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常嗎?團購特賣成了最賺錢電商

2020-12-21 虎龍吟

作者:虎龍吟(微信公眾號:愛貓狗 catdogiloveyou)

以為東西並不便宜的電商個個巨額虧損,以為東西賣得很便宜的電商卻在掙著大錢,這就是時下國內電商行業的現狀。而在賺錢不賺錢的背後,卻折射出電商網站實際經營和消費者認知之間巨大的反差。

8月中旬,國內主要上市電商網站京東、唯品會、當當網、聚美優品等紛紛公布了自己2014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其中,按照淨利潤額計算,唯品會是上市電商網站中最賺錢的,而規模最大的京東成了虧損最厲害的一個。

具體各家的淨利潤額數據是:唯品會1.62億元,聚美優品9458萬元,當當網2880萬元,京東則巨虧5.825億元(按非國際財報準則淨虧損為1180萬元)。

眾所周知,外界對唯品會和聚美優品的印象是,它們網上賣的東西挺便宜的,當然它們自己也是這麼大肆宣傳的。唯品會和聚美優品,一家做服裝為主的特賣,一家做化妝品為主的團購,無論特賣還是團購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通俗理解就是低價甩賣!

但恰恰就是這樣兩家給外界和網購消費者以「低價超值」印象的電商網站,卻反倒成了電商行業最賺錢的網站!而以3C家電為主的京東卻出現了巨額虧損,這不奇怪麼?

其實完全沒有什麼奇怪的。拋開那些晃點人的所謂精細化運營、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等等高大上的詞彙,其實核心關鍵點就在於:它們的主營業務的產品品類不同!這是造成幾家電商網站最終是贏是虧的最本質原因!

我們先來看看幾家電商網站的毛利率水平。根據各家公司的財報數據,最賺錢的唯品會的毛利率是24.8%;第二能賺錢的聚美優品跟唯品會幾乎擊鼓相當,是24.7%;終於好不容易擺脫了連年虧損的當當網最新一個季度的毛利率是18.3%;規模最大的京東的毛利率只有11%;而國美在線2014年上半年預期毛利率更是只有7%。

從接近25%到只有7%,這中間差著3.5倍的距離,這是怎麼造成的呢?看看這幾家電商網站主要賣的東西是啥就明白了。

唯品會,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其主營品類是服裝,包括鞋帽箱包等關聯商品,後來慢慢拓展到了化妝品、母嬰產品、家居產品等領域,但最大頭依然是服裝品類。顯然,服裝很賺錢。

其實經常逛街的女孩子們也都知道,尤其有了淘寶之後就更知道了,服裝行業絕對是一個超暴利的行業,一件50元出廠成本的衣服,到了商場裡,立馬就搖身變成了300到1000元吊牌零售價,區別只在於用的是什麼牌子。可見,實際服裝平均成本只佔零售價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只要賣兩折以上都能掙錢。傳統零售渠道之所以賣那麼貴,是因為中間環節太多,商場拿走30%,促銷員拿走15%,批發商代理商等中間渠道商又分別拿走10%到25%。

所以,別看唯品會上很多服裝標著的價格是三到五折,其實她的利潤很高。給不會算商家毛利率的人舉個例子:500元零售價的衣服,假設2折進貨(100元),3折銷售(150元),它的毛利率就高達33.33%!3折便宜嗎?當然便宜!所以銷量就很高,規模效應就出來了。實際上,唯品會有很多不知名的小牌子和雜牌,這類產品的毛利率會更高!

再說聚美優品,大家都知道它是賣化妝品的,現在也開始增加了服裝鞋包和家居類產品。同樣,化妝品也是一個很暴利的行業。跟服裝行業類似,按出廠價跟市場零售價計算,一般化妝品的毛利率往往也在60%到90%之間。所以,當你看到化妝品在電商網站上團購3到5折,不要以為它沒錢賺了,空間還大著呢。

所謂的水、乳、霜、液加上面膜、精油,其實說來說去就是些化學成分加上水了,各種神奇的功效和特殊的成分(尤其現在開始流行吹噓純天然原料和成分),都是文案策劃師和產品經理精心苦思冥想編出來的,尤其是那些看似金光閃閃的詞彙。當然,不能說化妝品一點效果都沒有,合格正品肯定還是可以用的,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你天生底子不行,化妝品抹一噸也救不了你,只能靠開刀和用藥。

化妝品也分類,國際大牌幾乎都不對電商網站授權和直接供貨,所以電商網站的毛利相對就低,一般也就十幾個點,合資品牌和國產品牌的毛利率就高一些,至於一些小品牌和雜牌就更高了,隨便談個50%以上沒問題。但是但是,毛利率最最高的還是電商網站所謂的自有品牌,做到80%一點都不困難!至於水貨、假貨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

順便說一句,唯品會人家已經是連續7個季度持續盈利了。聚美優品則更牛,已經連續9個季度持續盈利了。看看,賣服裝和賣化妝品,盈利那就不叫事兒!

