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揚州「水中鳳凰」 已成常見夏候鳥

2020-12-25 揚州網
水雉

擁有修長的身材、曼妙的步伐、光鮮的外表,被稱為「水中鳳凰」的水雉,組團來到邵伯湖了。在鳥友徐長俊拍攝的圖片中,甚至出現了「九鳥同框」的鏡頭。

水雉已是常見夏候鳥

水雉,溼地中最美麗的鳥兒之一,被譽為「凌波仙子」、「水中鳳凰」。

曾經,水雉在揚州並不常見。但近年來,水雉種群規模在揚州越來越大,已經成為揚州地區溼地中較為常見的夏候鳥之一。

揚州記錄有水雉的溼地,在城區的就有廖家溝中央公園、九龍湖公園。另外,在高郵湖、邵伯湖水系,以及江都花魚塘,都有水雉分布。

徐長俊說,去年在邵伯湖也發現過水雉,但沒有拍攝,今年再一次看到,就用相機記錄了下來,「水雉最多的一個鏡頭,有11隻,因為畫面要求,剪掉了兩隻,因此形成了『九鳥同框』。」

其實,這裡水雉一共有12隻,「這裡環境確實好,灘涂多,水草也多,水也清,這些可能是水雉來這裡的原因。」

揚州水雉曾登上央視

水雉,因為顏值高,通常是鳥友們喜歡拍攝的「模特」。鳥友蔡東俊曾連續在迷彩帳篷中蹲守20多天,拍攝水雉孵化全過程。

揚州攝影家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分會鳥友萬長年等人,曾在高郵湖連續蹲守多年,拍攝水雉孵化全過程,視頻登上央視。

水雉喜歡的環境,一般是水草較為豐富的地方,尤其是有芡實的地方。鳥友景曉濱說,在高郵湖上,水雉數量比較多,因為湖區芡實比較多,芡實葉面有針刺,這也有利於保護剛孵化的小鳥,因為水雉是在水面營造浮巢。

