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市中·法課堂:借新還舊,保證人不承擔責任的10個法律要點

2020-12-18 澎湃新聞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三十九條規定: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新貸與舊貸系同一保證人的,不適用前款的規定。齊精智律師提示:一般情況下,保證人能夠證明債務人借新還舊,且債權人又不能證明保證人知情的情況下,保證人才能免責。

本文不惴淺陋,分析如下:

一、貸款合同明確約定借新還舊,債權人也要證明保證人知情。否則,保證人免責。

裁判要旨:僅憑主合同列明借款用途不能認定保證人對借新還舊的事實知情,債權人如不能直接舉證證明「擔保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所擔保的債權屬於借新還舊」的事實存在,應認定為擔保人對「借新還舊」的事實不知情。

案件來源:《寧夏聖雪絨國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寧夏聖雪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再審審查與審判監督民事裁定書》【(2018)最高法民申6172號】

二、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改變借款用途仍發放借款的,違背了保證人提供保證時的真實意思,保證責任免除。

裁判要旨:京華公司本應秉承誠實信用原則和按合同約定履行盡職調查,進而知道或應當知道高登公司改變了貸款用途,但其並沒有停止發放上述貸款,事後亦未向高登公司提出異議。對上述改變貸款用途的行為,京華公司亦沒有告知保證人光大公司並徵得其同意,其市場風險明顯超出了保證人的預先設定,亦違背了光大公司提供保證時的真實意思,對光大公司構成了欺詐。

齊精智律師提示依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四十條規定:主合同債務人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按照擔保法第三十條的規定處理。

案件來源: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與北京京華信託投資公司清算組、北京高登企業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糾紛再審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提字第87號。

三、借貸雙方隱瞞事實告知擔保人虛假借款用途,構成串通騙保,擔保人免責!

裁判要旨:銀行與借款人籤訂借款合同並在合同中寫明借款用途為購買槳板,但借貸雙方真實目的並非購買槳板。雙方隱藏的真實目的雖沒有實現,且借款人提前歸還了部分款項,但剩餘款項也未能被證明用於合同約定的購買槳板目的,擔保人對全部借款免除擔保責任。

案件來源:(2016)最高法民申729號。

四、抵押人被隱瞞借新還舊事實,可參照保證人的規定主張免責。

裁判要旨:農行阿拉山口支行與新誠基公司籤訂《最高額抵押合同》時,並未告知新誠基公司關於借新還舊的事實,農行阿拉山口支行亦沒有證據證明新誠基公司系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天任公司借新還舊的情形下自願提供抵押,這無疑會影響新誠基公司在提供抵押時對擔保風險的預期判斷,加重其擔保責任,進而導致不公平的結果,故新誠基公司應免於承擔擔保責任。

案件來源:(2014)民提字第136號。

五、舊貸系貸款犯罪,借新還舊貸款項下的擔保合同無效。

裁判要旨:借款人的「舊貸」行為構成票據詐騙罪,又在銀行「新貸」用於償還「舊貸」,該「新貸」行為是票據詐騙犯罪行為的延續,目的是通過一個新的合法借貸形式來掩蓋借款人的票據詐騙犯罪行為,將不能償還詐騙款項的不利後果轉嫁給債務人之外的擔保人,故「新貸合同」無效,擔保合同亦無效。

案件來源:(2013)民申字第235號。

六、過橋、頂名等變相以貸還貸,若新擔保人被隱瞞,應免責。

裁判要旨:「舊貸」的債務人尋求過橋資金償還借款後,「舊貸」的債權人又讓第三人作為出借人與債務人籤訂「新貸」借款合同,但款項由自己實際發放給債務人,債務人收到款項後再償還過橋資金,本「新貸」應被認定為「變相以貸還貸」,債權人無法證明「新貸」的新擔保人知道該借款用途,擔保人免除擔保責任。

案件來源:(2014)民申字第1124號。

七、到期債務轉為借款的,被隱瞞借款過程的新保證人免責。

裁判要旨:為了實現債權雙方約定將到期債務轉為借款,通過籤訂《借款合同》的方式,建立新債,消滅舊債。債務人在《借款合同》訂立後,有權要求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債務人放棄這一權利,在未實際收到借款的情況下,出具《收到條》,上述事實已經證明債務人是借新貸還舊貸。

