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為什麼一天只吃兩頓飯?

2020-12-25 魚兒讀書會擺尾

《紅樓夢》中的吃飯和平民百姓的大不相同,它對吃飯的描寫細緻入微,真實體貼。太平閒人在《〈石頭記〉讀法》中說:「書中大致凡歇落處,每用吃飯;人或以為笑柄,不知大道存焉。」又在《紅樓夢》第52回中夾批:「吃飯乃是書中要義。」

但是有心人也會注意到,榮國府實行的是固定不變的一日兩餐制:早飯和晚飯,根本沒有午飯!這是為何呢?其實這反映了滿洲貴族的真實日常生活,也是清代宮廷的風俗。

第58回,宮內一位老太妃薨了,賈母前去弔祭,一天中只吃了兩頓飯: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賈母等五更便去了。下處用些點心小食,然後入朝,早膳已畢,方退至下處歇息,用過早飯,略下片刻,復入朝侍中晚二祭,方出至下處歇息。用過晚飯方回家。

因為要參加典禮,賈母等早晨四五點鐘就從家裡出發,到就近的一個落腳點,早飯和晚飯都是在這裡吃的。

兩餐制在清代並不罕見,它和滿洲的生活習慣有關,和漢族的一日三餐有微妙的區別。《清稗類鈔·飲食類·日食之次數》: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日食二次者,朝餐約在十時前後,晚餐則在六時前後。朝餐多肉類,晚餐較淡泊。而早間起床後及朝晚餐之中,亦進點心,多用餅面及茶。

這些記載大致與賈府的飲食相合。第14回,秦可卿死後,王熙鳳代理寧國府,規定:「卯正二刻(6點半)我來點卯,巳正(10點)吃早飯。」第18回,正月十五這天,太監說元妃未初(13點)用晚膳。晚飯是在黃昏之前,離天黑還有一大段時間。晚飯是白天的日常活動之一,至遲也在黃昏吃,第89回,深秋時候,寶玉從家塾回來,見過賈母、王夫人,徑回怡紅院。襲人上來說,晚飯預備下了。寶玉說:「心裡不舒服,你們吃去吧。」於是和衣躺在炕上,「猛聽架上鐘響,自己低著頭看了看錶針,已指到酉初二刻(17點半)了。一時小丫頭點上燈來。」

紅樓夢中的兩餐制,實源於對滿清皇宮飲食習俗的效仿。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纂成的《國朝宮史》,對康、雍、乾朝的皇宮制度,多有較詳實記載。該書第5卷「典禮」之「禮儀(上)」有「常日視事儀」,對皇帝的一天生活有記錄,其中說:「辰刻(8點左右)進膳」;「每日未刻(14點左右)進晚膳。」

滿清皇帝,始終一貫堅持兩餐制,固然與其部族風習有關,同時也是堅守、顯明其民族身份的策略之一。既然皇帝身體力行兩餐制,那麼作旗人的鐘鳴鼎食之家自然要亦步亦趨地效法了。

