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伊合流,美國抽身:阿拉伯國家聯結世仇的無奈抉擇

2020-12-09 騰訊網

如果沒有其他區域地緣因素的刺激,即便面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當局咄咄逼人的地緣擴張壓力,阿拉伯國家只需抱團應對即可,不必非得與某強力外援聯手不可。然而,下述區域地緣因素的出現卻迫使阿拉伯國家不得不做出與強力外援聯手的決策——那就是土耳其與伊朗中東地緣戰略聯盟的成型。

長期以來,土耳其與伊朗在中東都是地緣競爭對手的關係——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分別是敘利亞和伊拉克。在敘利亞,伊朗力挺巴沙爾(Bashar al-Assad)政權——因為對於伊朗來說後者是決定「什葉派新月地帶」計劃是否成功的關鍵棋子之一(另一枚為黎巴嫩真主黨);而土耳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則傾向於逼迫巴沙爾下臺,為此甚至不惜在境內為大批阿薩德以及德黑蘭的敵對者提供庇護。

在伊拉克,雙方對伊北庫德自治區的政策上存在明顯分歧(但並非完全對立)——安卡拉方面近年來與自治區執政的庫德斯坦愛國聯盟關係趨緊,在2017年甚至直接關停了該黨在安卡拉的分支機構並將該機構的所有所駐代表驅逐出境。相比之下,伊朗則始終保持著與該執政黨的良好關係。

正是在上述土伊競爭的地緣背景下,阿拉伯國家得以在其間左右穿插,遊刃有餘。

然而,至遲從2018年起,土耳其與伊朗在中東的關係就開始向合流轉向:在敘利亞,雙方就敘利亞和平進程達成重要共識——土耳其不再強硬逼迫巴沙爾下臺,伊朗則對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網開一面。

在伊拉克,安卡拉方面正在積極緩和同庫德自治區執政黨的關係。在巴勒斯坦,埃爾多安當局跟隨德黑蘭的步伐公開力挺哈馬斯。

更有什者,伊朗於2019年年底直接以官方正式邀請的形式將土耳其拉入了葉門的地緣博弈棋局中——此舉不出所料地引發了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國家的強烈抗議。而隨著土伊合流,阿拉伯國家曾經的地緣迴旋空間也被大為限縮。因此,他們只得轉向與強力外援聯手反制的路線。

不過,放眼當下的中東,這一強力外援的選擇範圍實際上極為有限:全球霸主美國自歐巴馬時代起就開啟了在中東的全面戰略收縮進程。

這一戰略收縮不僅給予了土耳其與伊朗這樣的地區大國難得的地緣擴張機遇,也讓一些野心勃勃的非國家力量躍躍欲試——塔利班和蓋達組織這種曾經「銷聲匿跡的老字號」沉渣泛起,新興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更是異軍突起,把整個中東的地緣局勢攪得雞犬不寧。

與全面收縮的美國相比,普京治下的俄羅斯在中東則顯得躊躇滿志且收益頗豐——單從這點出發俄羅斯似乎可以成為阿拉伯國家聯手抗土的一個備選項,然而細究之下其實不然。

首先,莫斯科方面對中東的戰略興趣僅在於確保自身對地中海地區的有效軍事威懾力以及保證自身在中東這一全球最為關鍵的軍火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對進一步介入中東內部的地緣紛爭則興趣索然。

其次,俄土之間在中東的地緣利益訴求上雖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但基於聯手在中東牽制歐美這一更高層面的戰略需求,莫斯科斷然不可能冒著與安卡拉公開決裂的風險與阿拉伯國家聯手抗土。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世仇以色列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阿拉伯國家「無可奈何」之下的「最優選擇」:首先,比起阿拉伯國家,土耳其的地緣擴張行為對以色列的威脅程度只高不低。

尤其是埃爾多安當局對哈馬斯的公開力挺更是觸及了以色列的紅線——在這點上,土耳其給以色列造成的戰略猜疑程度明顯超過了多數阿拉伯國家。

其次,與第一點相關,從以色列的角度出發,與阿拉伯國家聯手反制土耳其也是一個性價比不錯的戰略抉擇。

雖然全球霸主美國仍然是以色列的第一盟友,但受制於土美之間北約盟友的特殊關係,美國顯然無法在中東地緣博弈中公開為以色列站臺去對抗安卡拉。

這種情況下,與世仇阿拉伯國家和解——哪怕因此在本國核心利益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比如承諾不繼續在約旦河西岸增建猶太人定居點、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對於特拉維夫的決策層來說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總而言之,阿以聯手對雙方來說既是「無奈之舉」,但同時也是「雙贏之舉」。

