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以電話熱線促作風轉變紀實

2020-12-20 環渤海新聞網

「親民熱線」連萬家
——遵化市以電話熱線促作風轉變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張懷舉 白珺國 李豔輝)

  「有問題,打熱線」,這是時下遵化百姓中流傳越來越廣的口頭禪。

  在遵化,自市委書記侯志宇到任後,為便於傾聽民意民聲、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轉變幹部思想作風,於2007年2月6日開通了市委書記和市長熱線。兩年多來,熱線累計接聽群眾電話15303個,做到了對市民的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答覆,因而被百姓親切地稱為「親民熱線」。

  如果說「親民熱線」設立之初是一棵小苗,那麼廣大幹部為民務實的優良作風恰似陽光雨露,精心澆灌著小苗茁壯成長。如今,連著遵化萬家的「熱線」已根深葉茂,並結出了「幹群一家親、和諧你我他」的累累碩果。

  解民憂架起幹群連心橋

  「親民熱線」全天24小時接聽百姓來電。熱線設立之初,為了讓群眾熟知熱線號碼,遵化電視臺每天以滾動字幕循環公告。

  「你好,我是陽光小區業主,我家的暖氣不熱了……」

  「書記熱線嗎,西關口堵車了……」

  「我是鐵廠鎮的農民,我想跟侯書記說說土地承包的事……」

  叮鈴鈴,電話鈴聲不斷響起,小到百姓生活的水、電、暖,大到方針政策問題,接連不斷,縷縷入耳。

  「沒有辦不了的事,只有辦不好的事!」對諸如此類龐雜的事情,遵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指示,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一定要耐心、細緻!同時,對所反映的問題要盯辦、查辦、督辦到位,切實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2008年1月16日一大早,電話鈴驟然響起。接通後,電話另一頭傳來了啜泣聲——新店子鎮西峪村民張某哽咽著說,近日自己家中發生了火災,房屋燒毀,生活非常困難。工作人員隨即向該鎮政府交辦此事,鎮政府立即為其送去了2000元慰問金,隨後又組織相關單位募集了2000多元捐款,併購置了禦寒衣物以及生活用品一併送到張某家中,又協調村裡為其解決了臨時住房。

  2008年12月15日,某企業退休工人張某來電反映,他於當年7月份辦理了退休手續,但至今未領到退休金。遵化市委督查室按照市委主要領導要求立即立項查辦,最終督促該企業補繳了360萬元保險金,使包括張某在內的23名退休工人及時足額補發了退休金。

  類似事例不勝枚舉。「親民熱線」設立以來,遵化市已累計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8241件,共接到群眾感謝電話596個。

  市民們的讚揚聲多了,反映問題的語氣更像拉家常了。每到大年初一,熱線值守人員往往是先聽到各地百姓的拜年電話,然後才聽到鞭炮聲漸次響起……

  釋民疑傳遞和諧與真情

  群眾信「訪」不信「法」,這種現象在遵化並不鮮見。為此,「親民熱線」在千方百計解民憂的同時,又承擔起了「釋民疑」的責任——澄清群眾的模糊認識,做好政策、法規宣講。

  2008年9月,書記熱線接到小廠鄉吳家溝村吳某來電,反映某採礦廠2007年11月堆放廢料將其2棵慄樹掩埋,事發後一直上訪。在受理此事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這位山裡生山裡長的農民,對法律一無所知,對法律維權疑慮重重,在他的心目中,只有政府才能幫他解決這件事。經耐心解釋引導,吳某終於走上了依法維權之路。2008年10月,經遵化市人民法院庭內多次調解,最終雙方當事人意見達成一致,由採礦方支付給吳某補償款9000元。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在受理群眾來電過程中,遵化市委、市政府經分析,群眾「唯上、唯大」心理大多緣於不懂政策、不諳法規。基於此,市委、市政府要求熱線工作人員加強政策和法規學習,熟知部門職責分工和工作程序,在解答群眾問題的同時,即時澄清群眾的模糊認識,在幫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做好政策、法規宣講,引導群眾逐步走上法律途徑,維權自救。

  而對於無理信訪、無理訴求,市委、市政府則要求熱線強化宣傳職能,加強教育引導,以促進和諧穩定。

  2005年,東舊寨鎮徐店子村民徐某擅自將位於變壓器下的平房改建為二層樓房,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相關部門考慮到其家境困難,拆除房屋對其損失過大,經多方協調後將變壓器遷建,發生的1萬元遷建費由徐某承擔了一半。而徐認為這是不合理收費,此後開始上訪。2008年5月,徐某撥打「親民熱線」反映此事。工作人員認真聽取情況後,耐心細緻地幫其分析,為其講解有關政策和電力相關法律知識,並先後3次電話回訪,與其談心說理,終於使徐某對此事有了正確認識,結束了3年多的上訪之路。

  無獨有偶。兩年多來,「親民熱線」共為群眾解釋答覆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6466次,其中共引導15批次上訪群眾走上法律渠道,通過法律部門解決了問題;共教育引導9批次無理上訪群眾,認識自身錯誤,息訴罷訪。