案件來源:(2014)民申字第1711號。

八、不能依概括條款推定保證人自願為「借新還舊」擔保。

裁判要旨:《保證合同》約定的「貸款人與借款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除展期或增加貸款金額外,無須經寶林集團同意,寶林集團仍在原保證範圍內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該約定不能推定擔保人放棄權利,若借貸雙方任意變更借款用途,如借新還舊,擔保人免責。

案件來源:(2013)民申字第331號。

九、貸款用於解付信用證系借新還舊,保證人被隱瞞用途的免責。

裁判要旨:債務人通過借新貸用以償付在信用證法律關係中所欠農行的融資墊款。從形式上看,為解付信用證而貸款與為償還舊貸而借新貸略有不同,但從法律關係的性質上看,二者均屬於以新債償還舊債,且新債中的款項均不實際支付給借款人,而是直接用以衝抵舊債,故二者在本質上並無差異,均屬於借新還舊的範疇。債權人沒有證據證明擔保人系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債務人借新還舊的情形下自願提供抵押,擔保人免於承擔擔保責任。

案件來源:(2014)民提字第136號。

十、債務人從銀行貸到款不用,等待承兌敞口到期扣劃,構成實質借新還舊。

裁判要旨:信用聯社與誠奧公司以「購買生鐵」為名籤訂借款合同,並據此取得鼎鑫公司的保證,但是信用聯社與誠奧公司的實際目的是通過「貸款不用,等待扣劃」的默契操作手法,將該筆借款歸還已經實際發生、即將到期的誠奧公司對信用聯社的匯票到期付款,擔保人對此不知情,應免除擔保責任。