相關焦點

  • 阿拉伯國家為何集體轉向與世仇聯手?
    繼一個月前阿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之後,巴林成為此輪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緩和進程中又一位試水者。9月15日,阿聯、巴林與以色列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主持下於白宮正式籤署關係正常化協議。
  • 土耳其繼續玩火,總統話裡有話:俄伊兩國是世仇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國際上一向以作風強硬而聞名,近一段時間,土耳其也在他的帶領下,參與了與其他很多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而最近,最值得人們關注的,無疑就是土耳其、伊朗、俄羅斯、亞塞拜然之間的問題。
  • 細數存在血海世仇,至今水火不容的五對國家
    在世界上,還有為數不少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至今還在相互敵視的國家,下面就是其中矛盾最為突出的五對。土耳其VS希臘早在1200年前,那場著名的特洛伊戰爭就是在土耳其特洛伊和希臘之間發生的,此後兩國之間長期衝突和戰爭不斷,後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強大起來,佔領了希臘很長時間。在一戰中,兩國又分別屬於不同陣營。
  • 埃及外長稱伊周邊國家恪守不幹涉伊內政的原則
    新華網開羅7月18日電 (記者王昊 辛儉強)埃及外長阿布·蓋特18日在此間對新聞界說,即將在開羅舉行的伊拉克周邊國家會議將恪守不幹涉伊拉克內政的原則,尊重伊拉克的主權並維護其領土完整和統一。  阿布·蓋特還說,由埃及主持召開的這次會議將強調阿拉伯國家採取支持伊拉克人民的立場。
  • 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幾點原因
    所以美國對伊動武的目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細細道來,有以下幾個原因:轉自搜狐  一 美國經濟緊幾年來萎靡不振,小布希政府一直沒有拯救美國經濟的對證良方,近兩年來,由柯林頓時期的財政贏餘變為財政赤字,加上9.11事件的影響,美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想當年,老布希就是栽在經濟上的,儘管在海灣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選民就是不賣帳,只得讓毛頭小子柯林頓入主白宮,
  • 以色列總理不想美國重返伊核協議
    路透社報導,內塔尼亞胡在發言中沒有直接點名,但以色列媒體大多將此番言論解釋為內塔尼亞胡向下屆美國總統傳遞信息,希望其不會帶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內塔尼亞胡認為,以色列對伊朗所持立場有助於以色列改善與一些阿拉伯國家關係。以色列最近數月在美方撮合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蘇丹實現關係正常化。伊朗2015年7月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
  • 星戰原力大揭秘二:蕾伊與凱洛·倫之間的聯結有什麼特殊之處
    建立原力聯結的另一種方法,是熔接兩個全息記錄儀。光明面的持有者和黑暗面的持有者必須共同將絕地全息記錄儀與西斯記錄儀結合起來,這會在兩個原力使用者間建立精神聯繫。絕地學徒埃茲拉·布裡傑與前西斯學徒達斯·摩爾之間就曾建立過這種原力聯結。
  • 「阿拉伯之冬」折射美國中東困局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就在剛剛出版的新書《艱難抉擇》中,直言「歐巴馬外交政策上犯了嚴重錯誤」。在伊拉克局勢惡化之前,對歐巴馬外交政策批評最強烈、最集中的兩大領域,一個是烏克蘭危機,一個是敘利亞問題;相反,伊拉克局勢卻是被歐巴馬政府經常作為外交政績向世人炫耀的內容。
  • 又有6歐盟國家加入INSTEX結算機制,美國對伊制裁封鎖即將崩潰?
    INSTEX主要面向歐盟國家,目前有17個國家籤署了協議,德法英為創始股東,在11月30日比利時,丹麥,芬蘭,荷蘭,挪威和瑞典等六國正式加入INSTEX。這是該機制首次擴大,德法英隨即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增加六個新成員「進一步加強了INSTEX,並顯示了歐洲為促進歐洲與伊朗之間的合法貿易所作的努力。」
  • 美國航母抵達阿拉伯海 伊朗全面戒備
    海外網5月17日電美國伊朗兩國的關係近日越發緊張。最近,美國航母提前抵達阿拉伯海進行部署,而伊朗方面也表示做好了最高級別的防禦準備。據福克斯新聞網16日報導,美國國防部官員稱,美軍的林肯號航母已提前兩周抵達阿拉伯海。這些官員表示,航母上部署了F-18戰機,其他的戰艦上也有部署戰斧巡航飛彈。而伊朗方面也早有準備。15日,伊朗國防部部長阿米爾⋅哈塔米(Amir Hatami)強硬表態稱,伊朗已做好最高級別的軍事防禦準備,以應對任何類型的威脅。他認為,伊朗將會擊敗美國及其盟友。
  • 阿拉伯國家統一態度 "和平之城"呼喚和平
