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啊!」

2020-12-19 格格鬥愛baby

文/格格鬥

一、「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

我們的孩子太累了。曾經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視頻,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李玫瑾教授對女兒說:

「你們這代人比我們這代人厲害,我們這10多年沒學什麼東西,你們天天學,真棒!結果沒想到女兒說:「我們這代人非常羨慕你們這代人,你們太幸福了!」

李玫瑾問女兒為什麼,女兒對她說:

「你們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我們早上7點10分要坐到教室裡,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佔上」。

感同身受。這次我回老家,見到我兩個親戚家的孩子,哥哥讀初中一年級,妹妹讀小學3年級。

兄妹倆每天寫作業都要寫到9點多,哥哥由於是初中,很多時候都要寫到半夜11點了。說實話,我有被驚到,不禁發出感慨:

「時代真的是變了,當年我們上學的時候,回家寫1個小時的作業也就完成了。可如今的孩子們,哪怕小學生,也要寫到晚上9點來鍾,真是惹人心疼啊!」

二、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越來越累?

1、教育「內卷「化,競爭越來越激烈。

什麼是內卷?簡單說,就是過度的內部競爭,導致標準被迫提升。好比你家孩子為了搶跑,報了奧數補習班,過了倆月,全班孩子差不多都報了奧數班。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線。想要超越別人,自家孩子就要不斷搶跑,不斷加碼,報更多的班。

鄰居寶媽最近很是無奈。她家5年級的娃最近在「控訴」她。原來,鄰居眼看著娃快上初中了,周末給娃又多報了一個數學和英語的補習班,想加強衝刺一下,為考上重點初中拼一把。

可沒想到,娃不幹了,周末上補習班時,娃突然鬧情緒大哭:

「早上7點就到教室,晚上5點才放學,作業寫到半夜11點,就剩一個周六日還被你們佔上了!」

可是鄰居寶媽也很無奈啊,她跟我傾訴道:

「我們也不想娃娃那麼累,可大環境如此啊!一個班50多個孩子,本來差不多智的力水平,差不多的成績,但絕大部分孩子都參加了輔導班,成績面前,即便家長再風輕雲淡,老師學校、同學之間的競爭,也會無形之中給孩子造成壓力。這就就好比大家站在一條線上等待起跑,一大半人已經先行邁開一步了,你跟還是不跟?」

有句話說得很實在:教育最大的焦慮在於,別人都在拼命跑,我不追都不行……

現在的孩子和家長都太累了。家長也是充滿各種焦慮。我們仿佛被各種因素裹挾著,不得不提前搶跑。

這就是教育的「內卷「現象。即過度的內部競爭,導致標準被迫提升。就好比你家孩子為了搶跑,報了奧數補習班,過了倆月,全班孩子差不多都報了奧數班。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線。

想要超越別人,自家孩子就要不斷搶跑,不斷加碼,報更多的班。教育的」內卷「化,也是導致孩子們越來越累的一個重要原因。

2、高考定勝負,分數論英雄。

雖然大家越來越反對高分低能,提倡素質教育。但就目前來看,仍然是高考定勝負,分數論英雄。為了高考中取得更高的分數,走進更好的大學,學校和老師仍然是拼盡全力提高孩子們的分數。既然是看分數,就很難真正做到「減負「。

3、家長過度焦慮。

除了我們不能改變的教育大環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過度焦慮。有人說:焦慮是這屆家長的標配。深以為然。

曾看過一個紀錄片《沒有起跑線》。裡面的媽媽帶兒子去幼兒園面試時發現,有個小女孩現場表現非常好,最後小女孩順利得到了學位。原來,那個表現優異的小女孩,從6個月開始,就被媽媽帶著開始上輔導班了。

6個月就開始上各種輔導班,這屆家長焦慮程度可想而知。

現代家長普遍對孩子期待值過高,無法接受孩子平凡普通。為了孩子能領先起跑,家長砸錢花時間,焦慮不安。家長又把這種焦慮傳染給孩子,孩子也只會越來越累。

三、把眼光放遠到孩子的一生,孩子的優秀不單單是分數高。

如果不出意外,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是家長一生的修行。高分學霸娃雖然讓人羨慕,但那畢竟是少數。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學習盡力就好,但三觀一定要正。

