車獲中關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項目認定   來源:泓慧能源   北京泓慧國際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自主研發的「500kW移動式磁懸浮飛輪儲能應急電源車」被評為2019年度中關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實驗、示範項目。
  • 混合磁懸浮軸承的新設計方法,提升超導飛輪儲能系統性能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應用超導重點實驗室、西安西電電氣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的研究人員李萬傑、張國民、王新文、邱清泉,在2020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1上撰文,提出一種將徑向超導磁軸承和軸向電磁軸承集成於一體的混合磁懸浮軸承結構設計,用於超導飛輪儲能系統中支撐飛輪轉子
  • 【視頻】9月23日樅陽新聞:樅陽磁懸浮儲能飛輪項目晉級全國創新...
    摘 要 ●省委督查組來樅開展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情況實地督查和調研 縱合 融媒體中心記者:汪玲 ●樅陽磁懸浮儲能飛輪項目晉級全國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
  • 9種儲能技術12種應用場景 未來哪種儲能技術成本更勝一籌?
    研究發現,除了長時間放電應用場景外,其他特定的儲能技術不太可能競爭過鋰離子電池。它們的性能優勢不會超過鋰離子電池成本下降的速度。本文結果可能影響儲能的商業和研究策略,引導投資轉移到替代技術的性能改善上,或者將重點放在鋰離子電池上。
  • 新型電池越來越多,這背後都有什麼技術門道?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一分鐘快充石墨烯電池實現產業化後,將帶來電池產業的變革,從而也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革新。新型石墨烯電池實驗階段的成功,無疑將成為電池產業的一個新的發展點。電池技術是電動汽車大力推廣和發展的最大門檻,而目前的電池產業正處於鉛酸電池和傳統鋰電池發展均遇瓶頸的階段,石墨烯儲能設備的研製成功後,若能批量生產,則將為電池產業乃至電動車產業帶來新的變革。
  • 日本磁懸浮列車(1):超導節電技術
    以磁懸浮列車為首,超導技術在鐵路各領域的應用備受期待。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提出的2027年開業的磁懸浮中央新幹線,超導是主要技術這這自不必說,將來該技術還有望導入現有鐵路線的蓄電裝置及供電電纜(圖1)。
  • 上海交大學子設計車載儲能空調系統幫電動汽車省電 斬獲節能大賽特...
    周到上海報導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張宸團隊設計的車載儲能空調系統在剛剛落幕的第十二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上,斬獲賽特等獎。這是交大學子連續九年獲得節能減排大賽特等獎,獲獎項目有望落地。在大賽上,交大學生還獲得了2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
  • 濟南700電力人值守保電工作 十藝節場館全天不斷電
    在演員熱情表演、觀眾沉醉欣賞的背後,是濟南700餘電力人艱辛的保電工作。  據了解,十藝節期間國網濟南供電公司不僅要承擔10個展演場館、4個重要活動場館的保電任務,還要保證重要交通樞紐、酒店賓館、新聞機構等重要客戶的用電,保電壓力大工作艱辛。
  • 落地開花 造血創收——德陽中科育成中心市場化服務邁出重要一步
    今年7月,「動態耐磨防腐塗層技術」落地二重德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二重儲能)產業化,標誌著德陽中科育成中心在市場化服務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德陽中科育成中心羅荘竹教授團隊(中山大學材料學院)研製的「動態耐磨防腐塗層技術」環境適用性強,基材普適性廣,現場帶鏽塗層,主要防護性能指標滿足並優於國軍標。
  • 廣東首個用戶側商用分布式儲能正式落地,一般工商業電價第5次降價
    廣東首個用戶側商用分布式儲能正式落地,一般工商業電價第5次降價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8-24 11:18:42 CWP在新南威爾斯州推出可再生能源儲能計劃
  • 首次參賽榮獲季軍!濟南新航實驗學子在2020年世界機器人大賽中獲佳績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洋洋 通訊員 張鵬 濟南報導近日,2020年世界機器人大賽在廣東舉行,濟南新航實驗外國語學校選派8名初中學生參加了本次大賽ENJOY AI賽項比賽。經過激烈角逐,該校參賽選手斬獲非攻項目季軍、奧運開幕式、冰雪奧運項目二等獎。
  • 江蘇首個集中小型工商業電力儲能項目投運,兩年就能回收投資成本
    早在2019年11月中恆電氣曾與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南通分公司籤訂《儲能項目開發協議》,中恆電氣擬投資約2億元在江蘇南通規劃建設約200MWh的用戶側分布式「削峰填谷」儲能項目。文丨北極星儲能網、東方網作者丨張浩、戴園園「吳經理,小型儲能裝置今天就正式投運了,我們幫您設置的是每天兩充兩放,一套設備每天能調配儲存電量200千瓦時,兩年就能將投資設備的成本回收,到時省下來的電費就是企業的盈利啦。」
  • 磁懸浮技術的發展
    然而反過來電生磁就是用一條直的金屬導線通過電流,那麼在導線周圍的空間將產生圓形磁場。導線中流過的電流越大,產生的磁場越強。磁場成圓形,圍繞導線周圍。這個要檢測的話可以在通電導線周圍放一個懸吊著的磁針,當給導線通電的時候放在旁邊的磁針會有轉動。如果電流越大,磁針轉動的也就越明顯。
  • 2021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技術設備展
    能源消耗與環境汙染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十九大報告為未來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指明了方向與路線。由廣東省太陽能協會、順德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院、廣東鴻威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2021中國西部(成都)國際太陽能光伏及儲能技術設備展」,以行業的先進適用技術與產品為依託,以新產品發布、新技術演示、新服務模式推廣為目的,促進參展企業技術對接、成果轉化和產品交易,打造資源高效對接的品牌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