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李白《行路難》,道盡人間坎坷事!

2020-12-16 史小狐

《行路難》是樂府舊題,《樂府題解》云:《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

南朝詩人鮑照有《行路難》十八首傳世,受其影響,李白也作了三首《行路難》,均成千古名篇!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此詩應作於開元十九年(731)春,李白初次赴長安求仕之際。當時朝廷剛剛頒布「循資格」令,起用官員均需論資排輩,所以李白此行註定勞而無功。

仕進無門的痛苦,令李白想起了自己喜愛的南朝詩人鮑照,他那十八首《行路難》,從前以為只是亂世悲歌。

到今天,李白才真正理解了鮑照。

即使面前堆滿美酒佳餚,也不能讓他的痛苦得以解脫,以至於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儘管身在歡宴之中,他的心卻飄到了千裡之外,一會兒「欲渡黃河冰塞川」,一會兒又「將登太行雪滿山」,當感到這些路都走不通的時候,他便「閒來垂釣碧溪上」,似乎有幾分出世的意思,但他還是忘不了長安,於是「忽復乘舟夢日邊」,在夢中來到天子身邊。

夢醒之後,卻又忍不住發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質問,身心再次陷入迷茫狀態。

可到全詩的結尾處,他又重新為自己的人生之舟鼓起了希望的風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在李白最失意的時候,他發出了史上最激勵人心的一聲吶喊。古往今來,無數失意者從中獲得了人生的啟迪,並擁有了繼續前進的力量。

《行路難》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

這首《行路難》同樣作於李白初入長安前後。來長安之前,李白儘管屢次給州官上書失敗,但他始終認為朝廷在廣開才路,只是州官們陽奉陰違而已。到了長安,他才明白,長安大路雖寬,自己卻是寸步難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破空而來的這一聲吶喊,千年後聽來仍是振聾發聵。

我李白何等人物,羞與長安無賴小兒為伍,然而彈劍王門卻又難遇知音。可細細想來,即便才華蓋世如韓信、賈誼,都有受辱遭忌的經歷。

當年燕昭王築黃金臺禮遇郭隗,引來劇辛、樂毅感恩投效,如今昭王已成白骨一堆,誰來再掃黃金臺?

沒有人能夠回答他,於是李白只能無奈地高呼一聲「行路難,歸去來」。

完成這首詩不久,李白便懷著壯志未酬的心情離開了長安,初次長安之行以失意告終。

《行路難》其三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這首《行路難》與前兩首不同,約作於天寶三載(744)春,是李白奉玄宗徵召二入長安時的作品。

當年,初入長安的李白求仕無門,只能浩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可是如今身在宮闕,天子就近在咫尺,王公大人們也爭相結交,怎麼他還是感到寸步難行呢?

其實,胸懷大志的李白,在玄宗眼裡只是個文學侍從而已。因此,他早已心生去意。

看看伍子胥、屈原、陸機、李斯這些古人吧,雖然功名極盛,卻因未能急流勇退,一個個落得悲慘的下場。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是以東晉的張翰來反襯這些枉死之人。

張翰是蘇州人,在洛陽做官,《晉書·張翰傳》載:「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其人曠達如此,因此被人稱為「達生」。

雖然秋風未起,李白也準備效法張翰歸隱了。從此,世間少了一位或許並不出色的官員,卻多了一位風華絕代的大詩仙,實乃幸事!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相關焦點

