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

2020-11-01 徐杭寧

一直糾結要不要去蒙自,後來還是決定去。

火車只有站票了,於是選擇走公路,在建水汽運車站坐上一輛又破又髒的中巴車,一路走走停停,居然在高速公路上還能上下客人,也是奇事一樁了。七十多公裡的路,用了兩個多小時。票價27元。

在蒙自城內的老汽運站,坐上去草壩的車,就可以到最近名氣很大的碧色寨,原因是馮小剛的電影《芳華》曾在這裡取景。

到了這裡才知道,小小的碧色寨,承載了許多的歷史。

二十世紀上半葉,西方在中國共修建了四條鐵路:

第一條 英國於1876年在上海修建吳淞鐵路

第二條 俄國於1891年-1903年修建的東清鐵路;

第三條 德國於1899年-1904年修建的膠濟鐵路;

第四條 法國於1901年-1910年修建的滇越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如今仍舊運營的唯一的米軌鐵路。總裡程845公裡,通過該鐵路,法國人共走了234242頓雲南大錫,獲利超過3億法郎。

十九世紀末,中法戰爭後,法國與中國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取得了滇越鐵路修築權,通車之後,碧色寨成為繁忙的中轉站和貿易集市。後來個碧石寸軌開通後,美國美孚三達水火油公司、法國亞細亞水火油公司、德國德士古水火油公司等二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商號在碧色寨設立轉運站和倉庫。希臘人哥臚士開辦了酒店,以及越南人的咖啡館等。






由於個碧石寸軌路基不能與滇越鐵路接軌,在碧色寨寸軌火車站內設置了調頭轉盤,以便返回。

個碧石鐵路,全長177千米,軌距600毫米。為遏制法國鐵路向礦山及周邊延伸,1912年滇南紳商聯名上書時任雲南都督的蔡鍔獲準後,於1913年成立了個碧石鐵路有限公司,1915年開工建設,1936年10月全線通車。它創下了中國鐵路4個之最:

鐵路軌距最小,600毫米;

運行速度最慢,每小時25公裡;

修建時間最長,21年零5個月;

機車和車廂最小,只有標準鐵路的三分之一


大通公司舊址:始建於1912年,初為建水和蒙自商人興辦,後廣東商人參與管理。建築氣派完整,大門頗具特色,單簷硬山布瓦頂屋面,石木結構,白雲巖拱劵門洞,雙扇門板,上部設碉樓。全盛時期,包攬了滇南一帶商號70%以上的進出口物資轉運業務。





員工食堂:中西合璧式建築,屋頂瓦片燒制的清晰法文,木製的百葉窗,這裡曾經是可以品嘗法式、中式大餐的地方。



電話交換機:鐵路專用電話交換機,1964年產於北京。



紅土網球場:法國人從義大利等國運來所需材料修建的,因為這裡特有的紅土地,更加具有特色。



許多人穿著租來的老式軍裝,各種擺拍,這一奇特的景象要拜馮導所賜,電視機裡循環播放著他的講解,估計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離開碧色寨,又去看了西南聯大舊址。1938年4月,西南聯大的文學院和法商學院從昆明遷到蒙自,1938年9月遷回昆明。