溥儀在其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說,「紅樓夢裡的排場,猶如宮裡的排場的縮影」。

當然為了彌補兩餐制的不足,在正常的吃飯之外,賈府還增加了進用點心。第52回,寫的是冬天,這日早起,天尚未明,寶玉就起來,要往舅舅王子騰家。「小丫頭便用小茶盤捧了一蓋碗建蓮紅棗湯來,寶玉喝了兩口,麝月又捧過一小碟法制紫薑來,寶玉噙了一塊。」第77回,賈政要領寶玉、環兒、蘭兒去尋秋賞桂,一大早,三人都趕到賈政上房吃麵茶(大約是油茶之類)。這都算兩餐之外進點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清朝皇宮一天只吃兩頓飯,皇帝妃嬪都不會餓嗎?
    為什麼清朝皇宮一天只吃兩頓飯,皇帝妃嬪都不會餓嗎?首先要說的是,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確是只吃兩頓飯的!晁錯曾經在給漢文帝的上書中說道:「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可見,在漢代中原地區的民眾一天的確是吃兩頓飯的!
  • 在農村,很多農民一天只吃兩頓飯,專家:習慣不科學,但非常實用
    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老牛為什麼沒有上牙以及一日三餐的由來。據說,玉皇大帝讓老牛下凡間傳達玉帝旨意,旨意的原意大致是這樣「農民們一天要打扮三次,辛勤勞動,然後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即三打扮一吃飯。」但是呢老牛到了凡間以後摔了一跤把玉帝的旨意搞糊塗了。於是向農民們傳達了一個相反的旨意。告訴農民,玉皇大帝的旨意是「人們一天要吃三次飯,打扮一次,即三吃飯一打扮。」然後就回到天庭。
  • 韓雪一天只吃兩頓飯,卻不是因為保養,竟是為了孝心!
    韓雪一天只吃兩頓飯,卻不是因為保養,竟是為了孝心!《口紅王子》是最近挺熱門的一個綜藝,從播出到現在,收視率一直在增長。她有一套嚴格的生活作息規律,如果平時沒工作的話就每天十二點前入睡,早上七點左右起床,並且不吃中午飯,只吃早飯跟晚飯。每天就吃兩頓飯是不是太少了,還是有其他原因或養成習慣了。韓雪對此作出解釋,她原本家裡是沒有保姆的,她跟媽媽一起生活。她認為媽媽每天都做三頓飯會很累,所以她只吃兩頓。看來她真的特別體諒自己的母親。
  • 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看看醫生怎麼說
    有的人認為一日三餐,一天吃三頓飯才是最科學的飲食,而有的人講究過午不食,認為古時候老百姓是吃兩頓飯的,現代社會的人飲食營養太好,腸胃負擔重,應該也吃兩頓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也有助於減輕體重。那麼到底一日三餐更科學還是一天兩頓更科學呢?一天吃兩頓飯和一日三餐,哪個更科學?
  • 在農村,很多農民一天只吃兩頓飯,專家:習慣不科學,但非常實用
    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老牛為什麼沒有上牙以及一日三餐的由來。據說,玉皇大帝讓老牛下凡間傳達玉帝旨意,旨意的原意大致是這樣「農民們一天要打扮三次,辛勤勞動,然後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即三打扮一吃飯。」但是呢老牛到了凡間以後摔了一跤把玉帝的旨意搞糊塗了。於是向農民們傳達了一個相反的旨意。告訴農民,玉皇大帝的旨意是「人們一天要吃三次飯,打扮一次,即三吃飯一打扮。」然後就回到天庭。
  • 為何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看完你就知道了,原來是因為這
    只不過因為想要睡懶覺或者是為了減肥,才會減少自己的用餐數量,一天只吃一頓或者兩頓。但想來大家肯定不知道,一日三餐是在唐朝之後才逐漸形成的,在唐朝之前的古代社會,一日兩餐才是人們的日常。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可並不像現代人這樣,是為了減肥或者睡懶覺。
  • 清朝為什麼規定皇宮中一天只吃兩頓飯?難道這樣嬪妃們不餓嗎
    (清朝皇帝用膳)說到皇帝的兩頓飯,就要說說為什麼只給安排兩頓飯,而不是像我們現在早午晚三頓飯,難道皇帝家也會發生揭不開鍋的事?一般7點多鐘天才亮,到了下午5點多鐘天就黑了,因此他們在上午9點左右吃一頓,到了下午三點左右再吃一頓。由於晚上黑的快,且又沒有電視打發時間,所以見黑就睡。因此一天兩頓飯,是在關外就形成的習慣。另一個是清朝的統治者吸取了前朝滅亡的教訓,執政後特別注意向臣民們展示自己的節儉,力求做出「明君」的形象。
  • 清朝皇帝為啥一天只吃兩頓飯?其實是有原因的
    其實對於歷朝歷代,我們可能對於清朝的歷史會更加了解一些,清朝一共出現了十二個皇帝,每一位皇帝都各有自己的能力,但是,每一位皇帝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定,那就是在皇宮中一天只吃兩頓飯,不論是皇帝還是皇妃,都一樣。
  • 古代人本來只吃兩頓飯,為什麼後來改成了三頓?
    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一切時間安排都要以農事為中心去考慮,所以只吃兩餐。每天早晨起來七八點鐘吃一頓飯,叫朝食,也就是早點,然後男人就帶著農具牽著牛去幹農活,女人就在家中紡布紡線,搞一點家庭手工業,有孩子就帶帶孩子。
  • 韓雪稱自己給玻璃房打膠,一天只吃兩頓飯,20歲就用最好的化妝品
    韓雪稱自己給玻璃房打膠,一天只吃兩頓飯,20歲就用最好的化妝品文|小白小燕《口紅王子》自從開播以來收視就不錯,很受年輕女生的喜愛,在第一季中到來的女嘉賓一般都是很有話題的未婚女星,在最新一期中到來的公主是韓雪
  • 陝西有些地方為啥一天吃兩頓飯?這是他們的生活習慣,我們該尊重
