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0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長沙最高溫已突破35℃
烈日當空
你有沒有想過變成一條魚躍入大海享受清涼?
長沙海底世界海洋館裡
「美人魚」表演者就能告訴你變成魚的感受~
8月19日,記者在海洋館的海底隧道見到了這些「美人魚」表演者。這群90後女生,舒展著鮮豔的魚尾,在水中翻轉、起舞,表演著一個個高難度動作。美麗的背後,是我們難以想像的艱辛......
▲長沙海底世界,「美人魚」的表演吸引眾多孩子們拍手叫好。
完成4場演出,「美人魚」謝瑤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謝瑤今年26歲,來自貴州遵義,她和另兩名來自山東、內蒙古的姑娘供職於深圳的一家潛水錶演機構,去年開始被安排在長沙海底世界工作,一待就是1年多。「從小就喜歡遊泳,小時候看過人魚表演,長大了就成為了一條『美人魚』。」謝瑤告訴記者,童話故事裡的人魚公主,為了來到陸地放棄了自己甜美的聲音;而在現實世界,人類為了重回海洋,需要付出同等的努力。
▲「美人魚」隔著玻璃與孩子們互動。
8月高溫,長沙海底世界迎來旅遊旺季,為了滿足遊客,「美人魚」表演一天有8場。謝瑤和同事每人需要表演4場,每場演出會在水下待10多分鐘,完成固定的難度動作。「海底隧道的水有7米深,越往下水壓越強,也越覺得冷。」謝瑤說,「美人魚」表演要反覆來往於水上水下,大量的體力消耗,就算身處於恆溫24℃左右的水裡也覺得「冷得刺骨」,一不小心就會感冒。
「美人魚」演出不帶氧氣筒,憋氣是基本功,謝瑤和同事經過反覆訓練,每個人都能憋幾十秒鐘,但如果沒做好耳壓平衡或者感冒了,耳朵會像針扎一樣疼,10分鐘的表演會感覺特別漫長。「有時候不小心嗆水了,『海水』又苦又澀,一整天都吃不下東西。」每次表演結束後,她們都必須上岸洗澡、更衣、休息,「一天要洗4次澡,下班了累到動不了。」
▲美人魚在水中需完成一套難度動作。
14時,謝瑤的同事宋榕變身「美人魚」下水,與海龜、鯊魚等海洋生物共舞,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孩子們隔著玻璃牆互動。「我們其實聽不見孩子們的呼喊聲。」謝瑤說,當人們隔著玻璃觀賞這些海洋生物時,會覺得它們很可愛,但對「美人魚」來說,海洋環境處處都存在危險,「表演的時候容易撞到礁石,或者被魚兒撞到,我們身體都留下了『吻痕』。」而長時間浸泡在「海水」中,「美人魚」們的皮膚也會變粗糙,還會經常發炎,就連頭髮也會逐漸失去光澤。
面對高強度的訓練、海水帶來的傷害、水下大量消耗體力的工作,「美人魚」們都不後悔。「我們害怕的是沒人來看,遊客越多,我們工作得越有幹勁。」謝瑤說,自己實現了小時候當「人魚」的夢想,現在輪到她來為孩子們造夢,讓更多人感受到海洋的無窮魅力。記者也注意到,這群年輕的姑娘們,變身「美人魚」前後,都會給自己化個簡單的妝,她們說最大的幸福就是穿上魚尾服投入水中那一刻,遊客們的笑容和掌聲,是她們堅持的動力。
猜你喜歡
來源│長沙晚報掌上長沙全媒體記者 張洋子
編輯│劉可馨
一審│饒麗
二審│李香
三審│李亞雄
出品│開福區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在長沙,有一群為孩子們造夢的「美人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