案件來源:(2014)民提字第137號。

轉自:法務之家

編輯丨段全志

審核丨李冬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微市中·法課堂:借新還舊,保證人不承擔責任的10個法律要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法庭動態】借新還舊 擔保人是否應當承擔擔保責任
    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承辦人發現原、被告之間多有協商還清利息後再貸款的情況,由此,引起了承辦人關於借新還舊,擔保人是否應當承擔擔保責任的思考。以新貸償還舊貸是金融領域內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果確實存在以新還舊的事實,保證人是否需要承擔保證責任,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九條中有所規定,即:「主合同當事人雙方協議以新貸償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
  •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的範圍如何確定
    法理提示:保證人的追償權和代位權既存在密切聯繫,又在基礎法律關係、法律性質、訴訟時效、抗辯事由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別。基於這幾個區別,我國擔保法規定的保證人在承擔保證責任後向債務人的追償權,應不具有代位權性質,不適用債權轉移的法律規則。
  • 【最高院•裁判文書】保證人死亡後,應以其遺產承擔保證責任
    徐輝生前雖然在《銀團貸款保證合同》(以下簡稱《保證合同》)上簽字承諾對案涉債權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但其死亡後已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不能再承擔保證義務。且保證義務轉化為直接債務責任應在保證人死亡前由債權人主張才能確定,不存在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保證義務自然承繼的法律規定。因此,唐逸敏作為徐輝遺產的繼承人之一,就不應再對國開行的債權承擔連帶清償義務。
  • 從本案看信用卡保證人的擔保責任
    王某向中國工商銀行某支行(以下簡稱工商銀行)申請普通信用卡,王某的同事吳某做保證人,雙方約定,籤約各方須遵守信用卡章程。信用卡章程規定,普通信用卡透支額度為1000元,使用期限2年,持卡人到期不願換領新卡的,應於到期前1個月以書面形式通知發卡機構,否則視為持卡人自願到期更換新卡。協議還約定持卡人未經允許,不得超過透支限額和規定期限,保證人對持卡人發生的債務負有連帶責任。
  • 法律微課堂︱小孩子幾歲可以「打醬油」—淺談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
    本期法律微課堂特為大家推送《小孩子幾歲可以「打醬油」—淺談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由市婦聯兼職副主席、礦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趙榮榮為大家講解。所以案例一中的張某雖然是未成年人,但其行為有效並可承擔責任,因此他和李某的買賣有效。另外,我國《民法總則》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借新還舊」真是「龐氏騙局」?
    其次,系列風險事件中廣泛存在的「借新還舊」部分印證並加劇了市場擔憂。由於「借新還舊」貸款制度存在較大的操作漏洞,經常被銀行、企業及其經辦人員利用,以達到掩蓋資產質量惡化、逃避責任追究甚至惡意逃廢債的目的,極易導致潛在風險積蓄甚至突然爆發。譬如,隨著「德隆系」繁華散盡,市場才發現其產業體系幾乎完全依靠銀行資金堆砌而成,其銀行貸款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借新還舊」。
  • 民法典視角下銀行貸款合同修改要點30例
    根據該條款,銀行即使不對合同進行修改,在借款人違約,銀行解除合同後,也可以要求借款人和擔保人承擔相應違約責任。除了解除合同,銀行往往還可能宣布貸款加速到期(加速到期與解除合同在法律後果上存在一定差異)。根據該條款,銀行與借款人亦可在合同中約定,當銀行宣布貸款加速到期之後,銀行有權要求債務人與擔保人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十七、債務的抵銷
  • 《民法典》生效後,保證方式的推定,發生重大變化,對保證人有利
    概念示意首先要明確幾個概念:保證、保證合同、保證方式的推定、保證人、債務人、債權人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保證人,在該種保證方式之中還享有先訴抗辯權。也就是說:接上例,如果雙方約定的是一般保證方式,那麼李四隻能先請求張三還款,在張三還款不上的時候,才能請求李四承擔保證責任,否則李四可以拒絕承擔。連帶保證:指的是債權人,在自己債權得不到償還後,即可請求債務人償還,也可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償還。
  • 「借名」貸款 | 幫朋友貸款,錢一分沒花,需要承擔責任嗎?
    這20餘人都是周某親朋好友,他們不僅為周某貸款,而且還為其他貸款提供了擔保,總涉案金額達千萬元!他們借的貸款除少部分自己使用外,都交給了周某。目前,貸款的實際使用人周某潛逃在外,而這些貸款卻無人償還。
  • 放棄中標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政府採購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中標、成交通知書發出後,採購人改變中標、成交結果的,或者中標、成交供應商放棄中標、成交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招標投標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中標通知書發出後,招標人改變中標結果的,或者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 最高院:承諾「放棄抵押保證人免責」,並非對實現債權的順位限定
    作者:初明峰 劉磊 鄭夢圓裁判概述:混合擔保中,債權人向保證人承諾放棄抵押物擔保免除其相應保證責任,不能僅此解讀為債權人必須先通過抵押權實現債權才能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如保證合同中明確約定債權人可優先選擇保證人實現債權的,即使存在主債務人自有財產抵押,保證人要求抵押權實現後再承擔保證責任仍不應予以支持。案情摘要:1、平安銀行與無錫世貿籤訂《貸款合同》,約定平安銀行向無錫世貿發放貸款448674566.33元。
  • 新規法條: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一、總則編的8個重要知識點1.胎兒享有繼承權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 代駕司機在行駛過程中意外死亡,律師:車主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代駕司機在行駛過程中意外死亡,律師:車主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出現各種應酬或者聚會,如果有開到車出來怎麼辦呢?代駕,這個新興的行業馬上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你儘管喝,我幫你開車。
  • 因「借新還舊」消失的抵押權,到底是否合理?
    「借新還舊」是指借款到期後不能按時收回,又重新借款用於歸還部分或全部原借款的行為,由於有利於盤活、收貸任務的完成,克服了訴訟時效的法律限制,通常為商業銀行所採用。雖然「借新還舊」存在避免追討舊債的糾紛,還降低了不良資產,穩定了銀行信用等優點,但是也隱含著相當的法律風險。
  • 28年錯位人生,法律責任誰來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八)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 公司做假帳,老闆、法人與財務,誰要承擔法律責任?
    《會計法》第二十七條 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予以受理,或者對違法的收支不向單位領導人提出書面意見,或者對嚴重違法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單位或者財政、審計、稅務機關報告,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民法典 | 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一百二十七條)6.見義勇為非重大過失不承擔民事責任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百八十三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 最高法:明確電商平臺責任承擔 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
    《解釋》第1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訴請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賠償損失,被訴的生產者或者經營者以賠償責任應由生產經營者中的另一方承擔為由主張免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條規定目的在於落實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1款規定的首負責任制,避免生產經營者之間相互推諉,及時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另外,《解釋》明確了公共運輸運輸中的食品安全責任承擔主體。
  • 政法學苑 | 《民法典》之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
    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一、總則編的8個重要知識點1.胎兒享有繼承權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一百二十七條)6.見義勇為非重大過失不承擔民事責任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第一百八十三條)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