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700電力人值守保電工作 十藝節場館全天不斷電

2020-12-18 齊魯網

      原標題:700電力人值守 飛輪發電車上陣場館全天不斷電

  十藝節演出精彩紛呈,夜間場館流光溢彩,在這些美好背後,有一批人默默付出,保障著各個環節的用電。

  10月11日晚,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在濟南文化藝術中心拉開帷幕。館內璀璨的燈光和精彩的表演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在演員熱情表演、觀眾沉醉欣賞的背後,是濟南700餘電力人艱辛的保電工作。

  據了解,十藝節期間國網濟南供電公司不僅要承擔10個展演場館、4個重要活動場館的保電任務,還要保證重要交通樞紐、酒店賓館、新聞機構等重要客戶的用電,保電壓力大工作艱辛。為保障十藝節期間供電安全穩定,濟南供電公司提前部 署制定電網規劃,8月份即進入保電狀態,9月份西區三大電網工程完工,飛輪發電車、指揮搶修平臺等高科技設備相繼投入使用……

  超前規劃:2010年西區電網規劃制定

  「我們早在2010年年初便專門針對十藝節用電需求,出具了《110千伏西客站輸變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濟南西客站片區未來幾年的負荷情況進行預測,並在《濟南電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詳細記錄了十藝節電網建設工程的站址選擇、工程設想、路徑選擇等內容。」濟南供電公司發展部主網規劃管理專工王寶勇說。

  2010年前,該地區中心區域供電主要由110千伏大金變電站承擔,最大供電負荷為74兆瓦。「根據電網發展規劃,我們自2010年起,先後在西客站片區開工建設了三大工程,分別是220千伏清河變電站擴建工程、110千伏西客站輸變電工程和110千伏清河—大金線路新建工程。」濟南供電公司基建部線路項目管理專工張慶雷說。

  完善電網:三大工程6個月內完工

  今年4月24日,220千伏清河變電站擴建工程完工送電,濟南西部110千伏電網網架結構進一步優化。

  7月11日,擔負著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及配套高層、文化藝術中心三館供電任務的110千伏西客站變電站正式投入運行,這意味著濟南市首座110千伏智能化變電站的誕生,十藝節用電有了可靠的保障。

  9月13日,110千伏清河—大金線路新建工程完工送電,濟南西客站片區供電可靠性有效提高。不到6個月時間,三項電網建設項目先後投運送電,增加變電容量50.6萬千伏安,線路長度12.8千米,所有演出場館均實現了雙電源供電。

  為了讓十藝節順利、安全舉辦,除了電網工程建設,濟南供電公司還按照城市規劃,實施了多項改造遷移工程,讓濟南以更美的形象迎接各地來客。

  據統計,截至8月,該公司已完成了對西客站片區的電纜化改造,共改造10千伏線路13條,架空線路15千米,遷移線杆290基,新立無拉線杆9基,新建環網櫃42臺,敷設電纜總長度42.5千米。

  提前備戰:8月開始進入保電狀態

  為保證十藝節期間電力供應萬無一失,濟南供電公司自8月中旬便進入了保電狀態。「電網側設備發生故障,歌劇廳主供電源停電。請速處理……」9月30日9:30,濟南供電公司十藝節供電保障應急實戰演習正式開始。在應急指揮中心,各主要負責人實時監控現場情況,第一時間發出指令。

  在實戰演習現場,飛輪儲能發電車調試到位,保電隊員協力配合,根據故障類型通過飛輪無縫切入、指導客戶切換停電負荷等措施確保場館內的正常電力供應。「飛輪儲能」,「無縫切入」,「搶修平臺」,「實時監控」……此次演習中,這些新名詞、新技術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

  科技為先:亞洲最大飛輪發電車上陣

  9月25日,一部容量達1000千伏安的飛輪儲能發電車駛入此次十藝節開幕式主辦場館——— 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並調試完成。據了解,這是迄今為止亞洲容量最大的一臺飛輪儲能發電車。「有了飛輪儲能發電車,即便是配電線路或場館變壓器發生故障,演出現場的燈光都不會『眨眼』。」一直駐紮在大劇院的濟南供電公司槐蔭客戶服務室用電檢查班班長於少偉告訴記者。「為確保十藝節開閉幕式演出期間電力供應的安全穩定,我們在省會文化藝術中心配備了兩臺飛輪儲能發電車,合計容量達到了1750千伏安。山東省電力公司共投入了7臺飛輪儲能發電車對十藝節場館進行保電,規模達到了歷年之最。」濟南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王肅則說,一臺飛輪儲能發電車相當於一個大功率的不間斷供電備用電源。當主供電源停電時,飛輪儲能電源系統會向用電設備供電,並向與之連接的應急發電系統自動發出指令,應急發電系統隨即啟動供電,確保電力供應不間斷。