未來正確的三觀,會讓我們的孩子受用一生。這比上100個補習班都更有用。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3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寫到晚上11點,家長應該怎麼辦?
    記得我過去提到過有些孩子在小學階段寫作業就會寫到晚上十一點,甚至十二點的情況,有些夥伴不大相信。這種情況實際上是非常不好的一種狀況。為什麼這種狀態不好呢?且聽我一一道來。第一,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比孩子的作業更重要。
  • 你怎樣看待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寫作業寫到晚上11點、12點?
    一年級學生的作業量一般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的,那麼為什麼有些孩子寫作業會寫到11點、12點這個樣子,孩子寫作業這麼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有以下幾種可能的原因。第一,環境的變化和情緒的影響。第二,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方法不當。第三,時間管理安排的不妥。
  • 小學一年級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1點,到底是誰的責任!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個媽媽說自己的兒子今年才6歲半,剛剛踏進小學一年級,但是每天作業多大半夜23點都還在做,這讓還在每天都很疲憊不堪,媽媽也為之心焦!看在媽媽的眼裡,痛在媽媽的心裡啊。看到這樣位媽媽的發言,於是就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學一年級會有這麼多的作業?
  • 初三畢業班的學生,晚上寫作業要寫到11點多,正常嗎
    初三要考那麼多的科目,每科基本上都有作業,有的學生還有自己的複習計劃和安排,所以作業寫到十一點多是很正常的,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這樣的。昨天在給一個初三的學生上課時,就跟學生聊到了這個情況,現在的作業量很大,每科都有,看似不多,但堆積起來真不少,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試,還要改試卷,真的很累。
  • 穗部分小學試彈性作業制 晚9點半你家娃睡了嗎
    直到晚上8點半,他才一臉倦意地回到家裡。「作業一個字還沒動呢!」張耀軒瞬間從疲倦中掙脫出來,匆匆洗了個澡,便趕起了作業。時針指向了9點半,可張耀軒還在奮筆疾書。「先去睡吧。」媽媽走到身旁,催促他趕緊睡覺。張耀軒倒也不著急,欣然丟掉手中的筆,鑽回了自己的房間。第二天一早,張耀軒帶著未完成的作業,來到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將一張字條交給了班主任鄧老師。
  • 黑龍江:小學生寫作業拖到11點,母親氣得崩潰,兒子一臉無所謂
    黑龍江佳木斯,一個小學生在母親的監督下寫作業,母親估計七點鐘就可以寫完,男孩竟然拖到了晚上11點,把她氣得大哭。俗話說得好「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老師每天布置作業,讓學生帶回家去做,這是一項老傳統,包括我們那一代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家庭作業就必須要有家長參與。不少老師還要求家長必須在上面籤字,表示自己已經檢查過一遍,要不然第二天發現家長沒有看過的話,就會當眾批評孩子和家長,絲毫不顧忌對方的感受。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 當事媽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有些家長擔心爆料之後孩子的教育會不會受到影響,但我真的忍不住,想要站出來,告訴大家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孩子只是孩子,不是做作業的工具。豆豆現在上小學三年級,作業多到什麼程度呢?一個直觀的感受是,回到家後,很少作業能在晚上11點前寫完的,一周七天,可能只有周五、周六的休息日能夠休息一下。除此之外,孩子的作業我們家長都要籤字,真是不堪其擾。
  • 「這樣留作業有什麼意義?」兒子作業寫到凌晨,爸爸怒懟老師
    有一天鵬鵬的爸爸加完班回家,已經是夜裡11:00了。他以為家裡都睡覺了,爸爸悄悄推開門,沒想到家裡依舊燈火通明。兒子和媽媽守著一堆易拉罐瓶子,還在忙碌著。鵬鵬今年7歲了,小學一年級,因為學校裡需要搞一個自製的模型比賽。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鵬鵬和媽媽做了好幾個晚上才完成了,一個易拉罐火車。模型交上去了,老師說模型太小還得重新做。
  • [投訴] 河北廊坊固安五中小學作業太多 3年級孩子要寫到深夜11點鐘
    但是,作為一名白天上班晚上熬夜督導的家長,有太多的委屈需要訴下苦,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健康快樂成長,是每個人願望,但是每天作業寫到11點,對孩子對大人都不利於健康,英語每天寫幾遍字母單詞,群裡打卡。語文練習冊兩到三頁,還有練字打卡,數學兩種練習冊,天天練和課時練,都是具有思考性的題,這是一個三年級學生每天的作業,成年人也夠寫的,孩子急得直哭,家長還要指導,小學的孩子應該全面提倡素質教育,快樂學習,每天回家寫3、4個小時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熱愛學習的心態。只能厭倦學習!
