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甘肅省臨夏州臨夏市的更名問題,已經開始討論,它有可能更名成為「河州市」。
甘肅省臨夏市的更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臨夏州、臨夏縣、臨夏市並存,地名重複度比較高。但是臨夏縣、臨夏市已不屬於市縣同城,二者的城區已經分開了半個世紀之久。
按照甘肅省的行政社區化,臨夏州是一個地級行政區,而臨夏縣、臨夏市則是臨夏州下面的縣級行政區。
甘肅省行政區劃地圖上面的臨夏州如下所示。
臨夏州實際上是中國30個自治州當中面積最小的,它位於甘肅省的西側也是兩省交界處的一個地方。
臨夏州(臨夏回族自治州)管轄了1個縣級市、5個縣、2個自治縣:臨夏市、臨夏縣、康樂縣、永靖縣、廣河縣、和政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甘肅省臨夏州的地圖如下所示。
從更名的來龍去脈來看,臨夏市更名為河州市也並不奇怪,但是縣級更名畢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因此也是需要謹慎的。
臨夏市、臨夏縣二者也是有淵源的,1950年6月,從臨夏縣的城區分出了臨夏市(縣級),臨夏縣的縣城也從原本的城區遷到韓家集。臨夏市、臨夏縣二者本身是一脈相承的關係,由於臨夏縣的縣城已經遷走了半個世紀,因此二者並不屬於市縣同城的情況。
下面是甘肅省臨夏州臨夏縣,臨夏市就是嵌入其中的一個部分。
在甘肅省的範圍內,臨夏州、臨夏市、臨夏縣三個地區的機構比較近,採用同一個名字,看起來還是非常複雜的。雖然當地人可以分清楚,但是外地人很難分清楚。
雖然有一些地區存在市縣同名的情況,但是像臨夏州、臨夏縣、臨夏市這樣,市縣州都同名的地區,也是比較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