大家要問了,服裝、化妝品很賺錢,難道其他品類不賺錢嗎?不要急,說說當當網從不賺錢到賺錢,你就明白了。

當當網早年就是個網上賣書的,這個大家都知道。就因為賣書,早年電商競爭不激烈還好,到了最近幾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當當網連續三年都是巨額虧損,分別為-2.28億元、-4.44億元和-1.43億元。而到2014年,當當網痛下決心改變品類結構,推出第三方開放平臺,尤其是大力發展服裝品類,推出克隆唯品會模式的「尾品匯」,一下子就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盈利,二季度更是形成了規模化盈利。

當當網二季度總營收為33億元,而服裝日百等第三方平臺營收就達到了14.3億元,已經超過了整個當當網的40%以上,尤其是同比增長82%遠高於當當網主營的圖書業務。當當網2014年上半年毛利率超過18%,比2012年平均提升4個百分點左右。很顯然,是服裝救了當當網的財務報表,也是服裝讓噹噹邁入賺錢的電商網站行列。

最後說說京東。京東雖然現在號稱全品類,但主要銷量還是來自於3C家電,主要是網購消費者的習慣一時半會還難以改變,再加上除了3C家電,在其他品類上京東並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很多垂直電商網站(比如服裝唯品會、化妝品聚美優品、圖書當當網、快消品1號店等)在特定品類上對網購消費者吸引力更大。不過3C家電這類鐵傢伙標準件,的確被過去3C家電行業二十幾年整得真是一點利潤空間都沒了,一般都是個位數的毛利率,這也是京東為什麼不賺錢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京東也不傻。去年京東就很強勢的進軍了化妝品、母嬰產品、家居產品等領域,搞了好幾撥促銷。今年剛剛京東又宣布聯合時尚芭莎進軍服裝領域。嗯,電商價格戰打到今天,不能光有規模啊,京東顯然也開始要追求利潤了。

其實京東在野蠻成長擴大規模的同時,對提升毛利率控制還是做得相當不錯的。從2009年到2013年,京東的毛利率一直都在提高,分別是4.82%、4.83%、5.52%、8.64%、9.87%,剛剛2014年第二季度更是上升到11%。

現在明白了吧,看似價格折扣不是那麼兇猛的京東們現在還在虧損中,而看似價格動不動兩折三折的聚美唯品會們,卻一個個的賺得盆滿缽滿!所以,網購不要只是看折扣率和是不是稱作團購、特賣啊。當然了,相比於線下,總體來說,電商網站的價格都是有不小競爭優勢的。

☼☼☼☼☼☼☼☼☼☼☼☼☼☼☼☼

本文作者:虎龍吟,人稱虎哥,據說是貓爺的朋友,一個不作惡、不信邪、不裝逼的傢伙。寫文章純屬興趣使然,無門無派無節奏,拒絕拉幫結夥。

歡迎掃描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愛貓狗(catdogiloveyou)。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歡迎轉發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未經作者本人許可,嚴禁轉載!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姓名,保留作者個人微信公眾號,並支付稿酬。保留一切權利,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作者支付寶帳號:001net@sina.com(亦作為合作聯繫郵箱)