  • 5歲娃作業寫到11點?家長支持幼兒園「小學化」,過後卻悔斷腸
    但是,也有人會疑惑,幼兒園不讓提前教小學內容,上小學時老師又要求有一定的基礎,這不是難為家長嗎?是讓孩子上幼小銜接班,還是自己在家教呢?於是,家長們開始著急,不是自己教,就是向幼兒園老師施壓。後來,老師被逼無奈,就開始讓孩子學寫簡單的漢字,還有一些拼音,加減法等。因為學得比較晚,孩子們好多都學得不好,老師就布置了很多作業讓孩子加強練習。後來,朋友發現,好幾次她家5歲的兒子都寫作業到晚上11點,而且還邊寫邊打瞌睡,還會跟爸媽哭鬧抗議,第二天又吵著不想去上學了。直到這時,朋友才後悔,不應該建議老師教孩子小學的內容。
  • 李玫瑾:現在學生有多累,早上7點到晚上11點,不是一天是一年
    要說現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想法肯定都是「現在是個好時代啊,科技發達、生活品質提高,比之前可好太多了「。」你們這時候可比我們那時候幸福多了「,這句話不陌生吧,就是有些父母經常對自己孩子說的話。是啊,從前大多數家庭都很貧窮,基本溫飽都成問題,而現在人們已經從追求基本溫飽變成了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大家都覺得出生在這個時代的孩子真幸福,不用擔心溫飽,想要什就可以買什麼,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活生生的案例在這裡:2016年4月13日,河北燕郊星河皓月小區,14歲初中生跳樓身亡。
  • 7點能完成的作業非要熬到11點:牢記7大技巧,陪讀不會再遭罪
    昨晚睡覺前,曦曦媽在瀏覽今日頭條頁面之時,被這樣一個標題吸引了——「女子輔導兒子作業邊哭邊控訴:7點能寫完的寫到11點,還允許他抄」。點開視頻,一個穿著黃色衛衣,黑色坎肩,繫著紅領巾的小少年端坐在書桌前,眼睛盯著作業,手轉動著筆恰似一副在思考的樣子。
  • 一天晚上要完成六七科作業!孩子磨蹭家長著急,該為孩子做些什麼
    每個老師都說自己的作業少,疊加在一起一點也不少。當班主任近二十年了,在周五放學的時候經常上演這一幕:「老師,你看看,你來看看,你看看黑板上的作業,這麼多作業,我們怎麼做得完啊,我周末還要上培訓班,培訓班還有作業呢。」
  • 孩子「宅」在家裡上網課,如何讓孩子自覺寫作業?父母要以身作則
    曉明一個人在家,媽媽卻要上班,家裡畢竟不像課堂,不能專心地寫作業,可能被其它事物吸引了注意力,一會兒去吃個蘋果,一會兒摸起手機看看,和小夥伴玩局遊戲,這些都會影響孩子寫作業的進度。1.做好計劃家長可以在上班回家的之後,在晚上抽出時間來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個計劃。
  • 早8點到晚10點!一天14個小時在學習!
    拿我所在的二年級孩子來說,他們從入學開始,就面臨著各種校內考試,以及校外輔導班,到了二年級,家長們給孩子報輔導班的更多了,每天孩子的學習時間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一天1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都在學習!十年前我剛上班時,所教的小學生們,直到畢業前,每天除了寫作業,輔導班不多,每天都有玩的時間。
  • 放學後第一件事竟然不是寫作業?做好這幾件事,比寫先作業更重要
    有專家學者提出:放學後第一時間不是做功課,而是先讓孩子玩半個小時。網上有個硬核爸爸的觀念也與此相符,他教育兒子「每天沒玩夠2個小時,不準寫作業!」聽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有點荒唐,但是這位爸爸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
  • 孩子每天寫作業寫到11點,究竟是什麼原因?家長該如何去做?
    上課內容沒有掌握,回家後自然不會寫作業孩子寫的作業內容,一般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如果孩子沒有能夠當堂消化,下來再學就會比較困難,做作業慢自然是很正常的現象,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學習習慣養成方面入手。
  • 初三,每天6:20起床,作業一般要寫到晚上11點,大家都這樣嗎?
    上周八月十五頭一天我們發節日福利,所以也沒啥事兒就聊起來了,我們這幾個「中老年人」湊在一起能聊的話題已經不多了,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孩子的。而今天的問題問的是:初三,每天6:20起床,作業一般要寫到晚上11點,大家都這樣嗎?
  • 6歲剛上一年級,每天作業做到23:30,疲憊不堪,小學要這樣刻苦?
    6歲剛上一年級,每天作業做到23:30,疲憊不堪,小學要這樣刻苦?我家孩子沒上過幼兒園,只在一歲半學過識字,後來都是聽故事,看動畫,直接上學前班,一年級的時候不到六歲,漢語拼音根本就不會寫。剛開始上一年級,新畢業的老師布置很多作業,每天急的哭,哭也不行,老師很嚴格,完不成作業不行,也是我每天教她寫字,做作業。還好,數學她會做,就是每天抄寫拼音和生字。在經歷過晚上熬夜做作業後,她自己就很努力,作業多,放學就做,作業少玩夠了再做。
  • 凌晨3點,老爸把兒子扔到火車站,又丟他一個碗:不好好寫作業,就跪這...
    12月10日,凌晨五點左右鐵路上海站廣場上一名十歲男童跪地乞討這一幕竟是因為男童不好好寫作業這對父子到底怎麼回事?事情發生在12月5日凌晨4時45分許,鐵路警方值勤大隊隊長徐鵬接到旅客110報警後,趕赴現場將這名乞討男童帶到值班室。經詢問,男童誠誠因不寫作業遭到老師投訴,父親一氣之下把他帶到車站,給他一個碗並放下狠話:天亮再來接你回家。而這一切,男童母親並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