  全員上陣:700電力人堅守保供電

  飛輪儲能發電車在此次保電工作中的應用並非個例。在濟南供電公司調控中心,搶修指揮平臺通過主站推送信息,實現了故障的實時發現、快速隔離,一改過往先處理故障後送電的狀況,成功地將送電時間由40分鐘縮減到5分鐘之內。

  在應急指揮中心,各專業部門負責人通過大屏幕實時監控保電現場,實現了對突發問題的聯合會診、指揮,保電工作更加協調、高效。

  同時,濟南700餘名電力工作者全員上陣,確保十藝節期間供電安全可靠。

  截至10月11日,濟南供電公司已完成變電站、輸配電線路巡視632次,出動保電隊員1172人次,巡視裡程達到6110千米。96支保電彩虹黨員服務隊、64輛搶修車輛已全部投入到保電工作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濟南供電公司圓滿完成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保電任務
    這是國網濟南供電公司全力做好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供電保障工作任務的一個縮影。9月16日,濟南供電公司保電工作人員在對演出場館配電進行檢查,確保演出期間電力安全穩定可靠。劉洪金攝公司電纜運檢人員巡視檢查黃河入海文藝演出活動涉及的電纜線路。
  • 樂清電力人
    投身戰疫保電一線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國網浙江樂清市供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清電力」)的全體電力人衝鋒在戰疫一線,用優質貼心的服務,全力做好供電保障工作,築起電力「防護線」,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詮釋了樂清電力人的責任與擔當。
  • 「十藝節」大劇院接近完工 「三館」完成七成
    □馬亮 報導  ◆ 十藝節場館建設正在紮實推進。按照《山東省籌辦十藝節總體方案》確定的目標要求,十藝節山東省籌委會明確要求,按時完成十藝節場館建設任務。  省籌委會要求,進一步加強場館建設督導力度,狠抓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同時,要求紮實做好場館分類和驗收工作,並確定最終演出場館名單。
  • 臘山河東路等十藝節前通車
    本報9月25日訊(記者 王彬)不久前,十藝節濟南籌委會正式改為執委會,工作機構也增加為14個部室。今天,距離十藝節還有16天。
  • 濟南一小學師生拿起相機追尋名泉 獻禮十藝節
    因為有72名泉及數不過來的無名泉,濟南被人冠以譽「泉城」的美名。日前,濟南天成路小學為獻禮十藝節舉辦「身邊最美泉水人家」的攝影大賽,鼓勵師生們拿起相機去遍尋名泉的蹤跡,並記錄下那個美妙的瞬間。經過數月的尋訪,今天下午,天成路小學為他們中最優秀的作品進行了頒獎,為即將舉辦的十藝節獻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 這次保電不一樣!南網廣州供電為第127屆廣交會保電護航
    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採用全天候24小時保供電值班服務,安排工作人員遠程值守,確保會展電力供應保持安全穩定。為積極應對疫情、開創「線上會展」形式、助力國內國際經濟復甦貢獻一份電力滿滿的力量,探索新形勢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工作新模式。「這次保供電不一樣。」
  • 一鍵順控、智能巡檢 「黑科技」全面助力十四運會保電工作
    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從會上獲悉,陝西省將採用多項「黑科技」,為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電力保障工作「保駕護航」。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電力保障部駐會副部長竇曉軍介紹說,電力保障部學習北京奧運會、天津十三運會、武漢軍運會等大型活動保電經驗,進行相關模擬演練。電力保障部將持續提升供電保障能力,積極探索大型活動的新型保電方式,確保各比賽場館電力持續可靠供應。
  • 廣西新電力:春耕保電服務隊活躍田間
    原標題 廣西新電力:春耕保電服務隊活躍田間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在抓好防疫抗疫保電的同時,全力推進春耕春播農時保電工作,開闢春耕春灌「綠色通道」,組織保電隊伍走進田間地頭開展現場服務。  在三江侗族自治縣萬畝早春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樹競吐新綠。
  • 進博會電力保障有了「新利器」:北鬥導航提供「精確到釐米」的保電...
    「精準」「可視化」「實時傳輸」,這是昨天(2日)記者探訪國網上海電力公司進博會保電前線指揮中心(諸光站)時聽到最多的詞,而為這一切提供保障的「利器」就是北鬥導航和5G通信技術
  • 昆明供電局 24小時值守保供電
    Type=Article&ID=3679592&DomID=hitcount3679592"></script> 昆明供電局 24小時值守保供電
  • 國網棗莊供電公司保電「新消費愛生活——山東消費年」活動
    8月28日21時,國網棗莊供電公司圓滿完成「新消費愛生活——山東消費年」啟動儀式保電任務,保電現場受到棗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政法委書記李愛傑、副市長邵士官等領導肯定,高度評價供電幹部員工為活動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 廣西新電力171支春耕保電服務隊活躍在田間