相關焦點

  • 品牌折扣特賣:電商的第二春?
    5.17「電信日」當天,一向保守的三大電信運營商掀起了空前猛烈的手機特賣,持續一周;與此同時,5.20「表白日」歐萊雅入住樂蜂網特賣即將登場……一時間,品牌折扣特賣成風,電商仿佛迎來了第二春。對於被打上激進標籤的電商來而言,特賣這一新興的商業模式,究竟是泡沫,還是能夠救電商於水火的良藥?
  • 唯品會成首家支持Apple Pay服務特賣電商
    擁有過億註冊會員的全球最大特賣電商唯品會(VIP.com),已於今日起支持顧客使用 Apple Pay,並成為首家支持Apple Pay服務的特賣電商。 作為一家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唯品會始終堅持「精選品牌、深度折扣、限時搶購」的時尚特賣模式,關注過億會員的購物需求,不斷提升會員購物體驗, 本次唯品會成為首家支持Apple Pay服務的特賣電商,將為其過億會員帶來更加安全
  • 社區團購?不,要反思的是整個電商!
    面對電商從日用品到瓜果蔬菜的全方位覆蓋,賴以生存的社區消費者大量流失,許多店主們早已繳械投降,從「小老闆」蛻化成電商巨頭低成本吸客、終端客戶服務、打掃戰場的「店小二」。 理論上,除了賺點佣金,取貨的顧客也可能在店裡順手買點東西,這也是社區團購宣揚的一大好處。但事實上,客戶需求總體穩定,不在你這裡買也會在其他店買,隨著大家都去做「團長」,順手買點東西的「理論」,只會回歸於本就穩定的日常便利性消費。 不幹行麼?恐怕更難。
  • 新鮮的「社區團購」,緣何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第二則消息,權威會議傳遞出特殊信號,又是反壟斷,又是房地產,會議重點強調要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一點指的是誰和所要表達的意思,非常值得關注。 第三則消息,馬雲也發布了一則消息:「阿里巴巴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認真做好科技賦能,服務產業升級。」 這幾個消息放在一起來看,的確耐人尋味。
  • 電商壹周:京東入局社區團購新動作 收購美家買菜
    在貨品構成上,由於盒馬主要業態「盒馬鮮生」客單價高、產品迭代周期短,定位偏中高端生鮮用戶,而社區團購業務的用戶對價格敏感,時效性要求低,為適應社區團購的市場,盒馬重組了一套適合社區團購模式的貨品和價格,由當地網格倉配送至自提點。
  • 大大倉上線 打造專注於品牌特賣的社交電商平臺
    【PConline資訊】2018年6月1日星期五,一款針對品牌庫存特賣的微信小程序「大大倉」宣布上線,正式走入大眾視野,也加入了電商將庫存特賣和微信小程序融合的探索行列。新零售發展越來越落地的情況下,社交電商不斷崛起並開闢多樣化的營銷渠道,讓產品能更加迅速為消費者所熟知,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快捷、更便利的消費方式。抓住流量新入口,「大大倉」打造有溫度的分享社交程序現如今,單一地把電商GMV理解成是流量×轉化率顯然不可行。
  • 醒購商城:品牌特賣電商的痛點還有多少,下一個十字路要如何選擇
    但電商市場的不斷延伸迫使內容打法衍生了不少痛點。首先,品牌特賣的模式被瘋狂複製。醒購商城能夠發展成功很大一部分因素取決於品牌特賣,但大型電商寡頭可以憑藉自身的品牌效應,起到對市場流量的分割,品牌特賣已不是醒購商城唯一的王牌。
  • 抖音電商分享要收費嗎 抖音電商能賺錢嗎帶貨怎麼賺錢
    大家都知道抖音很火,視頻拍的好能掙錢,那麼抖音電商賣貨能掙錢嗎?抖音電商分享要收費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抖音直播帶貨怎麼賺錢的吧。
  • 明天除了雙十一 還有「不一樣的11.11」 特賣電商唯品會1500多個...
    而這一天,也早已經演變成各大電商一年一度最大的一次購物狂歡節。 從今天晚上8點開始,唯品會正式啟動「不一樣的11.11」特賣狂歡,超過1500多個大牌的商品正式開搶。 1500多個精選大牌正品 今天晚上8點開搶 從今天晚上8點開始,唯品會正式啟動「不一樣的11.11」特賣狂歡。
  • 社區團購等電商平臺為什麼火?因為它們無視了房價漲跌!
    社區團購火了21世紀什麼生意最火?無視房價的生意。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美團、餓了麼、滴滴等企業,無疑是當下最火的民營企業。為什麼火呢?大家發現沒?它們全都是電商平臺或虛擬網絡公司,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視房價。它們根本不用操心房價是漲還是跌,跟它們的生意有毛關係?比如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它們怎麼運營?電商電商,就是在電腦上經商,不是在實體店裡經商。如今的房價對普通人來說特別高,實體店要經營,首先就會受到店鋪租金的衝擊。可電商不考慮這個,它們只需要電腦和儲物間或倉庫。
  • 生鮮電商的下半場:社區團購,壁壘已成風口不在