    東方網3月2日消息:據新華網報導,圍繞伊拉克問題而舉行的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第15次首腦會議,1日在「和平之城」沙姆沙伊赫落下帷幕。在戰爭一觸即發的憂關時刻,與會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一致作出明確表態:要和平,不要戰爭。和著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戰浪潮,本次會議發表聲明,呼籲阿拉伯國家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尋求在聯合國框架內和平解決伊拉克危機的途徑。
  • 蓬佩奧出訪中東,挑唆阿拉伯國家對抗伊朗外,還要破壞中國與中東...
    蓬佩奧這次出訪的7個國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東國家,這也反映出川普外交政策的一些特點——對中東情有獨鍾。川普在任內的這些年裡,在中東幹了不少很具「特」色的事情:為推動所謂的中東和平世紀協議,精心策劃並實施了一系列「大膽」的外交行動,比如將美國駐以色列使館從特拉維夫搬遷到耶路撒冷,將戈蘭高地劃分給以色列等等。這些都是美國前總統不敢幹的事,但川普幹了。
  • 美國鷹派愛「自由薯條」鴿派崇」麥香阿拉伯」
    中新社紐約三月十六日電(顧蔚)對伊戰爭中的主戰派和反戰派互不相讓,最近就食品名稱打起了嘴仗。美國國內鷹派人士把「法式炸薯條」(French Fries)改名為「自由炸薯條」(Freedom Fries)。海外的反戰人士則抵制美國食品。
  • 美國主導建立的阿拉伯版北約,能否改變中東地區的地緣格局?
    目前北約主要擔任其成員國的防務任務,同時參與美國發起的戰爭的軍事行動,成為美國推行全球霸權的輔助工具。今年以來,美國同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商討建立阿拉伯版的北約組織,這是目前美國在敘利亞遇挫後,在中東地區做的戰略部署。那麼,美國建立這個阿拉伯版北約組織的主要意圖是什麼呢?
  • 外交最失敗的國家,鄰國全是世仇,大國全撕破臉皮,最近混得超慘
    人與人之間尚且要進行交際,何況是國家,自然是要進行外交的。但是有的國家的外交就做得很好,就像印度,幾乎和世界各大國都交好。而有的就有些差強人意,就像我們今天要談論的土耳其,那外交做的,和鄰國全是世仇,和大國都撕破了臉,簡直慘到了一種境界。
  • 在阿拉伯沙漠,美國太空部隊開始了首個任務……
    據美媒報導,新組建的美國太空部隊近日開始了首個任務,向廣闊的新疆域——阿拉伯半島進發。這批太空軍將運行衛星,跟蹤敵方行動,並試圖避免太空發生衝突。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是美國在中東地區主要空軍基地,也是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前沿指揮中心。 在一些人看來,世界上「第一場太空戰」早已在阿拉伯沙漠登場。據報導,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的太空全球定位系統得以充分利用,使「智能」武器精確、密集地擊中對方目標。 川普執政後不久就提出了新的太空戰略,號稱要「確立美國在太空的主宰地位」。
  • 中東局勢發生變化,以色列突然與阿拉伯國家建交,美國為何支持?
    以色列與阿拉伯海灣國家阿聯建交,這是迄今為止第一個與以色列建交的海灣國家。美國總統川普還在推特表達對阿以建交的祝福。美國第一女婿庫什納也對記者稱,不久還將有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
  • 《天下足球》豪門恩怨:國米VS尤文——國家宿敵,世仇經典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天下足球》豪門恩怨:國米VS尤文——國家宿敵,世仇經典 《天下足球》豪門恩怨:國米VS尤文——國家宿敵,世仇經典 懂球號作者: 沉默的聒噪 05-25 21:30
  • 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建交,土耳其為何會強烈反對?
    土耳其早在1949年便與以色列建交,並且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伊斯蘭國家,他又有什麼理由反對阿聯和巴林承認以色列呢?二、屢經波折的土以關係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數十年的敵對,既有巴勒斯坦地區的歸屬問題,又摻雜著複雜的宗教因素,即聖城耶路撒冷。阿拉伯國家打著伊斯蘭的旗號想奪回耶路撒冷的控制權,中東地區的另一個伊斯蘭大國土耳其卻始終對此無動於衷。
  • 全世界都認為這兩個國家是朋友,沒成想他們是世仇!
    全世界都認為這兩個國家是朋友,沒成想他們是世仇!提及英國與法國,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兩個國家是朋友,關係特別好,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英法這2個國家,不但不能說是朋友關係,更甚至於是世仇的關係。到現如今為止,這2個國家仍舊是不對付的,若是你在法國的街頭上說英語,想必沒有人會搭理你的,若是你在英國講法語的話,同樣的,仍舊是不被待見的。他們始終都是特別反感對方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段他們的歷史吧,看過之後,你就不難發現,他們果真是世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