    廣西新電力171支春耕保電服務隊活躍在田間 2020-02-25 11:52:00來源:央廣網
  • 十藝節曲藝節目走進濱州 百姓共享文化盛宴
    曲藝作為傳統文化孕育的一朵奇葩,深受百姓喜愛,悠揚的絲竹之聲穿街過巷在空中迴響,讓濱州的百姓們越來越多地「嗅」到了十藝節的氣息,感受到十藝節帶來的文化盛宴。  政府班子精心準備 為百姓打造曲藝盛會  悠揚的絲竹之聲,經典薈萃的段子,讓濱州百姓深深地陶醉在曲藝展演帶來的歡樂中。
  • 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順利閉幕濟南供電公司全力「電亮」盛會
    為全力以赴做好保電工作,為盛會增添新的光彩,濟南供電公司認真學習貫徹山東省委省政府、濟南市委市政府和山東省電力公司有關要求,並專門召開動員部署會,進一步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全力以赴,紮實工作,為演出活動提供堅強保障。作為本次保電任務的主力軍,濟南供電公司將保電工作列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超前謀劃。
  • 山東濟南民間老年藝術團積極排練喜迎十藝節
    隨著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的腳步臨近,每一個山東濟南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期待。三年籌備,一朝綻放。在市中區,就有一支民間老年藝術團體,他們每天都在積極排練,準備著節日到來前的文藝演出。「金烏墜玉兔升黃昏時候,盼嬌兒不由人珠淚雙流……」還沒等走進紅葉京劇社排練室,字正腔圓的京劇唱段就從窗戶裡傳了出來。唱、念、做、打……老人們一詞一句一招一式都是那麼認真。十年風雨路,這支文藝團隊一直活躍在社區、街道、老年公寓、學校、晚會現場。「老有所樂」,是對這個15人團隊精神的最佳詮釋。沒有名家名角們耀眼的光環,沒有粉絲觀眾們狂熱的追捧,他們表演的,是民間藝術團隊喜迎十藝節的那份執著。
  • 春節保電服務不打折--內蒙古頻道--人民網
    供電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進行線路維修。 「呼和浩特供電局嗎?我們家這一條路兩邊突然斷電了,電視也看不成,大過年的太不方便了,麻煩能給處理一下嗎?」接到電話後,供電局的值班人員迅速通知電力故障搶修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搶修。 「這次斷電是因為地質局北街路兩邊樹枝過高,由於長時間摩擦導致斷線。我們接到通知後與賽罕分局停電處理中心工作人員配合第一時間進行搶修,目前已恢復供電。」呼和浩特供電局帶電作業中心工作人員王磊說。 春節期間家庭用電負荷劇增,尤其是下午到晚上這段時間為用電高峰期。
  • 國家電網合作公司全力保障第二十屆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期間的保供電工作
    ,國家電網合作市供電公司高度重視、積極主動作為,迅速成立電力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多次赴合作市香巴拉旅遊藝術節執委會辦公室進行溝通協調,確保將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落到實處。保電工作小組前往保電線路和場館進行現場實地勘查,組織專人完善、審定保供電方案,建立「一館一冊」、「一線一冊」。為確保藝術節各項活動供電安全,公司抽調保電人員83人,負責一級、二級保電會場各3個,特級10千伏開閉站1座,保電線路6條,保電賓館10個。安排專人利用紅外成像儀和超聲波探測儀對配電線路進行全面排查,深入開展配網設備狀態檢測和巡視檢查,保證配電搶修組及應急物資保障小組及時到位消除隱患和缺陷。
  • 國電集團系統單位全力做好十九大保電各項工作
    充分發揮各分公司的作用,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做好十九大安全保電工作的協助督導;所屬企業全面壓實保電工作責任,形成企業、車間、班組三級聯動的責任體系,確保責任落實到人、到崗,並建立獎懲機制,對發生問題的單位和責任人嚴肅問責。強化運維管理。
  • 印度網友:中國全天不斷電?中國網友:問得尷尬癌都犯了
    在這個人手一部手機的時代,電對於現代人來說太重要了。如果手機沒有電,那相當於失聯了;夏天斷電的話,沒有空調沒有風扇,仿佛回到上世紀。總之,沒有電的生活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24小時」不斷電對中國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國出現斷電的情況,只有電路出現故障、雷雨天氣可能會斷電以外,基本上不會斷電。然而,在印度,全天不斷電卻是一種國家福利。不僅如此,印度的很多農村,甚至村民沒過過有電的生活,這多少有點不可思議了。
  • 十藝節:天下第一泉景區李苦禪紀念館等四館升級辦畫展
    齊魯網濟南10月9日訊(記者 李淼)9日,齊魯網記者了解到,十藝節即將到來,天下第一泉景區也受十藝節的渲染,文化展演唱起了主角。在四大展館升級改造的同時 ,市園林局以獻禮「十藝節」為宗旨,圍繞「盛世金秋,多彩十藝」主題思路,精心籌劃了「十藝濟 南·泉韻墨香」名家精品書畫展。書畫展將在「十藝節」期間,展出近300幅精品書畫。  齊魯網記者看到,目前各大展廳的作品已經擺放完畢。書畫、字跡栩栩如生,猶如各大名家再現,給現代的參觀者們藝術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