    社區團購的上半場:生鮮電商2009年,已成立4年的易果從上海拓展北京,才算真正打開生鮮電商之門,玩家們陸續加入,其中就有天天果園,不過並未受到資本的青睞,行業算是有序增長。生鮮電商的下半場:社區團購2016年,在巨頭入場之前,相比生鮮電商的大流量大平臺,社區團購仿佛小孩子過家家。任一家雜貨鋪便利店都能跟上社區團購的概念,員工的KPI就是微信建群,有多少個500人群就決定了老闆一天能銷多少單,簡單至極卻也玩得不亦樂乎。
  • 社區團購真的會是實體店的救贖嗎?
    有人說在未來3-5年,社區團購將迎來百團大戰,平臺會給加入的社區團長大力的補貼。也能通過借力思維,藉助社區平臺的供應鏈和網絡系統,打造屬於自己的客戶圈子,提升線下店的客流量和業績。但是也有人說社區團購會成為一些大平臺的壟斷手段,因為現在一些小商小販想要加入到社區團購還是比較難的。所以就有人認為這會是第二個電商,可能會給實體店帶來更大的衝擊。
  • 跨境電商:新手可以做跨境shopee嗎?做shopee可以賺錢嗎
    「做shopee賺錢嗎?」「沒有經驗可以做嗎」「低成本可以做shopee嗎」,很多人都會糾結這樣的問題,經常會被朋友問這樣的問題,而且問題都差不多,都在糾結值不值得去做。沒經驗很正常,大家做什麼事情都會有第一次的,不都是從0經驗到有經驗的過程,而且shopee剛開始的第一站可以開通臺灣站點,臺灣和我們大陸的語言、風俗習慣相似,這樣我們可以保證利潤空間,然後邊經營邊學習,初期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學。
  • 今日頭條上線「今日特賣」 涉足個性化電商導購
    DoNews 7月21日消息(記者 周勤燕)7月21日,新聞推薦引擎「今日頭條」低調上線電商導購產品「今日特賣」,涉足個性化電商導購領域。 從「今日頭條」客戶端中可以看到,「今日特賣」以消息流的形式展現在今日頭條APP的推薦界面中,用戶點擊活動推廣圖後,會跳轉至mashangju.com網址。該站點分為「今日精選」、「優品預告」和「淘我所愛」三個頻道,涉及百貨、數碼、女裝、男裝、美妝和母嬰六個品類。通過前端的商品頁面展示,目前進駐「今日特賣」的商家約為32家。
  • 從社區團購看電商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許多人認為,按照電商以往的操作模式,社區團購一旦壟斷就會走向兩頭收割:一是便宜的菜變貴,本來一塊地賣2塊,否則就買不到。二是會對上遊形成反噬,直接控制上遊菜農甚至自建產業讓更多人失業。其實這些擔心是多餘的,因為對於關係到民生的問題,國家向來是慎之又慎的,如果膽敢任意讓蔬菜價格翻倍,將會導致CPI迅速上升,電商們有這個膽量嗎?
  • 房地產或大勢已去,未來最賺錢的會是這3個行業嗎
    這一個預言,要等時間來證明,而在未來或許這三個行業將是最賺錢的。01,大健康隨著現在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對於健康也是更加的關注了。從古自今,很多人都希望能夠長命百歲,一生無憂。現在我們國家也是在一定程度將經濟重心放在了健康領域。
  • 品牌特賣如何突圍.小年魚抓住核心客戶才是出路
    小年魚作為知名的品牌特賣APP,不光是要面臨整個大環境都在變化的大問題,也是要應對疫情衝擊下供應鏈的變化和客戶終端的變化。品牌特賣就是一部夾縫中求生存的歷史。之前人們想買品牌都得去實體店,但是實體店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價格太貴,一般人都消費不起。自從電商渠道崛起之後,人們就多了一種選擇,因為線上真的可以淘到價格便宜又保證是原裝正品的品牌好貨。
  • 跨境電商各個模式優缺點,跨境電商模式分析
    跨境電商是一個十分具有潛力的新興行業,目前跨境電商的運營模式有5種,跨境電商各個模式優缺點,跨境電商模式分析  一、M2C模式 優點: 模式輕、投入低,雖然沒有盈利模式,但是由於跨境本身的特殊時效性,現金流的周轉期非常長
  • 規範社區團購經營!南京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
    今年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社區團購菜」這一新型消費載體迅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電商平臺紛紛加入蔬果社區團購這個新生的電商「江湖」。  實惠雖然看得見,但經營還需規範  近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喊話」電商平臺:食品安全大如天,合規經營首當先!
  • 「男人的衣櫃」剪標特賣頻現這些低價名牌是正品嗎
    這似乎已經是坊間一個老談資了。電梯間的小廣告、莫名其妙地被拉進特賣群……這都是剪標特賣的「日常操作」。    這些剪標特賣商品是不是正品?賣衣服的人怎麼賺錢?這是不是上市公司海瀾之家的自救?連日來,河南商報記者探訪了所謂「海瀾之家剪標特賣」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