  聽民聲出臺相應惠民決策

  2007年7月5日,「親民熱線」傳來一位中年婦女急切又略帶羞澀的聲音:「我們家菜園裡也不知從啥時候起,冒出來不少蝸牛,弄得菜都不好好長了,問誰也不知道用啥農藥,我實在沒辦法了,就想打這個電話試試……」工作人員接到這個新鮮電話,分析此問題專業性太強而且又很急,隨即向農業畜牧水產局進行諮詢,並及時回復付某,防治蝸牛的特效藥是「蛞蝓淨」。

  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件小事情,卻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關注和思考。市主要領導認為,這件事反應了農民在種植養殖業方面還面臨相當多的技術難題,並指示有關部門予以研究解決。更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件小事情,卻催生了一個「網絡+手機」的信息輸送平臺、一個幫助農民解決技術難題的好模式。

  按照領導意見,2007年11月,遵化市與移動公司攜手,投資280多萬元,建立了全市農村信息化公共網絡服務體系——「農政通」,這也是我國北方首家農村信息系統服務平臺。以此為載體,以手機簡訊方式向全市農民免費提供致富信息、種植養殖技術信息、農資價格信息。這一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全市農民致富的能力,促進了種植養殖業的發展。這一模式得到了省領導的認可批示,並要求農業廳在全省推廣。

  一個電話,一件不經意的熱線受理,就產生了一個決策,進而提升了公共管理水平,這在遵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熱線設立以來,遵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堅持每周閱批熱線運轉報告,進行深入細緻地分析研究,察微洞明,舉一反三,並由此產生了許多良好的決策——通過受理反映建築工地夜晚施工擾民電話,遵化對全市建築領域規範施工進行了徹底整治;通過受理反映市內紅綠燈設置的電話,遵化對市內交通實施了分道行駛的交通管理模式等。近期,遵化市委、市政府又根據群眾反映的關於黨員幹部作風的相關問題,進一步開展行政集中審批、提高機關效能、轉變幹部工作作風、狠抓幹部不作為等工作,以此推動遵化廣大幹部工作作風轉變和工作效能提高。