在水雉家族,實行「一夫多妻」制度,雌鳥只管產蛋,雄鳥負責孵化並「帶娃」,可謂是「超級奶爸」。

記者 向家富 攝影 徐長俊

相關焦點

  • 冬候鳥遷徙進入尾聲,最後一批「北方來客」抵達揚州
    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   紅嘴鷗抵達揚州,比往年晚了一些   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攝影分會的錢治華,在高郵湖上拍攝到了一群約80隻紅嘴鷗,這是他今冬第一次在揚拍攝到紅嘴鷗。「時間比往年來得晚了一些。」
  • 候鳥「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冬候鳥陸續抵達這些最常見
    大群候鳥遷徙排「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揚州是東部候鳥遷徙區,包括在東北地區、華北東部繁殖的候鳥,如鴛鴦、鴴鷸等,它們會遷飛到或過境揚州。而地處淮河入江水道的七河八島,又是候鳥遷徙過境的重要通道。近期,鳥友在這裡觀測到大群候鳥遷徙過境,「排成『人』字形長隊,一批有130隻左右,只是飛得太高太快,沒來得及觀察它們究竟是什麼鳥兒,就已飛過去了。」杭德泉說,候鳥遷徙時,通常沿著一定的飛行路線,七河八島優越的自然環境,使得這一地區成為候鳥遷徙的通道,「在今年的候鳥遷徙季節,鳥友們已多次在這一區域發現大群候鳥遷飛現象。」
  • 冬候鳥剛飛走 夏候鳥又來了
    不過,鷺島依然熱鬧,因為夏候鳥們又來啦。3月25日至31日是我省第三十六屆愛鳥周,觀鳥愛好者們呼籲: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請善待這些做客廈門的小精靈。來鷺島過冬的冬候鳥,很多都是廈門人熟悉的老朋友。觀鳥愛好者「凌飛鶴」說,比如鸕鷀就很常見,冬天的早上在篔簹湖區常能看到。除了篔簹湖外,在翔安大嶝島周邊也能發現大白鷺、蒼鷺等。在一些公園和小區能看到北紅尾鴝,廈門周邊的海域最常見的則是紅嘴鷗。
  • 「春的信使」灰頭麥雞來揚了「揚州空中走廊」熱鬧起來
    觀鳥人朱傑說,灰頭麥雞是最早來揚的夏候鳥,最早的於2月下旬就回到了它們闊別一個冬季的揚州。從遷飛的時間早晚來看,灰頭麥雞更適宜作為「春的信使」。不過,相比喜歡在屋簷下甚至家中築巢的家燕,灰頭麥雞與人類的關係並不親近,這也是在「春的信使」這一「身份」上敗給家燕的原因。
  • 北方來客冬候鳥成群忙聚會 揚州歡迎你們
    瘦西湖風景區、運河三灣風景區、蜀岡西峰生態公園……連日來,鳥友們在這些地方已記錄到多種越冬候鳥。,有的還在南來的途中,有的已抵揚州。常見的有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灰背鶇、白腰柳鶯、黃眉柳鶯等,這也說明,揚州是一個很受越冬候鳥喜愛的地方。在瘦西湖風景區萬花園的「魔術林」,近期迎來了越冬的「客人」。這個地方,有鳥兒愛吃的烏桕種子、三角楓種子等,而且又有水,因此招來了很多鳥兒。
  • 「鷸蚌相爭」當中的「鷸」 最近成群結隊地到揚州了
    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成群結隊的鷸鳥正從揚州經過。這不,就在昨天,在臨江路一處池塘,記者就「偶遇」了一群鷸鳥。遷徙 數以萬計候鳥從揚州經過候鳥遷徙,有不同的遷徙路線。揚州位於東部候鳥遷徙通道,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從這裡經過。在這個季節,抬頭向天,也許你就能看見成群的候鳥向北飛。
  • 【日本旅遊·見聞】盛夏來臨,日本奄美群島夏候鳥迎來繁殖期
    原標題:盛夏來臨 日本奄美群島夏候鳥迎來繁殖期(組圖) (網頁截圖) 據朝日新聞網7月24日報導,近日,日本鹿兒島縣奄美群島的加計呂麻島周邊的迎來了大量的夏候鳥紅燕鷗和黑枕燕鷗。它們每年7、8月份都會棲息於此度過繁殖期。燕鷗時而在巖礁上嬉戲、時而在深藍的海面上翱翔。它們的身影宣告了小島盛夏的到來。 當地的鳥類研究會稱,近年飛來的夏候鳥數量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受到作為食餌的小魚數量減少的影響。
  • 生態陽江已成候鳥天堂
    如今正值候鳥遷徙的季節,不少候鳥已經現身陽西縣北寮村,該村也成為了觀鳥愛好者的聖地。今年有哪些「老朋友」如約而至?前來造訪觀鳥愛好者們又拍到了哪些珍貴畫面?4日下午三點許,記者來到北寮村,伴隨習習海風,靜觀候鳥紛紛。
  • 鄱陽湖來了夏候鳥「先頭部隊」
    本報南昌訊 (記者蔡穎輝)2月28日,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管理站工作人員開展科研監測時,在保護區內大汊湖、裘湖等湖泊及南昌市新建區昌邑鄉周邊的農田、水溝,先後監測到7隻灰頭麥雞的身影,這標誌著鄱陽湖進入冬夏候鳥交替期。
  • 永安天寶巖保護區常見的夏候鳥