    很多人認為,一天吃三頓飯是天經地義,一天三頓飯也的確符合人體健康規律。那同樣,對於一天吃兩頓飯的地方或者人,很多人下意識裡就覺得他們是窮,是吃不起三頓飯。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這個一天兩頓飯的地方現在仍然有,就黑嫂知道的,在陝西某些地方,還是一天兩頓飯。他們是窮嗎?當然不是,這是種習慣,那為啥有這種習慣呢?咱們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
  • 《紅樓夢》賈府早飯上午十點才吃,一天到底吃幾頓?
    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來。這頓飯,也是極講究,裝菜的是幾個一色捏絲戧金五彩大盒子,餐具是西洋布手巾包著的烏木三鑲銀箸。這些無不體現了賈府作為豪門大家族的餐食禮儀之繁瑣和家裡的地位尊卑的等級制度。
  • 古時候講究過午不食,一天吃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
    但以前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聽說過一天只吃兩頓飯,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因為光照時間比較短,很多人就把飯菜做成了一天兩頓。究竟是一天吃兩頓飯,還是一天吃三頓飯更好了?食物是我們人體獲取營養素的主要途徑,即使我們一天什麼飯也不吃,我們的身體也是在消耗能量。能量的消耗量,隨著我們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增加,也隨之增加。
  • 業務員被罰裸奔 業務員一天只吃兩頓飯【4】
    原標題:業務員被罰裸奔 業務員一天只吃兩頓飯   律師   這種懲罰即使員工同意也不合法   該健身會所對員工下此「狠招」,但員工也同意此懲罰,那麼,這樣的懲罰是否合法?然而,以吃生苦瓜、穿底褲裸跑、剃光頭等方式予以懲罰,對員工的人格尊嚴和人身權利造成損害,即使員工同意也屬違法。   藺存寶建議,如遇類似遭遇,員工可先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企業對此行為予以糾正。如已造成人格或身體的損害,員工還可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也可向法院起訴。
  • 農村現在還有一天只吃兩頓飯的嗎?這是習俗還是習慣呢?
    我就生活在農村,我的生活飲食其實就是一天兩餐,因為這樣的話比較節省時間。因為在我們當地,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天氣會黑的很早,並且早上亮的很晚。對於我這樣一個沒有工作的閒人來說,就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起床以後就已經8點多了,再收拾收拾就到9點了,於是吃飯的時間一般是在早上10點鐘,這樣的話,中午這一頓就可以省去了,然後到了晚上再吃一頓,這樣一天就可以過去了。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天只吃兩頓飯的習慣,吃三頓反而不會舒服。其實,在我看來,生命在於靜止,因為我本人不喜歡運動,而且運動的話還會出一身臭汗,我不喜歡那個味道。於是我在不動的情況下,一天兩頓飯已經足矣。
  •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有什麼不同?誰的腸胃更好?
    發現現代的多數人,從一天三頓飯變成了一天兩頓飯,早上為了多睡一會,就省去了早餐,或者是有人為了減肥,不去吃晚餐,覺得晚餐不吃可以瘦身。有人就產生好奇,到底一日兩餐和一日三餐,有何區別?誰的身體會更好?下面就來好好了解一下。一天兩餐和一天三餐,區別在哪?
  • 據說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實行三餐制的?
    一年365天,總有360天在減肥……然而減肥的動力總是抵擋不過蠢蠢欲動的胃……但你知道古人都是只吃兩頓飯的嗎?吃完這頓飯,基本上就要準備睡覺了,古人沒有什麼夜生活,而且朝廷實行宵禁制度,晚上在街上亂晃也是不被允許的。為什麼一日兩餐延續了這麼長的時間?這和中國的農耕社會有很大關係。在宋朝,小商品經濟發展十分繁榮,百姓們的夜生活逐步豐富起來,才有了吃夜宵的習慣。宋朝南遷以後,南方人保有了吃夜宵的傳統,而北方人卻大部分沒有這個習慣。
  •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更健康?
    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個更科學,更健康? 吃飯是我們每天離不開的事情,人活著就要吃飯,常言道:一日三餐,我們每天都吃三頓飯,有的人一天吃兩頓飯。這兩種方法哪個更科學健康呢?
  • 每天吃兩頓和三頓,哪個更好?堅持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正常來說,我們每天都是三餐,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飲食規律,身體健康。而現在不少人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想要採用古人的一些方式,就是每天保持兩頓飯,那麼堅持做的人,後來怎麼樣了?每天吃兩頓飯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變三頓了?
    現代人為了養生還總結出了一套科學的吃飯方法,也就是:早晨要吃的好,中午要吃得飽,晚上要吃的少。在上學的小朋友更是經常被父母告誡,一日三餐要按時吃飯,不然胃就會出問題。但大家知道麼,在秦漢之前,古人一天是只吃兩頓飯的。 在兩千多年前,那個公認「人給家足」的中國古代著名盛世「文景之治」裡,西漢名臣晁錯就在其名作《論貴粟疏》裡發出疾呼「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