又看了蒙自海關舊址,蒙自大清郵政總局舊址,法國總領事館舊址等。





朱自清,聞一多,熊慶來,馬堅雕像在南湖公園內。

朱自清在蒙自生活了四個月,寫有《蒙自雜記》,曾開辦「南湖詩社」。

熊慶來有近代中國數學之父的美譽,雲南彌勒人。




蒙自承載著中國工業文明的發端史,鐵路文化、飛虎隊文化、馬幫文化、商賈文化、護國運動、西南聯大等,在這裡交融。

都說蒙自米線有兩種最好吃,菊花過橋米線和羊肉米線,我不吃羊肉,只吃了一碗菊花過橋米線,味道很美。


相關焦點

  • 蒙自,一個自然清新的地方。
    因為一部電影,因為一道美食,我們的雲南之行加上了蒙自,這個聽著有點神秘的名字。在雲南的美景中,如果瀘沽湖、麗江是大家閨秀,那蒙自就是小家碧玉。留露出一種,掩飾不住的清新純樸魅力。蒙自,位於雲南東南部,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區,是雲南建縣最早的24個千年縣城之一,屬紅河州一個下屬市。城內有風景優美的南湖公園,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場所。整個城市乾乾淨淨,沒有旅遊區的過度喧囂。
  • 吃過橋米線、走南湖公園,去雲南蒙自,一樣都不能少
    ;說到雲南特產美食,很多人會聯想到過橋米線,這種獨特的味道、以及美食背後蘊藏著的傳說故事,讓過橋米線成為雲南的代表性名片之一,作為過橋米線發源地的蒙自城,自然是一個名氣很大的地方。,吃過橋米線、走南湖公園,一樣都不能少,我們亦是如此。
  • @蒙自人,除了圖書館,以後還可以到蒙自這些地方看書~
    @蒙自人,除了圖書館,以後還可以到蒙自這些地方看書~ 2020-08-2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巴黎聖母院大火頓悟:想吃過橋米線,就趕緊去蒙自吧!
    目睹這一座人類瑰寶的消失,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感受吧: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生活,去見想見的人,去玩想玩的地方,去吃想吃的東西!且要在橋上走七七四十九步之後,一步不能多,一步不能少,才能吃!」「10塊錢的是普通米線,還有一種20塊的是過橋米線!為啥要貴上一倍啊?」「多出的10塊錢不是要過橋嗎!」
  • 抗日戰爭時期的蒙自軍郵
    1941年2月,由於抗日戰爭的需要,國民黨第十三軍軍郵視察總段派員來蒙自指導,成立了第十三軍軍郵視察分段,分段視察員由盛凌志擔任,下設郵務稽查員。蒙自軍郵視察分段成立之後,隨即指定個舊、蒙自、石屏、蒙自碧色寨、蒙自芷村、開遠、彌勒等16個地方的郵局兼辦軍事郵局,並指定個舊郵局為票據準備局,附近各地方郵局可以就近領取各種票據。
  • 到蒙自不能錯過這一個人的盛宴(紅河建水遊2)
    到蒙自不能錯過這一個人的盛宴(紅河建水遊2) 圖文:劉國雄今年年初一,我們從南寧自駕遊來到雲南的蒙自市,入住軍分區旁邊的巷子裡面的賓館,一個標間的價格才70元,房間蠻大也很乾淨,可見這裡的人做生意很厚道,沒有提價多少。
  • 王麗珠與蒙自過橋米線
    作為雲南蒙自華光酒樓主要經營在全國享有重大聲譽的王記菊花過橋米線的經理王麗珠,多年前,我就因看了蒙自電視臺一個介紹她經營蒙自菊花過橋米線的專題片,並慕名騎自行車到她當時在蒙自郊區土官村開的群樂園酒家品嘗過過橋米線。對於我來說,吃了王麗珠做的過橋米線,吃其他過橋米線就不夠味了。
  • 蒙自人,享受陽光沙灘不用再出遠門,沙灘蒙自就有~
    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各位小夥伴們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眼睛帶來一片沙灘!作為居住在內陸城市的蒙自人,想要去沙灘不是去海南,就是去東南亞,都太遠了!現在,不出蒙自就能感受到陽光、沙灘、「海(hú)」浪了~啥,蒙自什麼時候有片沙灘的?
  • 蒙自石榴的前世今生
    比因酬贈為花時,不為君行不復知。又更幾年還共到,滿牆塵土兩篇詩。,路遇一頭白鹿,一直追到了榴花河口,隨後就如同流傳甚廣的《桃花源記》一般,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淳樸村落。一老翁說他們是秦時避難來到此地,並勸他也留下,藍超幾經思慮決定先回家辭別妻子再來,可出來之後頓時感覺像是做了一場夢,想要再去尋找時,已經無法找到之前的洞口所在的位置。
  • 國慶去哪嗨?當然去蒙自吃過橋米線、參加馬拉松啦
    掌上春城訊 蒙自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中國·蒙自過橋米線節、第十七屆「蒙自石榴節」暨「一帶一路·七彩雲南·活力蒙自」 2019蒙自國際馬拉松賽」來啦!2019年8月20日下午,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七屆中國·蒙自過橋米線節」「第十七屆蒙自石榴節」暨「一帶一路·七彩雲南·活力蒙自」 2019蒙自國際馬拉松賽」新聞發布會在雲南廣播電視臺成功舉行。
