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糾結要不要去蒙自,後來還是決定去。
火車只有站票了,於是選擇走公路,在建水汽運車站坐上一輛又破又髒的中巴車,一路走走停停,居然在高速公路上還能上下客人,也是奇事一樁了。七十多公裡的路,用了兩個多小時。票價27元。
在蒙自城內的老汽運站,坐上去草壩的車,就可以到最近名氣很大的碧色寨,原因是馮小剛的電影《芳華》曾在這裡取景。
到了這裡才知道,小小的碧色寨,承載了許多的歷史。
二十世紀上半葉,西方在中國共修建了四條鐵路:
第一條 英國於1876年在上海修建吳淞鐵路;
第二條 俄國於1891年-1903年修建的東清鐵路;
第三條 德國於1899年-1904年修建的膠濟鐵路;
第四條 法國於1901年-1910年修建的滇越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如今仍舊運營的唯一的米軌鐵路。總裡程845公裡,通過該鐵路,法國人共走了234242頓雲南大錫,獲利超過3億法郎。
十九世紀末,中法戰爭後,法國與中國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取得了滇越鐵路修築權,通車之後,碧色寨成為繁忙的中轉站和貿易集市。後來個碧石寸軌開通後,美國美孚三達水火油公司、法國亞細亞水火油公司、德國德士古水火油公司等二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商號在碧色寨設立轉運站和倉庫。希臘人哥臚士開辦了酒店,以及越南人的咖啡館等。
由於個碧石寸軌路基不能與滇越鐵路接軌,在碧色寨寸軌火車站內設置了調頭轉盤,以便返回。
個碧石鐵路,全長177千米,軌距600毫米。為遏制法國鐵路向礦山及周邊延伸,1912年滇南紳商聯名上書時任雲南都督的蔡鍔獲準後,於1913年成立了個碧石鐵路有限公司,1915年開工建設,1936年10月全線通車。它創下了中國鐵路4個之最:
鐵路軌距最小,600毫米;
運行速度最慢,每小時25公裡;
修建時間最長,21年零5個月;
機車和車廂最小,只有標準鐵路的三分之一
大通公司舊址:始建於1912年,初為建水和蒙自商人興辦,後廣東商人參與管理。建築氣派完整,大門頗具特色,單簷硬山布瓦頂屋面,石木結構,白雲巖拱劵門洞,雙扇門板,上部設碉樓。全盛時期,包攬了滇南一帶商號70%以上的進出口物資轉運業務。
員工食堂:中西合璧式建築,屋頂瓦片燒制的清晰法文,木製的百葉窗,這裡曾經是可以品嘗法式、中式大餐的地方。
電話交換機:鐵路專用電話交換機,1964年產於北京。
紅土網球場:法國人從義大利等國運來所需材料修建的,因為這裡特有的紅土地,更加具有特色。
許多人穿著租來的老式軍裝,各種擺拍,這一奇特的景象要拜馮導所賜,電視機裡循環播放著他的講解,估計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離開碧色寨,又去看了西南聯大舊址。1938年4月,西南聯大的文學院和法商學院從昆明遷到蒙自,1938年9月遷回昆明。
又看了蒙自海關舊址,蒙自大清郵政總局舊址,法國總領事館舊址等。
朱自清,聞一多,熊慶來,馬堅雕像在南湖公園內。
朱自清在蒙自生活了四個月,寫有《蒙自雜記》,曾開辦「南湖詩社」。
熊慶來有近代中國數學之父的美譽,雲南彌勒人。
蒙自承載著中國工業文明的發端史,鐵路文化、飛虎隊文化、馬幫文化、商賈文化、護國運動、西南聯大等,在這裡交融。
都說蒙自米線有兩種最好吃,菊花過橋米線和羊肉米線,我不吃羊肉,只吃了一碗菊花過橋米線,味道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