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晶晶 通訊員 馮妍 姜麗琴
連日奔波,社工們不修邊幅的髮型都快變成了「殺馬特」。別急,我來幫你們免費理髮;
停課不停學,最近在家上網課的娃們沒有書本,總有這麼點不方便。別急,有社工叔叔阿姨們幫你們送書上門;
寒夜中,高速口的防疫檢測點上,露天值守的工作人員凍得瑟瑟發抖。別急,愛心暖寶寶馬上就送到……
最近這段特殊的全民抗疫期,雖然總會出現或這或那的小麻煩,但是身邊總也有人會急你所急。
今天,我們的幫幫團就來介紹這麼一群默默的貼心人。
1】200餘套課本,送到孩子們手上
停課不停學,這段時間,孩子們都在家裡上網課,身邊如果沒有課本總有一些不便。
讀者「135****1585」分享的就是這麼一個送書本上門的暖心故事。
文新小學地屬桂花園社區,社區辦公地點與學校比鄰而居。
桂花園社區了解到,自學校開始網課後,很多孩子沒課本,而學校的課本又寄不出去。
這也就意味著桂花園社區所轄紫金庭園、皇朝城市花園、鋒尚苑、桂花園、金欣公寓、陽光花園、文化新村7個小區,共有200餘名孩子在文新小學就讀的孩子在家上課都沒有新課本。很多孩子上課,都是家長提前把電子課本抄寫下來。
社區趕緊召集幾名黨員志願者和教師志願者,對照學生名冊給孩子們送書。
如果是居家隔離戶或特殊情況,社工或者志願者上門將書本送至家中。
沒有隔離的則送至小區臨時投放點,通知家長自取,確保用最快的速度把書本全部送到了孩子們手中。
孩子們拿到書本那一抹的笑意,即使隔著口罩,我們都能感受到。
2】他,是貼心的「抗疫」心理師
這段特殊時刻,別看孩子們不用去學校上課,可老師們依舊忙碌。
他們既要充當家校之間的聯絡員,線上解答家長、孩子們的各種問題,還要備課線上批改作業,寫作業評語,做的一點都不比平時少。
讀者「133****2216」在幫幫團上誇讚的就是一位老師。
他的名字叫汪志忠,從教30多年,來自汾口鎮中學。
這段時間,汪老師主動報名參加社區志願者防控,輪崗值守,耐心向居民宣傳防疫政策,認真仔細核查過往人員的健康信息。
另一方面,本職工作也不能落下,他通過電話、微信跟他所帶班的29位同學和家長時刻保持聯繫,網上答疑。
有些孩子因為不能出門心裡煩躁,他會建議家長努力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需求,讓家長扮演好「學校關係的協助者、孩子學習的陪伴者、孩子成長的引領者」。
遇到一些特殊情況,他還會在值守崗下班後上門,做孩子們的「抗疫」心理師。
3】自掏腰包,請來理髮師為物業免費理髮
眼下很多理髮店都還沒開張,頭髮長了,只能忍著。網上有個段子戲說,「等疫情結束,大家都變成流星花園裡的長髮F4了。」
杭州的競舟社區和我們分享的貼心人名叫馬建華,家就住在紫桂花園。
他看著每天辛苦工作的物業工作人員越來越不修邊幅的頭髮,自掏腰包請來了理髮師為大家免費修剪髮型。
那天下午,物業20多位工作人員都清清爽爽地修剪了頭髮,一個不落。
馬建華自己也是小區志願者,「我知道他們的辛苦,我做的這點事,和他們的辛苦相比,不算什麼。」
和這位自掏腰包請理髮師上門不同,讀者「颭」分享的這位居民可是自己親自上陣,免費為這段時間一直在崗值守的社工、志願者、網格員理髮。
這位居民姓馬,來自康橋街道平安雅苑。理髮工具鋪開就位,一個臨時的理髮鋪就在小區休息點開張了。
先消毒再理髮,她的動作很麻利,一個中午就剪了好幾個頭。
馬女士還告訴社工,如果後面還有需要,可以隨時聯繫她。「一線工作人員那麼辛苦,我能用自己的特長盡一份力,挺高興的。」
這句話雖然說得樸實,卻透著滿滿的心意。
4】一片「暖寶寶」,暖身更暖心
讀者「至簡」和我們分享的並不是一個單獨的貼心人,而是一個小集體——衢州西政企聯合戰「疫」隊臨時黨支部。
這幾天氣溫驟降,通宵站在露天值班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
可是,因為工作的緣故,檢測點工作人員必須要24小時露天工作,堅守崗位。
夜晚的郊外氣溫特別低,站在廣場上的所有工作人員手腳都是凍僵的,保暖衣物也抵擋不住寒風的侵襲,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工作,依然嚴之又嚴、細之又細,確保檢測不漏一車、不落一人。
衢州西政企聯合戰「疫」隊臨時黨支部立即採購一批「暖寶寶」分發給防疫一線人員,讓大家在寒冷的夜晚可以隨身取暖。
這哪裡是一個普通的暖寶寶,這更是一份心意,一份關愛。
5】等到春來疫散,我們一起去看繁花爛漫
這幾天,杭州城裡的梅花開得正盛。小編的朋友圈裡好幾個曬梅花的。
既有曬西湖邊的細枝硃砂和江梅↓↓↓
▲張卉 攝
也有曬家門口的梅花↓↓↓
▲「青菜炒蝦米」攝
幫幫團後臺裡,讀者「桃緣明」曬的是一首自創的「詠梅詩」——
秋後盼春歸,莫料春來亂。十裡長街不見人,寂寞腸愁斷。幾許醉窺門,但怯魔新冠。滿院梅花自應春,一夜花開半。
詩裡感慨的是,最近因為疫情,大家都選擇閉門不出,幸好院裡的梅花開了,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春天。
說得真好,生活的路哪裡都是平坦的,眼下的抗疫只是暫時的,我們依舊要心懷美好。
作者還為這首詩配了一幅紅梅與抽綠芽枝條相映的圖片。
從圖裡,我們看到了一種期待:等到春來疫散,我們一起去看繁花爛漫。
【幫幫團繼續徵集身邊的正能量抗疫故事】
只能在家裡各個房間循環遊的時候,你有沒有做什麼有趣有用有溫度的事情,歡迎來曬曬。
快遞只能送到小區門口,可有人順手幫你帶回家;著急出門口罩不夠用了,小區的鄰居找到貨源,開啟團購……你的身邊可有這樣守望相助的故事?你家所在的小區有什麼樣的故事?社工們做了什麼?
期延長了,熊孩子在家到底能做什麼?帶著娃讀書、做遊戲的爸爸媽媽,是否有好的方法可以分享?
【曬一曬的渠道如下】
1、點擊「小時新聞」首頁上的浮窗「我要報料」→上傳文字、圖片或視頻(不超過20秒),就可發帖。
2、點擊「小時新聞」首頁下方菜單欄「幫幫團」按鈕→點擊浮窗「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