  • 蒙自:「植」綠不止 春山可望
    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和保護,蒙自連綿的群山逐漸綻露出新芽,爬上充滿生命力的綠色。目之所及,一派生機勃勃。    直觀的變化彰顯著蒙自重塑「綠色世界」的進程,這與多年來持之以恆的「植」綠分不開。站在芷村鎮的育苗基地,時國典介紹,「這裡不僅是一個為綠化輸出樹苗的地方,還將同時栽種上桃樹,打造蒙自的另一處綠色旅遊地。」    芷村育苗基地距紅色旅遊勝地查尼皮不到15分鐘路程,廣袤的紅土地上育種著數不清的樹苗。通過實體化改革,在有效緩解蒙自林草發展的資金瓶頸,促進林草業發展的同時,持續做好城市面山和通道綠化工作,讓綠色種子播撒在荒山禿嶺上,「植」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 外出務工、家門口就業……蒙自這個地方都可以幫你實現!
    外出務工、家門口就業……蒙自這個地方都可以幫你實現!建設者之家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在家門口有這樣一個平臺,有什麼工作崗位都在我們村子微信群裡也會發出來。雨過鋪街道「建設者之家」於今年4月成立以來,依託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兩區的區位優勢,積極為轄區內務工者搭建平臺,送崗位、送信息,開創「就業扶貧」新模式。
  • 丁子 | 蒙自的美食與故事
    一個地方的美食,是一個地方的特產特色和人文縮影。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人」,這話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 蒙自|「古寨何曾求碧色,芳華漉血浸黃昏」
    早就聽說蒙自的公交體系很不發達,他說的未必不是真的,這一計劃只能先往後放放。看我不知所措,旅館老闆指著陽臺極遠處明晃晃的一大片水域對我說,其實你可以去那裡逛逛。他所說的「那裡」,指的是大屯海,蒙自旁邊的一個天然大湖。
  • 你好,蒙自!你好,南開!
    80餘載淵源千裡一線牽 地企合作續寫新輝煌「志合心更合,山海不為遠。82年後,兩個相隔2700多公裡的地方因為西南聯大再次走到了一起,南開學校也重返蒙自。」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梅在蒙自南開學校籤約儀式的致辭上說到。
  • ...老品牌今又生輝|過橋米線|米線|蒙自市|萬裡|雲南|蒙自過橋米線
    百年米線餘味悠長位於米線小鎮的「楊福友老飯莊」古色古香,下午到店的客人不多,老闆娘蔣曼莉有了難得的閒暇時間。「過橋米線講究熬湯、擺盤、溫度、口感,是視覺、味覺、嗅覺、觸覺的集大成者。」作為第六代傳承人,她堅守著代代相傳的「獨門秘方」,「熬製高湯的老母雞,得用本地土雞,一換,味兒就不對了。」
  • 過橋米線,你一定會想到紅河蒙自,但是你知道蒙自的這些美味嗎?
    蒙自是雲南東南部紅河邊的一個小縣城,是"中國過橋米線之鄉"、"中國石榴之鄉"和"中華特色美食名城",其中最為出名的美食就是蒙自過橋米線,但是除了過橋米線之外,這些也是當地很有名的美味,不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都有屬於蒙自特色的地理標誌產品
  • 蒙自夜市圖鑑 | 走,一起去擺攤啊!
    如今蒙自的地攤集市可不止一個地兒了今天小編帶您一起來看看蒙自的「地攤經濟」聚集地兒都有哪些地攤不是一個城市的「傷疤」,不是城市文明的累贅,相反,給地攤經濟合理的生存空間是一個城市具有溫情與活力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地攤經濟門檻低,包容性更大,更加貼近一般市民的生活,更能體現地方特色與風土人情,地攤上也可以出精品。健康發展的地攤經濟同樣可以成為「城市風景線」。
  • 假期不知去哪裡浪?蒙自這些地方個個都美翻天!你還等什麼?
    紅河州博物館,建成於2003年12月,博物館是綜合性地方博物館,博物館濃縮了紅河文化的精髓和歷史情懷,承載著全州400萬各族兒女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南湖堪稱蒙自的「眼睛」、紅河之魂魄、滇南中心城市的「綠肺」。 西南聯大
  •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記蒙自書法家簡衛峰
    在雲南滇南蒙自市,有一位熱心公益事業的書法愛好者,他從事書法教育已經有22個年頭了,從踏上講臺的那一刻起,他一直兢兢業業,用全部的深情和愛心去澆灌和呵護學生,用滿腔的熱血對待自己所熱愛的職業,他就是蒙自知名書法家簡衛峰。