    隨著穀雨節氣的到來,天氣轉為炎熱,三寶鳥、赤腹鷹等夏候鳥已經來臨,神秘莫測的天寶巖保護區有哪些常見的夏候鳥,本文帶你走入夏季天寶巖鳥的世界。單獨或成對活動。夜行性,白天多蹲伏於林中草地上或臥伏在陰暗的樹幹上。由於體色和樹幹顏色很相似,故名「貼樹皮」,很難發現。黃昏和晚上才出來活動,尤以黃昏時最為活躍,不停的在空中迴旋飛行捕食。主要以天牛、甲蟲、蚊等昆蟲為食。圖拍於天寶巖保護區內龍頭村。
  • 「定居」揚州的鳥兒又多一員 灰頭麥雞一個冬天沒走
    中國江蘇網3月1日訊 「生態變好,食物充足,越來越多的候鳥留在了揚州。」昨日,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告訴記者,據他一個冬天的觀察,不少夏候鳥灰頭麥雞整個冬天都沒有離開揚州,「它們跟小白鷺一樣,常年『定居』在揚州了。」
  • 錦州夏候鳥種類真不少,這些地方都能觀賞
    (斑嘴鴨)錦州地區有哪些夏候鳥市民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它們記者就此採訪了市林業草原保護中心及野保志願者錦州多地可觀賞夏候鳥正值候鳥繁殖季,在錦棲息的夏候鳥或成群結隊地在灘涂上覓食,或一家子其樂融融在河流裡遊玩嬉戲,或在蘆葦叢中自在穿梭,為城市增添了一幅幅美麗、生動的風景。
  • 武漢光谷觀鳥地圖:十幾個觀鳥點,200餘種鳥,還有「水中鳳凰」
    粗略統計,東湖高新區分布了近200種鳥,其中不乏較名貴鳥種,如有水中鳳凰之稱的水雉、白胸翡翠、紅胸翡翠、斑魚狗、冠魚狗等。隨著關注鳥類人群的增多,這裡不斷有新的鳥種被發現。北紅尾鴝(攝影:向軍)繡眼(攝影:本然)夜鷺(攝影:萬文群)鳥類對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特別是一些候鳥,或許今年看得到,由於環境變化,明年可能就不來了。
  • 「憤怒小鳥」襲擊人還很「記仇」 它叫黑卷尾是夏候鳥也是益鳥
    記者以為襲擊已過,繼續往前散步,沒想到這隻憤憤不平的小鳥又衝將過來,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記者嚇得頭皮直發麻,同時也很納悶:旁邊也有早起鍛鍊的人,它們卻視而不見,卻只向我襲擊,難道它們認定我是它們的「仇人」?在不到200米長的小區道路上,這對小鳥先後兩次攻擊,記者趕緊加快步伐向別處走去。
  • 湘陰白泥湖成野生鳥類生態樂園 夏候鳥創歷史新高
    如此美景,就在洞庭湖邊的湘陰白泥湖,夏季上萬隻候鳥來此繁衍,今年更是創歷史新高,棲息的候鳥數量是去年的兩倍。白泥湖成為野生鳥類生態樂園,是近兩年最大的一個轉變,如今也成為鳥類攝影愛好者的新晉拍攝地。「這兩年白泥湖變化真的太大了,眼看著來這裡棲息的候鳥越來越多,我們拍攝的素材也越來越豐富。」一名在白泥湖拍攝的攝影師說道。白泥湖位於湘陰縣城以北,湘江匯入洞庭湖入口以東,水面面積近4000畝。此前,白泥湖還很少看到候鳥的身影,自從2017年白泥湖開始種植芡實和菱角,給鳥類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適合繁衍的環境,才吸引來了不少鳥類來此棲息。
  • 揚州觀鳥志願者發現:候鳥驛站眾多舊巢被盯上
    摘取時摔碎的鳥巢「候鳥通道竟有人偷摘廢舊鳥巢,這些可是鳥類驛站。」常年在揚州觀測候鳥遷徙的觀鳥志願者殷長飛反映,在揚州境內的候鳥通道觀測中,發現頻有人鑽進鑽出小樹林,竟是摘舊空鳥巢。遷徙高峰到來,揚州愛鳥人士組建護巢隊,防範鳥巢被摘。疑惑小樹林頻有人鑽進鑽出又到了候鳥遷飛季,殷長飛像往年一樣,和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一起聯動觀測。「候鳥的遷徙,有規律可循。」殷長飛說,候鳥遷徙在揚州區域的路徑一直比較穩定,揚州境內最主要通道是邵伯湖、大運河、高郵湖等沿線溼地、林地等空域,市郊主要是泰安、灣頭、西湖、甘泉等鄉鎮河道、樹林、島嶼。
  • 夏•揚州, 下揚州
    詩仙的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讓揚州的春日名動天下。春風十裡間,翠柳清風,瓊花正盛,春日的揚州自然是極好的。可又有誰識 「六月揚州百卉悠,瘦湖瀲灩畫中遊」呢?夏日的揚州既有閒敲棋子落燈花的悠閒,更有瓜熟果紅、蟹肥麥熟的豐足。盛夏時節,乘著綠樹濃陰,沁著夏荷幽香,尋味揚州,也著實別有一番滋味。
  • 鄱陽湖夏候鳥開始南遷 首批遷徙數量約3000隻
    本報九江訊 (記者何深寶 通訊員徐紅波)立秋過後,在鄱陽湖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度夏的夏候鳥開始南遷,首批遷徙數量約3000隻,預計到9月份迎來遷徙高峰,等到明年春天,它們又將飛到鄱陽湖度夏。   近年來,由於鄱陽湖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水位漲跌交替,非常適合夏候鳥的覓食嬉戲。
  • 青海湖主要夏候鳥——普通鸕鷀
    捕魚高手」——普通鸕鷀 看看普通鸕鷀是如何捕魚的吧~ 普通鸕鷀 鵜形目>鸕鷀科>鸕鷀屬 俗稱「魚鷹」 青海湖四大夏候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