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李永利 通訊員 王秋偉)五月的寧強,歷經冬的洗禮、春的澆灌,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漢源大地時刻彰顯著奮力追趕、激情超越的火熱景象。村莊農戶,縣鎮幹部正在和幫扶的群眾商討脫貧致富對策;田間地頭,農戶們緊緊抓住節後氣溫回暖、雨水充足的有利時機平地整畦、拉肥送糞、引水灌苗……從鄉村到集鎮,從機關到田間,寧強人用百倍的熱情和幹勁,投入到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
該縣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最緊要的民生事業,從「激情、乾淨、超越」主題作風建設發力,確保全縣脫貧攻堅提質量、上水平、爭一流。
一個奇蹟:流溪溝村的神奇「蝶變」
「曾經的他,是偏遠山區流溪溝村的村支書;曾經的他,對貧困村民心心念念誓要讓大夥一起脫貧……」4月24日,在寧強縣勞動模範表彰大會現場,大會評委給予寧強縣巨亭鎮扶貧辦主任楊義榮這樣的評價。
作為該鎮扶貧辦主任的楊義榮,肩上擔子很重,在他作風建設黨員幹部追趕超越軍令狀上赫然寫著:「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農村經濟發展,力爭實現2017年本鎮2個村脫貧摘帽。」
楊義榮結合巨亭鎮實際,提出以流溪溝村為示範打造發展產業脫貧的「2521庭院經濟」發展計劃:即每戶貧困戶發展5000袋香菇,50窩天麻,1畝魔芋,1畝核桃的短、中、長產業項目。
流溪溝村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幾年前,村裡還沒有自來水,沒有水泥路,更沒有產業基地。在楊義榮的努力下,村裡有了百畝核桃基地、有了能繁母豬養殖基地,群眾種起了香菇、天麻、魔芋。目前,該村被評為全國脫貧典型示範案例,巨亭鎮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在全市得到廣泛關注。
一份信念:「繡花功夫」出細活
你家幾口人?主要收入來源有哪些?」 「家裡現在就我和我哥兩個人,身體不好,就在門前種點莊稼」……精準識別、建檔立卡,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關鍵環節,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和前提。該縣黨員幹部持續奔赴全縣各個貧困村全面、深入、細緻開展貧困人口調查摸底、信息採集錄入及建檔立卡信息系統數據清洗工作。
該縣創新扶貧脫貧工作,將貧困對象、詳情、措施、目標任務、責任人上牆……採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縣扶貧辦以開展「激情、乾淨、超越」主題作風建設凝聚工作動力,新啟動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57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069戶12074人;投放扶貧貼息貸款2.2億元,扶持發展食用菌4000萬袋、菸葉 7500 畝;落實「雨露計劃」培訓500人,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萬人次……縣科技局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到扶貧村、組,採取課堂講授、現場示範、技術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脫貧產業相關技術培訓,累計發放200噸銀杏種子,帶動群眾建設銀杏採葉園8萬畝;發展名貴中藥材基地建設項目5000畝,全年可帶動500戶貧困戶通過務工脫貧。縣農業局不斷深化系統幹部作風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性改革,發展茶葉2.75萬畝、蔬菜2.4萬畝、食用菌2449萬袋、獼猴桃2070畝、生豬36.5萬頭……
一時間,全縣各包扶部門紛紛圍繞作風建設持續推動黨員幹部「顯微鏡」下搞扶貧,始終以「繡花的功夫」將「扶誰、誰扶、咋扶」等問題做實、做細,做出成效。
一句承諾:誓要群眾笑開顏
走進該 縣漢源街道辦,處處瀰漫這以作風建設促脫貧的生動場景。該街道辦精準把脈施策,開出產業建園、地流轉、勞務輸出、聯戶分紅、技術幫扶、搬遷致富、就業安置「七劑良方」,計劃實施產業扶持1432人、就業創業694人、生態扶貧1125人、易地搬遷236人、危房改造83戶、醫療救助528人、教育扶持413人、兜底保障283人……
該縣在制定脫貧攻堅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各相關部門還制定了行業精準脫貧規劃,形成《「1+19」精準脫貧配套方案》,通過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等措施,優選脫貧項目,重點安排整村推進、移民搬遷、雨露計劃、產業扶貧、金融扶貧、貧困大學生助學等脫貧幫扶項目,堅持「百企幫百村」「脫貧攻堅工作日」等幫扶方式,推動脫貧攻堅各項任務有力、有序。
自「激情、乾淨、超越」主題作風建設以來,高寨子街道辦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中追趕超越,圍繞「八個一批」分類施策,幫助388戶困難群眾發展中藥材、銀杏葉、土雞養殖等產業項目,協調發放銀杏種子12噸,落實扶貧小額貼息貸款100餘萬元。
在激情幹事的節奏中,在追趕超越的奮鬥裡,寧強縣幹部群眾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激情,幹的起勁、做的熱火,誓要每一名貧困群眾臉上早日綻放出最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