  •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李白《行路難》,道盡人間坎坷事!
    《行路難》是樂府舊題,《樂府題解》云:《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南朝詩人鮑照有《行路難》十八首傳世,受其影響,李白也作了三首《行路難》,均成千古名篇!《行路難》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粟。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 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是詠嘆世事多艱、人生不易。李白就曾以「行路難」為題,寫過三首組詩,來感慨其仕途艱難。這三首詩有著同樣的主題,每首詩都相對獨立,但三者之間又有著內在的情感聯繫和相似的精神內核。李白素有大志,本身也追求積極入世,他曾言到:「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詩: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行路難(三首之二)李 白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①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行路難,歸去來。【注講】①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字面上是說自己恥於像長安的市井小兒一般憑著鬥雞小技賭勝微不足道的彩頭,暗諷唐玄宗在宮內設置鬥雞坊,鬥雞小兒因此而謀得功名富貴。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詩: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行路難(三首之二)李 白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①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行路難,歸去來。【注講】①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字面上是說自己恥於像長安的市井小兒一般憑著鬥雞小技賭勝微不足道的彩頭,暗諷唐玄宗在宮內設置鬥雞坊,鬥雞小兒因此而謀得功名富貴。
  • 李白雖然有錢、有才,但仕途真是「行路難」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是詠嘆世事多艱、人生不易。李白就曾以「行路難」為題,寫過三首組詩,來感慨其仕途艱難。這三首詩有著同樣的主題,每首詩都相對獨立,但三者之間又有著內在的情感聯繫和相似的精神內核。李白素有大志,本身也追求積極入世,他曾言到:「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他自比有管仲、晏子之才,願意輔佐君王,安邦定國。但是李白的入世之路頗為坎坷、艱難。在他入世受挫之後,寫下三首《行路難》,以之來表達想入世為官而又不願同流合汙的矛盾心態。
  • 大話李白(三):艱難的求職之路,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孟浩然對李白的才華也早有耳聞,兩人一見如故,連日抵掌談詩,促膝論文,相處的如同兄弟一般。對於李白猶豫的安陸入贅一事,仕途失意的孟浩然,思索了幾日,倒是覺得贊同,他和李白說:「『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依誰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如今朝廷雖廣開才路,但毫無憑藉,也不得其門而入啊。老哥我正是如此。安陸許家,我也聽說過的,許員外為人寬厚,而且家裡藏書豐富,去安陸許家入贅,倒也是一個辦法。
  • 唐詩三百首之——李白《行路難》系列
    >唐詩三百首之——李白《行路難》系列2012-06-24 15:54:2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慄。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自古如此「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人生沒有容易二字,拋卻養家餬口的成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去做的事。理想是你非常想去達到的目標,而如果達到了你就覺得人生圓滿了。理想是會讓你充滿希望和人生鬥志的一個念想。首推就是李白。理想很豐滿:美人如花隔雲端這首詩乍看之下會覺得是一首描寫愛情的思念之作。但是,其實是李白在訴說自己理想達成之難。他說:我的理想在長安,在政治權力最集中的地方。現在已經到了秋天,蟋蟀在井邊鳴叫,秋霜凝結在蓆子上。
  • 唐詩三百首之——李白《行路難》系列
    >唐詩三百首之——李白《行路難》系列2012-06-24 15:54:2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慄。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想來想去我感覺好像有那麼幾次,一次是馬拉松,我堅持跑到最後;一次是騎行川藏線,我咬牙爬過每個埡口;一次是越南,獨自在山中紮營。騎行川藏線,鼓起所有的勇氣跟艱難搏鬥,雖然有時真的很害怕,很沮喪,但一旦直面內心大道就如青天一般寬廣。這樣一回憶,我的那些最艱難最掙扎最受傷的時刻好像都有某種強大在那裡。
  • 其實李白《行路難》一共3首,後2首意志消沉,沒有錄入語文課本
    文/瀟湘客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可能都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行路難》,《行路難》一詩慷慨激昂,極有氣魄,表達了詩人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樂觀的奮鬥精神,尤其是末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更是成為了很多學子的座右銘。
  • 評論盛唐詩仙李白《行路難》三首絕倫詩脈與激流勇退隱居源在哪?
    我的評論:中原大唐盛世,人才倍出,人才云云,象李白這樣的文才,也是很多的。但能達到李白這種絕倫無比的詩詞脈路,詩詞思脈磅礴大勢的氣勢,唐朝就李白一人。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其一書法作品《行路難》三首,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 既然《行路難》,不如與三兩好友《將進酒》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前兩句「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用「賦」的手法交代出一個奢華宴席的場景:一個金杯中的美酒一鬥價十千,玉盤裡的菜餚珍貴值萬錢。由此可見,朋友對李白的深厚友情,不惜重金設下盛宴為他踐行。
  • 《行路難》有三首,大多數人只知道其中一首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遙想當年,姜太公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徵帆遠渡碧海青天。
  • 欲上青天不得志,李白愁緒進化史
    作者:秦藝原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慄。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
  • 《行路難》李白
    在李白之前,寫「行路難」最有名氣的是南朝劉宋的鮑照,他寫過一組《擬行路難》,一共18首,慷慨遒勁,對李白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影響大到什麼程度呢?只看他的第六首就知道了:「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 李白:《聖經》裡的金句,早已書於我的筆下!杜甫:莫要小瞧我!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3、耶穌卻不言語,一句也不回答。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5、我必不將我的榮耀歸給假神。——《聖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李白為什麼那麼愛大鵬鳥?
    一談及李白,仿佛眼前就浮現出一幅狂人縱酒豪歌圖。李白給人的印象,總是曠達、縱逸、瀟灑、樂觀、恣肆的。李白一生都很嚮往一種神話中的大鳥,那就是大鵬。李白的詩作中多次出現了大鵬鳥的意象,如《上李邕》詩中:「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鶴唳華亭是架空,華亭鶴唳卻真有其事,李白在一首詩裡曾寫過
    李斯劇照李斯與其次子一同被押解,臨刑前他對兒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出上蔡東門去追逐野兔,又如何能辦得到呢!」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又: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門,不可得矣。上蔡,是李斯的故鄉。你看,權傾一時的人物在臨死前,他所回望的、留戀的不是官場上的權謀爭鬥,而是這樣平常的不可再來的日常生活。
  • 評論盛唐詩仙李白《行路難》三首絕倫詩脈與激流勇退隱居源在哪?
    我的評論:中原大唐盛世,人才倍出,人才云云,象李白這樣的文才,也是很多的。但能達到李白這種絕倫無比的詩詞脈路,詩詞思脈磅礴大勢的氣勢,唐朝就李白一人。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其一書法作品《行路難》三首,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