  「熱線電話哪兒都有,我家熱線更親民!」這是遵化百姓對「親民熱線」的最高評價,也是遵化市廣大幹部伏下身子為民辦實事,從而創造社會和諧的真實寫照。

相關焦點

  • 走馬街鎮:嚴明紀律促作風轉變
    12月17日,雙峰縣走馬街鎮鎮紀委督查組對鎮屬機關站所開展作風專項督查。督查組對工作人員上班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嚴查遲到、早退、無故曠工等工作紀律問題。該鎮要求全體幹部職工務必時刻提高對上班紀律的思想認識,端正工作態度,轉變工作作風,在思想上重視作風建設,繃緊好作風這根弦,做到嚴字當頭、實字為先,抓實抓牢當前工作,確保今年全鎮各項工作能圓滿完成。
  • 玉山縣轉變幹部作風紀實
    今年初,一直為這事犯愁的楊文金給餘玉華打了電話。餘玉華了解情況後,立即想辦法同縣老科協對接,爭取到扶貧項目,每年可為每戶貧困家庭提供化肥補貼1000元。從反映情況到解決問題,前後不到一個星期。更讓老楊高興的是餘玉華認真負責的態度,他說:「現在的幹部叫得應、肯辦事,好作風又回來啦!」
  • 遵化市強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楊帆踏浪風正勁 三山兩川繪宏圖——遵化市強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同時,該市找準城鄉發展的契合點,統籌兼顧促融合、齊頭並進強載體,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全面提速。成功入選省級文明城市,順利完成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首年測評任務,位列全省縣級市第2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主管網等5項市政工程全面完工,完成文化南路等16項道路及節點綠化工程,通過省級園林城覆審驗收,榮獲河北省潔淨城市稱號。
  • 嚴紀律、守規矩、強作風、促廉潔
    嚴紀律、守規矩、強作風、促廉潔 2020-12-24 2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陽縣陡門鄉紀委以案促改正作風
    新鄉網訊(記者胡殿芳)「以案促改,改的是不正之風,要的是風清氣正。」在原陽縣陡門鄉紀委近日召開的以案促改推進會上,鄉紀委負責同志直擊問題核心,要求全鄉黨政部門全力推進以案促改工作,照鏡子、找差距、改作風,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 ...關於開展「走基層、轉作風、促行風、樹形象」主題實踐活動的...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捲菸上水平」的基本方針和戰略任務,堅定「在蘇北板塊率先『上水平、創一流』,走在前面」的發展方向,以「走基層、轉作風、促行風、樹形象」為主要內容,通過主題實踐活動,深入推進「五大環境」和「三個文明」建設,切實推動隊伍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學風的不斷改進,不斷加強政行風建設
  • 上班時間無人在崗、強行掛斷電話...梅州通報4起作風效能案例
    本報訊 (記者李玉嬌)記者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了解到,該局按照《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梅州市行政效能監察監控工作規則(試行)的通知》(梅市府辦函〔2017〕151號)要求,對2020年6月份作風效能方面的群眾投訴進行了整理匯總和梳理分析
  • 作風轉變在一線|只有撲下身子,才能幹出樣子
    作風轉變在一線|只有撲下身子,才能幹出樣子 2020-04-30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遵化:「學考用促」強練內功促擔當
    長城網記者 杜宇昕 通訊員 翟麗豔 尹宏怡 王雙利「請大家將手機關閉,對號入座,考試馬上開始……」近日,遵化市紀委監委組織開展以黨的十九屆五次全會精神及相關業務知識為重點的知識測試,檢驗紀檢監察幹部對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的掌握程度
  • 遵化市:「五級聯控」築牢戰疫「防火牆」
    遵化市市長王鳳海說,這就是疫情期間五級聯控體系的「遵化效率」。 1月30日,遵化市公安局幹警呂泓濤下班回家,到達小區門口時才得知自己所住單元有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 「趁著還沒進小區趕緊找地方躲躲吧,不然進家就得關14天!」
  • 張古江在遵化市調研檢查
    張古江在遵化市調研檢查時強調慎終如始 再接再厲 善作善成 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3月16日,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市委書記張古江赴遵化市呂光宇 攝3月16日,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市委書記張古江赴遵化市,就疫情防控、重點項目建設、企業復工復產和春耕備播等工作進行調研檢查。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善作善成,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寧強縣大力開展「激情、乾淨、超越」主題作風建設促脫貧紀實
    該縣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最緊要的民生事業,從「激情、乾淨、超越」主題作風建設發力,確保全縣脫貧攻堅提質量、上水平、爭一流。作為該鎮扶貧辦主任的楊義榮,肩上擔子很重,在他作風建設黨員幹部追趕超越軍令狀上赫然寫著:「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農村經濟發展,力爭實現2017年本鎮2個村脫貧摘帽。」楊義榮結合巨亭鎮實際,提出以流溪溝村為示範打造發展產業脫貧的「2521庭院經濟」發展計劃:即每戶貧困戶發展5000袋香菇,50窩天麻,1畝魔芋,1畝核桃的短、中、長產業項目。
  • 市民之家服務熱線:一年接十萬通熱線電話 做為民服務的標杆
    很多去過市民之家辦事的人,可能都打過65770000這個熱線電話,它是市民之家為市民服務的熱線,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無休接待,一年接聽電話量有十萬通左右,今天的《巾幗文明崗》,一起來認識一下服務熱線背後的工作人員們。
  • 【媒體看進賢】南昌日報報導進賢縣轉變作風真情服務群眾
    【媒體看進賢】南昌日報報導進賢縣轉變作風真情服務群眾 2021-01-0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霍爾果斯市醫療保障局強化作風建設增強群眾幸福感
    霍爾果斯市醫療保障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推進幹部作風建設,不斷增強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  堅持思想引領,提高政治站位對照科室職責和崗位職責,健全強化作風建設各項機制,補齊服務短板,不斷提高醫療保障工作能力,在思想上、行動上增強為民服務的自覺性。   堅持問題導向,提高經辦質量
  • 遵化市第四批中小學名校長、第五批骨幹校長評選結果出爐!
    點擊播放 GIF 0.1M遵化市第四批中小學名校長、第五批骨幹校長>評選結果公示遵化市第四批中小學名校長遵化市第三中學校長肖玉良遵化市新店子鎮中學校長雷建山遵化市團瓢莊鄉東下院寺中學校長孟祥振遵化市黨峪鎮大黨峪中心小學校長吳志軍遵化市平安城鎮中心小學校長劉志超遵化市平安城鎮東門莊小學校長
  • 河北遵化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當之無愧
    遵化市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受到大會隆重表彰。這不僅是遵化市的光榮,也是唐山市和河北省的光榮。 對此,筆者有感而發,簡要點評如下:近年來,作為國內「三農」觀察員,我曾四次去遵化實地調研,先後撰寫了近50篇宣傳遵化發展變化的文章。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心靈震撼,總是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 向網格服務轉變!公明「四抓四促」強化網格隊伍建設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芳 通訊員 溫卓輝 姚思倚 近期,光明區公明街道力行「四抓四促」強化網格隊伍責任擔當,通過嚴抓作風廉政建設,營造出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進一步提升網格化管理服務,全面推動基層網格隊伍管理效能提升。
  • 廣東出入境管理局免費電話難撥打 被批衙門作風
    當我們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等出入境手續時如果遇到問題,肯定都會撥打相關部門的電話進行諮詢。可是在廣東,有市民反映撥打廣東省出入境管理局的免費諮詢投訴電話非常困難,而收費的諮詢電話卻一撥就通。  最近,深圳市民陳先生反應,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的投訴電話非常難打,比中彩票還難。
  • 河北遵化市公安局小廠鄉派出所戰「疫」紀實
    河北省遵化市小廠鄉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警察的使命擔當和錚錚誓言,全員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即刻歸隊,「逆行」而上,勇敢地站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沿一線,用熱血和忠誠鑄成銅牆鐵壁,為人民群眾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